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传记传记

《攀岩人生》:传奇攀岩家汤米·考德威尔的励志自传,九指奇迹的创造者之路

铛铛铃2025-09-18传记403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是《攀岩人生》,副标题是“自我超越的力量”。本书是美国传奇攀岩大师汤米·考德威尔的自传。你对攀岩有所了解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谈谈你对攀岩的看法。

从各个方面来看,汤米·考德威尔都不像是能成为攀岩大师的料子。他是个早产儿,出生时就差点死掉。22岁那年,他在吉尔吉斯斯坦攀岩,被叛乱分子挟持成人质,在枪林弹雨中逃亡了六天才获救。再后来,他不小心锯断了自己的惯用左手的食指,医生对他的攀岩生涯宣告了“死亡”。面对逆境,汤米有过恐惧、挣扎和自我怀疑,但他没有认命,而是一次次用勇气和汗水去挑战自己的极限,也在挑战攀岩的极限。

2015年,36岁的他和搭档成功攀上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里的黎明墙,创造了攀岩圈的新历史。黎明墙是一面高约900米的花岗岩石壁,相当于三座埃菲尔铁塔的高度,它几近垂直,光滑如镜,有着世界上最难攀登的绝壁之称,一度被认为是不可征服的。但只有九根手指的汤米和搭档在岩壁上住了19天,不靠任何机械绳索的助力完成了这项壮举。除此之外,汤米还开辟了众多高难度的攀岩路线,这些线路让他名流攀岩史和极限运动史。对汤米来说,攀岩是他的爱好和生活方式,也是让他一次次从逆境中走出的最强动力。

我们今天讲的这本书,就是汤米对自己攀岩人生的一次回顾,他总计24万字、21章,汤米从自己出生开始,一直写到自己完成黎明墙的攀爬。本书出版后,受到了《纽约时报》等知名媒体的高度评价。本书讲的不仅仅是攀岩,也有我们普通人都要面临的恐惧、挣扎和困境。现代管理学奠基人、《基业长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说,汤米是所有人的精神导师。《英国卫报》评价本书道:汤米·考德威尔以他在岩壁上的壮举提醒我们,人生最壮丽的事业就是活着。

下面我将通过三个部分,带你走进汤米的攀岩人生。第一,初露锋芒;第二,绑架与断指;第三,征服黎明墙。

先说第一部分,初露锋芒。

汤米·考德威尔,19788月,出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普通家庭,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由于早产,汤米出生时体重仅2kg,肺部没有完全发育,也不能维持自己的体温,医生们都觉得这个孩子活不了几天。但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小汤米活了下来,只是从小就长得十分瘦弱。他的手眼协调能力很差,还戴着厚厚的眼镜,因此他做什么都很慢,学习也很吃力。小汤米性格内向,在学校里没什么朋友,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用小铲子挖地道,或者把杂志剪成等边三角形。这样一个有点古怪的孩子,却在父亲麦克的引导下,从小就爱上了攀岩。

麦克是一名中学老师,也是名健美狂和攀岩爱好者。他在健身上拿过科罗拉多先生和美国中部先生的称号,业余时间还给人做登山向导。迈克认为,父母能给予孩子最重要的是处于逆境时的应对能力,所以既要给孩子奖赏和鼓励,也要让他们略微受些挫折。其他孩子在家里做家务挣零用钱,但汤米家靠锻炼赚,爸爸在家里实行健身积分制度,做100个仰卧起坐或者30个俯卧撑,都能换到加分,一分相当于十美分。除了钱,爸爸也会给予别的奖励,汤米第一次连续做完20个引体向上,得到了一个巨大的冰激凌;他第一次连续跑完5km,爸爸让他坐在摩托车后座,带他兜了一圈。而到了周末,徒步、爬雪峰、夜宿野外是汤米一家人的固定项目。

汤米最早的记忆是在三岁的时候,爸爸带着自己和六岁的姐姐桑迪在科罗拉多一个高山雪洞里过夜。那时汤米还穿着纸尿裤,和姐姐蜷缩在一个单层的羽绒睡袋里,躺在爸爸身旁,洞外狂风呼啸,爸爸每隔几个小时就会醒来,去铲除洞口外面的积雪,防止一家人被困在洞里。他还会带着孩子们去攀岩,每次攀爬,爸爸总是第一个带着绳子和保护装置上去打前哨,然后依次是姐姐、汤米和妈妈。他教孩子们如何给绳索打结和为彼此打保护。他说,攀岩不是单纯的找刺激、玩心跳的活动,这是一项用智慧、注意力和技术来确保安全的一项运动。

随着汤米逐渐长大,他开始在假期跟随父亲辗转美国和欧洲各地的户外攀岩场。大多数时候汤米都很害羞,但在岩壁上,他就像是活了过来,攀岩逐渐成为他生活中的头等大事。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一种主流的攀岩方法叫做自由攀登。传统的自由攀登中,攀登者不借助任何器械装备,靠自己爬上去。一般来说,领攀者,就是爬在前面的人,会根据线路特点,凭借经验,用绳索等器械在岩壁上设置临时保护点,以在攀岩者脱落时提供保护。而跟攀者会在攀爬时收取下方的保护装置,领攀者和跟攀也通过这些绳索器械为彼此提供保护。传统自由攀登危险性较大,需要攀岩者具备丰富的攀岩经验。而欧洲人则已经开始流行运动攀,他们在岩壁上打上永久的锚点,为攀岩者提供保护。运动攀非常安全,能让攀登者专注于自己的运动能力,因此主要用于竞技比赛,也适合攀岩者进行训练。运动攀也是如今最流行的攀岩类型。

在爸爸的陪伴下,不同的攀岩类型汤米都有所尝试。1995年夏天,16岁的汤米跟着爸爸到了犹他州,那里正在举行的雪鸟赛吸引了全美的运动攀好手参加,其中不乏汤米的偶像。在专业组比赛之前,还有业余组比赛,爸爸让汤米报了名,没想到汤米轻松地完成了所有线路的比赛,拿了业余组第一名,并借此进入到专业组的比赛,和自己的攀岩偶像们一较高下,是汤米想都不敢想的。也许是对自己期待太低,汤米什么也没多想,就只管往上爬。当他成功登顶的时候,全场观众都站起来欢呼跺脚,汤米夺得了比赛的冠军,一战成名。

在那之后,他拼了命的练习,放假时,他一周练习五天,每天5~10个小时,直到身体响应不了大脑的指令为止。他爬了很多很难的线路,成了美国最成功的攀岩者之一,也登上了各类专业杂志。当他在户外的攀岩地时,会有人跟他要签名。

好,以上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由于早产,汤米从小身体孱弱,但他在父亲的引导下,逐渐爱上了攀岩。19岁的时候,高中刚毕业的汤米决定放弃上大学,开车去全国各地参加攀岩比赛,父母支持了他的决定,允许他每次回家,家里的食物都可以想拿多少就拿走多少,但是不会给他任何金钱上的支持。汤米靠比赛的奖金生活,扣掉报名费,每月还能剩100美元左右,够他继续攀岩和参加比赛了。他睡在车里,每个月两次去教会的浴室洗澡,其他时候就待在廉价电影院和公共图书馆里面。他在卖过期食品的商店买吃的,有时也翻垃圾桶。这样的生活听起来非常艰苦,但攀岩圈奉行的也正是这种纯粹的、非物质的生活。对于汤米来说,这种放弃物质需求而带来的自由,是弥足珍贵的。而且在路上,他还遇到了一个名为贝斯·罗登的加州女孩,贝斯是当时美国最出色的女子攀岩选手之一,两人开始结伴攀岩,很快坠入爱河。

然而,就在汤米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时候,命运却把他抛向谷底。20多岁的年纪,他先后经历了被绑架和断指事故,险些葬送了自己的攀岩生涯。那么这些事件是如何发生的,汤米如何从逆境中走出,攀岩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二部分的解读,绑架与断指。

2000年,贝斯受到著名户外品牌北面公司的赞助,前往吉尔吉斯斯坦的卡拉维新地区攀岩一处高山花岗岩壁,这里被叫做中亚的优胜美地,很受欧洲攀岩者欢迎。但是这地方很偏僻荒凉,没有基础设施,为了不和女友分开,汤米自荐成为摄影师的助手,帮摄影师挂绳子,方便摄影师在空中拍摄。可就在汤米、贝斯和摄影师领队一行四人抵达吉尔吉斯斯坦的时候,一股隶属于塔利班的叛乱分子向吉尔吉斯斯坦发动攻击,美国国务院也警告国民不要前往该地区,但是这些信息被汤米他们忽略了,他和女友贝斯沉醉于攀岩之中,贝斯还在一座60米高的岩壁上给汤米过了22岁生日。

正所谓好梦易醒,一天,汤米被刺耳的枪声惊醒,子弹从头顶掠过,他们四个人被勒令爬下山崖,成了叛乱分子的人质。白天,叛乱分子和吉尔吉斯斯坦军队交火,爆炸掀开岩石和泥土,机枪疯狂的回击,高原冻土上血流成河,尸体扭曲着四肢躺在地上。很快,叛乱分子只剩下两个人,为首的阿卜杜勒和一个名叫苏的20岁青年,他们在夜间带着汤米一行疯狂逃亡。恐惧、震惊几乎压垮了汤米,让他一度处在一种麻木的状态中,贝斯则不住的颤抖,哭着质问:“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要遭受这样的事?”

六个人每天分食一根能量棒充饥,喝的则是掺杂着泥沙的河水,汤米和同伴们很快消瘦了下去。由于摄入的能量不足,他们的意志力也开始消沉。汤米逐渐意识到,他们也许等不到营救,一切都得靠自己。而当地崎岖的山地地形给了人质们机会,因为叛乱分子爬山时需要这些攀岩者的帮助。在被劫持的第六天晚上,阿卜杜勒决定独自出去寻找食物和保暖衣物,苏则带着人质们翻越一座600多米的山,山上既有碎石带,也有几乎垂直的悬崖。汤米瞅准机会把苏推下了山,他和人质们得以摆脱挟持,最终找到了吉尔吉斯斯坦军队获救,回到了美国。

但被绑架带来的心理创伤影响深远,小时候,汤米参加摔跤比赛,只要对手一哭,她就立即心软,让对方获胜。而现在,他为了活命杀了一个人,虽然后来他得知被推下山崖的苏还活着,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汤米都难以摆脱杀人这件事的阴影。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应该有什么感觉,是该恐惧的发抖,还是兴奋地大叫“活着太棒了”。高山上的血泊、子弹击中巨石的场面、人的尖叫声、火箭弹尖锐的破空声,每天都在他的脑中闪回。他时常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两眼茫然的盯着前方,贝斯会突然害怕的哭起来,她总是做噩梦,觉得叛乱分子还会跑去美国追杀自己,还对汤米产生了过度依赖。

面对儿子的困境,爸爸迈克只知道一种解决方法,他对汤米说:“回到你的战场,孩子。”汤米也渴望回到群山之中,渴望再次攀岩。他去了加州的优胜美地国家公园,那里的天空是古蓝色,森林飘着潮湿的气味,更重要的是,优胜美地群山环绕,是著名的攀岩胜地。面对眼前壮丽的岩壁,单纯的幸福感流遍汤米全身,他感到了自身的渺小,压力似乎消失了。

可就在一切都在好转的时候,又一次意外差点夺走了汤米的攀岩生涯。一天,他为家里新买的洗衣机和烘干机搭台子,在使用电锯的时候,因为大意锯断了自己的左手食指,没法接回去了。医生对他说:“汤米情况不太好,你会失去你的手指,你最好开始想想你今后要做些什么。”汤米是左撇子,但最重要的食指只剩下1/3,他还怎么抓住那些光滑岩壁上的小凸点,怎么使力向上爬呢?

贝斯给汤米找来了最好的理疗师,理疗师告诉汤米,他需要训练手部神经,以降低断指剩余部分变得过度敏感的风险。他每天要做脱敏练习,用断指交替触碰冷水和热水,然后再重复,接着他要用手指去戳不同的东西,比如大米、扁豆,还要用铅笔头上的橡皮擦敲打断指,好让断指适应触摸的质感和强度。他还要做灵巧度练习,把硬币撒在地毯上,用其他手指配合断指把硬币一枚枚捡起来,直到断指可以执行精细的动作。在这之后,他还要不断的冰敷断指。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汤米拿不住车钥匙之类的小物件,由于患肢疼痛,他时常觉得食指尖酸痒疼痛,尽管已经没有指尖了,但最后他意识到,唯一让他止步不前的只有他自己的想法而已。

从小爸爸就教他,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应对。他,出院后,爸爸做了一台手指力量训练器给汤米训练,他还会抓着杠铃片锻炼手指力量,而在雪地上跑加速了血液循环,让他感到力量又回到了自己身上。出院三周之后,汤米就参加了一场抱石比赛,“抱石”的“抱”是抱石头的“抱”,抱石是攀岩的一种形式,参赛者不使用任何绳索,攀爬离地面不高的小型岩石,岩壁的下方会放置用塑料泡沫填充的抱石垫,以保护脱落的攀岩者。汤米在那次比赛中拿了第三名,这让他很意外,也坚定了她继续努力锻炼的决心。

由于缺了根关键的手指,他的技术动作也开始变化,比如他学会了依靠增强肩膀的力量来补偿缺失的手指。以前攀岩时他会用手指捏住手点,也就是岩壁上能被攀岩者借力上爬的凹凸处,但现在他会更多把手指放在手点内侧,用力向外推断指,反而让他越来越专注于技巧的提升,倾向于爬一些高难度需要思考的路线。

2003年,绑架事件约3年后,汤米和贝斯举行婚礼,在汤米的陪伴下,贝斯逐步恢复了训练,她成功征服了几条高难度的户外攀岩线路,但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阴影一直如影随形,而一次意外的脚部受伤让贝斯不得不暂停攀岩,这让她的心情重归灰暗。汤米努力陪伴贝斯,觉得让贝斯开心是自己的责任,但他自己也渴望挑战极限,拥抱未知。贝斯却越来越追求稳定的生活,攀岩者的收入并不高,只有少数像汤米这样的顶尖选手能从赞助商那里获得赞助费,但金额无法和主流运动员相提并论,职业攀岩者的运动生涯也很有限,贝斯担心,等到他们不再年轻,身体和手指的力量大不如前的时候该怎么办。多年来,他们长期在外露营,在世界各地的盐场过着流浪的生活,但一旦他们有了孩子,还要住在汽车里吗?两人的关系开始产生裂痕,也许汤米和攀岩本身都会让贝斯想到被绑架的噩梦,也许贝斯只是把在绝境中对汤米的依赖当成了爱。终于有一天,贝斯告诉汤米,自己爱上了别人。

离婚让汤米感到伤心和迷茫,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头扎在优胜美地的岩壁上,在那里有一整块巨大陡峭的岩壁,高约900米,是埃菲尔铁塔的三倍,每当黎明到来,旭日初升,这面岩壁便会被第一缕阳光染上橙色的光辉,美得不可名状,它就是黎明墙。这面墙几近垂直于地表,表面平整,一直以来,人们都觉得不可能用自由攀登的方式,仅靠人类的身体就能爬上去。但是面对这面无法征服的岩壁,汤米心中的火花在燃烧,对他来说,自由攀登黎明墙代表着纯粹,代表着他对攀岩和生活的热爱,成功与失败都是这些年付出的一种证明。

下面我们就将进入到第三部分,征服黎明墙。

要征服黎明墙,不能一蹴而就,汤米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到一条攀爬的完整线路。约从2008年起,他就开始做这项工作,他先从黎明墙的顶端绳降下去,也就是用绳子往下降,寻找可以成为着力点的岩点,也就是岩壁上那些凹凸处。在一些地方,岩点小到肉眼几乎看不见,汤米就用绳子荡来荡去,像读盲文一样,用手掌摸索岩石的表面,看哪些地方的岩点能让他连贯的攀爬,然后他再把这些岩点和动作连起来,连成一段路线,术语叫做“绳距”,绳子的“绳”,距离的“距”。一段完整的攀岩线路,可能由若干段绳距组成,每段绳距约为30米左右。一般来说,每段绳距的尾端应该是岩壁上的一个平台,或者能够站立的点,也可以是攀登方式明显改变的地方。每搞定一段绳距,汤米就开始研究另一段绳距,直到把它们全部串联起来,他在黎明墙上设置了32段绳距。

他要做的第二件事是研究适合攀岩的天气条件,你得在天气凉爽的时候爬,这样攀岩鞋底的橡胶才能产生理想的支撑,不会让你从花岗岩上滑下来。天气太热、下雨等等都会影响攀爬条件和攀岩者的身体状态,而从山顶掉下来的大块落冰,更是有着“寡妇制造者”之称,会直接危及攀岩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冬天下雪后的晴天也可能是危险的。最终,汤米经研究发现,要攀登黎明墙,必须在晴朗干燥的冬天,而要想遇上这样的好天气,得看运气。

他要做的第三件事是找到合适的攀岩搭档。2009年,一个名叫凯文·乔治森的攀岩者找到汤米,表示想和他一起攀爬黎明墙。凯文是一名出色的抱石攀岩者,虽然没什么户外大岩壁的攀岩经验,但对于攀岩有异乎寻常的热情和耐力,技术也十分出色。他和汤米一起研究线路,为攀岩做准备。

201011月,汤米和凯文第一次尝试从地面自由攀登黎明墙,他们爬了十天,完成了1/3的路段,结果大风和暴雪接踵袭来,雪积了一米多深,他们只得放弃。接下来的几年中,汤米和凯文又多次回到黎明墙,在岩壁上练习,但是2011年,凯文的左脚意外的卡进了一个很小的岩石夹角里,扭伤了脚踝。2013年,汤米拖着约11kg的补给攀登时,托包掉落下坠的力量导致汤米肋骨错位。每一次事故都足以把人劝退,但汤米的应对是继续磨练自己的体力、技术和意志。他在落基山国家公园找到了一个名叫混沌峡谷的地方,每天先跑步一小时,然后练习四五个小时的抱石,抱石能帮他增强上半身的力量,他经常累到上半身肌肉都在颤抖,然后再跑步下山,回家后再做几个小时的运动,锻炼攀登时所需的专项力量。技术方面,汤米用视频拍下自己的动作,然后逐一分析、强化训练。他还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不再吃面包和加工过的糖,也不再喝酒和咖啡。

幸运的是,他的疯狂训练得到了第二任妻子贝卡的支持,贝卡性格独立、积极乐观,并不介意汤米离家几个月在优胜美地攀岩。而汤米的父母和朋友,也对他这些年的训练提供了无私的帮助,甚至他的前妻贝斯也主动提出,在汤米练习攀岩时帮忙为他打保护。

201410月底,汤米和凯文在黎明墙下碰面,进行了一个月的练习。到了12月初,他们两人都已经达到了最佳的状态,决定圣诞节过后就开始挑战黎明墙。一面900米高的岩壁,是不可能一天内爬完的,他们得住在岩壁上。因此,汤米和凯文事先在360多米高的地方搭好了一个吊帐大本,“吊灯”的“吊”,“帐子”的“帐”,这种帐篷用铝架撑开,有一张胶合板大小,用一根膨胀螺钉吊在岩壁上。汤米和凯文每天往上爬一部分,夜里结束攀爬后,他们会沿着事先设置好的固定绳索回到吊帐大本营睡觉,如果爬到了吊帐上面,则会绳降到大本营。第二天开始攀爬前,他们会返回之前完成攀登的最高点,从那里继续往上爬。假如攀登时他们脱落,就要从失败的那段绳距的底部重新爬。除了设置大本营,汤米还准备了充足的水、食物以及创口贴、护手霜等必要装备,事先从可以走人的路送上山顶,随时给他们补给,光是攀岩鞋,他就带了八双。

20141227日下午03:30分,太阳掠过黎明墙的边缘,汤米和凯文穿好攀岩鞋,开始了对黎明墙的挑战。这天寒冷干燥,是攀岩的绝佳时间,为了这一天,汤米足足准备了7年。

攀岩的前三天,一切顺利,他们完成了最下面的十段绳距。每天早上,汤米都会在吊帐里煮咖啡,然后感受第一缕阳光照亮岩壁,晚上回到吊帐,他会小心的护理指尖上的皮肤,把倒刺剪掉,老茧磨掉,然后涂上特制的护手霜和保湿霜。不攀岩的时候,她和凯文几乎都在讨论动作,比如脚趾如何踩在几乎看不到的小石棱上,如何把脚法和平衡力、身体紧张度完美结合,让手指扣住只有硬币那么厚的石棱上。

第三天,也就是29号晚上,寒潮来袭,树枝在风中扭动着,然后折断,吊帐被风吹得不断的拍打着岩壁,好像机关枪一样发出啪啪声,这让汤米又想起十多年前在吉尔吉斯斯坦的遭遇,但此时他比那时要坚强。在攀爬的间隙,他会把双腿悬在吊帐外头,仔细回想过去7年,为了攀登黎明墙,自己多少次把沉重的装备和补给拖上岩壁,或者回想自己如何反反复复抓住同一片岩石,努力寻找一条向上的路。

第五天,风停了,攀岩继续,之后的绳距愈发艰难,有时候汤米从绳索上脱落,他会感到丧气、尴尬,会质疑自己的能力,但他也会问自己,人生中有多少领域,能让人一遍又一遍的锤炼自己,他于是开始平复心情,重新把注意力放在对身体和思想的掌控上,仿佛除了那个岩点、那组动作,其他什么都不再存在了。攀岩归根结底是控制力的游戏,而在经历过种种艰难之后,他终于意识到,多年来的训练已经让他的身体变得更强,也让他的信念变强。而在岩壁上,信念有时候比身体、比技术更重要。

接下来的几天中,汤米状态大好,完成了第18段绳距,但正如黎明前总要经历一段黑暗的时光一样,他们也经历了最艰难的时刻。凯文卡在第15段绳锯上,他的手指被石头戳了个洞,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六天里他尝试了九次都没成功,士气大跌。此时的汤米面临着一个选择,自己独自爬上,成为玩攀黎明墙的第一人,还是相信搭档和凯文一起登顶。凯文不想放弃,但也不想拖累汤米,他们在岩壁上每多待一天,体力、精神气就会被多消耗一点,好天气也未必会一直眷顾他们。而且此时他们对黎明墙的挑战,已经引起了民众和媒体的关注,很多民众自发跑来优胜美地见证奇迹,汤米的父母、妻子贝卡,很多朋友,包括前妻贝斯,也带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来到岩壁下,给汤米鼓劲儿。蜂拥而至的媒体则纷纷猜测,汤米会不会抛弃凯文,自己直接登顶,这让两人尤其是凯文压力倍增。

但是汤米并不想抛下同伴,他告诉凯文:“我不在乎你在第15段绳距花多少时间,我们要一起上去。”他决定自己先攀几段,同时等待凯文的手指恢复之后,全力协助凯文。这期间他的手机意外掉下崖壁,这让他终于可以远离那些烦人的新闻标题,找回攀岩带来的纯粹的乐趣,他开始欣赏周围,发现自己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东西,比如山谷对面的橡树上,还有着一些红色的树叶,夕阳将光影投入远方。他的积极态度让凯文减少了压力。

16天,凯文再次对第15段绳距发起挑战,他小心翼翼地在薄薄的岩石棱上移动,岩壁下的观众紧张的屏住了呼吸,终于,凯文完成了第15段绳距,这是他一生中最难的绳距,他发出胜利的嘶吼。那之后,两人势如破竹,到了第18天,他们爬上了第28段绳距,次日,他们将完成最后的四段绳距,创造历史,完成自由攀登黎明墙的首攀。

在最后的攀爬前,汤米和凯文躺在睡袋里,享受最后几个小时的独处时光,汤米把手放在精美的花岗岩上,看着眼前的岩壁和远处的高山,它们不惧岁月在大地上绵延演变,汤米试着多感受一会儿,再多一会儿就好。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