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科普科普

《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蚯蚓:地底“耕夫”改良土壤的生态魔法师

铛铛铃2025-09-14科普644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

副标题是《蚯蚓的故事》。

说到蚯蚓,你能够想到什么啊?

相信在大部分人的印象当中,蚯蚓是一种长条形状的虫子,身体柔软湿润,有点恶心啊,好像是切成几段也可以存活。对了,蚯蚓还是一种相当有用的鱼饵。

但是呢,当你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蚯蚓的地下世界时,就会发现,它们的世界远远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甚至呢,你还对它们有点误解。

达尔文说:“我们很难找到其他的生灵,像它们一样,虽然看似卑微,却在世界历史的进程当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

你知道小小的蚯蚓为什么有重要的作用吗?你知道它们是如何再生的吗?你知道蚯蚓是如何生出小蚯蚓的吗?

啊,这本书呢,会让你重新认识这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

本书作者艾米·斯图尔特,是美国著名的自然文学作家。她在加州北部拥有一个私人花园,是世界上19个最奇异的植物园之一。她从打理花园的过程当中,收获了很多灵感,创作了很多部关于自然界的作品,包括《鲜花帝国》《邪恶的植物》等一系列畅销书。这本书呢,也是作者在打理园艺过程当中的实践内容之一。

本书既富有趣味性,又充满知识性。作者呢,不仅同我们分享了关于蚯蚓的有趣现象,还和生物学家、植物学家以及分类学家一起研究探讨,丰富了这本书的内容。

这本书大约13万字,我把全书的内容呢,总结成为三个部分,让我们一起走进蚯蚓在地下的丰富世界。

第一部分,人们对于蚯蚓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改变;

第二部分,蚯蚓有着怎样特殊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征;

第三部分,柔软渺小的蚯蚓,如何在生态系统当中产生巨大影响。

好,下面呢,让我们来先说一说,人们是如何认识蚯蚓的。

蚯蚓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它们的直系蠕虫祖先可以追溯到6亿年前。而从4.5亿年前至今,地球上的生物至少是遭受过五次大浩劫,结果呢,是让96%的水生物和70%的陆地生物灭绝。然而,没有一次灾变危及到了蚯蚓。历经沧桑的蚯蚓,可不是没有故事的同学呀。

是的,这个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有过非常不堪的过去。蚯蚓的英文表达是 earthworm ,直译为土壤里的虫子。在有些情景下呢,是被译为卑鄙的人,这个含义基本上是反映了古代西方人群对蚯蚓的态度。不同于现在普遍认为蚯蚓是一种益虫,那个时候呢,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蚯蚓是被上帝罚下人间的生物,专门食用死人的皮肉。这个传言,显然是让蚯蚓蒙上了一层肮脏的外衣。

事实上呢,蚯蚓总是在土壤当中穿梭,虽然看起来不太讲究卫生啊,但是呢,它们并不吃人的尸体。其实蚯蚓是吃土壤的。当然,除了负面评价,也有人慧眼识蚯蚓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把蚯蚓称为大地之长,最先表扬了蚯蚓在耕耘土地当中做出的贡献。英国博物学家怀特也强调过,如果没有蚯蚓,土地将会板结,变成不毛之地。

虽然在历史的进程当中,有不少智者不断为蚯蚓证明,然而呢,在达尔文时代之前,大部分科学家并不认为蚯蚓有什么值得研究的。直到达尔文为蚯蚓彻底翻了案,人们才开始正视蚯蚓在生态当中的作用。

达尔文和蚯蚓结缘于1837年,那个时候呢,他刚刚结束了5年的环球旅行,回到英国。由于健康问题,他去叔叔家的牧场休养。在那儿,叔叔在闲谈当中提到,乡间铺路的煤渣和砖头会渐渐地陷入土中。达尔文觉得,这跟土壤当中蚯蚓的活动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呢,呃,他当时正忙于游记的出版和《物种起源》的初稿,所以说对蚯蚓的研究并没有占据他很大的精力。

到了达尔文的晚年,他才把主要精力重新投入到了对蚯蚓的观察中。每天这个老人会在住处附近的田野当中,静静地花掉好几个小时来观察蚯蚓。

达尔文认为,蚯蚓最主要的工作是翻动泥土,把土壤中的粗颗粒、盐细颗粒等,让这个土壤变得疏松,最后呢,是排出富含有机质的粪便。但是当时学界不少人认为,达尔文夸大了蚯蚓的能力。那个时候,人们普遍认为蚯蚓破坏植物根系,排出的粪便呢污染草坪。

面对这些非议和质疑,达尔文并没有动摇,他回复反对者说:“面对一个在长时间内反复出现的事件,我们对事件的总结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这常常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达尔文察觉到,环境和物种是相互作用的,环境的改变能够促进物种的演化,物种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达尔文深信,蚯蚓的长期耕作,造就了我们脚下松软的土壤。

时至今日,达尔文的看法和结论被证明是正确的啊。在研究蚯蚓的科学家的心目当中,达尔文一直是被奉为科研模范和灵感来源。

在对蚯蚓的认知的进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片面的观察和想当然的看法,非常容易导致错误的结论。正确认识一个物种或者是一件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就如同存在6亿年之久的蚯蚓,直至最近100多年才被人类揭开面纱。

不过呢,作为当事人的蚯蚓,可不管你们人类是怎么想的啊,它们一代又一代的坚定地在地底世界前行,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改变着这个巨大的世界。

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我们来聊一聊蚯蚓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征。正是这些结构和特征,赋予了蚯蚓改变世界的能力。

在讲知识之前呢,让我们先听一个有关蚯蚓的段子啊,来放松一下。

说,有一天呢,蚯蚓一家非常无聊,小蚯蚓呢,就把自己切成了两段,打羽毛球去了。蚯蚓妈妈觉得这方法不错呀,啊,就把自己切成了四段,打麻将去了。蚯蚓爸爸想了想啊,就把自己切成了肉末。蚯蚓妈妈哭着说:“哎,你怎么这么傻呀,切这么碎,会死的。”蚯蚓爸爸怎么说呢?啊,蚯蚓爸爸非常虚弱的说:“啊,突然很想很想踢足球啊。”

啊,可惜的是啊,一条蚯蚓砍断会变成两条的说法并不科学。事实上啊,最终只有一段蚯蚓能够活下去。将蚯蚓的身躯想象成一列火车,是由一节一节的车厢组成的,我们将蚯蚓的车厢呢,称为体结。不同种类的蚯蚓体节数目差异较大,从七个到600多个不等啊,一般是110~180个吧。

如果说我们把蚯蚓尾部的少量体结切除,它们的伤口呢,不会马上愈合,伤口附近的体结数会不断的增加,直至补齐所失去的体结,形成新的尾部。这种强大的再生能力和自愈能力,甩了人类好几条街呢。啊,也许在大自然的这个宏伟计划当中,蚯蚓比人类的存在更为重要吧。

除了令人惊叹的再生能力,蚯蚓的身体是高度适应地下生活的。蚯蚓既看不见也听不见,因为长期在土壤当中的生活,并不需要这些能力。习惯黑暗的蚯蚓,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本能的避光,所以蚯蚓只有基本的感光能力。同样,肺部在狭小的隧道当中也派不上用场,蚯蚓通过潮湿的皮肤来进行呼吸。长长的蚯蚓有巨大的体表面积,这样它们就能够从土壤的间隙当中,来获得足够的空气,维持生命。

也许你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啊,在大雨过后呢,会有很多蚯蚓到地表活动,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积蓄了雨水的土地当中啊,缺乏空气,蚯蚓不得不离开地底啊,到地面去呼吸新鲜空气。

如果我们尝试把手指压进土里,看看到底能够压多深,一般情况下,我们几乎留不下任何压痕。而没有脊椎的蚯蚓,却可以在同样的土壤当中穿行,它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是蚯蚓有毛。蚯蚓的皮肤并不是看起来那么滑滑溜溜的啊,它的每一节体节上呢,都是有毛发的,这种毛发比较坚硬,学名叫刚毛,刚是刚强的刚。刚毛是由角蛋白构成的,成分呢,类似于我们的头发和指甲。刚毛能够紧紧地抓住土壤表面,就像鞋底儿或者是轮胎的花纹,增加了摩擦力。

当蚯蚓想要前进时,尾部的刚毛先抓住土壤,头部往前使劲儿,紧接着头部抓住土壤,尾巴往前收缩。啊,这样呢,就完成了一次蠕动。这种无脊椎的小生物,通过周而复始的移动过程,一年呢,也只能迁徙几米的距离。

在向前的过程当中,蚯蚓还进行了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吃土。诶嘿,每次前进的时候呢,蚯蚓都会顺势吃下一点土壤颗粒,包括土壤当中的落叶、食物残渣等等。土壤颗粒呢,先经过咽喉被粘液打湿,初步消化一下,再进入食道,多余的钙质在这儿呢,就被吸收了。这一步呢,能够把土壤当中的钙质转化为更容易被植物利用的形式。被吸收了钙质的颗粒来到蚯蚓的砂囊,在这里变成更小的颗粒,然后到达蚯蚓的胃肠系统,经过一系列的消化之后,颗粒当中的有机质和矿物质被分解,转化为氨、尿素、钙、磷、钾等等,再以蚯蚓粪的形式排泄出体外,这就是天然的肥料。

蚯蚓周而复始的移动过程和消化、吸收、排泄过程,使板结的土地将变得松散,为植物种子提供空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呢,也被转化为更容易被植物利用的形式。蚯蚓的这个能力,对于生态系统具有非凡的意义,所以说蚯蚓也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

蚯蚓的消化系统如此强大,那它们的生殖系统有什么奇趣之处呢?有些人类出于改良后代身高的考虑,会选择身高较高的配偶,而对于一个正在相亲的蚯蚓来说呢,身高恐怕是他唯一的择偶标准了。

每个蚯蚓都有雌雄两套生殖系统,固定的位于身体不同的体节上,但是它自己可完成不了繁殖过程,他要找到其他蚯蚓,一起来完成异体受精过程。它们的腹部紧贴着对方,头部朝向对方的尾巴,成功的受精过程呢,需要两只蚯蚓雌雄生殖孔对齐,所以合适的身高是蚯蚓繁衍的唯一条件。

蚯蚓交配后会形成卵茧,这些卵茧呢,我们可以称之为小蚯蚓蛋。粉嫩的小蚯蚓从这些卵茧当中出生之后,就和破壳而出的小鸡小鸭一样,可以吃点东西,活动活动身体啊。

谈完了蚯蚓的出生,我们再来谈一谈蚯蚓的死亡。蚯蚓在土壤当中并没有什么敌人,那除开地面上的猎食者,或者是不幸被人类捉去钓鱼了,那蚯蚓是怎么样死掉的呢?

在人类身上,岁月会无情地留下痕迹,然而,只要蚯蚓到达性成熟啊,年老的蚯蚓和年轻的蚯蚓看起来是一模一样。目前人们并不知道,蚯蚓会因为什么样的问题死于衰老。与此同时呢,死亡的蚯蚓分解得非常快,一般他们的尸体在24小时内就完全消失了,所以说几乎观察不到蚯蚓的死亡,他们也没有死亡的预兆,死之后呢,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蚯蚓不怎么生病,也没有什么敌人,活在永恒的青春里,用大自然赋予的独特身体,执行无法替代的责任,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合理性啊。

讲完了蚯蚓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征,接下来我们来进入第三部分,我们一起跟随作者,重点了解蚯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力。这部分内容呢,我们主要分三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首先,蚯蚓是地球的守护者。蚯蚓是地球上历次大灭绝事件的幸存者,同时他们也是这颗星球的守护者。它们在土壤当中穿梭前行,将周围的环境改造得更为适合自己生存,也不断地为周围生物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

是的,蚯蚓的地下生活并不孤单,线虫、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等其他土壤生物,都是蚯蚓的同伴,它们也是蚯蚓食物的来源,和环境改造的协作者。细菌和蚯蚓之间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关系,细菌是土壤生态系统当中的分解者,事实上,只有细菌开始对土壤进行分解之后,蚯蚓才会进食,它们的进食是改善土壤的关键环节。对细菌来讲,蚯蚓肠道中的环境是它们的上佳繁殖场所。

在我们眼里,卑微弱小的蚯蚓与其他土壤生物相比,那就是地下世界的鲸鱼和大象。蚯蚓在土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处于优势地位,它们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形成我们脚下土壤的重要原因。

蚯蚓的子孙万代在土壤当中钻来钻去,让板结的泥土变得疏松,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提高土壤肥力。在使用蚯蚓粪便进行施肥的有机农场,蚯蚓粪可以实现作物增产和降低疾病的效果。人们对于蚯蚓能力的认知在不断的拓展,它带给人们的惊喜越来越多。

正如生物学家詹姆斯·萨缪尔森所描述的那样:“在自然界当中,所有的生物都有着自己的作用与位置,而最宏大的工作呢,却常常委派给他们当中最卑微的一群。”

随着我们对于蚯蚓认知的深入,加上它们在生态系统当中独特的地位,蚯蚓也成为了我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新工具。所以第二个方面,我们来讲一讲,蚯蚓在现代社会当中,被赋予了哪些公共责任。

蚯蚓可以变废为宝。我们已经知道,蚯蚓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分解者,它们能够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所以人类给蚯蚓安排了很多工作,例如说建立大型的蚯蚓堆肥工厂。这个工厂呢,可以消耗城市生活垃圾和养殖业产生的粪便,蚯蚓把这些垃圾吃了,制作成蚯蚓粪,用于有机农场,不仅环保,还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蚯蚓还可以用来修复废弃的露天矿场,开采后的矿场土地板结、植被破坏,让蚯蚓们去生活一段时间,这废弃荒凉的露天矿场,也能够变成适宜植物生长的沃土肥田。

那除了吃垃圾和制造良田,蚯蚓还得帮人类监测环境。蚯蚓具有强大的消化能力,土壤中的污染物能够被快速吸收,富集在体内,而且蚯蚓的生命力强大,就算是遭到了有毒物质的侵害,也能够活到被监测人员采集分析。这就好像是煤矿里边,检测有害气体的金丝雀,蚯蚓能够清晰地反映土壤或地下水当中,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通过蚯蚓对毒素的富集,科学家就可以检测一些难以量化的污染指标。

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蚯蚓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是它们的活动也可能带来灾害啊,这就是蚯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第三个方面。对农业生产来讲,蚯蚓会传播杂草种子啊,帮助土壤中的一些致病菌繁殖,对农作物会造成危害。有些蚯蚓呢,还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所以说蚯蚓还会传播疾病。

除了以上这些,外来蚯蚓的生物入侵会带来可怕的灾难。例如位于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的水稻梯田,在水稻生长季节,梯田里面会注满水,而不种水稻的时候,农民们便会放掉梯田里的水,种植其他作物。这种经济农业种植已经存在了2000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之一。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外来的蚯蚓被带进了这片区域,他们在梯田里大量繁殖,使得梯田的围坝松动坍塌,千疮百孔,这样的梯田呢,就无法蓄水种植水稻了,梯田受到了瓦解而面积骤减。

那么难道人类拿这些导弹的蚯蚓没办法吗?诶,有一种东西能够赶走蚯蚓,那就是芥末酱啊。就像你的猫无法忍受橘子皮的气味,蚯蚓呢,完全受不了芥末的味道。想象一下,一整片水稻田都弥漫着芥末酱的味道,是不是有点奇怪呢?

关于外来蚯蚓的生物入侵危害,还不止弄垮梯田,这些入侵的发生可能会很随意。比如说你去丛林里边钓鱼,从商店里购买了一些蚯蚓来作为鱼饵,他们通常呢来自蚯蚓农场,经历了一定的人为驯化吧,啊,身体肥大,深受鱼儿的喜爱。钓鱼剩下的蚯蚓,你可能会好心的放归于森林,但是这些为了便于生产、运输还有储存的蚯蚓,它们不仅是繁殖力旺盛,对环境要求也不高。试想一下,当这些蚯蚓在新土地上开始安居乐业了,它们会带来哪些变化呢?

当这些蚯蚓侵入一片长时间没有蚯蚓的森林,它们会快速繁殖,消耗掉森林里的落叶,而植物需要这些腐烂的落叶层,才能够正常生长,这样呢,就可能导致一些植物的灭绝。这些外来的蚯蚓还会和许多小型昆虫竞争食物,缺乏食物的小型昆虫数目减少了,捕食这些昆虫的鸟类、蜥蜴以及哺乳动物也逐渐减少,甚至灭绝。

总之,不要小看你随手丢掉的几条蚯蚓,它们很可能会改变整个森林的生态环境。

以上就是蚯蚓的故事啊,埃米·斯图尔特带我们进行了一场地下冒险,找到我们星球最重要的守门人——蚯蚓。蚯蚓是一种能够妥善利用周围环境中资源的物种,它们并没有什么超能力,只是在地下不停挪动、吃土,和周围生物和平共处,维系着生态平衡。

蚯蚓在我们人类出现千百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于地球上了,它们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大灭绝。如果有什么力量把人类从这个星球抹掉,蚯蚓的生活可能仍在继续啊。相反,如果说我们失去了蚯蚓,那就撼动了生存的根基。

所以说,我们不妨对蚯蚓好一点,丢掉对蚯蚓的偏见,善待蚯蚓,好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这本书就为你解读到这儿,听书笔记在音频下方,一本好书与你再会。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