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励志励志

《自控力》掌控自我,成就非凡人生的力量密码

铛铛铃2025-09-08励志720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要聊的这本书啊,叫《自控力》。

听到这个词啊,好多书友可能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哎呦,我天,又是老生常谈,我还不知道自控力嘛。”对不对?

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这么一个小现象啊,就关于自控力这种事哈,我们小时候可能就听说过。你看,可能是老师说的,可能是父母说的:“你看,自控力不足啊,你控制不了,写作业前你就玩游戏,对不对?该吃饭前你就想着玩玩具,等等等等,这些你就不能有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吧,等等等等等。”

那随着年龄一点点长大哈,我们也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对的,也是为我们好。可是你发没发现,如果现在我们在评价自己的这种缺点的话,大部分人拿出来的依然还是这个自控力不行。

那为什么既然是对的,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没有去改正它呢?那今天这本书啊,我们就好好聊一聊这个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这个词——自控力。

这本书在老郑看来啊,它不仅仅是教会了我们怎么使用现有的资源,然后一步一步地获得这种自控力,而更关键的是什么?他告诉我们说,获得自控力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

那实际上这个说法啊,就让老郑眼前一亮,所以才着急呢,把这本书拿出来,咱们呢,一起分享一下。

那这本书啊,实际上是一本畅销书,它也被评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呢,就是老郑刚才提的那个,就是获得自控力啊,其实不是最重要的。

那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我们从科学层面回答了人们为什么会丢失自控力的原因,我们就清楚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我们才会获得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本书的作者啊,是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他是斯坦福大学的健康心理学家和讲师,也是科学助人这一新领域的领先专家。他曾经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最高教学荣誉奖,啊,这个人是个很牛的人。

那《自控力》这本书啊,它的内容呢,就取自于他在斯坦福大学开设的意志力科学这门课程。这凯利博士的课呀,是非常有效的,他自己曾经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上过他四周课程的学生里边哈,97%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到底为什么缺乏自控力,而84%的学生说这门课程讲的方法帮助自己有效地提高了意志力。

那甚至有的这个参与者呢,靠这些方法都克服了30多年来自己对糖啊,就是那种甜品的这种疯狂的依赖。那有减肥的书友啊,也可以重点听听这个啊。

这本书啊,一共分成了九个章节,老郑呢,今天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好好分享一下这本书的精彩内容。他们分别是呢,第一部分,什么是意志力;第二个,阻碍我们形成意志力的因素;第三个,如何提高我们的意志力。

那好,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分享啊。

那可能刚才有的书友说:“老郑是不是录错了是吧?这本书不叫《自控力》吗?怎么又开始讲意志力呢?”

那提到这儿啊,咱们就不得不说这意志力和自控力之间的关系了。作者认为啊,他所谓的这种自控力呢,指的就是当你能够克服诱惑啊,让自己理性地去干一件事的时候,你就具备了这种自控力。

咱们举个例子啊,比如说我们现在需要写一份PPT啊,要得很着急。然后呢,这时候呢,嗯,你的好朋友找你了,说:“来,咱玩一把,打会儿游戏是吧,吃把鸡,你赶紧的上线,就差你了。”

那虽然你知道啊,这个玩这个一把、两把呢,耽误不了太多时间啊,虽然时间紧,但这点时间呢,你也挤得出来。可是你潜意识告诉你啊,说这项工作开始做起来以后,很有可能会遇到一些你计划之外的事情,那你这个时候时间又很紧,那你最后这工作可能会做不好。

这时候你怎么办呢?哎,你就告诉他:“不行不行,我真有事啊,玩不了啊,玩不了,我这个手机我关机了,我就怕到时候不玩了啊,要不然你们自己玩吧。”然后专心致志呢,开始把工作拿出来了,把PPT开始做了。这其实就是自控力啊,起了作用。

那意志力是什么?作者说这意志力就是自控力的进阶版,也可以说叫终极版,这是一种持续的力量。

你看啊,咱们还是上面这个例子啊,还是说玩游戏,这回呢,啊,情景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呢,是没有人找你了啊,全靠你自觉。这时候呢,唉,手机在这摆着,领导也不在,谁都不在,就你一个人。哎,你说脑子里有个声音告诉你:“玩一把啊,玩一把,你主动联系他,打一把嘛,几分钟没事啊,玩一会不耽误,换换脑子嘛。”一大堆理由。

而你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不为所动,把这种想法迅速给他撇出脑子去,然后把那个手机往边上一放,该关机关机,电脑打开啊,PPT打开,开始干活。那么这种情况下,你的自控力就变成了意志力。

所以呢,意志力是比自控力啊更高的一种境界,也是人们训练自己的最终目标。

那我们初步就了解了自控力和意志力之间的这种关系了。那这个意志力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这里啊,还是用我们常说的这个神经科学的内容来解释一下这种行为。我们先说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啊,帮助大家理解一下这个问题。

1848年的913号啊,有一根钢筋,它刺穿了盖奇的左脸啊,就是一个人叫盖奇,刺穿了他的左脸,然后呢,穿过他的大脑前额叶飞了出去。那经过了大大小小的手术呢,奇迹般的盖奇呀,活下来了。可是啊,他大脑前额叶受到了这种损伤,他从以前那么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他就变成了一个暴躁易怒的、缺乏耐心的这么个人。然后他总是给自己定目标,可是啊,没有一件能够实现,他的自控力奇迹般的消失了。

那为什么盖奇会变成这样呢?其实原因我们之前提到了,他的大脑前额叶呢,受到了伤害。这个前额叶啊,是被称为人类大脑的脑中脑啊,就是我们大脑的中枢区域,相当于我们大脑的指挥部。那其他脑区呢,先是从身体呀或者环境那里去接收信号,然后自动呢,生成各种信息,然后最后跑到前额叶上汇总来,然后看这个前额叶咋说啊。

比方说你坐地铁啊,你对面有个小姐姐啊,手里拿了个芝士蛋糕啊,很优雅的一口一口在那吃呢。这个时候啊,你的其他脑区呢,可能就开始喊了是吧:“那我也想要啊,我也想要吃啊。”但是这个时候你的这个前额叶就说:“不行啊,你刚吃完饭,你不用再吃了,再吃肥死你。”

那接下来你的行为呢,就要听从前额叶的指示了。可是一旦你的前额叶出现了问题,或者说它罢工了,那么你的这个冲动啊,就没有人会遏制它,它就会释放出来。

所以呀,作者在这里边呢,就为我们解释了一下,说这意志力啊,并不像我们日常理解的那样,那是一种什么美德呀,或是一种态度啊,或是一种坚定的信仰啊,这跟那没关系啊。意志力和我们的大脑前额叶啊,它是有关的,你前额叶出了问题,钢铁般的意志也会立马消失。所以这是一个生理上的问题。

那作者也提出了说,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啊,有没有意志力。你像远古的时候啊,我们祖先生活在这个丛林呐,这里面忍受着天灾啊、人祸啊等等这些,他们并不知道啊,每一天自己是不是能够打到足够的猎物啊,填饱肚子,这不确定啊,你有可能今天出去,那空手就回来了,对吧?

所以啊,在一次又一次的进化里边,他们学会了什么呢?用自控力将昨天剩下的食物啊,给他留下来啊,有意识地留下来,他没吃太饱。哎,那也不能再吃了,自控力嘛。这时候啊,不能再少留不留什么,留成今天的余粮啊,对吧,今天万一没打着呢,唉,昨天剩点,今天可以吃点。

那这种行为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后,意志力他就开始诞生。这个时候你不用再想着说:“哎,我应该怎么留啊?”或者怎么样,是必须要这么做了,整个族群可能都要这么做了,那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这么想了。

那你看看我们现代社会也是这样,虽然说我们现在不用为了生存啊,考虑太多的东西了,但是我们经受的诱惑,实际上比那时候要多得多了。你比方说你想有这个马甲线,对吧,那你就要持之以恒地去锻炼。那如果你想要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你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你想要拥有被人赞赏的能力,那你就需要不断地观察、去试验、去练习,哪怕这中间遇到了什么坎坷和挫折,你也得义无反顾地坚持。

因为你知道啊,你只有这样,你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等等等等等等。”

那当然了,那个老郑说这句话呢,经常是劝别人说的哈,放自己身上一般不用哈,一般不会用。

所以啊,作者就指出了,说意志力啊,比智商更有助于拿高分,比个人魅力呢,更有助于领导别人,比理性呢,更有助于维持自己幸福的婚姻。你可能觉得奇怪,你说这意志力跟婚姻还有关系,对吧?那作者说了,因为你要知道在什么时候,你学会闭嘴哈。

那以上啊,就是老郑为大家分享的第一部分内容,什么是意志力。意志力呢,其实是自控力的高级版啊,也是终极版。那将每天的克制和自控持续下去,就会形成意志力。而拥有意志力呢,是我们抵制诱惑的基础。

那我们讲过了什么是意志力哈,接下来我们就讲讲第二部分,说阻碍我们形成意志力的因素。作者提出了有四种因素啊,它阻碍我。第一个叫自控力极限效应,第二个叫补偿心态,第三个是“那又如何”效应哈,第四个叫意志力传染效应。我们挨个聊一下啊。

先说这第一个,自控力极限效应。作者说啊,自控力呢,其实是有极限的,你就像我们的这个肌肉哈一样,你走路走太久了啊,或者说你这个举杠铃举太久了,哎,坐也坐太久了,唉,肌肉疼,那很难受,或者说很疲惫。

那很多人在这时候就认为啊,说:“你看这都疲惫了哈,都肌肉酸痛了对吧,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再继续下去了。”可是在作者看来啊,这个疲惫呢,他只是大脑产生的某种反应啊,好,让我们停下来。你就像有的时候啊,那种恐惧和害怕的情绪,会让我们呐,不去做那些危险的事儿,对吧?

所以说呢,疲惫呀,是一种预先警报的系统,那它既然是个预先警报系统,也就意味着它并不是咱们自己的真正的极限,它其实是大脑啊,在帮助我们保存意志力。只要有足够的动力呢,实际上我们就能够挺过去。

你像有长跑经验的书友哈,肯定有这样的感受啊,就开始跑的时候啊,跑过这么一个600呀、800的时候,哎,你就觉得:“哎呀,不行了,呼吸也困难啊,脑袋也缺氧,嗡嗡的,浑身没有劲儿了,就马上快喘不上气了,你就想停下。”

这时候呢,你教练可能在边上就说了:“不行,咬牙挺住,你必须跑去坚持,坚持挺过去就好了。”完了,你说:“开什么玩笑,我都快坚持不下去了,还挺过去。”可是你听他的,你试试,当你真把这个困难阶段给他熬过去以后,你忽然发现:“哎哎,这没啥事了哈,这呼吸也没啥问题了,脑袋也清楚了,身体也轻便了,好像刚才那感觉不是自己的一样。”

那这就是体育训练里边,我们经常说到的叫困难期,挺过去,唉,你自然就冲过去了。你要是在困难期就停下了,那好了,在这个项目上,你永远只能到达困难期那个角度,也就是说啊,它不适合你。

这也就是作者认为的说,当这个资源不足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呢,会优先满足当下的需求,当这个资源充足的时候呢,大脑就会优先考虑长远的投资。我们简单来说就是缺什么补什么啊。

就像是我们工作的时候还特别困,那大脑里的工作呢,或者说控制你节食的能力啊,他就会削弱了,你的大脑就会提示你睡一会吧啊,或者说去喝杯咖啡啊,喝点茶提提神吧啊,或者吃点东西放松放松。

那你说我们有什么方法能够不完全被大脑的信号所操纵呢?我们能不能有点自己的想法呢?那这种方法实际上有。你看第一个啊,就是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意志力的时间。一般来说啊,我们大部分人这个意志力呢,早晨是最强的,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呢,唉,意志力就一点点的减弱了。

所以呢,我们可以尝试啊,把重要的事情放在意志力最强的时间段去完成,这就是我们说的啊,一日之计在于晨啊,其实就是这感觉。

第二个呢,就是我们要学会适当的休息和补充营养啊,你不能让自己的这个自控力呀,越来越弱。比如说你困的时候呢,那就小睡一会儿,饿的时候呢,你就吃点零食,这会大大的提高你的自控力。因为那些困呐、饿啊,这些感觉呢,他对你的影响已经被你减弱了,唉,所以自控力又回来了。

那第三个呢,就是记住你最想要的那件事。就如果上述办法他都不管用,那你就要牢牢记住了,是什么促使你去完成这项任务的初心是什么。你比如说啊,是什么促使你每天都在那加班赶进度的啊,是什么呀?有人回答:“那有项目奖金呢,而且不少呢。”那就要把这个奖励当做你的使命啊,贴在你的这个前额叶上。一旦有什么懒惰呀、拖延呐这些事来阻止你工作的时候,你的前额叶就要开始行使它的功能了,告诉他们不行。

那聊完了第一个因素啊,我们看看第二个影响因素,叫做道德许可。这所谓道德许可呢,就是说,如果你做了一件让自己特别满意的事儿,那你就会找一个借口呢,来放纵自己。你尽管这两者之间没什么逻辑联系啊,但你可能还会这么去干。甚至说有研究表明啊,有的人只是有个出门跑步,或者说锻炼的念头,那他都会为了这个念头去奖励自己,就还没干呢啊,光有一想法,他就开始奖励自己了,然后产生去超市购物的冲动啊,或者喝点酒啊,吃点饭啊等等等等。

我们接下来看一组实验啊,在普林斯顿大学呢,啊,就搞了这么一个实验,他让这个AB两组学生啊,对两组不同的句子呢,去发表意见。这A组学生看到的句子是什么呢?啊,“大多数女人都很蠢。”B组学生看到的句子是什么呢?是“有些女人很蠢。”

A组学生看完以后啊,就非常气愤,因为那个句子明显有性别歧视嘛,但是B组的学生反应呢,相对来说他就比较中立啊,你别说有些女人很蠢了,那有些男人他也很蠢,那就是有些人很蠢嘛,这是对的。所以说他反应呢,比较中立。

那接下来呢,这实验者啊,就进行了一次模拟招聘的实验,这还是上面的AB两组学生啊,要求他们对男女面试者进行评判。结果啊,男性面试者的通过率啊,更高。

那为什么?你可能觉得:“你说你刚才你不说了吗?这A组的看到了这个句子以后很气愤啊,说大多数女人都很蠢,那他一定是在心理上更倾向于女性吧?”其实不是的,和B组那帮学生相比啊,这A组学生呢,表现出了显著的性别歧视,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男性去担任那个职位。

你说这是为什么?就对此啊,作者就解释了,说站在道德高点上的人,他非常容易自我感觉良好,这种感觉良好呢,就好像一种许可,就类似于说啊:“你都这么好了哈,那你肯定不会错啊,或者说你都这么好了,你稍微这个不用那么严肃啊,放松一下也行。”这就是道德许可造成的失控。

你更可怕的是啊,你不仅实际发生的这种好事情,会让我们得意忘形,而且我们在脑子里啊,假设假想出来的那种,就如果我要是干了什么好事的话啊,或者说想象未来会做什么好事的话,都会让我们掉进道德许可的坑里。

那放在工作里边呢,就有时候我们完成了一项很难的工作,哎,心里边就会产生这种放松感,然后呢,对自己的要求就降低了。其实这还算好的,有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完成啊,只是想象着:“唉,我一会把这干完了,该把那个干完了,再把那干完了,我就干完了呀,多好啊。”那我现在可以先玩5分钟嘛,啊,不要紧啊,反正我脑子里响已经干完了嘛,开始放松了。然后:“哎呀,休息一会,15分钟不够啊,再再再等一会。”一点儿一点儿一点儿,拖延症就是这么来的。

那结果就是什么工作都没干成。

那其实最早发现这一点的是什么?是什么心理学家、神经学家吗?还是什么医学家?都不是,是商家。谁呢?麦当劳。

你比如说麦当劳,他就调查发现啊,说他的顾客呢,同时点了鸡肉芝士汉堡跟这个蔬菜沙拉的时候,顾客就会觉得,这比单独点那个鸡肉芝士汉堡呢,热量更低啊,“就我自己在减肥,我来一个这个呃,鸡肉芝士汉堡,这这不越吃越肥嘛,诶,我再配一个蔬菜沙拉,嗯,这回应该热量没有那么高。”可是实际问题是什么?那个鸡肉芝士汉堡有热量,咱就不说了,对吧,蔬菜沙拉也有热量啊,谁说它没有的?只不过少一些而已嘛,你这俩一点比原来更多了。

而且更夸张的还不止这样,这帮顾客啊,点了这个呃,鸡肉芝士汉堡,再加上蔬菜沙拉以后,往往还会再点更多的肉类呀,或者高糖的这种饮料。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他觉得:“哎呀,反正这个沙拉很健康,哈哈,我吃了,那就应该补偿一下自己嘛,啊,省得亏待自己。”

那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里边,经常给自己挖的这么一个小坑啊,坑多了你就变成大坑了,所以一定要避免它,就要勇于戳破自己的谎言。

那接下来我们聊聊第三个影响因素啊,就是这个“那又如何”效应哈。这个效应呢,就是说我们压力越大,情绪呢越低落,我们就越扛不住诱惑啊,抵挡不住。而一旦开始,我们抵挡不住诱惑了,往后干嘛就会产生负罪感,这个负罪感随着不断的这个增加,我们就会觉得:“反正都有第一次了,那控制不控制无所谓了,对不对?那又如何呢,第七次、第八次、第100次,那又怎么样呢?”就破罐子破摔了,对吧?

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们呢,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测试,他们找来了144个成年人,给他们每个人一台掌上电脑,记录自己喝酒的这种情况。他们就发现啊,这前一天喝了很多酒的人,第二天早上醒来啊,但他都会有这种负罪感,而且最关键,他难受啊,是吧,头疼啊,浑身疼那种难受。可是往往就是这些人,却普遍在第二天又喝了更多的酒。这个负罪感呐,然并卵,没有什么作用哈,反而让他们喝了更多的酒。

你放在咱们东北,这话就简单了啊,“喝醉了难受,对不对?没事,起来再喝。”

作者说啊,这跟大脑的保护机制有关,大脑呢,不仅想让我们身体安全,而且啊,他也想让我们心情呢舒畅。那当我们情绪低落的时候呢,大脑就像哄小孩一样啊,“别哭啦,来给你个糖吃啊,你别哭啦啊”,就这意思。

你比如说心理学家让这个减肥的人去想象自己的体重啊,增加了十斤,然后用这个想去制造这种消极情绪啊,刺激他啊,“你都又胖十斤了”。结果怎么样?结果大部分人会觉得:“哎呀,反正我也长了十斤了,那再胖十斤也无所谓啊,吃吧。”你看,适得其反了。

那作者说啊,要打破这种“那又如何”效应,就是这个破罐子破摔效应是吧,你就必须要原谅自己,而不是老让自己在这块觉得啊,愧疚啊,觉得有负罪感。你别总干这事,当你有压力的时候,一定要去寻找解决压力的办法,而不是放纵自己就产生负罪感。其实这不可怕,这很正常,关键在于你要原谅自己,先宽恕自己的行为,然后呢,约束自己。

作者啊,举了个例子,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啊,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请来了很多特别关注自己身材的女孩,然后呢,让他们去试吃各种甜品。那第一组女生啊,在吃之前呢,就受到了劝告啊,她们就被告知了,说人呐,都有放纵的时候啊,趁着你们还年轻啊,就使劲放纵吧,啊,到老了你就没机会了,所以你们敞开了吃吧。

那另一种女生呢,叫什么信息也没收到啊,就怎么告诉你来的,就没人搭理你。

那吃完了甜食之后啊,研究人员呢,又给了他们一大堆糖果,那第一组原谅了自己的女生呢,成功的打破了“那又如何”效应,她只吃了18颗糖,听清楚啊,不是一颗没吃,是吃了18颗。那第二种女生呢,却因为有极强的负罪感,“哎呀,我这么呃,关心我的身材,天天就不怎么吃啊,今天我怎么能吃甜品呢?”唉,有负罪感了,这个情绪呢,普遍不高,就陷入了这种“那又如何”效应啊,你这破罐破摔了干嘛呢,吃了整整70颗糖。

那了解完第三个因素啊,那我们再聊聊第四个啊,第四个,影响自控力的这个消极因素呢,叫意志力传染。就是说你周围的朋友,他会影响你的自控力。

那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嘛,你周围有人打哈欠的时候,有时候你也不自觉会打哈欠一样啊,都说哈欠会传染,其实一个意思。

我们还是举个书中的例子啊,说哈佛医学院里边有两位教授,曾经为了研究所谓的肥胖传染病啊,从1948年开始,追踪调查了12000人,时间长达32年,然后结论是什么?他们发现肥胖真的是会传染的,就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个朋友超重了,那么你变胖的概率就会增加171%

所以,同志们呐,为了身边的朋友着想,也要尽快让自己瘦下来啊,多健健身,少吃点啊。

那作者指出啊,存在这样的情况呢,其实是我们的趋同心理在作祟,我们的大脑有一个位置叫镜像神经元,这个神经元唯一的任务就是像镜子一样,帮我们注意别人在干什么、想什么。那当你探测到别人的行动的时候,这个镜像神经元呢,就会让你的身体也去准备类似的动作,这就是我们说的这个从众嘛。如果中国还有句话叫“法不责众”嘛,为什么人多了以后跟别人都一样,你就相对安全,这是一种最好的、最安全的心理保护。

那以上啊,就是老郑要和大家分享第二部分内容,就是阻碍意志力形成的因素。作者提出了四种因素啊,第一个,自控力极限效应;第二个,补偿心态;第三个,“那又如何”效应,就是破罐子破摔效应哈;第四个叫意志力传染效应。

那好了,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意志力和自控力之间的关系,阻碍我们意志力和自控力的一些因素,那接下来我们就要聊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增加我们意志力的办法。

首先是强身健体的功效,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啊,说自己的这个自控力不强啊,是懒惰呀和意志力薄弱的毛病在作祟,事实呢,却并不这么简单。其实啊,这与我们生理结构呢,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之所以会经常的产生疲惫呢,其实就是我们大脑的保护机制,它在起作用。

因为意志力啊,和大脑前额叶和心率呢,是有关系的,所以啊,一切有利于恢复和增强他们的健康活动,都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提高意志力。

在这里啊,作者给了我们四种方法,分别是睡眠、冥想、运动和呼吸训练。充足的睡眠呢,能够让我们这个前额叶啊,得到休息;冥想呢,能够锻炼我们的前额叶,让它这个活性啊,不断增强啊,就说了越来越强。那实际上呢,研究发现,仅仅三个小时的冥想练习,人们的意志力啊,就会有大幅的提高。

而运动和呼吸训练呢,则是通过提高我们的心率变异度,来增强我们的意志力。那具体的方法就,将这个呼吸的频率降低到每分钟4~6次,也就是每次呼吸都要用10~15秒的时间,那这和我们古代道家强调这个吐纳实际上有异曲同工的作用了。

那解决完身体方面的基础训练以后啊,作者又提出了第二种方法,叫去道德化,意思呢,就是说你不要啊随便就给事情贴上好啊、坏这种什么道德标签,别别做这种事啊,你不要让自己总在这想:“哎呀,我是不是做了坏事啊,啊,我做的这个不是好事啊等等。”别想这个,你要想做了自己份内的事。

你就好比啊,我们完成了一项工作,那心里就会说了:“说这个玩一会啊,休息一下,然后我再接着干下一项工作。”那么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就是,我们不是真的为了完成工作,你现在居然干完了,那就奖励一下吧。你看这种就是一个思想上的矛盾。

那我们转换一个思路看自己的时候呢,这个问题就很容易破解了。我们做工作呢,是份内的事情,那奖励呢,就无关紧要了,因为这是你该干的,你要什么奖励呀,对吧?

那作者也说了,当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的时候,就能够激活自控自我,而不是说“我在这做好事呢,啊,我做额外的事,所以说我应该去奖励一下自己”。

那第三种办法呢,就是驾驭冲动。举个例子来说啊,这个华盛顿大学呢,上瘾行为研究中心的学者鲍文,他请来了12个啊,这个实验者,这12个人有个特点,就是已经12个小时啊,没抽烟了啊,忍得够呛。这些实验者呢,都是抽烟了很多年,却也没有办法戒掉烟瘾的人。

这些人就走进实验室了,发现这桌子上啊,就摆着12盒他们各自非常喜欢的香烟,只不过这个鲍文就有要求说:“你们呐,必须要严格按照我的指令去做事。”那什么指令呢?就是第一步,拿起烟盒,然后停下来看着这个烟盒2分钟,然后第二步,把香烟拿出来,然后停下来看着这香烟2分钟,第三步,把烟放嘴里,然后停下来2分钟,诸如此类哈,折腾了整整一个半小时,实验呢,也到此结束了。

你说这证明了什么东西啊?你别着急啊,鲍文还有个后续的行为,他要求这些人啊,在接下来的一周里面,记录自己每天抽了多少烟。实验的结果表明呢,有一半的人还是像以前一样,唉,该咋样咋样,没啥影响,但是这里边有六个人的抽烟冲动减少了37%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就是因为这六个人呐,实际上是潜藏在实验者里的卧底哈,因为他们在实验以前呢,已经接受了驾驭冲动的训练,这个训练也不复杂啊,他就是这样的,就是当你觉得这个冲动来了的时候,你别去控制啊,别控制你花至少一分钟的时间呢,去感觉它,然后你看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有哪些变化,然后在行为上呢,你不要按冲动去做事,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做事,就是你别被这种欲望啊,牵着走啊,你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

那以上呢,就是老郑为大家分享的第三部分内容,增加自控力的方法。作者介绍了以下的几种小方法,比如说强身健体啊,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冥想、做运动、做呼吸的训练,然后要去道德化,最后呢,还要驾驭自己的冲动。

你看啊,我们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胃口和行为的这些能力啊,在很大程度上,它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财务、安全、人际关系和事业的成败,而这些呢,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

《自控力》这本书呢,就提供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目标,进而啊,增强我们的自控力。所以呢,仔细研究这种方法,他无论说我们是要减肥呀,还是管理收支啊,减缓压力呀,克服拖延症啊,甚至说你成为一个好家长,好丈夫或者好妻子,这都能帮助我们有效地找到这种工作和生活当中的重心。

那好,今天的分享啊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收听。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