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励志励志
《活法》探寻生命真意,解锁人生自在通透的处世哲学
铛铛铃2025-09-08【励志】544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叫《活法》,作者是日本的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这个人非常的传奇,号称是日本的精神支柱。像《干法》《活法》《阿米巴经营》等等一系列的著作,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而他在80岁高龄时拯救日本航空更是成为了佳话,就连当时成功说服稻盛和夫出山的首相鸠山由纪夫,也因为这一举措而提高了政府的民调满意度。可见稻盛和夫在日本民众心中的地位。当然,稍后我们也会讲到这样的一个例子。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好多人都说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人一旦没有信仰就会混乱、迷茫,而无穷的欲望和日复一日的这种现状又会使人痛苦。我们好多时候不仅缺少的是信仰,更缺少打破这种困局的方法。稻盛和夫所走的道路也许和常人不同,而他写的《活法》这本书,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打破困局的方法和重塑自己信仰的可能。
在这本书里,作者始终在强调这样一个核心:我们的日常工作是一场尊贵的修行,职场是最好的人格修炼场。竭尽全力、真挚认真地活,拥有持续强烈的愿望,并付出最大的努力,付诸实践,就能够成就事业、成就一切。
为了便于大家迅速地了解这本书,老郑也进行了归纳和精简,提炼出了三个大点和大家进行分享,分别是职场菜鸟到高人的修炼法则、心想事成的秘密和讨大佬喜欢的标准。
那好,接下来呢,就开始今天的分享。
我们先来聊一聊职场菜鸟到职场高人的修炼法则。
一般来说,想要从牛人身上学到东西,你要么跟着牛人干,要么就慢慢去领会牛人的思想,多去看书、多听他的讲座等等。而在《活法》这本书里面,稻盛和夫和我们分享了他这个牛人是怎么一点一点在生活中磨砺而成的。
其实想要磨练人格,不必要真的学那些隐士跑到深山老林里参禅悟道,这不现实,也没什么必要。其实对于我们普通的上班族来说,职场就是我们很好的修炼场。为什么这么说呢?一天24个小时,上班的时间可能就占了将近一半。那很多人不喜欢上班,只是想说:“哎,我挣点钱吧,然后呢,我到50岁或者是多少我就退休,我就养老。”如果我们只是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将这个上班当作讨生活,那么不论是谁在这样的环境下,必然生出很多抱怨。上班族要想拥有一个精彩快乐的活法,有一种最便利的选择,那就是喜欢上工作。人们对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是再辛苦也是没有怨言的。
说到这,可能有的书友就会说了:“喜欢上工作,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奇怪的人,他怎么会喜欢工作呢?这样的人他就是反人类的存在嘛。”您别着急,你听完稻盛和夫老先生青春的故事,你可能就明白他一些话中的道理了。
这个年少时候的稻盛和夫,可以说是和“顺遂”这两个字一点关系没有。那比如说他为了躲避照顾身患肺结核的叔父,他躲得远远的,说:“你别传染给我,我我我离你远点。”结果呢,他反而得了这个肺结核。而一心一意照顾叔父的父亲和哥哥却安然无恙。那这是第一个事儿。
第二个事呢,他中学两次考学都落榜了。等到他高考的时候呢,他费尽心力地苦读,却只能在家乡上一所三流的大学。那你看,三流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就没有什么好的出身了。没办法呀,他得生存呀,他就拜托老师帮助他找了一家叫京都陶瓷厂的工作。那你想,这种情况下,你进去是一没奖金,二没福利,那个工作环境也非常的不好,甚至有的时候连工资都拖欠,那工厂都差一点倒闭了。那大家就可想而知,这一定是属于没有人喜欢的那种工作了。
那最差也就这样了,稻盛和夫当时也是这么想的,他说:“那你工作不开心,那我换一份就好了。”这就像我们现代人的正常反应吧,我在这干的不开心,跳槽总行了吧,对吧?那我换一个工作也行了嘛。他也这么想的,然后呢,他就想了一下,他决定偷偷参加国民自卫队的招募,他想当兵去。呃,但当兵需要户口的复印件,他没有,他就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说了一下:“我呀,就打算不念了,我不干了,我要去参加国民自卫队,我要当兵去了,希望父母能够把他要办的手续,就是那个户口复印件给他邮过来。”结果呢,复印件没到,等来了他哥哥的一顿臭骂。那家里花了这么多钱供你上了大学,还托了老师帮你找工作,这不到半年你就要辞职,你这忘恩负义啊。
这稻盛和夫一看,想来想去说:“这没有办法辞职了,那,那算了,那我看看能不能改变工作本身,让他值得我喜欢就好了。”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我们如果说因为这件事背到了家里人的呵斥或者说责骂,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顶嘴,肯定是顶嘴:“那我凭什么,你不了解我怎么样,我不开心等等等等,好多理由。”好多理由对吧?但实际上在这里边我们就能看得出来,稻盛和夫在那个时候,他的想法就有什么不一样了。我既然改变不了,那我就一定要想法让他变得我能喜欢,对吧?那你看我改变不了他,那争取我就改变我自己。
于是呢,他就开始专心致志地工作,努力的钻研这种新技术。慢慢的他发现这个工作本身其实也不太讨厌,甚至他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他还发明了一项足以拯救整个陶瓷加工厂的新技术,并以此奠定了他创办京瓷的基础。
台湾有个首富叫王永庆,他就说过:“把工作当做职业,你可能会应付,但把工作当成事业,你一定会全力以赴。”稻盛和夫其实也同意这样的说法,他说:“不如把工作当成爱人,也许刚开始啊,你可能不太喜欢,但随着你的一点点的投入,慢慢的你也就喜欢上了这个工作了。”那恋爱中的人再辛苦,他也不会觉得自己苦啊。学会与工作谈恋爱,你的良性循环可能就开始了。
所以说我们说职场修炼就是从爱上眼前的工作开始的,也就是和自己的工作谈恋爱。
那大家可能觉得这也太空了是吧,那,那我现在就说我爱上工作了,这不就行了?这肯定不行。稻盛和夫在书中总结出六个精进的修行,你只有达到这六个精进描述的情况,我们才能说:“唉,这算是爱上工作了。”
那我们就来聊一聊这六个精进。
第一个精进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那究竟有多努力,我们才有这个不亚于任何人的评判标准呢?我们拿一个网上有一段例子来说,这上班,普通员工一天工作八个小时,这个总监一天工作12个小时,而老板他一天可能要工作24个小时,也许更多。当然,这种说法上可能会夸张了些,但是你想啊,老板之所以成为老板,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因为他比其他员工付出了双倍甚至三倍更多的努力。
那我们接下来看看稻盛和夫的故事。稻盛和夫27岁的时候,成立了京瓷公司,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个。他为了赚到更多的钱,扩大公司的规模,他开始了几乎24小时玩命工作的模式。他把这个锅碗瓢盆,一时住行需要的东西全都拿到公司了,干嘛呢?吃住全都在公司,用这种勤奋去带领京瓷成就了最终的辉煌。
那很多人也努力了,尽管没有说吃住带公司,但是也加班到深夜了,那为什么还没有成功呢?那就是书里面给出的答案,就是如果你努力了,还是没有看到结果,可能说你根本没有努力到极限。要想获得成功,除了努力到最大极限以外,不存在第二条路。
那是不是我只要做到努力,不断的努力超越自己的极限,然后不断的去努力,我就一定能成功呢?不是,你还需要下面的精进来补充。
那我们就先来谈到这个第二个精进,要谦虚,不要骄傲。稻盛和夫认为啊,谦虚并不是成功人士的专利,企业里各级员工都应该懂得谦虚。如果科长啊、部长啊在员工面前去摆架子,那么团队合作就没有办法顺利地展开了。那这个公司其实也就根本没有办法做到同心同德。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身边那种情况,就是这个人不管他身在企业里边哪个级别,他呢,嗯,可能是有点聪明啊,有点才智啊,或者取得了什么成就,但他不谦虚,他非常非常的骄傲。那时间长了以后,跟他合作的人或为他工作的项目组的人会越来越少,会越来越少。没有人愿意跟一个趾高气扬的人工作,对吧?因为如果是他自己就可以解决的话,那他完全可以不用打工嘛,对吧?你自己那么牛气,你自己干好,你好多事情你不还得需要我们去帮助你解决吗?那既然我们在这件事情上也做出了努力,尽管可能说没有你那么巨大,但是你要想这100分的成就里边,你可能占了80分,那还有20分是我们的,那你这个骄傲来自于何方,对不对?你把我们这20视为何物啊,对不对?就是这个道理。
那第三个精进啊,就是每天要反省自己。这个稻盛和夫的做法,很多朋友其实也都实践过,也非常的有效。就这里再跟大家说明一下,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躺在床上,先别急着逛什么淘宝啊、刷微博啥的啊、刷抖音啥的,先花个几分钟回忆一下,说这一天啊,我都干了些什么事,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哪些行为让人觉得那么自私呢,对吧?就找一下自己这一天的毛病啊,就像早晨照镜子一样去整理仪容,晚上花点时间用照镜子的方式反省自己,找出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一天天的来让自己变得更好,也就老话说的嘛,就是吾日当三省吾身,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再说一个近代名人曾国藩的例子。有一次他与好朋友陈代云谈到三更,很晚了。那你这俩人聊得非常非常的投机,可是陈大云走了以后啊,这曾国藩就开始反省了,他就认为自己在这个跟陈代云聊天的过程当中,他自己说的太多了,让人家陈代云说的太少。那那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他就反省,他说我的心里是颇有娇气啊,就是骄纵骄傲的那种气,然后呢,是抖烧之亮,真可愁也啊,就是我这个气量太小了,就跟那个盛盛米的那个小小小容器似的,那太太丑陋了这种。然后他反过来呢,他就认为他说,你看我的朋友陈在云呢,他是每日功夫甚多而言,可谓西分阴者,而他自己呢,就是属于这种玩世不振,他就觉得自己醒身也不密,见礼也不明,都是福的。
曾国藩当了一辈子官,写了一辈子日记,他的一生里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反省自己,他一生都在这种批评和反省中度过的,最终才让自己的性格不断的去完善。而大家也可以参考另一名人,就是现在很火的王阳明,对吧?你可以看看他,他那家训里边是怎么做的,都把这种反省放到了非常非常重要的地方。
那么第四个精进呢,就是活在感恩的世界。小的时候啊,稻盛和夫他的身体非常不好,父亲经常带着他一起去拜佛,希望能通过这种信仰的力量,帮助自己的孩子身体更好。然后寺庙里的老和尚啊,就经常对他说:“你呀,一定要常说南无,南无,谢谢。”这个南无在日语里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南无阿弥陀佛。从那以后,稻盛和夫经常和人说谢谢,也常怀这种感恩的心,经常地提醒自己要感恩,也通过这个呢,就让自己达到了一种放松的情绪,然后什么事都保持乐观的一种情绪。“谢谢您,感谢您”这样的话威力非常大,它能够把你带进一个高尚的境界,也能够给周围的人去带来好的心情。
大家可不要以为这种意识流的东西没有用,举个例子,比如说那我身体好,我还不如去健身呢,对吧?那我办卡,是不是我还能帮助我身体健康。大家可以看看咱身边人,好多人都办过卡吧,可能在听的你办过,可是你从头到尾把这卡用干净,有几个人对吧?健身房挣钱挣的就是笃定你肯定用不全,那他就是靠这个来的。意识决定了人的行为,你如何看待一件事或者一个人,你的行为就会立刻反应出来。那我们想让行为更有效,那就先要正确我们的思想方向。
接下来呢,是第五个精进,叫利他。利他和利己是一对反义词,这个利他啊,意思是做一件事的时候,要多考虑别人的感受。那有的时候可能说,那你一个做人吧,我们倒是能接受,对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或者说怎么就帮助别人,可是做企业不能这么做吧,那不成做慈善的了嘛,对吧?那我要是总是利他不利己,放在商场里,那我还能活得下去吗,对吧?嗯,老话都说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总没错吧,对吧?利润是企业生存所追求的目标,我一味的考虑别人,我不考虑自己,那怎么办?
然而这件事啊,在稻盛和夫看来,企业经营的王道恰恰就是利他两个字。2010年的时候,年近80的稻盛和夫接受了日本政府的邀请,成为了日航新任的董事长,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那个。当时日航面临着2万亿日元的亏损,有5万名员工即将失业下岗,就是已经到了不行的时候了。而日航呢,又号称是日本的翅膀,从民间到政府到企业界,没有一个人希望日航倒下去。然后没办法了,当时的首相鸠山由纪夫就找到了稻盛和夫,就希望他能来接手,也只有他,大家都说嘛,说如果他能来的话,可能我们就可以扭转乾坤。当时也有好朋友去劝稻盛和夫:“哎呀,这是个烂摊子,你可别接手,你说你都80了,你这要是没整明白,你不晚节不保了吗?”稻盛和夫没有听这个,他一分钱不要,一个人就住在东京的一家宾馆里,晚饭就吃两张饼,就打发了他一门心思的放在日航的重建的发展当中。短短一年的时间,同志们,短短一年日航就转亏为盈,并且创造了三项世界第一:利润世界第一、准点率世界第一、服务世界第一。
稻盛和夫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总结了八个字:敬天爱人、行善利他。通俗点说就是对员工负责、对国家、对社会负责。重建日航,其实他也不是为了自己在这个履历上再添一笔神话呀,什么什么的,不是这样的,而是为了给正在走下坡路的日本经济一针非常有效的强心剂。其实你将整件事情提升一个境界,想一想,利他恰恰就是最大的利己。
我们国家的企业家也有同样的思想,比方说柳传志就说过,企业经营的就是人性。马云也说过,21世纪你想成功,就要先想一想你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所以我们在创业的时候,可能都要问一下自己,我能为我的目标用户、为我的客户带来什么好处呢?
第六个精进啊,就是忘掉感性的烦恼。比如说,当我们面临一项任务失败的时候,这时候就出现了两种烦恼,一种是感性的烦恼,一种是理性的烦恼。那感性的烦恼是什么呢?哎,有些人就会想:“哎呀,这个老天怎么不帮我呢,哈,要不就是一定是谁谁谁在背后给我捣鬼啊,或者说,哎,我这是又动了谁的奶酪呢?”等等等等,这样的话就是感性的烦恼。那什么叫理性的烦恼呢?比如说:“诶,他为什么会失败呢?因为什么呢?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那你说我要是这么做,哎,是不是就有可能不失败了呢,他有可能会成功呢?”这种就叫做理性的烦恼。
稻盛和夫告诉我们说,人啊,都是感性的动物,感性本身没有错,但是感性的烦恼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可能就让你一事无成了。这一点插播一下啊,双鱼座的同学们就要注意了啊,因为你们太感性了啊,所以我们需要学会的是区分感觉和事实。还是刚才的说法啊,“这老天怎么不帮我呀?”等等,这就是一句感性、一句猜测,而你试图找到背后失去的原因,说为什么会导致失败啊,是不是,这是不是,那那为什么会发生啊,这个才是真正的事实。稻盛和夫告诉我们,尽量用理智去控制情感,不要让情绪去影响理智的判断。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第二个大点,心想事成的秘密。这个感觉像一个魔法世界存在的东西,对吧?心想呢,是有成,但是有一句话我希望大家别忘了哈,还记得这个《一代宗师》里提到吗?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本人是很有这样的想法了哈,就对你一件事情,你长久的去思考,去想象,嗯,可能在当初你觉得这事离你很遥远,但随着这个时间的推移,某一天他可能很轻易就走到你身边了啊。大家,我不知道有没有这种感觉哈。
在《活法》这本书里,稻盛和夫总结了心想事一定能成的秘密,就是逼自己24小时不停的想这个秘密。用稻盛和夫的话说,就是受了这个松下创始人的影响,年轻时候的稻盛和夫听过一次松下先生的演讲。演讲中说,做一个企业要像水库蓄水一样,随时去保留有一个后背的力量。当时底下人有人就提问了:“哎,那松下先生,那怎么才能修建一个水库呢?”结果这句话把当时的松下先生给问住了,他就自言自语的在那说:“呃,我也不知道如何去做,我只知道要有一个不修水库,誓不罢休的决心。”台下的观众听完以后哈哈都乐了,可是稻盛和夫听进去了。
他在创办京瓷公司之初,经营遇到了困难啊,没有钱给员工开工资了。这个时候好多身边的人就劝他:“哎呀,不行就倒闭算了,你费得劲干嘛呀,本来也是要倒闭的厂子,你费得劲干嘛?”可稻盛和夫就是凭着这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宁可自己卖血,也要把眼前的难关渡过去。稻盛和夫相信,一旦发疯一样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强烈的愿望就能够成为新的起点,最终能帮助你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它里边提到了啊,有一次为了解决陶瓷生产制作的一个难题,他就亲自跑到现场,打开这个实验楼的窥视孔,反反复复的就观察。当他看到这个陶瓷在温度高达1000多度时,在炉火中已经慢慢开始弯曲了,他当时下意识的竟然想把这手啊从窥视孔伸进去,就为了不让这陶瓷弯。而就在这一瞬间,一个灵感就瞬间就出来,叫从上面压住。这一下子就给了他解决问题的灵感。有了这个从上面压住灵感以后,他就在反复的实验,然后体验,然后终于保证了这个陶瓷在1000度这种炉火中啊,它不至于弯曲,依然那么合格。这样的,其实就是技术上的一次非常大的革新呢。
在这样反复的这种体验呀,总结以后啊,他就说了一句震撼灵魂的道理,就是说内心不渴望的东西,他就不可能靠近自己。我们能够实现的,往往只是我们内心非常非常渴望的东西,这就是稻盛和夫在书中多次讲到的做事的信念,心想才能事成。心中描绘什么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么样的人生。也是因为这样的强烈的愿望,稻盛和夫喜欢用将来进行时来思考工作,眼下做不到的,将来未必做不到,把目标定到自己都害怕的那种高度,然后用这个目标来倒逼自己的成长。
那么稻盛和夫提出了三个步骤,帮助我们来做这种心想事成,他们就是乐观的设想、悲观的计划和愉快地执行。
那什么是乐观的设想呢?稻盛和夫在提出构想的时候,是非常非常激进的啊,就是我们在选项目呀,嗯,这个做创新呢,这个时候这在他创业的初期啊,经常遭到这个身边人的反对啊,用各种各样的悲观的观点,来试图打消他的念头。大家可以试想一下,这个这种事情,呃,不光他身上发生,我们身边同样有很多,你说我这明天我辞职,我要创业啊,我要去开个饭馆啊,那你身边有的人就会说了:“说你看你懂吗,你会吗,对吧?你看我身边好多人都干了,结果最后都赔了,对不对?你还不如干点别的吧,你别辞职了,你怎么弄啊?”等等等等等等,咱不能说他不对,咱不能说他的不对,但是他那个例子放到你身上是不是也这样,这是未知的,因为他并没有听你详述,说这个饭店你要怎么开,你要怎么做,然后验证你这个做法和他心里知道失败的例子,去验证说:“诶,你这做法跟他不一样,哎,你真有可能成功。”如果身边的人都是这样的人,那你这个事业就我觉得就成功的可能性很大,那你创业团队其实也应该找这样的人。
所以说稻盛和夫就说了,说在开展新的难度很大的工作室,你与其聚集一帮什么头脑聪明啊,但是思维悲观的人,你不如和一些有点这个马大哈啊,大大咧咧的,但是对这个新事物非常的包容,也特别感兴趣的人,跟他们来一场头脑风暴,可能更有效果啊。也就是说,在一件事的推敲设想阶段,需要这种积极的乐观态度,这就是我们说的乐观的设想。
那为什么要悲观的计划呢?就是说我们在设想具体计划执行的时候,就要用这种悲观的心理了,你要想想尽可能的想象啊,就是这种好多种可能,它里边存在着哪些风险,要慎重、小心、严密地去推敲这个计划。就这个问题,我设想这个地方到这样就可以了,说明天我要是早晨八点我要到火车站去接一个人,对吧?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一件事,那你要考虑这个问题,说比方说我要做计划,说几点走啊,我正常,我说我家这离火车站近啊,开车半个小时我就到了是吧?但是如果要堵车怎么办,对吧?如果说哪儿又修道了怎么办,等等等等这种原因,你耽误了时间怎么办?哎,那我提前点,对吧?我这个解决方案我就是要提前,比如说我七点走啊,八点接人,七点走,或者说是再早点06:30走,哪怕我到那等着呢,这肯定也没有问题了,对吧?你要把这种因素给它考虑进去。那这个车会不会出问题啊?那我早点下去的时间,我去检查我的车啊,油也够啊,也没有什么一些故障啊,都没问题,保证我顺利。如果出了问题,我还来得及去加油,我还来得及再借辆车,还是再租辆车都不耽误。这就是在执行里边,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哈,去要求大家慎重、小心、严密地去推敲,要备案。
第三个呢,就是我们说的愉快的执行。在执行的时候啊,要做一个乐天派,照着设想和计划,坚定不移地开始行动,执行到底。稻盛和夫啊,就拿这个徒步穿越南北极的大肠满郎举了个例子,他就夸他说:“哎呀,大肠满郎,你真的是胆子足够大。”结果大厂怎么说的,大长板郎就说了:“他说:其实啊,我不是胆子大,我是因为我非常非常怕死,所以我出发前那会非常悲观的制定各种各样的风险措施,就是你看这个太冷了,能不能把我冻死,然后我遇到什么什么北极熊,能不能把我咬死,是不是我掉进冰窟窿里,能不能把我摔死,或者我受了伤,能不能病死等等等等的这些东西。”他为了不死,那就针对,“哎,我这个怕冷,我应该准备什么啊,碰到过北极熊,我应该准备什么,晚上睡觉前我应该准备什么,徒步的时候我应该准备什等等,他准备的一应俱全,生怕自己能死,死到半路上。也正是因为这种怕死的这种情况哈,针对自己的这个风险的时候,准备充分,大肠满郎才能够生存下来。
那这就是告诉我们,就是作为匠人也好哈,创意要大胆,风险准备要充分,才能够乐观交付出完美的产品。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这个第三个大点,就是讨大佬喜欢的标准。这里的大佬不一定非得是这个公司的老板哈,他也可能是咱们的投资人,就是我们的合伙人,他也可能是我们生命当中的贵人,他更有可能是在我们创业或者说公司管理过程中,它具备了一项无人可以替代的这种专业能力的员工啊,他都有可能啊。
稻盛和夫在从商的经验中啊,总结出了讨大佬们喜欢的标准。他里边提到了,他说聪明只是最低最低的标准,对于识人和用人,稻盛和夫有一个独创的方程式,这个方程式就是:人生的结果等于思维方式乘以热情,再去乘以能力。也就是说,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三件,最终影响到了你的人生结果,而其中思维方式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思维方式是可正可负的,也就是说让你做一项事业,如果最开始抱着错误的人生观,你能力越强,越是热情,那你产生的恶果也就越大。比如说某一个人对于金钱的过度贪欲,那就会给自身和社会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稻盛和夫强调啊,心中无恶,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从小被教育过的最简单的做人原则来作为指导,随时把利他放到第一原则。
再说说大佬喜欢人之前哈,我们可以先聊一下,说这大佬们都不喜欢什么样的人。我们就拿这个稻盛和夫举例子啊,他就说了,他说他说我自己啊,我就不太喜欢那些聪明人啊,我也不太喜欢雇佣那些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说为什么呢?那不挺好的吗?稻盛和夫说说这些才子们哈,对今天都抱着漫不经心的态度,很容易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看未来,因此他们对眼前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显得非常不耐烦。就举个龟兔赛跑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聪明人一般都不喜欢当乌龟,总是想当那只兔子,用最短的时间去完成目标,到达终点。但是太过急功近利,往往让他们败在某个意想不到的地方。
而稻盛和夫就告诉我们,他说能真正获得这些大佬和牛人们喜欢的,有三种人。
第一种人就是那些看起来很傻的“庸才”,加引号啊,庸才但是却很有耐力的选手。他在书中也举了一个例子哈,自己的例子,嗯,就是在京瓷公司创立之初,稻盛和夫其实网络了很多很多的大咖呀、聪明人呐等等,可他们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啊,因为看不到公司的前景嘛,就纷纷都离开公司了。而剩下来的大部分都是没什么本事啊,没什么聪明才智这种庸才啊。可就是这些人在10年、20年以后都成为了各个部门的管理骨干。所以像稻盛和夫这样的商界大佬哈,他喜欢的都是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大才智,但却很有耐力的庸才。这些人呢,不轻易选择快捷方式,日复一日的这种持续的、拼命的苦干,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而正是这些平凡的人,创造了京瓷非凡的业绩。这一点可以跟大家说一下哈,我们老话讲就是弄巧不如藏拙啊,弄巧不如藏拙。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比自己聪明的人处处都在,指不定就在什么时候呢,木秀于林,风必摧直对吧?那你怎么样?藏拙啊,藏起来,把这些这种捉笨的东西藏起来,什么叫捉笨呐,有的时候这种自以为聪明的行为就是捉笨,你把他藏起来啊,不要去,就显得我会、我能、我懂、我行,他们都说不要这么去做,不要这么去做,给自己留下空间,留下机会,留下战略回旋的这种机会,你才有可能过得更好。在这个过程当中呢,留下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然后去提升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多观察,多看,多观察、多看,这样就符合刚才我们说的那种不能骄傲,要记得谦虚啊,正好是这一点。
那么大佬们喜欢的第二种人是什么,能够为事业自我燃烧的人。稻盛和夫把职场人分为三类啊,第一种,可燃型人才,你给他做做工作,谈谈心,给点小火苗,它自己就着了啊,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响鼓不用重锤,稍加点拨就可以。接下来的就是不燃型人才,他们非常麻木、冷漠、有能力,但是他们有热情。而最后呢,就是自燃型人才,自燃型人才呢,是不用任何人管他,他自己就会主动去找工作,还会主动带头的行动,成为众人的模范。作为企业而言哈,不欢迎不燃型的人才,就说怎么点也点不燃,那种麻木的人,你就绝对不能欢迎,因为他们自己冷若冰霜不说,还经常会夺走周围人的热量,就我们说的是吧,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就这道理。他们会造谣、传负面的小道消息,会给同事下绊子,会推脱责任、会栽赃陷害等等等等,你能感到的那个像宫斗子似那种事,哎,都这会儿干的。所以说各位如果你是管理者,那你的团队中就绝对不能出现这样的人,而如果你是打工者,那一定要离这些人非常非常的远。
那么第三种人呢,就是深沉厚重的领导者。稻盛和夫这个思考是来自于中国明代吕坤的著作叫《呻吟语》。书中就说到了,说人的资质实际上是分为三种的,性格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做人光明磊落、有英雄气概,这是第二等;聪明有才华,这是第三等。而当领导最不需要的就是聪明和雄辩,叭叭可会说了一问,像啥都会似,他更需要的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人,以及要谦虚、内省、克己、正义、有慈悲心,这些品德或者说要素,他在一个人身上汇集起来的时候,他就会给人一种气场,它会让人对他信任,愿意追随、愿意与他工作。那这样的实际上你会得到呃,好多人的帮助,呃,不自觉当中就会有好多人愿意帮助你。稻盛和夫呢,非常欣赏这种深沉、厚重、有这样性格的人,而他自己呢,其实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就是好多时候啊,他的,他的一些情绪和思考方式跟日常人是不一样的,就我们觉得这种事你应该生气了,你应该打他了,哎,但实际上他不会这么想,夸张一点说是,呃,97年的时候啊,医生就告诉他了,说说你患上了胃癌,然后他淡淡的回应他说:“哦,是癌症吗?”等他听完了医生的宣告以后,他当什么事没发生,他继续坐着新干线火车到本州岛西侧的冈山县区对一批中小企业家做演讲,然后又跟了一些学员喝了点酒,又交流了意见,直到深夜才回家,回家以后就跟平常一样,哎,有5分钟的时间去思考一下这一天的啊,有没有这个问题是吧,有没有哪哪时候做的不好,然后就开始正常休息了。这一天不是仅此而已,有的人说可能没反应过来,艾梅斯搞,不是他在这一天接下来的好长一段时间,包括了咱刚才提到了10年,那都是13年以后了对吧,去这个接手这个日航,去力挽狂澜,13年的时间,一个得了胃癌的人,他依然生活着,而且是状态越来越好,不得不说,跟这种性格上的那种深沉厚重,是有很大的一种关系的。
这本书读下来,真的是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啊,人的灵魂可以被磨练,也可以被污染,人的精神可以变得高尚,也可以变得卑微,这取决于我们的人生态度,就是我们到底要怎么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所有企业和企业家呢,都恪守着盈利这一亘古不变的原则,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参透了利益背后的玄机呢?
现在的中国呀,是处在一个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时代,我们第一次站上了快速发展的这个车道上面,所以说,未来的中国并不需要一些道放两边、利字摆中间的商业大鳄,更不会给这些缺乏德行、忽视修为的企业提供什么所谓的康庄大道。所以说,我呢,如果想要在白热化的竞争中一枝独秀,那就必须要抛开经济的表象,探求企业的本质,将自身的修行与企业的经营一体同修,在各种诱惑中磨砺自己,去给自己争一个利他性的人生。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