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历史历史

《上帝之饮》:六个瓶子里的历史长河:饮品背后的文明故事

铛铛铃2025-09-20历史498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上帝之饮》,

副标题是“六个瓶子里的历史”。

饮品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仿佛天然地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在打开一瓶饮料的时候,去思考它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意义。事实上,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所有饮品,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舌尖上的体验,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着让人意想不到的重要角色。

《上帝之饮》这本书重点关注了我们现代生活中最有代表性的六种饮品,它们分别是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茶和可口可乐。书中不仅深入地探究了这六种饮品的诞生与传播过程,还从它们交替兴盛的故事中,勾勒出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走向。本期音频就为你介绍发生在这六种饮品身上的趣事。

本书作者汤姆·斯丹迪奇,是美国《经济学人》杂志的科技编辑,著有《土耳其人》《海王星档案》和《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等畅销书。在《上帝之饮》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从石器时代到现代,每个时代都有标志性的饮品,它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完成了一次特别的世界史之旅。

接下来,就让我们沿着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走进这六种饮品的前世今生。

首先,让我们穿越到石器时代,走进人类社会发明的第一种酒精类饮品——啤酒。在所有的酒精类饮品中,历史最长的非啤酒莫属。考古发现,公元前9000年,在遥远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境内,繁育了茂密的野生小麦和大麦。这些野生植物,不仅为早期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还加快了人类进入农耕文明的进程。

在谷物储存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谷物吸水后会发芽,变得有甜味儿。而用谷物做成的粥放置几天后,不仅会产生细小的气泡,闻起来还有些醉人,吃起来也十分可口。只是因为空气中的天然酵母,使谷中的糖分发酵,从而产生了天然的酒精。所以无意中放置几天的粥,就成了啤酒的雏形。

初尝美味的人类开始摸索,尝试制作啤酒,并通过反复的实验来提高啤酒的品质。比如人们发现在熬粥的时候,多放一些大麦、小麦等糖化谷物,或者煮的时间长一些,啤酒的酒精度就会更高。再比如往粥里加入蜂蜜、浆果、香料等调味品,也可以让啤酒的口感变得更好。

人类酿造啤酒,不仅充分利用了剩余的粮食,还有利于维持体内营养结构的平衡。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啤酒的酒精含量相对较低,对人体健康几乎没有什么危害;另一方面,啤酒富含大量的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有助于弥补人类进入农耕文明以后,由于肉类摄取量的减少而缺失的营养成分。此外,啤酒所含的糖类和氨基酸等成分,还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热量。因此,啤酒又被称为“液体面包”。

历史上,啤酒除了可以喝,还可以用来充当货币。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神庙,每天分别给一般劳动力一升啤酒,普通官员2L、高级官员3L、最高长官5L。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的时候,也以每天4L啤酒来作为一个普通劳动力的标准配给。此外,人们还认为啤酒麻醉精神和模糊意识的作用是来自神灵的旨意,因此很多地方把啤酒用作祭祀品。古代苏美尔人和埃及人在宗教仪式、丰收庆典、葬礼等场合,都会用啤酒来祭祀。印加人也会用金酒杯盛满啤酒,洒在地上来祭祀地神。

如果说啤酒的出现加速了人类进入农耕文明的进程,那么葡萄酒的诞生,则意味着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追求文明和高雅的时代。接下来就说说兴盛于古希腊时期的酒精类饮品,也就是象征着高贵和优雅的饮品之冠——葡萄酒。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扎格罗斯山区,也就是现在的伊朗北部,生长了大量的欧亚混种葡萄藤。在葡萄的成熟过程中,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菌把葡萄中的糖分转化成了酒精,从而形成了最早的葡萄酒。如获至宝的当地人,开始对这种美味进行了诸多探索,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酿造经验。关于葡萄酒的知识也开始传向四面八方,比如向西传到古希腊和土耳其,向南穿越叙利亚、以色列,最后到达了埃及。

当然,在这个时候,葡萄酒相对于啤酒是十分昂贵的,只有上流社会才能喝得起。葡萄酒真正成为大众饮品,是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也就是公元前800年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古希腊的气候和地形都十分适合葡萄生长,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人们栽培葡萄的技术也变得更加成熟。由于葡萄较高的商业价值,农民们纷纷放弃种植谷物而改种葡萄,葡萄酒也随即进入了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阶段。古希腊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出口葡萄酒的民族。

公元前146年左右,希腊地区被罗马最终征服,古罗马开始成为地中海岸的新霸主,意大利半岛也随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和贸易中心。在当时的古罗马,无论是凯撒大帝还是底层奴隶,人人都可以喝到葡萄酒。当然,葡萄酒的普遍引用,并不代表它已经跨越了阶级,恰恰相反的是,不管是在交际酒会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葡萄酒一直被作为身份和等级的象征。古罗马最富有的人,只喝产自意大利坎帕尼亚地区的费勒年白葡萄酒。这种葡萄酒的原材料非常讲究,极品费勒年葡萄酒使用费勒年山腰上的葡萄来酿制,而且通常都是封存10年以上的陈酿酒。所以费勒年葡萄酒一度被作为奢侈品的代名词。

同时,古罗马的富人还把会辨别各种极品葡萄酒作为他们生活的必修课。他们认为,只有既喝得起最好的葡萄酒,又能对他们有所研究,才最能体现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而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大多只能饮用一些添加了各种防腐剂的廉价葡萄酒。在古罗马,最劣等的是一种叫劳拉的葡萄酒,这种酒是用果皮、种子和树叶浸泡的汁水制成的,虽然有点酒味,但是根本算不上是葡萄酒。当然这种酒通常都是用来分给奴隶。

公元500年前后,历经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陶冶以后,欧洲的饮酒格局基本上固定下来了。在欧洲南部,昔日古罗马帝国的疆土之内,也就是现在的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人们至今保持着用餐时饮用葡萄酒的风俗。而欧洲北部,也就是现在的德国、英国等地区,由于当地的葡萄酒主要依赖进口,价格相对昂贵,因此人们还是以喝啤酒为主。不过,无论是在北欧还是南欧,葡萄酒成为了人们心中最有文化内涵和文明意义的饮品。即便是发展到现代社会,葡萄酒也仍然是很多国家的重要宴会以及政治峰会的首选饮品。

人类社会发明的第三种酒精类饮品是烈酒。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烈酒说的是欧洲的蒸馏酒,可不要跟中国的白酒混为一谈。烈酒出现在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因此它也跟随着殖民者的脚步走遍了全世界。

烈酒的诞生得益于人类蒸馏技术的进步。蒸馏这项技术自古就有,然而最初主要用来制作香水。直到公元八世纪,古阿拉伯人才将这项技术改进,并且应用于酿酒。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阿拉伯人发现,如果对葡萄酒进行加热,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很多,酒精会在沸腾之前蒸发出来。把这些富含酒精的气体抽出来并冷凝以后,便会得到一种酒精含量很高的饮品,这就是最早的葡萄酒烈酒。

后来人们又发现,通过反复蒸馏,不仅可以增加酒精的含量,还可以让酒变得更加纯净。不过,由于早期制作烈酒的成本非常高,人们并没有把它当作一种日常饮品,而主要是被炼丹师和药师当成一种炼金物质和药物来使用,比如用它来激活心脏、治疗牙疼、美容养颜,甚至预防瘟疫等等。鉴于烈酒的诸多药用价值,当时的阿拉伯人又把它称作“生命之水”。

直到13世纪末,蒸馏技术被阿拉伯人带到欧洲,这种葡萄酒蒸馏的烈酒才逐渐走进日常饮品的行列,并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白兰地。

烈酒真正走向全球化,是从欧洲探险家开辟新航路开始的。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大概有1100万名非洲奴隶被运往新大陆,烈酒在这些罪恶的贸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时的奴隶贩子钟爱烈酒,他们认为,白兰地不仅比当地的啤酒和棕榈酒更醇、更辣,还易于储存,而且引用进口白兰地最能体现他们的身份和地位。白兰地成为非洲奴隶贸易中最受欢迎的交换物,负责运送奴隶的船工的报酬,也是用白兰地来支付的,他们工作一天可以获得2~4瓶白兰地,遇到星期天还能多拿一瓶作为奖赏。可以说烈酒促进了奴隶贸易。

16世纪中期,英国人来到了加勒比海岸的巴巴多斯岛,并且开始利用甘蔗发展制糖业。在制糖的过程中,岛上的种植园主发现,通过对蔗糖的副产品糖蜜进行发酵和蒸馏,可以制造出一种高浓度的酒精饮品,这种蔗糖酒后来被英国人叫做朗姆酒。由于制造朗姆酒的成本较低,而且也不会影响蔗糖的生产,因此朗姆酒很快便在奴隶贸易中取代了白兰地的位置。人们用朗姆酒来购买奴隶,又用奴隶来生产蔗糖,蔗糖的副产品糖蜜又可以用来酿造朗姆酒,进而购买更多的奴隶,如此循环往复。就这样,在烈酒的推动下,欧洲的殖民者对上千万的奴隶进行奴役,最终成了新世界的统治者。

前面我们主要介绍了三种酒精类饮品,接下来说说咖啡,它不仅是酒精类饮品的重要替代品,还是文艺复兴时人们创新精神的原动力。

咖啡作为一种饮品,最早出现在阿拉伯半岛西南端的也门。1652年,一个英国商人的仆人把烘焙好的咖啡豆从阿拉伯半岛带回了英国,并在伦敦开设了全世界第一家咖啡馆。英国人发现,咖啡与让人昏昏欲睡的酒精类饮品不同,它不仅使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还能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于是,咖啡很快在伦敦流行开来。

17世纪末,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开遍了伦敦的大街小巷。据官方统计,当时只有60万人口的伦敦市,足足有3000家咖啡馆。也就是说,平均200人就有一家咖啡馆,可以说是咖啡馆多过了米铺。紧接着,法国、德国、荷兰等国也相继开设了大量的咖啡馆,咖啡受到欧洲上流社会的热烈追捧。

但是直到18世纪以前,欧洲咖啡馆的咖啡豆完全依赖于从阿拉伯半岛进口。当时的阿拉伯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通过多种方式阻止欧洲人窃取咖啡的种植技术,比如所有的咖啡豆必须提前烘焙好再装船出口,严令禁止欧洲人进入咖啡种植区域等等。

17世纪末,一个荷兰水手打破了这种垄断,他成功地从阿拉伯的咖啡树上偷来了一些树干,带回阿姆斯特丹,并在温室中培植出了咖啡树。后来,欧洲人又认识到咖啡生长的自然条件和甘蔗很相似,于是咖啡的种子又被带入了南美殖民地,并在海地、古巴以及巴西等地繁衍生长。由于巴西的气候最适合咖啡树的生长,最终巴西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咖啡产地。

18世纪以后,咖啡逐渐走上了世界的舞台,并深得知识分子和商人的青睐。与此同时,咖啡馆也成了各种新锐思潮、学术创新甚至革命萌芽的发源地。无论是贸易要闻、商品的价格浮动,还是先进的科学动态、政坛的风吹草动,各行各业的信息都在这里聚散。咖啡馆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更为轻松的环境,这种环境更适于讨论、思考和沟通。于是,一个又一个的新生事物在咖啡馆里诞生了。比如,伦敦的乔纳森咖啡馆孕育了今天的伦敦证交所,并最终促使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再比如巴黎的普格博咖啡馆和巴纳斯咖啡馆,聚集了卢梭、伏尔泰以及狄德罗等一批启蒙思想家,并逐渐发展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策源地。

如今,咖啡馆依然是人们交流感情和沟通信息的首选场所,人们也在这里酝酿了无数的工作创意。比如现代咖啡文化的中心西雅图,不仅诞生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还孕育了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

和咖啡一样,茶也是酒精类饮品的重要替代品,同时还是中国封建王朝兴衰的重要见证者。茶的原产地在中国,传说中,茶是上古时期的神农氏发现的,但是真正有据可查的记载,出现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的西汉时期。当时的文献详细地记载了人们选茶、泡茶和斟茶的具体过程,以及茶的提神醒脑功效。

公元四世纪,由于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仅靠采集野生茶叶难以满足日常需求,于是古代的中国人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到了唐代,茶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饮品。有研究发现,唐代经济的繁荣和人口的剧增,在某种程度上与人们饮茶不无关系。一方面,茶叶具有很强的抗菌消炎功效;另一方面,茶叶中所含的单宁能杀死引发霍乱、伤寒、痢疾等常见疾病的细菌,大大减少了人们因为喝不干净的水而生病的概率。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17世纪初,荷兰的船队首次将茶叶作为商品运到了欧洲,并先后销往了法国、英国等国家。由于数量稀少,茶叶在当时的欧洲十分贵重,一些英国贵族甚至在家里的茶罐上装了锁,并把钥匙交由女主人亲自保管。

18世纪初,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建立了贸易战,开始直接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从此以后,茶叶逐渐走进了普通英国人的家中,并受到极大的欢迎。据史料记载,当时的英国几乎每个人都有喝早茶或者下午茶的习惯。比如18世纪中期,佣人的工资中有附加的茶叶补贴,工厂也会给工人提供下午茶,让他们提神醒脑。

然而好景不长,很快英国人便认识到,大量的进口中国的茶叶,导致英国对华贸易逆差越来越大。为了扭转这种局面,18世纪70年代,英国开始往中国输入鸦片。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不仅成功地从中国掠走了大量的黄金白银,还在精神上和生理上摧残着吸食鸦片的中国人。于是,清政府决定严令禁止鸦片入境,并驱逐了英国商人。很快,英国便以保护贸易自由为由,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政府被迫签署了《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赔偿英国白银2100万两。《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英商的胜利,同时也翻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页。

最后为你介绍饮品家族中最与众不同的一种碳酸饮料,也就是21世纪风靡全球的社交新宠——可口可乐。

18世纪70年代末,一个英国的牧师在啤酒发酵过程中发现了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原理,并根据这个原理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天然碳酸水。由于天然碳酸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苏打,因此这种冒着泡的饮品又叫做苏打水。起初,苏打水只是用来治疗各种疾病,比如痢疾、呕吐等等。直到传入美国,它才迅速地发展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饮品。

1886年,美国亚特兰大的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在配制医治头疼的药物时,无意中制成了一种焦黑色的糖浆。后来,为了生产出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无酒精型饮品,他又把这种糖浆倒入了苏打水中,并通过反复的实验,终于调制出了一种口感非常清爽的新型碳酸饮料。因为糖浆的主要成分有两种,一个是古柯的叶子,另一个是可拉的果实,彭伯顿的朋友罗宾逊便给他取了一个非常形象又好记的名字——Coca Cola,即可口可乐。

由于可口可乐不含酒精,售价较低并且口感清爽,很快就成为美国大众化的消费饮品。1888年,美国人阿萨·坎德勒掌握了可口可乐公司的控制权。最开始,可口可乐公司只对外出售糖浆,后来坎特勒开始授权别人销售瓶装可乐。让坎特勒没想到的是,瓶装可乐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因为它运送方便,为可口可乐公司打开了许多全新的市场。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大量投放广告、推出自动售货机等方式来扩大消费群体,拓展公司规模。到20世纪30年代末,可口可乐公司不仅占据了美国碳酸饮料近一半的收入,更成为美国人心中当之无愧的民族企业。

1941年,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开始向世界各地派兵。当时,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可口可乐公司承诺,凡是有美国军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瓶装的可口可乐。事实上,可口可乐公司的这个角色不仅提升了他在美国民众心中的地位,还成功地跟随着美国军队把可口可乐推向了更多国家,特别是在亚洲和欧洲国家。直到今天,可口可乐仍然以其绝对的优势占据着当地饮品市场的半壁江山。

此后,随着地缘政治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可口可乐也相继被俄罗斯以及一些阿拉伯国家认可和接受。如今,可口可乐已经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公司,其数量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联合国的成员国数。可以说,可口可乐是21世纪当之无愧的饮品代表,它见证了美国的崛起、资本主义的兴盛以及贸易全球化的发展。

听完今天这本书,你是否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饮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被认为是神灵意指的啤酒,到被奉为生命之水的烈酒,每种饮品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似乎也扮演着上帝的角色,影响着世界历史不可逆的进程。当你再次打开一瓶饮料的时候,相信你能透过瓶子看到更深邃的人类文明。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