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科普科普

《狗的家世》:解析爱犬特征:走进狗的内心世界

铛铛铃2025-09-20科普590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狗的家世》。

狗狗是人类的好朋友,通常以宠物的身份陪伴在我们的左右。狗与人类的情感渊源从何而来?狗的性子真的是随主人的吗?啊,狗会不会欺骗自己的主人呢?如何去挑选适合自己的宠物狗呢?《狗的家世》这本书就回答了这些问题。

这本书介绍了狗的起源和简单的分类,讲述了人与狗之间的故事,从中解析狗的生活习性以及行为特征。如果说你已经在养狗或者是准备养狗,这本书你自然不容错过,它会让你对狗有全面的认识,成为你打开爱犬内心世界的钥匙。

本书作者康拉德·洛伦茨,是奥地利著名动物学家,他热衷于观察动物行为,是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始人,曾于197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德国《明镜周刊》曾经称他为“动物精神世界的爱因斯坦”。

在学术研究之外,洛伦茨的科普写作也成就斐然。《狗的家世》这本书只是他的诸多科普作品之一。

接下来呢,咱们就从《狗的家世》说起,聊一聊狗的特征以及怎么样选狗。

先来说一说狗是怎么来的啊。我们都听过“豺狼”这个词儿,其实啊,豺和狼是两种动物。远古时期,人类捕杀猎物的时候,并没有其他动物的帮助,只有豺会远远地跟在后面,准备捡人们吃剩的骨头来吃。到了晚上呢,豺也不会离开,而是守在人群外围,时刻等待着意外的收获。相比于狼来说呢,豺的个头更小一些,性情呢,也不如狼那般凶猛,轻易呀,它不敢攻击人类,倒是在受到猛兽袭击的时候,会发出惊恐的叫声,可以对人起到预警的作用。

当早期人类认识到豺能够保障自己的安全的时候,就有意和它们分享食物,并且呢,慢慢地接受性情温和的豺,把它们当做部落的一员,其实那就是狗的祖先。大约在1万多年前,当人类开始建筑房屋定居的时候,狗就已经成为人类家庭当中的一员了。

狗的祖先大致有两种,它们都是犬科动物,一种是狼,另一种是豺。作者把由豺驯化而来的狗称为豺狗,由狼驯化而来的,当然就叫做狼狗了。豺会吃腐肉,有的时候啊,甚至会吃水果,性情相对温和,易于驯化。而狼呢,它只吃猎杀的食物,它们集体养育后代,并且在头领的组织下展开集体捕猎行动,所以个体对头领绝对忠诚,但是性情呢,就比较凶恶,所以说驯化的时间相对较晚。

其实啊,狼狗和豺狗只是简单分类,便于识别而已。在人类从南向北扩张的过程当中,豺狗也不断地与北方狼杂交,血统已经非常混杂了,现代的狗已经是很难被完全区分开来。所谓的狼狗和豺狗,它只是相对而言,狼狗身上有较多狼的习性,而豺狗身上则有较多豺的习性。著名的狼狗包括德国牧羊犬和松狮犬等等,而典型的豺狗则是包括了贵宾犬和吉娃娃等等。

正是因为习性存在差异,不同的狗它也有着不同的行为特征。有的狗适合成为人类的朋友,而有的呢,就不合适了。凡是这个不适合的品种呢,都已经在漫长的进化过程当中,被不断地淘汰掉。现在保留下来的品种,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生存优势,或者说可以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你看有的可以打猎,有的呢可以放牧,有的可以拉雪橇,还有的呢专职当人的宠物等等啊。

但是呢,无论何种用途,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这些重要特征,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忠诚、聪明、滑稽和善良。下边呢,依次介绍。

首先来说狗最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忠诚。狗的忠诚来自于对主人的依赖,狗对主人的依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来自于野生小狗的恋母情结,只有依恋母亲的小狗,才能够很好地生存下去。当狗把这种恋母情结转移到了主人的身上的时候,就会出现对主人的依赖,也就是说,狗会把主人当做母亲一样依恋。狗都具有典型的幼态持续性状,也就是维持幼年时的形态和心理特征,这样啊,才有助于强化恋母情结。豺狗的幼态持续要比狼狗明显,因而也显得格外的乖巧可爱。

依赖性的第二种类,出自对头领的忠诚,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友谊,狼狗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因为狼对头领绝对忠诚,狼狗呢,则把这种忠诚转移到了对主人的身上,狼狗对主人就像是对头领那般唯命是从。正因为如此,雌性狼狗要比雄性狼狗更容易驯化,因为雌性狼狗对头领更加的忠诚,否则啊,它们就很难养活后代,而雄性狼狗呢,很容易被雄性激素冲昏了头脑,极端情况下还会有离家出走的可能。所以说呢,在母狗与公狗之间,作者更建议选择母狗。此外呢,母狗情感更细腻,智力水平也更高。

从主人的角度来看,出于恋母情结的忠诚和出于尊敬头领的忠诚,各有利弊。豺狗的幼态持续程度较高,看起来活泼可爱,就像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但是有的时候呢,也未免过于天真,见到主人的时候会非常高兴,但是下一秒就会离开主人,扑向另一个人的怀抱,他们对所有人都不加区分的过度亲热,这样的狗啊,就像是无知少女,很容易被坏人给拐卖喽。

另一方面呢,过于独立的狗它也不好,比如说有些狼狗,有的时候啊,它显得太过于自我,甚至对主人它是爱理不理的,缺少必要的顺从和依赖,动不动它就离家出走了,很容易成为流浪狗。这种狗呢,有的时候非常危险,因为它们对于咬人这种事情啊,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在它们眼中,那和咬其他的动物没什么区别。

为了避免狼狗出现自大倾向,培养他们适度的忠诚,最好啊,在五个月大之前就领养它们,那个时候它们会自然的将主人视为头领。可惜这个最佳时间点那非常难把握,可能在不经意之间就被错过了,而错过之后,狼狗就会非常独立,甚至呢,自己扮演头领的角色,很难再培养对主人的忠诚,就算勉强培养感情,也不能够防止它最终会离开。

为此呢,作者介绍了一个补救措施,可以有效的恢复主人的地位,那就是不断的带它们去陌生的地方,只有在陌生的地方,自大的狗才会失去自信,转而寻求主人的指导。它们跟着主人穿越陌生地带时的感受,与群狼跟随头领时的感受相同。通过这种方法,主人有可能重拾权威,而狗呢,也会对主人再见忠诚。

理想的狗应该介于两者之间,既非过于独立,也不要太黏人,而是顺从、听话,对主人能够区别对待。

想要听懂主人的话,前提是要足够聪明。不可否认,驯化的狗在某些方面,确实要比野生状态下退化了,比如感觉有些迟钝,行动有些缓慢,他们可能关闭了一扇门,当然了,它却也打开了另一扇窗。最为明显的改变就是智力水平的提高,甚至说啊,这是飞跃一般的提高。通常情况下呢,家养程度越高的狗,对家养环境的适应性越强,比如说,他们在做错了事的时候,甚至会露出谦卑以及抱歉的表情,当他们做了正确的事情的时候,则会趾高气扬,兴高采烈,尾巴乱摇、舌头乱吐啊,以此来炫耀自己的才干。而要做出这些表情啊,他们必须理解当时的情景啊,明白自己是对还是错,甚至知道错了是错在哪儿,以免下次再犯,并且用正确的方式祈求主人的原谅。

狗还能够读懂主人的情绪,与主人产生行为和情感的交流。比如说,作者有一条德国牧羊犬,是典型的狼狗,它能够理解主人的身体状况,会在作者感冒的时候表示担忧,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表示关切,连作者醉酒都会引发它强烈的不安。

狗甚至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提升表达能力,比方说,他们会把头放在主人的膝盖上,表示亲热,这种行为并非出于本能,而完全是通过后天学习而来的。很多狗已经高度人性化啊,甚至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作者提到,当他每次说“我要出去走”这样的时候,他的两条爱犬总会及时站起来,准备随主人出发,就算作者没有做出任何表明自己要出门的动作,只要听到这句话,那两条狗仍然会做出相同的反应。我家呢,以前也有一条狗,但我每次说“快快快,洗澡了,洗澡了”,它就会吓得躲起来,因为它不喜欢洗澡。哼。

啊,有人说,这个狗啊,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理解人的语言,只是理解人说话的音调,但是作者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引用一项研究证明,狗不但能够听懂人的语言,并且理解得非常准确。这个研究涉及了三条狗,它们分别叫做哈里斯、阿里斯和帕里斯。嗯,你看这名字取的哈。每当主人发出命令的时候啊,比如说让这个哈里斯回到窝里去,无论他们有没有看到主人,只要听到这个指令,被点名的那条狗就会乖乖的回到窝里,而其他两条狗啊,不会(做出反应),证明他们确实听懂了主人的指令,而不是说靠音调猜测主人的意思,或者受到了主人动作的提示。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狗不说话,但是他什么都明白”。

有的时候也正是因为狗太聪明,甚至聪明反被聪明误,它会做出一些比较滑稽的举动,比如试图用一些小计谋欺骗主人,而那其实正是狗的魅力之一。呃,都说骗人呢,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狗想骗人的时候就更不容易,因为它的主人呢,往往都比狗聪明啊。但是狗的欺骗能力,使得它们在与主人交流的时候,充满了天真的童趣,毕竟他们那点小把戏,很容易就被主人看穿了,否则怎么对得起主人这个身份呢。

有些时候,主人回到家里,如果说狗没有能够及时认出主人,而是当做外人那样大声吼叫啊,它一旦发觉自己的错误,就会变得非常的尴尬啊。每当这个时候,有经验的狗就会设法掩盖真相,试图用一些小计谋蒙混过关。当他认出了主人之后,会有几秒钟感觉非常难堪,然后呢,稍稍的缓解一下情绪,就飞快的跑到门外,继续对着邻居的门口大声吼叫,仿佛他一开始啊,其实就是要朝着那儿吼叫,而不是说针对主人,更不是说搞错了对象。通过这样一种掩饰行为,就会减轻内心的愧疚,但是随着错误次数越来越多,他的这个脸皮呢,也会越来越厚,直到说谎面不改色,在犯错之后只是例行公事的随便找个目标大叫几声,略作掩盖,就把错误啊,想要一笔勾销了。

有的时候,狗还会用诡计掩饰愤怒。作者介绍了这样一件小事儿,他严厉禁止狗去追逐家禽,就算鸡或者是鸭子偷吃了狗的食物,狗也不敢报复。每当此时,狗都难掩内心的愤怒,它会突然冲进鸡群,把小鸡吓得四处乱逃,咕咕乱叫,但是呢,他却不会去追逐其中的任何一只,似乎仍然牢记禁令,只是对着一个虚空的目标大叫一通,表明自己其实是在吓唬某个敌人,而不是说在报复小鸡。发泄了之后呢,它就会一脸无辜的回到主人身边,摆出问心无愧的样子,冲着主人摇摇尾巴,它的满腹怨气也就烟消云散了。

作者还记录了另外一种伎俩,当他的狗不想随主人外出的时候,就会故意的装瘸,同时呢,摆出一副可怜相,以此来博取同情,并让作者倍感自责,下次就不会再勉强他了。可是一旦他们到了有趣的地方,狗就会得意忘形,不顾一切的撒欢儿奔跑,把这个装瘸的表演忘在了脑后。当兴奋结束之后,他又会再一次装瘸,努力确保前后表演的一致性。好在这些欺骗行为大多无伤大雅,有的时候甚至是为了讨好主人。从总体上来说呢,狗确实是一种善良的动物。

好,接下来呢,说到善良,咱们就来一起好好的谈一谈狗的善良。动物一般会根据本能行事,而本能主要是为了确保个体利益,在本能的驱动下,动物很难克制自己的欲望,比如说狗看到一块烤熟的肉的时候,很难忍住不吃下去,因为那违背了狗的本能。人其实也有这样同样的冲动,可是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会自觉检查这些冲动是否正确,而不是说盲目的按照冲动行事,这种自觉的理性表现就是善良。

作者用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简单讨论了理性与善良之间的矛盾。曾经有一段时间,出于研究的需要,作者饲养过六条小蟒蛇,蟒蛇的食物是田鼠,作者呢,经常要杀田鼠、喂蟒蛇,而那些田鼠看起来非常可爱,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肥胖的小短腿儿,还有婴儿般笨拙的举动,都让作者难以下手。可是呢,又不得不完成研究任务,经过痛苦的精神折磨,作者的理性终于战胜了情感,开始按照计划杀死田鼠来喂蟒蛇。但是此后呢,却是连续做了一周的噩梦,每次都梦见可爱的田鼠被残忍杀害,几乎造成了作者神经衰弱。

而狗也会出现类似的情感反应,作者记录了许多故事来说明狗的善良,其中有一则故事相当有意思。作者曾在德国的一家研究院工作,那儿养有一群灰雁,与几条狗生活在同一个院子里。灰雁对狗非常不客气,经常对着他们耀武扬威,而狗呢,受到作者的训导,一直对灰雁保持着谦让的态度,不和他们发生正面冲突。有一只雄性灰雁似乎摸透了狗的脾气,经常故意挡在路上,每当狗路过的时候呢,就伺机啄狗的尾巴,对此呢,狗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抱着“嘿,惹不起躲得起”的一个态度,灰溜溜地夹紧了尾巴快速通过。

但是有一次,一只叫做布比的狗还是出了问题。布比是一条性格很温顺的狗,但是正是因为温顺,它更容易受到灰雁的欺负。就是我们说的那个雄灰雁啊,终于有一天,雄性灰雁把布比的尾巴啄疼了,出于本能的自卫反应,布比扭头咬了雄灰雁一口,结果正好咬在头盖骨上,当场就把雄灰雁给咬死了。作者非常关注布比的后续反应,那条狗知道做了错事,就独自躲进阁楼洗衣房的阴暗角落里,精神完全崩溃,时常发出深深的叹息,哎呦,眼角啊,还溢出豆大的泪珠,明显是遭受着这个良心的折磨呀。作者相信,布比杀死灰雁的心理状态和自己杀死田鼠的心理状态是一致的,虽然说情有可原,但是良心却会深深感到不安。所以呢,作者并没有惩罚布比,它们只是享受了一顿美味的腌肉大餐,就顺利地结束了本案。

当然了,对于这个雄性灰雁,我还是想评价两句,确实啊,太作了,对吧。嗯。

正是因为具备了忠诚、聪明、滑稽以及善良等鲜明的特征,狗才具备了生动的个性,拥有和人交朋友的基础。狗的陪伴是自然对人类最友好的馈赠,我们可以在狗的身上获得爱与被爱的感觉,足以满足内心的渴望,哪怕是一种动物在期待着你回家,你也可以冲淡孤独的滋味。已经有研究证明,狗的陪伴是缓解神经紧张的灵丹妙药,可以使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得到净化,同时还可以治愈身体上的诸多疼痛。

那么接下来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狗来陪伴自己呢?选择一条狗的时候,就像选择一个朋友一样,首先应该考虑性格互补的问题。如果说你是独立的人格,就不要选择一条同样独立的狗,特别是独立的狼狗,那样啊,就不会有密切的互动。如果说你感情脆弱,时常顾影自怜,想要找一条狗寄托情感,就不要选择松狮犬,因为松狮犬性格冷淡而高傲,很难给人带来亲密的感觉,感情热烈的拉布拉多,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哟。

而如果你容易忧郁,就不要选择雪达犬,这是一种狩猎犬,它虽然看起来乖巧伶俐,却可能像你一样忧郁惆怅,当主人与狗默默相对,无语泪千行的时候,它只会加重忧郁情绪。这个时候你需要的其实是一条类似于哈士奇这样的愚蠢而又活泼的狗,它呀,会没心没肺的陪在你的左右,用各种有趣的表情来逗你开心。当你开心的时候,它的尾巴就会不停的摇动,表明它比你还要开心。

就像是夫妻关系一样,主人和狗长期生活以后,行为方式也会不断靠近,那其实也正是陪伴的结果。作者注意到,如果主人是个爱干净的人,他的狗也会很爱干净,在外边散步的时候,他们会沿着花园小径仔细行走,轻易不会踩进水坑,而如果主人是一个邋遢的家伙,它的狗可能会比主人更为邋遢,他们会从很脏的地方从容地走过,毫不在意,甚至直接躺下打滚儿,不拘一格,放浪形骸。哎呀,这真的是有其主必有其狗。

正是通过这样互相影响的陪伴关系,狗才能与主人产生共鸣,成为最好的朋友。除了陪伴主人,狗还可以陪伴孩子,它们能够区别对待主人和孩子,并且对孩子有特殊的情感,甚至可以说是关爱。如果选择一条正确的狗陪伴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会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

一般来说,敏感的狗对孩子特别温和,它们似乎知道孩子在主人心目当中的地位,主人根本不必担心它们会伤害孩子,反倒是应该担心它们溺爱孩子,无论孩子怎么样,打它、骂它,他都毫不在意,那样可能会让孩子变得粗暴无礼,不知道顾及他人的感受。我们呢,应该选择那些知道回避的狗来陪伴孩子,当他们遇到了讨厌的熊孩子的时候,就会及时走开,让熊孩子感受到了冷落,在失望之余就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其实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需要语言的呵斥,却能起到比语言更好的效果。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要想和狗成为好伙伴,就必须学会好好相处,进而学会尊重他人。

在选择了一条合适的狗之后,对狗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无论一条狗多么优秀,如果不加以训练,也不可能成为人类的朋友。毕竟主人需要狗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不是主人按照狗的意志行事,否则这就不是人在养狗,而是狗在养人了。

关于具体的训练技巧,作者并没有详细介绍,他建议大家按照专业的训狗指导书来进行操作。只有正确的训练,才会让狗养成良好的习惯,相当于在主人和狗之间,系上一条无形的绳子,可以体会到更多相处的乐趣,否则狗总是在家里边随地大小便,恐怕你只想让它早点滚蛋了。

值得欣慰的是,一旦主人与狗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就很难再被分开。狗对主人的爱不带有任何附加条件,当你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比如遭到老虎的袭击,你的狗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保护你,不会考虑任何的后果。你可以这样自问,如果说角色互换,你的狗遭到了老虎袭击,你会奋不顾身的冲上去吗?不需要犹豫,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换句话说,你的狗爱你胜过你爱它。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