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历史历史

《武则天传》中国唯一女帝的权力炼金术

铛铛铃2025-09-16历史295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你介绍的这本书叫做《武则天传》,它的作者是历史学教授雷家骥。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知名度不用多说。历史书、小说、影视剧当中,一次又一次地、不厌其烦地讲述着她的传奇故事。无论是她登基称帝,还是治理天下、提拔寒门子弟,都是翻天覆地的举动。

但是呢,本书的作者雷家骥却对武则天有着一番客观冷静的分析。在他看来,武则天生活的时代,一个女性成为皇帝,在当时并非石破天惊的事情。而且呢,武则天一生的政治精力都放在争权夺利上头,在治理国家上她并不出彩,更多的还是继承太宗、高宗两朝的制度。

那接下来就让我带你去看武则天的一生,看一看雷家骥笔下武则天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咱们先说一说武则天出生在一个怎样的时代。雷家骥认为,武则天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有两个重要的历史背景不容忽略。一个是南北朝以来,北方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为女性参政提供便利,所以呢,武则天的社会地位没我们想象的那么低。另一个是玄武门之变破坏了唐帝国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这给了武则天可乘之机,武则天登上权力顶峰,也不是什么石破天惊的事情。

咱们先来看一看当时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有多高。武则天出生于大唐王朝建立的第6年,而在此之前呢,中国刚刚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将近400年的动荡混乱。这400年间,中国北方战乱连绵,单个小家庭难以在战乱当中求生,为了自保,北方的汉族家庭重新整合成了人数众多的大家族。随着家族的发展壮大,男主人想要独立管理好整个家族就显得捉襟见肘,他们呢,不得不求助于自己的妻子。得到了家族管理权的北方女性,家庭地位也就随之水涨船高。

另外,从五胡乱华到南北朝,200多年间,北方一直由游牧民族统治。而在游牧部落当中,女主人的家庭地位是比较高的,她们对家族事务有着不低的发言权。所以呢,在这些部落建立了国家之后,女性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了政治当中。比如北魏的冯太后、胡太后,这都是当时举足轻重的女性政治家。这一特色也逐步地蔓延到了北方的汉族家庭当中。比如后来的隋朝开国皇后独孤皇后,跟隋文帝杨坚并称为二圣,对整个国家的政治决策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可以说,女性地位空前高涨,女性政治家活跃,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

再说另一方面,发生在唐朝初年的玄武门之变,也为武则天夺权提供了可乘之机。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杀害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且呢,逼迫父亲李渊改立自己为太子,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玄武门事变。这场政变发生的时候啊,武则天还不到两岁呢,这看起来似乎跟她扯不上什么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政变之后,本该成为皇帝的李建成成了刀下鬼,而弑兄杀弟的李世民却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皇位,这就直接破坏了自古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并且呢,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非常糟糕的示范,就是原来太子之位是可以明抢的,没准啊,还能抢出一个受人敬仰的一代明君。而事实怎么样也基本不出所料嘛,在此后唐朝统治的200多年间,皇室内部的斗争一直都非常激烈,流血政变层出不穷。远了不说,你就说李世民的两个儿子李承乾和李泰之间的皇位争夺战吧,其激烈程度啊,绝对不亚于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所以相比之下呢,后来武则天推翻唐朝,建立周朝的政变,也就显得不那么石破天惊了。毕竟这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大家都看习惯了。

女性政治家活跃,皇位继承制度混乱,这两项问题为武则天后来夺权就开了一道方便之门。

好,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武则天是如何在这个基础之上一步一步登上皇位的。这个话题呢,还要从武则天的出生开始讲起。

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她的本名历史没有记载,她退位之后得了一个则天大圣皇帝的尊号,所以后世呢,就用武则天来称呼她。她的父亲武士彟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母亲杨氏那是隋朝的宗室贵族之女。然而这样好的出身呢,却没有给武则天带来什么好运气。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武则天一直比较背。

武则天12岁那年,父亲武士彟去世,没想到武士彟前脚刚死,后脚武则天母女呢,就被武士彟前妻的儿子赶出了家门。两年之后呢,武则天凭借着美貌和母亲的家族关系,被唐太宗选为嫔妃,但是呢,却不怎么得宠,更没有生下孩子。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按照当时的规矩呢,武则天这种没有生育的嫔妃呀,要去感业寺出家当尼姑。这一年呢,武则天25岁,如果不出意外,那以后的几十年里,她将会在寺院当中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但是历史呢,总是不甘寂寞,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仅两年之后,就被唐高宗李治接回皇宫,转年便被封为二品昭仪。这场花边新闻呢,咱们都很熟悉了是吧,早在唐太宗晚年,武则天呢,就和当时还是晋王的李治成了地下情人了。唐太宗死后,李治呢,依然对武则天是念念不忘,所以呢,服丧期满之后,就急忙把武则天从感业寺给接了回来。这一年,武则天27岁。在此后的40年里,她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三级跳,就是从嫔妃到皇后,再从皇后到天后,最后走上人生巅峰,成为了大周王朝的开国皇帝。

说起这激动人心的三级跳啊,就得先说她从嫔妃到皇后这个阶段。武则天返回后宫的时候,她面对的是王皇后和萧淑妃两派势力对峙。一开始呢,她并没有急于加入到宫斗当中,而是采取了积累政治资本、后发制人的策略。

这个武则天的第一项政治资本就是李治对她的感情。或许是因为年幼丧母、缺乏母爱吧,这李治对年长自己四岁的武则天一直非常依赖、非常爱慕。武则天回宫之后呢,原本最得宠的萧淑妃渐渐失宠,武则天就成为了李治的专宠。

那武则天的第二项政治资本就是她为李治生下的孩子。武则天返回皇宫的第2年,就为李治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叫李弘,之后呢,又接连生下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除了大女儿早早夭折之外啊,其他的孩子都活到了成年。大家都知道,古代中国人讲究多子多福,母以子贵啊,跟拥有儿女的武则天相比,没有生育的王皇后逐渐地也败下阵来。

当初呢,这个萧淑妃在后宫啊,风头强劲,王皇后为了对付萧淑妃,才帮助唐高宗李治把武则天从感业寺给接回来,却没想到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这萧淑妃是失宠了,但是呢,却来了一个比萧淑妃更难对付的武则天。王皇后意识到自己的地位更加岌岌可危,又转过头来和萧淑妃结盟,共同对付武则天去了。

那么这样一来呢,后宫就变成了武则天与王萧集团对峙的格局。

那再来说,武则天掌握了宠爱和子嗣这两大资本之后,可就开始了对王萧集团的进攻。乃是公元654年,也就是武则天返回皇宫的第3年,她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女儿。在这个孩子即将满月的时候,王皇后前来探望,然而就在王皇后离开后不久,武则天的女儿突然死了。于是武则天就抓住这个机会向李治哭诉,啊,王皇后有杀害女儿的嫌疑,就此埋下了李治废黜王皇后的种子。

对于这场公主被害案的真凶,历史上是众说纷纭呢。在《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典籍里面都明确提到,是武则天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女儿,然后嫁祸给了王皇后。但是呢,《旧唐书》等典籍当中啊,却只说公主是突然暴毙,并没有指出谁是凶手。历史上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我们是不得而知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次事件让武则天颇为受益。

就在公主死后不久,李治向大臣们提出要废黜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但是这个想法呢,当即就遭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重臣的强烈反对。你或许会问,皇帝换个老婆,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大胆呢?这是因为啊,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门第盛行的社会,长孙无忌、褚遂良和王皇后都出身关陇门阀。所谓关陇门阀,就是从北魏年间开始出现的军事贵族集团,因为他们盘踞关中,占领了相当于今天陕西、甘肃一带的地盘,所以被称作是关陇集团。历史上,像北周、隋朝和唐朝的皇帝啊,都出身于关陇门阀,可见这个门阀能量之大。而武则天呢,她的父亲虽然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但是在此之前呢,却只是一个木材商人,放在当时呢,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寒门。所以长孙无忌这批人无论如何也要保障皇后之位在自己人手里,不能够让这个寒门女子夺了去。

这样一来呢,原本的后宫斗争就蔓延到了前朝。咱们刚说了,关陇门阀出了几朝皇帝,势力非常之大,而这次大臣们群起反对李治废立皇后,反而敲响了李治自己的权力警钟,原来这些人连皇权也想制衡啊。于是呢,这场废立皇后的斗争就演变成为了李治摆脱关陇门阀控制、加强皇权的斗争。李治和武则天也从单纯的夫妻关系变成了政治同盟。

在当时,不仅武则天受关陇门阀排挤,其他的寒门官员也受关陇门阀的排挤。于是武则天开始着手拉拢朝廷下层跟自己一样的寒门子弟,让他们支持自己。在这些人的帮助之下,武则天和李治逐步架空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到了公元655年,实力大增的李治终于如愿废黜王皇后,改立了武则天为皇后。

那接下来的几年里,李治又在武则天的帮助下,对朝廷进行了彻底的清洗,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纷纷赶出朝廷,从此关陇门阀把持朝政的时代彻底成为过去。总而言之一句话吧,这场斗争以武则天和李治大获全胜而告终。

那接下来呢,就是武则天从皇后升级为天后的阶段。

咱们要知道啊,在权力的世界里呢,一个人的权力得到扩张,就必然意味着其他人的权力有所下降。因此呢,已经成为皇后的武则天,如果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权力,就要面临两大难题。首先,作为皇后,武则天进一步扩张权力的唯一方法就是侵夺李治的皇权,但是呢,这是作为皇帝的李治所不能容忍的,而且作为皇后,武则天的生死荣辱可都掌握在李治的手里,得罪李治相当于是玩火自焚呢。其次,作为皇后,武则天固然可以延续南北朝女性参与政治的传统,但是同时她也必然会受到儒家礼法的束缚和朝廷大臣们的限制。因此呢,如果武则天想要强化个人权力,那就必须要在皇权至上和儒家礼法的夹缝当中寻找机会。

为此呢,武则天选取了两套策略与这两个难题一一对应。对于丈夫李治,武则天采取的策略是借助皇帝权威,树立个人形象;对于朝廷大臣,武则天采取的策略是排除异己,培育自己的政治势力。

咱们先来说武则天对李治的策略。在唐高宗李治统治的前期,唐朝的军事成就和势力范围都达到了巅峰。公元655年,李治派兵征服了威胁唐朝东北部的高句丽,两年之后,他又派兵剿灭了威胁唐朝北部的西突厥。自此,唐王朝就成为了东亚和中亚当之无愧的霸主。同时呢,经历了唐太宗一朝的休养生息,唐高宗时期的中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可以说,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当时的唐朝都是一番盛世景象。

于是,武则天就鼓动李治凭借着这些政治成就去泰山封禅。泰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去泰山封禅,说通俗点呢,就是通过祭祀泰山向天下人炫耀自己的政绩。在唐高宗以前,中国只有秦始皇、汉武帝和东汉光武帝三个皇帝举行过封禅仪式,可见这个仪式的规格还是相当高的。

公元666年,李治在泰山举行了自己的封禅大典。不过这次封禅呢,却和以往有所不同。以往封禅呢,都是皇帝率领着文武百官祭祀泰山,没有皇后什么事,但这一回,武则天却修改了规则,在皇帝率领文武百官祭祀的同时,她要以皇后的身份率领女官们参加祭祀。而且呢,祭祀中有一项重要的流程,就是向神明献酒三色。向神明献酒,自然要找祭祀中身份最尊贵的人呢,于是武则天安排在李治第一次献酒之后,由自己进行第二次献酒,这无疑是在向天下人昭示,除了李治之外,她武则天是大唐王朝最尊贵的人物。

所以说,这次封禅表面上看是武则天在帮助李治炫耀政绩,而实际上呢,武则天就是缠绕着大树的藤蔓,借此机会提高了自己的声望和政治地位。

后来武则天又别出心裁呀,建议李治把皇帝的称号升级为天皇,而把皇后的称号提升为天后。唉,这逻辑上呢,跟泰山封禅他是一样的,名义上是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实际上呢,却是在借机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你就这样一来二去,本来专属于皇帝李治的威严和荣耀啊,开始一点一点的分散到了武则天的身上。

武则天对待李治是润物细无声,但是对待大臣们可就没那么温柔了。其实呢,早在李治举行封禅大典的6年前,他就已经很难独立的处理朝政了。因为患有中风和心脑血管疾病,李治经常啊,头晕目眩,看奏折都成问题。而当时这个太子李弘呢,还不到十岁,没有能力帮助李治管理国家。李治呢,就只能让武则天参与朝政。武则天刚刚参政,手里还没有自己的班底,特别是当时的宰相班子里啊,没有武则天的亲信,让武则天觉得办起事来很不顺手。于是呢,她就以编撰一批书籍的名义,网罗了一批优秀的史官和学士,充当自己的智囊团。因为这些人呐,通常在皇宫的北门等候议事,当时的人呢,也称他们为北门学士。哎,这就是武则天最初的政治班底。

在此后的20多年里,武则天能够稳坐皇后宝座,并且呢,在李治死后临朝称制,甚至是进一步的登基称帝,都与北门学士的帮助密不可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啊。

说回来,在北门学士的协助之下,武则天渐渐的绕开了朝廷的宰相班子,开始独立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至于那些宰相,乖乖的被分权也就罢了,如果谁敢不听话起幺蛾子,那武则天就会把他一脚踢开。比如说宰相上官仪,也就是上官婉儿的爷爷呀,因为曾经鼓动李治罢黜武则天,而被武则天诬陷谋反,抄家灭门。

至此呢,武则天的羽翼已经丰满,即使是正牌皇帝李治也无法控制她了。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而武则天的政治生涯也即将走向第三阶段,成为大周王朝的女皇帝。

李治的死对于武则天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耳鬓厮磨多年的丈夫离世,让她伤心,更重要的是,李治去世之后,太子李显登基,一个没病没灾、正值盛年的新皇帝登基,武则天也就没有借口继续把持朝政了。于是呢,武则天交出权力退居后宫。不过,武则天当然不会就此放弃了,她只是蛰伏起来等待时机罢了。

很快,机会就来了。唐中宗李显登上皇位之后啊,急于培植自己的势力,于是提出要让自己的岳父担任宰相,却没有想到这个提议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当时李显还只是一个20多岁的少年天子,血气方刚,面对大臣的反对,他一怒之下扬言要把天下赏给自己的岳父。其实大家都听得出来啊,这就是一句口不择言的气话,但是却被武则天加以利用,废掉了这个大家眼中的昏君,改立自己最小的儿子李旦为皇帝,也就是历史上的唐睿宗李旦。他是一个没什么权利欲望的富贵公子,而且呢,前面几个哥哥的遭遇啊,也告诉他跟老妈争权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呢,他登基之后,立刻恭请武则天临朝称制,自己则对朝政是不闻不问,全心全意地扮演起了傀儡皇帝的角色。

那武则天重新掌权之后不久,就宣布她要按照皇帝的规格建立五世宗庙,宗庙就是古人祭祀祖先的地方啊。至此可以说,武则天谋朝篡位的野心已经是路人皆知。

公元684年,地方实力派官员徐敬业打着挽救李唐天下的旗号,在扬州起兵反叛。但是显然呢,这次叛乱是非常愚蠢的,因为当时唐朝名义上的统治者还是唐睿宗李旦呢,你徐敬业发动叛乱,就等同于向以李旦为代表的中央政府宣战,这比武则天掌权更加名不正、言不顺呢。所以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场叛乱就被平息了。

不过我们得说,这次扬州叛乱也给武则天提了个醒儿啊,如果说她真的想在权力的道路上再进一步,那必然还要有人站出来反对。为了提前解决这些麻烦,武则天开始重用酷吏,大兴告密之风,对反对她的大臣还有李唐皇室进行了大规模的血腥清洗。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武则天已经完全掌控了大唐王朝,离登基称帝就只有一步之遥。那么这一步是什么呢?是借口。古代人改朝换代之前,哪总得找个合适的借口,以表现自己是顺天应民,而不是乱臣贼子。这个李唐王朝建立的时候啊,开国皇帝李渊声称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后人啊,以表现自己血统崇高,理应统治天下。武则天现在要废唐立周,当然要找一个比李唐皇室更牛的出身才行。

于是呢,武则天声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啊,特地来做天下的主人。为了让天下人相信她的鬼话,武则天授意亲信大搞迷信,出土各种天降祥瑞,以显示上天支持她称帝。同时呢,她的亲信还鼓动官员、僧人和百姓上表请求她称帝啊,连傀儡皇帝李旦也非常识时务的上表,表示自己呀,要退位让贤。

到了公元690年,武则天见时机成熟了,便宣布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历经了整整40年的披荆斩棘,武则天终于走上了权力的巅峰,并且呢,空前绝后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那这样一个拉风的身份,自然也会伴随无数的争议喽。所以呢,最后就要来看一看本书的作者雷家骥是如何评价武则天的。

雷家骥认为,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帝王当中罕见的野心家和权谋家。上面咱们梳理了武则天近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涯,在这个过程当中呢,她击败了所有政敌,其中有地位比她高的后宫嫔妃,有权力比她大的朝廷重臣,还有手握重兵的将领,以及她自己的亲儿子。作为一个生活在男权社会的女性,她凭什么能够做到绝大多数男性都做不到的事情呢?答案就是野心和权谋。

自古以来,临朝称制的女性政治家不在少数,但是在男权社会的框架之下,废立皇帝、揽权不放就已经是她们的极限了。即使有了武则天这个例子之后,中国也再没有出现过登基称帝的女性政治家,可见武则天能有这样的成就,跟她极致的野心是分不开的。

而作为一个野心家,武则天的权谋手段更是非比寻常。还记得吗,武则天被封为皇后之前,那只是一个毫无背景、毫无靠山的后宫嫔妃啊,但是呢,她却能够在短短几年之内迅速击败王皇后、萧淑妃,并且将长孙无忌这般混迹朝廷多年的老狐狸都给踢出了局,其心机手段那可见一斑呐。与她的心机相匹配的还有她的狠辣,武则天晚年曾经给大臣们讲述过一个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当时呢,她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李世民得到了一匹上等好马,名叫狮子骢,但是这匹马性情暴烈,一直没人能够驯服。李世民一时心血来潮,就问自己身边的妃子们啊,你们谁能驯服这匹马呀?这时候呢,武则天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并且提出来啊,只要三个东西就可以驯服狮子骢,这三样东西分别是铁鞭、铁锤和匕首。武则天说,狮子骢不听话就用铁鞭抽打他,铁鞭不行就换铁锤,如果还不听话,这个畜生就不用留着了,直接用匕首杀掉。

回头看一看武则天一生的行事作风,不得不说,这个故事简直就是武则天一生的缩影。从早年的王皇后、萧淑妃,到晚年的反对派大臣、李唐宗室,武则天的控制手段几乎都是如此,不服就打,再不服杀。在她血腥恐怖的统治之下,整个王朝都匍匐在她的脚下,任她驱使。

唉,可惜的是,武则天能臣服一个国家,却无法以一己之力战胜一个时代。公元705年年初,武则天病重,忠于李唐王朝的大臣们趁机发动政变,拥立太子李显为帝,恢复唐朝国号,武则天被迫退位,不久后就死去了。武则天弥留之际,曾叮嘱儿子啊,在她死后去掉帝号,以皇后的身份与丈夫李治合葬。这个强横一生的女皇帝,终究还是亲手摘掉了自己的皇冠。

那前面说了武则天作为权谋家和野心家的形象,那么作为一个政治家,武则天的形象又如何呢?武则天一生啊,有过三个身份,皇后、天后和女皇帝,每一次身份的转换升级,都意味着一场不小的政治地震。所以《武则天传》这本书的作者雷家骥就认为,武则天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政治斗争上,治国只不过是附属品而已。而且呢,武则天登基称帝之时,她已经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了,早已经错过了治国理政的黄金时期。因此,雷家骥认为,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多世纪当中,只不过是勉强维持住了国家的稳定,真正留下来的值得后人称道的政治遗产其实并不多。

首先,武则天的确改进了科举制,并且开创了武举制度,但是这些举措呢,基本上啊,都是在唐太宗一朝的基础之上小修小补,算不上什么大的建树。

另一方面,武则天鼓励告密,利用酷吏和特务机构打击反对势力,冤死在她手中的官员不计其数。有人认为,武则天这样做是为了打击贵族集团,为寒门子弟提供上升机会,但是雷家骥认为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你看,武则天在打击政敌的时候,根本就不分什么贵族、寒门,只要是反对她或者是对她有威胁的官员,武则天都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清洗。你比如说,她非常信任倚重的宰相狄仁杰,就曾经在一场政治清洗当中遭到酷吏的迫害吗,而狄仁杰根本就不是贵族,而是凭借科举进入仕途的寒门子弟。

此外,武则天登基称帝之后,为了进一步的神化自己,大兴土木、修建寺院,在很大程度上都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助长了官僚腐败。雷家骥认为,武则天在内政方面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她对于文化事业的扶持。武则天和她的丈夫李治那都是文学爱好者啊,尤其是喜欢诗歌。根据统计呢,全唐诗当中还收录了武则天的46首诗歌呢。在武则天夫妇的支持之下,唐朝诗歌艺术发展迅猛啊,可以说唐诗能够光耀千古,他们二人功不可没。

好了,说到这儿,这本书内容呢,也就说的差不多了。下面呢,我来做一个总结哈。

作为历史上最独特的人物之一,武则天的传记书啊,是数不胜数,但是大家都太过关注武则天的传奇性,刻意放大了她的政治功绩和历史地位。而雷家骥的这本《武则天传》呢,算得上是所有武则天传当中资料最详实、论证最严谨的一本。另外,作者雷家骥又是历史学界著名的学者,作为武则天的铁杆黑粉,他的这本传记啊,倒是别具一格,没有像一般的皇帝传记那样成了一个单调乏味的功勋表。

当然了,如果你不怎么赞同这本书对武则天的看法也无妨,毕竟嘛,武则天去世之后,她自己在乾陵的那块石碑啊,也是无字的。也就是说,评价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着极大的空间可以发挥。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