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历史历史

《林肯传》一个未受教育的总统如何用“铅笔政治”改写奴隶制宪法

铛铛铃2025-09-16历史388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人性的光辉:林肯传》。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创作的起因,是卡耐基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八卦。那这则八卦讲述了林肯悲惨的婚姻生活。卡耐基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对这位伟大人物的认识非常片面,于是他花了10年的时间搜集资料,走遍林肯生活的地方,最终完成了这本传记。

林肯是美国第16位总统,他任职期间结束了内战,阻止了美国联邦的分裂,废除了奴隶制度。因为卓越的政绩,林肯多次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五美元纸币上印的就是林肯的头像。但是卡耐基并没有把讲述的重点放在林肯的政治成就上,相反的,书中的林肯自始至终都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人。他的内心并不强悍,有时候甚至比一般人更脆弱和忧郁,常常自我怀疑,屡遭失败。他15岁才认字,26岁的时候,因为初恋女友去世,几乎自杀,到46岁还是一名穷律师,甚至在做总统的几年里,他也是危机不断。但是面对着这种种不幸,林肯从没有因为自身的痛苦停止对他人释放善意,也没有因为脆弱推卸责任,更不会为摆脱自身困境去损害别人。他的一生都不快乐,但是对人对事始终充满宽容和慈悲,这也正是成功学大师卡耐基通过这部作品要传达给我们的成功之道。

下面呢,就让我们通过这本书和卡耐基一起走进林肯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面对不幸,最终成为伟大的总统呢。

林肯的一生是在四段不幸的遭遇中度过的。第一段不幸是穷困的童年。1809年的2月,美国中西部茂密的森林被严寒和大雪笼罩了一个月,我们的主人公亚伯拉罕·林肯就出生在这片森林深处一座猎人搭建的小木屋里。小林肯的母亲叫南希·汉克斯,她是一个私生女,从来没见过自己的父亲,被舅舅抚养长大。南希没有受过教育,不会写字,再加上出身不太好,长大之后嫁给了村子里最落魄的男人托马斯·林肯。托马斯是个整日东游西荡、一无所长的人。结婚后,全家只能靠着托马斯做点零工和打猎度日,生活呀,非常的艰难。有时候冬天收成不好,没有钱买蔬菜牛奶,只能吃树上掉下的坚果来果腹。不过这种困苦的生活,小林肯很快习以为常了。大雪肆虐的时候,能像小狗一样缩在妈妈身旁取暖,他就感觉很幸福了。可是更大的不幸很快袭击了这个家。小林肯九岁那年,南希忽然染上了一种很难医治的流行病。托马斯是个迷信的人,在南希发病的当天,他听到屋外有只狗哭了很长时间,认为这是不好的征兆,坚信南希活不了多久了,就放弃了所有的救治。在这种情况下,南希很快就在绝望和疾病的煎熬中去世了。

母亲的去世,让小林肯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爸爸托马斯很少在家,性格又粗枝大叶,从来不会关心孩子,小林肯只能独自承受失去母亲的悲痛,并且学习自己照顾自己。小林肯很快学会了生火、做饭等等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这个缺少女主人的家,还是变得又脏又乱,父子常常是穿的破破烂烂,冬天从来不洗澡,夏天更是臭气熏天。直到一年之后,托马斯又娶了一个女人,情况才有所好转。

这段伤痛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林肯,孤独忧郁成为他一生的性格基础。母亲的遭遇则让他对弱者充满同情,总是尽可能地伸出援手。有一回搬家经过一条河,水流很急,一不小心就会被冲走,全家都过去了,可随行的小狗在对岸过不来,没有人愿意为了一只狗冒险,只有小林肯趟着湍急的水把小狗抱了过来。林肯回忆说,他不忍心放弃,让小狗独自留在那里。

不幸中的万幸就是在林肯15岁的时候,有人在这个林区开了一所简陋的学校,小林肯终于有机会学习认字了。他很珍惜读书的机会,没有纸就在木板上写字,买不起课本就自己抄写。他四处找人借书,历史、文学、政治甚至笑话书,他都看得如饥似渴。阅读给林肯打开了新的世界,他想要成为一个出色的演讲家,他说:“莎士比亚也没有读过大学,却成了伟大的戏剧家,为什么我不可以?”但是读书和写作对于耕种打猎的生活来说没有什么用,父亲托马斯就一直责备林肯偷懒,让他不要再干这些蠢事,还为此当众揍了他一顿。这不是托马斯第一次对林肯动手,虽然母亲去世后,林肯和父亲相依为命多年,但是托马斯脾气不好,对林肯也很粗暴,父子俩关系很差。父子间的冷漠与敌对,是林肯童年乃至一生的痛楚。长大后,林肯和父亲很少来往,甚至托马斯病重去世,林肯都没有去见他最后一面。林肯说:“就算我们见了面,也不会和睦相处,有可能产生更大的矛盾,让我们都更加难过。”

所幸,托马斯的反对并没有熄灭林肯的学习热情,他依旧我行我素,放牛的时候,他会边走边朗诵哈姆雷特的台词,干农活的时候,就拿着笑话书给农民讲笑话,逗大家开心。空闲的时候,他则跑到十几公里外的城镇法庭,听律师们辩论。其实,林肯一生中受过的正规教育,加起来也没超过12个月,他天才般的演讲能力,以及在法律、政治方面丰富的知识,都是来自于自学。在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的时候,林肯曾说:“我上学的时间太短了,现在取得一些成绩,都是因为我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然后靠不断的自学积累起来。”

知识让林肯有了改变现状的勇气,他早已厌倦耕种的生活,决定找一份可以接触更多人的工作,并希望凭自己的演讲才华,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但是林肯的职业生涯却屡遭磨难,这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二个不幸。林肯的第一份工作是船工,负责把森林里砍伐的木材运送到下游造船厂。这段在河上漂流的日子过得并不平静,茂密的森林让沿河的治安变得非常差。有一天夜里,林肯所在的船只就遭遇了一群黑人歹徒,他们举着刀和木棍,扬言要把船员全部杀死。虽然后来侥幸脱险,但林肯还是被歹徒的刀砍到额头,右眼上方一直留着一道深深的疤痕。但是这段危险遭遇并没有让林肯痛恨黑人,相反的,当他看到农场主用铁链把黑奴捆起来鞭打,人们像贩卖牲口一样贩卖黑奴的时候,感到非常的心痛和愤怒。他给船上的同伴说:“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让奴隶制度消失掉。”

因为工作认真负责,林肯很快就升职了,老板安排他去公司开办的杂货店当店员,同时管理一家骨粉厂和锯木厂,工作地点在伊利诺伊州的纽沙勒镇。林肯在这里生活了6年,他的人生在这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纽沙勒镇有一个独立的文学社团,热爱读书的林肯很快成为社团的主力。聚会的时候,他讲故事给大家听,当众朗读自己写的诗,从森林航运到政治时事,他都能立即发表评论。这些宝贵的经历不仅让林肯长了见识,还让他对自己的演讲能力自信起来。林肯打算竞选伊利诺伊州的议员,并准备了人生第一篇正式演讲稿,在结尾中,他写道:“我出生在社会底层,长大后参加竞选,没有可以帮助我的亲戚,但是我对失望已经习以为常,如果各位觉得我不合适出头,我也不会因此而怨恨的。”这一次,林肯落选了,但是开始崭露头角,逐渐被当地人接受和认可。

除了演讲才华出众,林肯的人品也得到了极大的认可。积攒了一些积蓄后,林肯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小杂货店,但是因为疏于管理,杂货店很快破产了,并欠下了一大笔债务。林肯的合伙人因为酗酒死了,原本可以通过法律漏洞逃避一部分债务的林肯,毅然承担了所有责任,直到14年后,林肯做国会议员的时候,还在定期偿还这笔债务。破产后的林肯找了份帮邮局收邮费的兼职,这些邮费会在林肯那里存放一段时间,再上交邮局,他本可轻而易举地先挪用一些钱,再慢慢的还上,但是即便当时生活非常拮据,林肯也从没有挪用过邮局的一分钱。当邮局的查账员来收账的时候,林肯交出去永远都是收上来的那些硬币。

这段时间,林肯自学了《法律评注全书》,这本书是他在杂货店的废品中翻出来的。在掌握了一定法律知识后,林肯找了份见习律师的工作,这份工作她做得有声有色,很快开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律师是一个很赚钱的职业,但林肯的律师费收得很低,为此他常常被同行指责扰乱市场价格。林肯对此的解释是,很多托他办案的人和他一样是穷人,收费太高,他于心不忍。

虽然律师的工作一帆风顺,但是林肯并没有停止在政治上的尝试。首次竞选失败后的两年,也就是林肯25岁的时候,他终于当选为州议员,并连任了三届,这是林肯一生中少有的一帆风顺的时光。可是不幸很快又一次袭击了他。在积累了州议员的经验后,1847年,38岁的林肯当选国会议员,第一次来到华盛顿。林肯进入国会时,美国正在和墨西哥打仗,这是一场为了扩大奴隶制度而蓄意发起的侵略战争,林肯反对这场战争,他发表演讲说:“这场战争将保护无辜弱者的使命忘记,是一场掠夺和谋杀,毫无光荣可言。”虽然国会没有人在乎林肯,更没有把他的话放在眼里,但是这篇演讲却激起了林肯家乡人们的愤怒和仇恨,因为伊利诺伊州有6000人参加了这场战争,他们相信自己是为正义而战,他们不能容忍自己选出的国会代表说他们是杀手。林肯很清楚这件事的严重性,他说:“我现在是在政治自杀。”但是无论如何,他都做不到无视自己的良心,去发表支持战争的言论。于是在家乡人们的抗议和反对中,林肯被迫退出国会,并且失去了过去十几年积累的好名声,他觉得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经彻底死亡,只能顶着骂名,回到早已布满灰尘的律师事务所,干回律师的本行。这是林肯生命中最灰暗的一段时光,认识他的人都说,就是从这时开始,悲伤和忧愁的表情成了林肯最明显的特征。

那么,林肯是怎么应对这些痛苦的呢?他什么特别的事情也没有做,只是如常地看书、办理案件,像以前一样说笑话,把周围的人逗得大笑。作者卡耐基写道,他选择独自承受一切,他把痛苦凝固起来,放到一边,从不让情绪左右自己的行动或者伤害别人。就这样,林肯默默无闻的过了6年。这些年里,奴隶制的存废之争在美国越演越烈。1854年,林肯曾经的政治对手道格拉斯提出废除密苏里折中方案,并被国会通过。这是一部约束奴隶制的政策,它规定密苏里以北的西部地区不允许设奴隶制度,如今他的废除意味着奴隶制度将在广大的西部地区横行起来。听到这个消息的林肯非常愤怒,他向道格拉斯提出挑战,发表了精心准备的演讲,对道格拉斯的言论进行一一反驳,对奴隶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段精彩的演讲,让林肯再度回到人们的视线中,人气开始回升。但是在之后州议员的选举中,林肯还是落败了。失落挫败的林肯回到事务所,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似乎全部耗尽,他呆坐了一夜,开口的第一句,就是对同住的同事说:“我告诉你,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态在这个国家不可能永存,我将让奴隶制度无法再继续下去。”

1858年的夏天,林肯再次参加竞选,在失败了很多次之后,幸运之神似乎终于垂青了他这一次的选举,一切都异乎寻常的顺利。两年后,51岁的林肯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并最终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但这个光芒万丈的总统之位,成了林肯人生的第三个不幸。林肯的总统生涯危机四伏,困难重重,虽然他最终完成了自己的职责,获得了不朽的荣耀和名声,但却为之献出了生命的代价。

林肯担任总统的时候,正是美国最动荡的时候,整个国家分为敌对的南北两个阵营,代表农场主利益的南方各州支持奴隶制,而北方各州则主张取消奴隶制。就在林肯当选总统的两个月内,南方七个州相继宣布独立,成立了南方联盟,并开始着手准备内战,让美国处于分裂的危机中。林肯明白,这种情况下,只有迎战并且取得胜利,才能挽救这个国家,但他并没有放弃和平的可能。在之后的就职演说中,林肯还在对南方联盟请求和平,他说:“我不希望我们之间发生战争,我们是朋友,不是敌人,我们不能互相敌视,虽然情绪会伤了感情,但我们的关系是不会阻断的。”可是子弹已经上膛,谁也无法阻止。18614月,美国内战正式爆发,战争双方分别是要求独立和支持奴隶制度的南方联盟和林肯领导的反对分裂和奴隶制度的北方联邦。战争的局面非常复杂,一开始北方军队节节败退,最危急的时候,华盛顿几乎失陷,国防部长斯坦顿都做了把联邦政府迁到纽约的准备,华盛顿国库中的金银财宝也转移到了华尔街。接二连三的失败,让林肯受到了全国各方面的斥责与批评,短短几个月,他瘦了40磅,非常焦虑和沮丧,不停的叹息:“我该怎么办,输了,又一次输了。”

让林肯烦心的不止战场的失利,还有他的内阁成员,这些政治老手们根本没把林肯放在眼里,认为他缺乏政治经验,领导能力差,在政务上并不和林肯一条心。内忧外患,林肯必须要把内阁团结起来,他是怎么做的呢?我们通过他和几个重要大臣的故事来了解一下。

第一个是财务大臣蔡司,蔡司从政前是一个学者,精通三国语言,虽然表面上他对林肯恭恭敬敬,但心底很看不上这个猎户出身、没读过几天书的新总统。蔡司常常背地煽动人们反对林肯,而且暗中筹谋入主白宫,承诺如果自己能当上总统,会给他们更多好处。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林肯,并建议让蔡司走人,林肯拒绝了这个提议,他说:“蔡司是个非常能干的人,只要他能干好财政部长的工作,我是绝对不会在意他的白宫热的。”然而,蔡司并不明白林肯的大度和用心,反而稍有不顺就拿辞职威胁林肯,他先后向林肯提出五次辞职,每一回林肯都一再挽留,劝他留下来为国家做点事。但是在蔡司提出第六次辞呈的时候,林肯批准了,因为林肯可以容忍冒犯,却不允许大臣拿职责作为利益交换的筹码。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将美国总统所能颁发的最高荣誉给了蔡司,让他做了美国最高法院的审判长。

第二个是国防部长斯坦顿,与西德华和蔡司不同,斯坦顿是个身材矮小、肥胖、个性暴躁乖张的人。斯坦顿和林肯是在处理一个法律案件中认识的,他俩是同一方的律师,但是从第一面开始,斯坦顿就讨厌林肯,他嫌林肯长得丑,说林肯笨拙的像只长臂猿。在林肯当上总统后,他也没有收敛,当众说林肯是坐在白宫总统宝座上挠痒痒的大猩猩。虽然斯坦顿的羞辱让林肯非常难过,但是当林肯需要为动乱中的国家找一位国防部长的时候,还是第一时间想到了斯坦顿,他说:“我决心抛下个人的一切自尊,任命斯坦顿为国防部长。”林肯识人、用人的智慧,宽容大度的品格,以及对国家利益的重视,渐渐打动了刚硬的斯坦顿。在林肯被刺杀后,这位铁汉流着眼泪说:“这儿躺着一位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领袖。”

就在林肯渐渐整顿好内阁,建立起强有力的领导时,南北双方持续了18个月的战争僵局也开始发生变化。南方联盟计划和英国、法国签订合约,请求他们的支援,如果这一计划成功,那么北方军将处于非常恶劣的情势中。这种情况下,林肯终于下定决心签署解放奴隶宣言。为什么林肯要等到这个时候呢?虽然从内心深处,林肯痛恨奴隶制,希望这种邪恶的制度早日消失,但作为总统,林肯一直试图通过赎买等温和的方式解放奴隶,因为只有这样,北方联邦才能获得中立州的支持,增加胜利的可能。林肯意识到自己的首要职责是保证北方联邦的安全和国家统一,他相信,如果北方联邦灭亡了,那奴隶制度会在整个美国延续更长时间。但是现在不同了,为了阻止英法的介入,林肯必须改变欧洲对美国内战的看法,他知道欧洲社会普遍认为奴隶制度是邪恶的,一旦解放奴隶宣言发表,将意味着这场战争不再只是美国人阻止国家分裂的内战,而被升华为一场摧毁奴隶制度的圣战。到了那个时候,强大的舆论将迫使英法不再帮助南方联盟。

18629月,林肯正式向内阁提出了解放奴隶宣言,他知道这是个冒险的决定,所以提出这个提议时,一向谦和的林肯对内阁成员们说:“我没有和你们中的任何一个讨论过,但我对自己和上帝发过誓,宣言整体方面我个人不希望做任何修改,我已经决定要这样去做了。”宣言发布之后,局势一度恶化,南方联盟变得空前团结和愤怒,北方联邦却发生了叛变,因为很多白人士兵不愿意为了黑人的权利打仗送死。军队的节节败退,让反对者对林肯发起猛烈攻击,逼迫他辞职,林肯默默承担了所有的骂名。在发布宣言之前,他就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他说:“要么把高贵保全,要么悲伤的丧失世间最后且最好的希望。”好在转机在最绝望的时候出现了,南方联盟的军队统帅在战争中犯了致命的错误,主力军队被灭。与此同时,解放奴隶宣言的力量慢慢显现出来,舆论开始支持林肯,黑人加入北方军作战,南方败局已定。

1865年,南方联盟投降,这场打了4年、死伤50万的战争结束的非常宁静,没有战俘解除武装的游街,没有战败方签署降书的屈辱仪式,更没有处死叛军的绞刑,南方联盟的军官们获准保留武器,士兵则可以直接回家,这些宽容的处置措施,都是林肯亲口颁布的。即使在战争形势最严酷的时候,他也从来没有丢下过内心的慈悲和宽容,他下令释放那些因为想家、害怕逃跑而被判枪毙的士兵,林肯说:“我相信如果是我自己上了战场,恐怕也会弃枪逃亡。”他列出的特赦名单长达数页,还因此被国防部长斯坦顿破口大骂。因为战争中表现出的卓越的领导力、勇气和慈悲,林肯再次当选总统,并且在民众中获得了极大的声望,但是不幸又一次袭击了他。1864年,54岁的林肯在剧院看戏时中枪身亡,刺客是一个渴望凭借林肯的声望出名的变态演员。

就这样,林肯的一生结束了,人们自发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哀悼仪式,甚至有年轻人自杀为他陪葬。但是在林肯遗体的处理上,却出现了令人为难的事。经过林肯太太玛丽·托德的同意,人们决定把林肯安葬在他的家乡,并特地修建了陵园。然而,就在丧礼仪式上,玛丽忽然大发脾气推翻了原定的计划,要求更改林肯的下葬地点,因为曾经有一个姓马瑟的人得罪过玛丽,而陵墓所在的街道刚好叫做马瑟街。虽然玛丽的理由让人感到荒谬,但人们也只能听从她的决定,把林肯的遗体从墓地里取出来,重新选址安葬。

玛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林肯的家庭生活又怎么样呢?在这本书中,作者卡耐基写道,对于林肯来说,一生最大的悲剧不是被暗杀,而是迎娶了玛丽·托德。下面呢,就让我们看看林肯生命中的第四个不幸,家庭生活的不幸。

在认识玛丽之前,林肯曾经有过一段甜蜜的初恋,女孩的名字叫安妮,是一个小酒店老板的女儿,他们非常相爱,约定等林肯当上律师,他们马上就结婚。但是呢,就在林肯当上律师的前一年,安妮却因病去世了。安妮的死让林肯陷入极大的痛苦,她患上了神经衰弱,这个疾病折磨了他一生。很多年后,提起安妮,林肯依然悲伤地说:“别人都觉得我恢复的不错了,可以愉快的生活下去了,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在私下里我还是那样难过,甚至不敢把小刀带在身上,怕控制不住自己。”

但林肯的不幸不止于此,在安妮去世的4年后,林肯认识了玛丽·托德。玛丽出身豪门,性格高傲泼辣,一心想嫁给总统。当时林肯是伊利诺伊州的一员,在听了林肯的演讲后,玛丽看中了林肯的才华,开始接近林肯。林肯以为自己终于获得了爱情,很快向玛丽求婚,但是最终林肯却没有出现在婚礼上,他逃跑了。原来,在林肯求婚之后,玛丽放下了恋爱的伪装,开始实行改造林肯的计划,要求他从穿衣打扮到行为举止都要有贵族的样子。林肯意识到自己犯了这么多可怕的错误,几次试图取消婚礼,却在玛丽的眼泪攻势下没说出口,只能拖到了婚礼那天一走了之。这是林肯一生唯一一次因为自己的懦弱伤害别人的事情,他为此付出了一生的幸福作为偿还。

逃婚后的两年,玛丽告诉林肯,因为林肯的原因,自己还没有出嫁,希望林肯为之负责。在个人情感和道义之间,林肯妥协了,他和玛丽结婚了。虽然如愿以偿嫁给了林肯,但是玛丽并没有感到满足,婚后的她开始觉得林肯无用、邋遢、懦弱,经常指责和打骂林肯,甚至在林肯当上总统后,也数次当众对林肯破口大骂。吃饭的时候,玛丽会把热咖啡泼到林肯脸上,原因只是自己心情不佳,而林肯则一声不吭地默默擦干。玛丽瞧不起林肯的出身,禁止林肯的亲戚到家里来,林肯和继母的关系不错,他们住的也很近,但是在玛丽的反对下,林肯的继母从来没进过林肯的家门,这件事让林肯非常伤心自责。玛丽还特别爱吃醋,她禁止林肯在舞会上和女性跳舞,林肯和女性说话必须经过她的同意,否则她就会大吵大闹。不仅如此,玛丽对待周围的邻居、朋友、同事也是睚眦必报、争强好胜,林肯几乎不停的在为玛丽的无礼向朋友道歉。

这种悲剧的家庭生活让林肯非常疲惫,他曾经伤心的对玛丽说:“你会把我的一生都毁掉的,这个家被你搞得像个地狱。”但即便如此,他从来没有打骂过玛丽,也没有选择离婚。除了妻子,让林肯更痛心的还有孩子,林肯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在小小的年纪就夭折了。第二个孩子威利去世时,正是美国内战形势非常严峻的时候,丧子之痛和政务的压力,让本就有些神经衰弱的林肯几乎崩溃,他的私人医生一度担心他熬不过去。而玛丽不仅帮不上林肯的忙,还在白宫里请所谓的招魂专家做法事,弄得到处乌烟瘴气。那段时间,林肯只能通过朗诵诗歌释放自己的情绪,他常常在办公室连续几个小时大声的读莎士比亚的作品,读到《约翰王》中主人公为自己死去的儿子哭泣的段落,他会抑制不住的趴在桌上啜泣不止。

但是林肯并没有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哀痛中,他想到了那些因为战争遭遇丧子之痛的父母们,更加同情他们的遭遇,常常亲自给他们写信,给予一些安慰和祝福。这种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也成为林肯走出不幸的力量。

到这里我们就读完了林肯的故事,我们了解了他种种的遭遇和他面对不幸的方式。林肯曾说:“在我死后,希望有人会这样形容我,在每个能够开花的地方拔去荆棘,种下花种。”虽然并非人人要和林肯一样成为伟大的总统,但每个人都有遭遇困境的时候,到那时,林肯所示范的宽容、理解他人和忍耐的品质,将成为度过困境的力量,而且就像这本书的名字所写的那样,这些是每个人都有的人性的光辉。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