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科普科普

《死者在说话》:法医人类学家的奇妙案件:死者的无声证言

铛铛铃2025-09-20科普408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死者在说话》。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尸体”这个词听上去就很可怕。然而有一种人,他们的工作却需要每天都和尸体亲密接触,这些人就是法医。

在《犯罪现场调查》《鉴证实录》《法医秦明》等一系列影视作品当中,法医的形象都是胸有成竹、气度潇洒,游走于各个凶案现场,能够从任何一具尸体上发现蛛丝马迹。

这些影视剧当中的角色,是真实的法医形象吗?现实中的法医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平时又是如何工作的呢?听完了今天这本《死者在说话》,你就有答案了。

现实当中,法医是从事司法鉴定工作的技术人员,他们当中有司法机关的专职法医,也有高等院校专业教师,或是在私人鉴定机构工作的医生。他们能够运用医学和刑侦学技术,勘察各种凶杀命案现场,检验遇难者尸体,判明死亡原因、时间和性质,推断和认定凶器,分析犯罪手段和过程。同时还可以对伤员的受伤程度和精神状态进行鉴定,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进行实验室检验,从而协助司法机关办案。

法医学当中有一个分支叫做法医人类学,这一派的法医把人体骨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辨别每一具骨骼的身份,复原他们生前的状态,可以说是法医大家族中目光最锐利的侦探。

今天这本书的作者威廉姆·梅普斯,曾担任美国法医人类学委员会主席,在28年的职业生涯里,他处理了超过2000件的鉴定案。这本《死者在说话》,是他写的回忆录,兼具专业性和文学性,在美国一出版,就获得了包括《纽约时报》在内大批媒体的推荐,很多读者都因为这本书对法医学产生了兴趣。这本书还被多所高校法医学专业的老师推荐给学生,作为他们的必读书目。

在这本书里,我们将了解到,梅普斯博士是如何对尸体做鉴定,如何应对尸体腐烂、分尸和焚烧这三大难题,然后再听他讲一讲曾经参与、见证历史、知名人物遗骸的故事。

在正式开始解读之前,我必须在这里提个醒,我们接下来将要不可避免地提到大量凶案现场以及尸体,这可能会引起你的不适甚至恐惧,所以在你做好心理准备前,请暂时不要继续往下听。

好,我们开始主要内容的讲述。

法医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尸体,如果他们面对的是一具新鲜、完整的尸体,那么依靠当今发达的科学和信息技术,无论是分辨死因还是寻找死者的信息,都不算非常困难。不幸的是,这种理想情况并不常见,尸体往往是在死亡一段时间以后才被发现,特别是涉及刑事案件的时候,凶手通常都会试图隐藏尸体,来给警察破案制造困难。此时,法医们就得面对第一个难题——尸体腐烂。

腐烂是人体死亡以后,有机物质被破坏的过程。人死以后,首先发生的是自溶,也就是人体自己消化自己,体内的消化液失去了机体的约束,开始腐蚀胃壁、食管黏膜等各种曾经细心伺候的器官,就像是在消化道里发生了一场小小的革命,奴隶翻身做了主人,准备大开杀戒。这些消化液肆无忌惮地腐蚀着人体组织,破坏了它们原有的结构,并且把大分子蛋白质分解成了体积更小的状态,而这些正是人体寄生的细菌喜闻乐见的。人体内外都寄生着很多细菌,它们在人体死亡之后迅速繁殖,把人体组织逐渐分解成带有臭味的脓水。

在这个过程中,细菌还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尸体由于充满了沼气,变得膨胀,在12~18个小时里,可以变成原来的两到三倍大,仿佛一个即将吹爆的气球。巨大的气压会把眼睛、舌头等器官硬顶出来,这时候尸体的相貌无疑是相当恐怖的。因为腐烂尸体的皮肤会先变成绿色,然后再变黑,如果想这个时候取指纹会比平时麻烦许多,因为此时尸体手上的皮肤只要轻轻一拉,就会大片脱落。法医们会把自己的手伸进尸体手部脱落下来的皮肤当中,就像戴了手套一样,然后给死皮的指尖沾上墨,再小心翼翼地把指纹印在纸上。这种方式听着很匪夷所思,却简单有效。

随着尸体腐烂的进一步加剧,各部分的组织器官消融成一团无法辨认的半液体物质,逐渐毁坏消失,毛发和指甲也开始脱落,最终只剩下骨骼。

那么尸体腐烂完需要多长时间呢?这要看环境,埋在西伯利亚冻土里的尸体,可能几万年都不会腐烂,而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腐烂的速度就会快得多,也许几年时间就会变成一具白骨。更极端的例子是美国密西西比州一个12岁的小女孩,在一场飓风以后失踪了,当时正值夏天,高温加速了腐烂的过程,十天后,她的尸体被发现时,血肉几乎已经腐烂了个干净,只有少量软骨组织还附着在她小小的骨架上。

法医接触到的尸体,很可能是处于上述腐烂过程当中的任何一个阶段。不过,即便是尸体腐烂成了白骨,法医们还是要努力从中还原真相。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他1979年经手的一个案件,就体现了这一点。

案件的死者是一名军人,因为袭击自己的教官而被开除。不久后,他参加了一个朋友的生日宴会,寿星当天挎着一把点357口径的马格南手枪,那是他女朋友送的生日礼物。这是一把非常漂亮的手枪,心情不佳的受害者可能产生了嫉妒心理,大声抱怨他为什么没有这么一把枪。寿星大笑着把枪摘下来给他把玩,我们的受害者拿到枪就狂奔出门,随后寿星跟了出去。几秒钟之后,外面传来一声枪响,接着寿星就脸色苍白地回来,告诉大家,受害者对着自己脑袋开了一枪,他自杀了。

不知道当时宴会上的其他人是不是都被酒精冲昏了头脑,他们竟然没有报警,而是一起把受害者的尸体给埋了,谁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受害者去参加生日宴却一去不返,家属报了警,于是事情立刻就败露了。诡异的是,这帮醉鬼都带领警察去找埋尸的地方,却始终没有找到。这下寿星老儿得面临着谋杀的指控了。折腾了一年多,尸体终于在198011月被发现了,没有悬念的,尸体已经腐烂的不像话了。尽管如此,作者依然对调查死因充满了信心。

尸体被送到了作者的法医实验室,作者首先得从腐烂的尸体当中逐个辨别它们属于哪一部分,然后按照生前的样子摆好。然后他发现受害人的头骨不见了,它已变成了大约80块碎片,这是由于马格南手枪子弹强大的冲击力造成的。尽管在受害者刚死的时候,头皮依然包裹着碎骨,可在经过了一年多的风化腐烂之后,骨头已经碎了一地。作者和他的助手们像做拼图一样,把所有的头骨碎片一一拼回原位,最终成功复原出这颗头骨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形态。

在这个复原头骨上有一个清晰的穿出伤,告诉所有人,子弹是贴着死者的头部发射,从右侧太阳穴穿入,向斜上方飞行,最后微微向前穿出,只有手枪顶着太阳穴开火,才会造成这样的痕迹。案发当日,从两个人跑出房间到枪响之间的时间非常短暂,寿星佬没有条件从强壮的受害人手中抢下手枪,近距离杀死他,这就证实了受害者自杀的猜测,而倒霉的寿星佬因此得到了解脱。

如果法医遇到的尸体仅仅是腐烂,那么这还是相对简单的情况,更难办的是,很多狡猾的罪犯会在隐藏尸体之前增加一道工序——分尸,他们妄图用这种方法让警察无法辨认受害者,这就是法医们常常需要面对的第二种难题。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也就是作者作为法医活跃的时期,没有如今发达的DNA比对技术,想要从几块残缺而零碎的尸块上发现凶案的信息,的确是一项艰难的挑战。但是想把一具尸体大卸八块而不留下任何线索也是不可能的,无论凶手使用的工具是刀、斧头还是锯子,都会在尸体的断口上留下痕迹,不同的工具留下的切口形状和颜色都不一样,经验丰富的法医只要观察断口,就能判断出凶手肢解尸体的工具种类,甚至是型号。金属的刀片在切割尸体时,还会在尸体表面留下表层涂料、金属碎屑,甚至是机油,通过对这些痕迹的提取和比对,能够为警方大大缩小侦查的范围。

在分尸的时候,从关节处下刀要远比直接切断骨头容易得多,但让人惊讶的是,实际上很少有凶手能够细心地分解关节,比如分割大腿的时候,绝大多数凶手都是直接把腿骨锯断,这段腿骨对法医来说太重要了,因为大腿骨的骨壁非常厚,因此切断它的工具会在上面留下清晰的痕迹,而很多骨壁薄的骨头就很难呈现出这样的效果。

作者在1981年调查的一起分尸案,就是半截大腿骨的切口提供了破案的线索。当时警方接到报案,一名房东在去找房客收租的时候失踪了,警察前去搜查现场,一名警察被一根斜插在地里的棍子绊了一下,他仔细一看,那不是一根棍子,而是一截折断的大腿骨,上面还挂着已经腐烂风干的皮肉。警方挖掘出了尸体,发现两条大腿被切断,头颅还被剥了皮,于是警方逮捕了这名房客提姆·博盖斯,博盖斯说自己被房东袭击以后进行自卫,但是拒不承认自己杀人分尸。于是探明真相的重任就交给法医了。

作者和他的法医同事仔细观察了两条腿骨,发现其中一条上有刀砍斧剁的痕迹,另一条只有斧头的痕迹,结合其他痕迹表明,凶手是用一把刀子切割掉了皮肉部分,然后试图用这把刀来切断骨头,但是刀并不是一个砍硬物的好工具,于是他又找来了一把斧头,一下子完成了肢解工作,在一条腿上成功练习之后,他又挥动斧子砍断了另一条腿。

随后,警方在博盖斯的家中发现了一把折叠猎刀,比对痕迹后发现与腿骨完全吻合。当作者握着这把猎刀在法庭上掩饰凶手是如何握住把手最末端,以获取最大杠杆力来切割骨头的时候,博盖斯当场表示认罪,因为他觉得作者关于杀人和分尸的掩饰实在太过于逼真了。

除了腐烂和分尸之外,法医们还经常面对第三个难题——尸体被焚烧。如果有人想彻底破坏尸体,那么焚烧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尸体被点燃之后,表皮会迅速碳化,然后彻底氧化燃烧,直到被烧光,骨头也会在长时间的高温当中变成深黄色,然后渐渐变成黑色,最后,如果时间足够长,有机物的残渣被焚烧殆尽,骨头就会变成白色。

尸体焚烧的时候,比较薄的骨头会出现纵横交错的裂纹,就像围棋的棋盘一样,然后碎裂成小方块,而相对较厚的骨头碎裂纹路就不同,比如前面提到的大腿骨,在断烧以后,会爆裂成一个个很小的月牙形碎片。通过这种方式,法医们就能够判断出燃烧过后的骨头属于哪一部分。毫无疑问,这样的拼图,会是一场极其考验法医耐心的过程。这一点在1985年的一起自杀案件当中就表现得特别明显。

1985128日,甘斯威尔地区的警察在一栋完全烧毁的小屋里发现了两具烧焦的尸体,小屋不远处停着他们的汽车,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两个人的衣服以及一封遗书。遗书上说,两个人名叫格莱德·米克和佩杰·詹宁,是一对情侣,但是詹宁斯的家人极力反对两人交往,让他们俩痛苦不堪,于是决定自杀殉情。现场调查也没有发现别的什么异常,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然而警察总觉得案情不对劲,那封遗书写了满满的八页纸,内容非常啰嗦,对于一个将死之人来说,过于鸿篇巨制了,而且遗书是米克一个人书写签名的,詹宁斯的名字并不在上面,这对于一对决意殉情的人来说就很反常。警方怀疑殉情是米克的一面之词,很有可能是他杀了詹宁斯,然后找了一个替死鬼,伪装自己逃之夭夭了。但是怀疑归怀疑,警方并没有证据来说服陪审团,除非作者和他的法医团队能让这些骨头告诉大家,死者生前的最后一刻发生了些什么。

两名死者的骨头在烈火中碎成了1万多块,而当地警方收集残骸时,把这些骨头混杂着泥土、石头等残渣一起装进了一个大袋子当中,又给这项工作人为地提升了难度。为了完成这项工作,作者求助了佛罗里达大学的考古学家,他们用筛孔很小的筛子分离出所有的骨头碎片,再按照骨头的颜色、纹路和厚度确定它们在人身上的位置,然后将它们逐一拼接起来。

首先通过一些特征性的骨头,比如詹宁斯做过手术的小腿,以及米克镶过金牙的牙床,确定了这两具尸体就是他们本人,而不是有人伪造现场。然后在詹宁斯复原的头骨上,发现了好几处生前被钝器砸击的伤口,很明显,在尸体被焚烧之前,詹宁斯是被人用石头一下一下把脑袋敲碎的。从现场勘探的情况来看,周围没有其他人进入的痕迹,所以可以确定詹宁斯是被米克活活打死的。尽管米克杀人之后自杀殒命,但他现在也只能带着杀人犯的罪名去地狱报道了。

在这个案子当中,作者和他的团队花费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才将1万多块焚烧、碎裂的骨头成功复原回去。多年以后,作者回忆起这个案子,依然认为这是他职业生涯最迷惑和最复杂的案件。如果不是他完成了这项壮举,这个案子的受害者一家恐怕永远都难以安息了。

你看,无论尸体被破坏的多么严重,法医们都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开口,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令人钦佩。然而在作者眼里,法医完全可以运用他的技术做出更多的贡献,比方说,不仅仅是让死去的遇难者指认凶手,还能让那些已经入土很多年的历史人物重新为我们讲述尘封已久的历史真相。作者讲了两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国第12届总统查克瑞·泰勒。根据历史记载,泰勒总统于185074日参加了一个庆典,回家以后,由于又热又渴,一口气吃了很多蔬菜、沙拉和水果,并且喝下了大量冰牛奶。过了没多久,他开始出现腹泻,并且病情越来越重,仅仅五天之后,泰勒总统就死去了。此时离他当上总统刚刚过去16个月。

泰勒逝世的时候,美国的历史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北方的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们正因为奴隶问题矛盾尖锐。在泰勒突然逝世之后,双方的矛盾愈发激化起来。泰勒在南方有着极高的影响力,同时他又是一位战功卓著的将军,坚定地反对任何试图分裂国家的行为。很多人都相信,如果泰勒能履行完他的任期,那么美国历史上这场造成了超过100万人伤亡的南北战争就能够避免。可是他恰恰就是在这个紧要关头突然死掉了,这让很多阴谋论者有了阐述空间。20世纪以来,关于泰勒总统是被反对派毒死的论调层出不穷,甚至不少书籍也将这种猜测作为卖点。

为了平息谣言,也为了给历史人物一个真相,作者接受了泰勒总统后代和一些热心人士的委托,准备对泰勒的遗骨进行毒性鉴定。这次鉴定主要是检测尸体中是否有砷元素,因为在泰勒总统的年代,砷的化合物经常被用来充当毒药,在中国,这种毒药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那就是砒霜。

急性砷中毒的人通常会呕吐、下腹部痉挛、腹泻和极度虚弱,这和泰勒总统临死前的症状非常相似。如果受害者在中毒以后又存活了超过28个小时,那么他的头发和骨骼里就会储存少量的砷化合物,即便过去很多年依然能够被检测出来。

给历史名人开棺验尸从来都是非常吸引人眼球的事情,当消息传出以后,各路媒体蜂拥而至。在全美国的注视下,作者和他的助手打开墓穴,吊出棺材,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棺材盖。作者检查了尸骨的牙齿,从每个手指的末端剪下一些指甲,取走了头发和一小块胸骨,以及几块被尸体液浸泡过的布料。如果有人用砷化合物毒杀了泰勒总统,就一定会在这些地方留下痕迹。

经过实验室化验,泰勒总统的所有样本砷的含量极其微小,不足以致死,甚至不足以产生症状。根据记载,泰勒总统在身体不适以后又活了五天,如果他确实被下了毒,那么砷元素有足够的时间进入他的身体,现在的实验室结果则显示他没有被下毒。因此,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泰勒总统是自然死亡。根据作者的推断,泰勒总统可能吃下了不洁净的蔬菜,7月的热浪也促进了大肠杆菌的滋生,使他重度感染而死。

如果说泰勒总统的死因影响的是他的家人、后代以及一部分喜欢捕风捉影的美国媒体,那么下面这个故事的影响无疑要大很多,因为他的主人公是俄国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这位俄罗斯帝国的末代皇帝在1918716日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根据记载,他和皇后、皇太子、四位公主、御医、厨师和两名仆人一起被枪杀。此后就不断有人跳出来宣称自己是沙皇的子女,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一名叫安娜·安德森的女子,她自称是沙皇的小女儿安娜·斯塔西亚,当时是晕了过去,被好心的士兵救下以后流亡国外。据说她知道很多沙皇宫廷里的事情,以至于当时存活于世的沙俄皇室贵族们也难以分辨。安娜以末代沙皇公主的身份游走于欧美各国,还对自己的身世发起了起诉,要求继承沙皇的财产。虽然最后法院以证据不足否决了她的身份,但是她依然赚的盆满钵满,甚至好莱坞也以她的经历拍了一部叫做《真假公主》的电影,拿到了奥斯卡奖。

1989年,苏联一名地理学家宣称在叶卡捷琳堡,也就是沙皇一家最后生活的地方附近发现了九具尸骨,他认为那就是沙皇一家的遗骨。由于尸骨的数目只有九具,比记载的枪决人数少,沙皇一家没有死,王子和公主还活在世上的传闻一下子又甚嚣尘上。如果能够证明这些尸骨就是尼古拉二世一家人的话,所谓沙皇后代的谣言就不攻自破了。作者和他的团队被邀请参加了这项工作。

九具遗骨分为四具男性、五具女性,其中三具女性遗骨具有刚刚发育成熟的特征,所有尸骨的颅骨都严重碎裂,使得在复原面部外形时非常困难。由于没有更多能表明身份的外在特征,他们将遗骨进行了编号,按照数字一一进行检查。

一号尸体是一个成年女性,虽然没有太多特征,但是作者敏锐地发现尸骨的踝关节有增生,说明这个女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蜷曲或者跪着,作者认为这具遗骨是皇后的女仆德米多娃,她需要时常擦拭地板或者做其他杂活,以至于在骨头上留下了痕迹。

2号尸体属于一个成年男性,头骨上有枪击伤,子弹从前额左上角射入,右侧太阳穴射出,作者认为这是御医波特金,当年的行刑队员厄曼科夫在回忆的时候曾说过,波特金中枪的时候是半转过头去的,这一点和枪伤完全吻合。

3号、5号和6号三具尸体都是年轻女性,根据它们的牙齿、齿根生长情况、骨盆发育情况以及身高,作者推断分别属于奥尔加、玛丽和塔提亚娜三位公主。

4号尸骨,作者相信就是尼古拉二世本人,他是一个中年男人,身材矮小,眉骨突出,上颚平坦,都符合沙皇本人照片上的形象,尸体的髋骨显示出长期骑马的典型磨损,而尼古拉二世也非常热衷于骑马。

7号尸骨属于一个年长的女性,她的骨骼被刺刀破坏的很严重,不过当法医们用照相机给头骨拍照时,牙床上的牙冠在闪光灯下发出了耀眼的光亮,经过仔细分辨,这布灵布灵的牙冠价值不菲,是用铂金打造的,里面还用黄金填充,毫无疑问,这就是看过很多次牙医的皇后亚历山德拉。行刑队员们搜光了他的珠宝,打碎了他的脸庞,但是没有拿走他的牙齿,昂贵的牙冠依然在70多年以后雄辩的发言证实了皇后的身份。

剩下的8号和9号两具尸骨经过鉴定,也很符合男仆川普和厨师卡里托诺夫应有的年龄和特征。一切都和历史记录对得上号,除了没有14岁的阿列克谢王子和17岁的安娜斯塔西亚公主。

在枪决的执行者给政府的报告里提到,枪决三天后,为了避免沙皇的尸体落入敌人之手,他们返回了现场销毁尸体,由于当时敌军逼近,时间紧迫,他们只来得及焚烧了其中两具尸体,其余则被泼上了硫酸。这两具尸体中一具是王子的,另一具女尸他们起初认为是皇后,后来又认为是女仆德米多娃,这就给了那些坚信公主没死的人最后一点希望。枪决的执行者怎么会把一个17岁女孩跟中年女性的尸体混淆呢?这种问题自然难不倒作者,他指出,沙皇一家是在19187月被杀死的,从枪决到焚烧尸体过去了三天,尸体在夏天的高温里腐烂了三天,早已膨胀变形,使得尸体很难被辨认,很有可能混淆。

作者的检测给了相关人员信心,既然这九具尸骨跟行刑人员的记录吻合,那么剩下的两具尸骨肯定也不难找到。果然,不久之后,在相同的地方,阿列克谢王子和安娜斯塔西亚公主的尸骨被挖掘了出来,他们都有被焚烧过的痕迹,经过DNA比对,这些尸骨身份确认无疑,俄罗斯方面认可了作者的结论,并将沙皇一家的尸骨重新安葬,也给这段历史悬案画上了一个句号。

本文中讲到的这些故事,不过是作者每天所经历着的工作当中的寻常一幕。至于为什么愿意在常人难以直面的腐烂尸骨当中投入如此大的工作热情,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每一具尸骨都有故事要讲给我们听,即使他们已经死去多年,去捕捉他们无声的呼喊和细语,为了他们,也为了活着的人,这就是我一个法医人类学家的责任。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