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科普科普
《玫瑰之吻》"蹲下来,和一朵花共享三分钟生命律动"
铛铛铃2025-09-14【科普】369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你介绍的这本书是《玫瑰之吻》,副标题是《花的博物学》。作者是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生物学教授彼得·伯恩哈特,他也是世界著名的兰花传粉研究专家。
提到花,你可能最先想到玫瑰、百合、茉莉。可是别忘了,我们平时吃的水果,桃子啊、梨呀,甚至是作为主食的谷物都会开花,是花朵带来了果实。我们爱花是因为花很美,可是植物呢,却并不这么认为,它们开花只是为了繁衍生命。你有没有想过,自然界的花朵为何如此五彩缤纷呢?答案就是花朵为了适应环境,在进化之路上做出了各种选择和改变。《玫瑰之吻》这本书呢,就讲述了为了活下去,花朵有多努力。你们知道吗,花呀,可是自然界超有心机、超级励志的生命呢。
这本书大约20万字,我们把这本书的内容总结成了三个部分,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花花世界吧。
第一部分呢,我会告诉你,在进化长河里,花朵的外形进行了怎样的自我改造。你所钟爱的花的模样,原来都有存在的意义。
第二部分呢,将为您讲述花朵从开放到凋零的生命历程中,有些什么生存策略。
第三部分呢,我们会说到花是怎样驾驭传粉者的,你将会发现花朵才是自然界的行骗高手。
好,我们首先来说说第一个内容,花朵在进化过程中,会对外形进行哪些自我改造呢?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花朵通过各种招数在这个江湖上谋生,变化出丰富的形态。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花朵的18般武艺。
第一招,断臂求生。我们都知道呢,花朵的基本组成是花萼、花瓣、花蕊,但是有些植物在进化中,会丧失一部分花器官,以求轻装上阵。比方说啊,很多花朵看起来很漂亮,但是吸引人眼球的呢,并不是花瓣,而是花萼,铁线莲就是典型的例子。花瓣退化后,原本在幕后的花萼,毅然承担起了花瓣的功能,进化的颜色鲜艳,常常被误认为是花瓣。还有很多依靠风来传播花粉的植物,它们的花朵只剩下了雄蕊与雌蕊,花瓣都不要了。稻子啊、小麦呀,这些禾本科粮食作物呢,就是极简主义的践行者,因为他们不需要靠外表去招蜂引蝶,简装上阵,更容易通过风力完成传粉受精过程,也可以把能量省给种子。它们需要依靠风力,把自己的花粉带到雌蕊上,因此呢,花粉需要特别的轻盈,雌蕊会增加柱头的表面积,尽可能多的拦截漂浮在空气中的花粉。有时候一朵花中也会失去雌蕊和雄蕊,这样的花朵呢,就是单性花,雌蕊和雄蕊分别生长在不同的花朵里,这是因为植物进行交叉传粉,可以避免自花传粉导致的后代虚弱。像黄瓜、西瓜这些瓜类就是深谙遗传学的植物。
第二招是精准定位。我们观察到呢,很多的花朵呀,都是一个中心对称结构,难道他们天生知道对称美吗?并没有,这样对称的结构,意味着传粉的昆虫很容易接触到花蕊,它们携带花粉的身体部位,接触雌蕊具有相同的概率。但是呢,并不是所有的花朵都运用这一策略,有一些植物的花冠结构是两侧对称的,比方说我们常见的早开堇菜,这样的结构,昆虫呢,只能通过固定的路线进入花朵内部采食花蜜。这个时候花粉会被固定在传粉者身体的特定部位,这样的限制性设计,只允许特定的传粉者进入花朵内部,就相当于给优质传粉者发了准入证,效率低下的虫子们啊,您就别来了。这样呢,也让植物和传粉者建立起固定的合作关系,精准定位了合作者,传粉效率自然就高了。
第三招,背水一战。这里要说的是呢,花朵结构在演变过程当中,有的时候花瓣数量会增加。自然界的多数花朵都是单瓣的,单瓣呢,并不是说只有一瓣儿,而是说呢,花瓣儿只有一轮儿。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重瓣花,重瓣芙蓉、重瓣牡丹。那你会问了哈,多好的改变呢,怎么能叫背水一战呢?要知道啊,花瓣数量增加,实质上是雄蕊瓣化的结果,雄蕊都没了,还怎么繁殖后代呀?没关系呀,人类喜欢崇拜艳丽的花朵,所以说人类将这种遗传错误有意选择积累,最终导致这种雄蕊瓣化程度越来越高,花瓣也越来越多,这就让这种颜值高的花朵,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了。因为呢,没有雄蕊,丧失了繁殖的能力,但是人类的有益选择,却使它们通过无性繁衍保存下来。所以呢,你知道为什么种植重瓣牡丹很难收到种子了吧。
在植物的进化过程中呢,一朵花中的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排列,这些变化,正是为了适应地球上复杂多变的环境,从而呢,可以更好地使植物的遗传基因复制、传递下去。
好,那第二部分呢,我们来说说花朵从开放到凋零的生命历程中,有些什么生存策略呢?花朵的美丽在于,它出现在特定的地区和特定的季节,这也说明了,花朵的开放需要一定的外界刺激。花朵都有着各自调节开花周期的策略,作者就为我们讲述了三种主要的策略。
一是依照光周期来调节开花。有些植物会在日照时间变长的春天开花,而有些植物呢,会敏感地把握秋天日照的缩短而及时盛放。比方说菊花在光照时间变短的秋天开花,当人们了解了这一点的时候呢,就可以通过调整日照时间,使菊花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得到供应。一品红是西方人圣诞节必备的装饰植物,我们就是通过人为调整光照时间,使它在圣诞节的时候长出红彤彤的叶子。
二是依照温度变化调节开花。比方说郁金香,试想一下,深埋土壤的休眠鳞茎,的确呀也感受不到日照,它们感知周围土壤的温度变化,显得更现实一些。许多原产地中海的鳞茎花卉,都成为了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每年大批游客都会前往荷兰,观看壮观的郁金香花田,这些花的种植成为了荷兰重要的花卉产业。商业化的种球生产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要靠温度来调节花芽分化,如果没有经过温度的处理,叫醒休眠中的鳞茎宝宝,郁金香将会一睡不醒,错过花期。
三是通过土壤的水分变化调节花期。在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光照时间恒定不变,温度呢似乎也不会有大幅度的变化,这里的植物只能通过土壤的水分变化,来调节花期。每年规律性变化的旱季和雨季,调控着这里许多植物的开花。许多热带树木会在旱季刚刚开始或者结束的时候开花,这样呢,可以避免雨季到来的时候,雨水对传粉者的阻碍,以及引发病菌的传播。而在热带雨林,那里的光照、气温、雨水都恒定不变,促使这里的植物,进化出了细水长流的开花策略,它们会在一年当中小规模的不断开花,这完全不同于其他气候带植物在花期盛极一时的怒放景象。这也就是我们接下来会说到的花朵从盛开到凋谢的方式,作者呢,也总结出了三种策略。
第一是大爆炸战略。花朵会在短时间内爆炸式的大量盛放,然后快速凋谢。这种策略的植物花期较短,短时间的盛放会吸引各种传粉者光顾花朵,通过花海战术,吸引一切可以动员的传粉者为其传粉。这种花朵一般结构简单,花瓣较薄,这类植物呢,显然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比如樱花的花期就很短,日本人会欣赏樱花灿烂壮烈的纷纷飘落,这种飘零显示了荣耀生命的短暂,和武士道精神般的壮烈。
第二是稳恒态战略。这类植物的花朵,不会出现爆发式的盛放场景,它会在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里,稳定的小规模开花,它们的花型较为独特。相比较而言,这种花朵更吸引特定的传粉者,植物与传粉者之间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关系。比如墨西哥森林里的十字架树,常年开放,吸引蝙蝠每晚造访。
还有一部分植物呢,选择走了第三种路线,被称为多年生只结一次果的植物,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耗尽多年积攒的营养储备,只为奉献给一生中唯一一次的开花结果活动。这是一场代价很大的胜利,植物在开花结果的同时,意味着自身走向死亡的终点,大有儒家哲学推崇的舍身成仁的精神。我们熟悉的竹子就正是这一类植物,这给中国的竹文化,又增加了一些人格化的注解。
好,我们来总结一下哈,在不同的环境下呢,花朵会根据光照、温度和土壤中的水分,来调节开花周期。世界各地复杂多变的环境,促使植物进化出了多种多样的开花调节机制。此外呢,花朵盛开到凋谢的方式也有策略,有短时间开放的大爆炸式、长年开放的细水长流式,或者一生只开一次花的大无畏式。花朵盛放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自身的美丽,她们有着更重要的任务,繁育下一代。因此呢,最重要的是传粉过程,传粉过程仅仅依靠植物自身是不容易实现的,那这个时候呢,就体现了动物的重要性。招揽动物为它们传粉,这可是植物进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最后呢,我们就说说花如何引诱和欺骗动物为它传粉。这时候的花朵啊,都成了专业的推销员,你会领略到他们活色生香的引诱、糖衣炮弹的实战,甚至是不择手段的骗术。
第一就是视觉诱惑。植物需要将花朵装扮得具有诱惑力,才能吸引动物心甘情愿的投怀送抱,为它们传递花粉。花朵中这种原始吸引,体现在花的颜色和香味中。许多花朵呢,光是色彩鲜艳还觉得不够好,它们会在花瓣中心出现深色的色斑。比方说,西方人在万圣节的时候,喜欢使用三色堇,人们觉得这种小花,长得太像一个扮鬼脸儿的小孩儿,花瓣中部深色的花斑就像眼睛一样。其实呢,这可不是三色堇在做鬼脸吓人,这些色斑与花瓣形成明显的颜色对比,它们对于传粉昆虫来说呢,是重要的蜜源指示标志,就类似一句广告语,嘿伙计,快到这儿来,这儿有甜美的蜜汁儿等着你。
第二呢,是嗅觉诱惑。花朵白天可以用美丽的颜色来吸引传粉者,那到了夜晚光线昏暗的情况下呢,再美的颜色也没有意义,这时候的花朵就开放了深夜食堂,用她的另一种引诱手段——花香。许多夜间开花的植物都有浓郁的香味,香味呢,一般是由花朵表皮上特定的细胞产生的。我们可以闻到不同植物独特的花香,比方说晚香玉的浓香、桂花的甜香、栀子花的幽香。这些独特的香味,都不是简单的一种香味物质,实际上呢,它们是花朵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香味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复合味道,这很像现代的调和香水。通过这种诱惑呢,就可以在夜晚招来传粉的动物。
第三是味觉诱惑。既然花色和花香把传粉动物招来,当然并不是空头支票,花朵呢,一般都会给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备上美味的食物。花朵提供给传粉者最多的食物就是糖类,这是一种富含能量而且极易被动物吸收的营养物质。这就像一个糖衣炮弹,吸引着勤劳的小蜜蜂,因此呢,就有了我们可以享用的蜂蜜。蜜蜂为不同的花朵传粉,就生产出了槐花蜂蜜、枣花蜂蜜等等。还有一些花朵呢,根本就没有花蜜分享给传粉者,不过呢,它们有着丰富的花粉,昆虫可以采食部分花粉。虽然这些食物啊不好消化,但是呢,有能力的传粉者,可以让花粉粒在肠道中破裂,再消化掉。花朵提供的食物可不止花蜜和花粉,有些慷慨的花朵,甚至会把雄蕊分享给传粉者中的大胃王。
花朵使用各种方法来获得传粉动物的注意,一般呢,它们会被动地等待动物前来,不过在进化的过程中呢,有一部分植物也很好的把握了主动权,他们通过骗术把传粉昆虫玩弄于股掌之间。这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但是呢,在上亿年的进化之路上,这些植物把这项专业技术练就得炉火纯青。
骗术之一,安能辨我是雌雄。这种技术会出现在雌雄异花的植物上,雌雄异花的植物通常呢,只有雄花具有花粉和花蜜,雌花呢,则没有这些提供给昆虫的食物。但是雌花呢,会进化的和雄花特别相似,这样昆虫就会难以辨识,在没有花粉的雌花上一通寻找,这样呢,就将身上携带的花粉沾到雌蕊上,花朵计谋得逞了。
骗术二,无中生有。一些无花蜜的植物,会高度模仿有花蜜的植物,这样啊,传粉者当中的糊涂虫就会免费帮它传粉。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植物呢,可以将原先要为传粉者分享的能量节省下来,用于自身的生长。不过啊,这些具有欺骗性的花朵,需要恪守一些原则才能获得成功,它们的数量远远少于被模仿的花朵,因为受骗次数过多,这些伎俩很快就会被传粉昆虫识破。而且呢,这些欺骗性的花朵,往往欺骗的都是经验不足的新手,因此呢,它们需要在传粉昆虫降生的时期快速开花,在短时间内欺骗这些新手。
骗术三,性诈。兰花中,至少有一半的种类都是具有这种骗术的行家里手,最出名的呢,要数眉兰属的兰花了,它们可以模仿雌蜂的外形,并且呢,释放类似于雌蜂的信息素,这样啊,色诱雄蜂来交尾。在这个过程当中呢,雄蜂被傻傻的欺骗,不过眉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它们在使用这一骗术的时候呢,花期也很重要,他们会选择雄蜂羽化而雌蜂还未羽化的这段空档期。
看到植物使用各种让人叹为观止的骗术啊,原来大自然也充满了尔虞我诈。著名小说家和蝴蝶收集者纳博科夫说过,大自然是大骗子。在特定条件下,如果在进化过程中,引诱物能投合饥饿者、母性本能或性欲,那么这些行骗的植物就会保持繁盛。从植物的引诱和欺骗,再到传粉动物的兴趣和受骗,在一场你情我愿之中,植物成功传粉,繁育下一代,而传粉者呢,大多也获得了奖赏,花朵完成了自己最重要的任务,生物本能性地扩增了自己的下一代。
好,那最后呢,我们来总结一下《玫瑰之吻》这本书为我们呈现的花的世界。伯恩哈特教授从花的结构出发,为我们描述了花朵在进化历程中所发生的演变。为了轻装上阵,花朵呢会舍弃一些花器官;为了高效传粉,它们转变对称结构;也是因为人类的喜好与选择,让重瓣花朵拥有一席之地。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花朵有着独特的开放策略,不论是在温带或者热带、地面还是地底,总有办法唤醒植物开花,根据光照、温度或者水分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开花周期。为了抓住传粉时期,植物界出现了短时间开放的大爆炸战略家和常年开放的稳恒态战略家,以及呢多年积蓄只开一次花的舍身成仁型的选手。无论是改变造型还是有策略的开放周期,花朵的终极目的都是延续生命。本书琢磨最多的,还是花与传粉动物之间的互动关系,花朵引诱甚至欺骗着传粉者为他们服务,当然呢,也会回馈给传粉者口粮,植物与动物间建立起亲密关系,让生命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如果作者可以沿着花朵延续生命的果实和种子,继续讲述下去的话,那么还会有更多的生命现象加入其中,而我们人类呢,无疑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花朵带给了这个世界绚丽多彩和芬香馥郁,还孕育了生命和食物。一花一世界,每一朵花都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小宇宙。
好,《玫瑰之吻》这本书就为您解读到这儿,精华笔记在音频下方,我们明天见。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