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人文人文

《六舰》:北非海盗逼出的美国海军崛起之路

铛铛铃2025-09-20人文562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您解读的书叫《六舰:副标题是美国海军的诞生与一个国家的启航》,作者是美国海军战争学院讲师、海军史研究者伊恩·托尔。

今天的美国海军,号称世界上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实力最强的海上力量。它拥有超过240个海外基地,其数百艘战舰全球游弋,扼守战略要地、控制重要航线,是美国政府干涉国际政治、充当所谓世界警察的主要工具。然而回到200多年前,美国海军可不是什么霸道总裁,六艘主力舰就是它的全部家当了。全球游弋?想都别想,那是英国海军的专利。而美国海军往往连家门口的安全都保障不了,它因此被国内舆论指责为浪费纳税人钱财,不如解散算了。

曾几何时,这支小型海军竟然横穿大西洋,驶入地中海,为美国商船提供护航。更出人意料的是,1812年第二次英美战争爆发后,美国海军打得有声有色,六舰中的“总统号”“宪法号”等表现亮眼。此战也唤醒了美国人的海洋意识,美国开始建设远洋海军,最终跻身海军强国。所以,美国海军乃至美国民众,对这草创时期的六艘战舰怀有深厚感情。像传奇战舰“宪法号”,历经维修改造,由美国海军管理,时不时还出海刷一下存在感。2010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指定它为国家之船,可见其地位之崇高。

在《六舰》这本书中,作者就以“美国号”“宪法号”“星座号”“总统号”“切萨皮克号”和“费城号”这六艘战舰为主角,用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文笔,勾勒出美国海军的崛起之路。我的讲述将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美国海军的诞生与重建;第二部分,三场战争奠定发展基础;第三部分,从传奇之战到远洋海军。

好,我们先来讲第一部分,美国海军的诞生与重建。

历史学家常会把美国海军的历史追溯到1775年。这一年4月,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民兵武装向英军发起攻击,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不久,13个殖民地的代表齐聚费城,召开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大陆军,并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大陆会议还成立了一个海洋委员会,责成七名成员建立海军,其中就有日后的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亚当斯的政治才干毋庸置疑,但当时的他对海洋和海军几乎一无所知,这也是整个海洋委员会的通病。结果可想而知,独立战争期间,美国总共建造了13艘战舰,七艘被英国皇家海军俘获,四艘为防止落入敌手,被自己人炸毁。初生的美国海军还没来得及形成战斗力,就遭到了灭顶之灾。要不是得到法国海军和西班牙海军的鼎力相助,美国将彻底失去北美海域的制海权。

如此惨淡的表现让美国人非常不满,所以战争刚结束,仅存的几艘战舰被悉数拍卖,相当于把海军清零了。当美国联邦政府成立时,政府预算根本没考虑海军,因为纳税人不愿意浪费钱。可有些钱是必须要花的,否则将付出更大的代价。美国人很快尝到了没有海军的苦果。

首先是英国卡脖子。独立战争前,北美大陆的进出口贸易高度依赖加勒比群岛,北美的面粉、肉类、咸鱼等源源不断地输入加勒比,换取蔗糖和咖啡。美国独立后,英国禁止美国商船进入牙买加、巴哈马等英属加勒比岛屿,这对美国的海外贸易形成冲击。唉,同属加勒比的古巴、海地和波多黎各不是在其他欧洲国家手里吗,美国可以跟他们展开贸易啊。话是这么说的,可加勒比地区海盗横行。独立战争时,北美商船能得到英国皇家海军护航,免受侵扰,而现在皇家海军撤销保护,美国商船孤立无援,屡屡遭海盗打击、贸易封锁。加上海盗劫掠,使美国与加勒比群岛的贸易量下降了50%以上,连带着码头变得萧条,海员和造船工人无事可干,农场主和渔民也失去了生存资源。商人们哀叹,生意比从前差十倍,一切都非常糟糕。

美国人最初的反应是,既然传统市场被切断,那就开拓新市场,方向有两个,中国和欧洲。1785年,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美国商船满载皮革、胡椒、花旗参驶向广州。第2年返航时带回丝绸、茶叶和瓷器。此次航行投资12万美元,获利3.7万美元,利润率30%。许多商船纷纷效仿,美国货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不过,由于巴拿马运河尚未开通,商船从美国东海岸启程前往中国,先要跨越大西洋,绕过好望角,再在印度洋上航行数千公里,航程十分漫长,所以美国更愿意开拓欧洲市场,并先后与法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签署协议,美国借此打入当时欧洲最繁荣的贸易商圈——地中海。到18世纪后期,每年有100艘美国商船和1200名美国水手向地中海运送2万吨糖、面粉、米、咸鱼、木材,并采购大量葡萄酒、柠檬、鸦片和橄榄油返航。

可地中海商贸圈也不是风平浪静,美国商船又遇到了老问题——海盗抢劫。而地中海海盗比加勒比海盗更难对付,因为他们的背后是巴巴里诸国。巴巴里诸国泛指地中海南岸的四个北非邦国,由西往东依次为摩洛哥、阿尔及尔、突尼斯和的黎波里,他们名义上效忠奥斯曼帝国,统治者称帕夏或苏丹,但实际上各自为政。巴巴里诸国没有农业和工业,民众的传统技能就是当海盗劫掠过往商船。17857月,两艘美国商船被阿尔及尔海盗俘获,商品洗劫一空,船员沦为奴隶。时任驻法大使托马斯·杰弗逊向法国求助,法国的建议是花钱消灾,这其实是欧洲各国的惯例。尽管英国、法国、西班牙都拥有强大海军,对付几个海盗不在话下,可要根除绝非易事,因此他们宁愿向巴巴里诸国交保护费。法国人还告诉杰弗逊,鉴于美国海军太弱小,保护费还得高一点儿。那多高呢?阿尔吉尔·帕夏开出的价码是每年100万美元,另外花近6万美元赎回被俘船员,摩洛哥、突尼斯和的黎波里的保护费还要另交。相比于其他国家每年十几万美元的保护费,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敲诈美国。杰弗逊断然拒绝,这就激怒了巴巴里诸国,他们开始有针对性地劫掠美国商船,一时间,美国与地中海贸易几乎断绝。

无奈之下,美国政府只能乖乖缴纳保护费,买个平安。冷酷的事实教训了美国人,美国海军真不行啊!17941月,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建立一支舰队,具体任务落到了战争部长亨利·诺克斯肩上。诺克斯明白,海军战斗力的关键在于战舰和水兵。先说战舰,他选择了约书亚·汉弗莱斯。汉弗莱斯是费城的专业造船商,建造过300多艘商船,对于船舶构造非常了解,是打造战舰的最佳人选。果然,他一上任就全身心投入到战舰的研发和设计之中。

当时战舰均为木制,采用风帆动力,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叫战列舰,装载74门火炮,又大又沉,通常用作海军主力舰;第二类,巡航舰的体量小一些,火炮数量20 - 50门不等,可与战列舰组成编队,也可单独作战;火炮少于20门的小型战舰,如双桅小帆船、单桅纵帆船,归入第三类,统称未定级战舰。汉弗莱斯研究后认为,战列舰的造价高昂、维修复杂,还要有高素质水手,适合英国这样的老牌海洋强国,美国海军应当以巡航舰为主力舰。火力方面,汉弗莱斯给每艘巡航舰配备44门炮,既能对付海盗船,也能抵挡战列舰,这被认为超出了实际所需,引起批评,但汉弗莱斯坚持己见。事实证明他是有远见的,因为后来美国确实同法国和英国开战了。这样,美国海军确定了以六艘44门炮巡航舰为核心的舰队规模,这六艘船将分别在费城、波士顿等六座城市建造。

船有了,该招人了。重建海军的消息一传开,求职信雪片似的飞向战争部长诺克斯的办公桌,不少政客、富商还把门路走到了总统华盛顿那里,为亲朋好友谋求官职。华盛顿态度明确,重要的是能力不是关系,他直截了当地告诉一位老朋友:“您儿子没有当舰长的资质,连见习军官都不够格,请回吧。”华盛顿和诺克斯排除干扰,选定六名舰长,并要他们监督各自战舰的建造。

1797510日,美国海军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战舰,重达1500吨的“美国号”在费城下水,随后“星座号”“宪法号”相继下水,另外三艘巡航舰也在改造中。而此时随着国际局势巨变,它的对手已不仅仅是海盗,还有法国和英国,这对初具规模的美国海军无疑是全新的挑战。美国海军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第二部分,我们就通过三场战争来看美国海军的成长过程。

作者认为,在美国海军早期的发展史上,有三场战争起到了奠基作用,分别是美法准战争、远征地中海和第二次英美战争。

先讲美法准战争,这也是美国海军的建军之战。独立战争期间,法国为美国提供了大量援助,战后美国面临英国的贸易封锁,是法国对美国开放市场,使美国不至于山穷水尽,所以美法一直是盟友。然而,两国关系在18世纪末期发生逆转,主要原因是美国人总想着改善英美关系,结果终于在1795年,两国签署杰伊条约。该条约赋予英国商船在北美内陆河道航行的自由,并承认英国对加勒比群岛拥有贸易主导权,作为交换,英国不再封锁美国。此时法国正和以英国为首的反法同盟对抗,美国人的举动在法国人看来无异于背叛,法国政府随即召回驻美大使,并警告说,法国海军将搜查所有美国商船,如发现英国货物,整艘船都要没收。法国还派出私掠船侵扰美国海岸,私掠船是一种政府特许的武装民船,专门抢劫他国商船,说白了就是获得国家授权的海盗。两国至此进入战争状态,可由于谁都没有宣战,这场战争就被称作美法准战争。

法国主要凭借的是私掠船,30多艘法国私掠船控制了美国和古巴之间的海域,相当于卡住了美国海外贸易的门户,美国海军必须出手了。已经下水的三艘巡航舰“美国号”“宪法号”和“星座号”悉数出动,为本国商船护航。美国巡航舰拥有44门火炮,对付火力较弱的私掠船绰绰有余,美国国会又拨款将一些商船改造成小型战船,配合作战。这样,美国海军对法国私掠船拥有了压倒性优势,体现到战果上,就是法国私掠船被接连击沉或俘获。1798年,美国海军俘获约90艘私掠船,第2年又俘获38艘,加勒比海域几乎见不到法国私掠船的踪迹,连海盗也在美国海军的打击下大为减少。美国“星座号”还重创了法国巡航舰“复仇号”,取得重建后的首次胜利。此战表明,美国水兵的技能可以和欧洲的优秀水手相媲美。据统计,由于海军护航,美法准战争期间,美国避免了900多万美元的航运损失,相比于每年140万美元的海军经费,可谓物超所值。美国政府第一次认识到了海军的价值,于是加紧改造剩下的三艘巡航舰。1800年,靠政变上台的拿破仑为孤立英国、停止对美作战,美法准战争画上句点。这时候,美国海军的六艘主力舰已经全部竣工,他们是先期下水的“美国号”“宪法号”“星座号”,以及战争期间下水的“总统号”“切萨皮克号”和“费城号”,美国海军算是真正成军了。

接着讲第二场战争,远征地中海,这是美国海军的立威之战。与法国的冲突结束后,美国人又把目光投向了地中海,这不奇怪,1800年当选美国总统的正是15年前向巴巴里诸国支付保护费的托马斯·杰弗逊,他把这件事视为奇耻大辱。更令他恼火的是,巴巴里诸国经常出尔反尔,事先说好的保护费,过一阵就不作数了,要重新谈。比如的黎波里·帕夏·尤素夫就曾大幅度提高价码,并威胁说,如果不满足要求,就无法确保美国商船的安全。杰弗逊愤怒地表示,我再也不能忍了!于是,杰弗逊以“宪法号”为旗舰,“费城号”辅助,再加上几艘小型战舰,组成地中海特遣舰队,奔赴的黎波里,总司令由“宪法号”舰长,参加过独立战争的老海军普雷布尔担任。

1803812日黎明,地中海特遣队从波士顿起航,开始美军史上第一次远征。经过一个月航行,特遣队驶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交汇处——直布罗陀海峡,这里也是英国最重要的海外基地之一。杰伊条约签署后,英美关系改善,面对文化、语言和职业都相同的美国海军,英国皇家海军表现出了极大的善意,允许普雷布尔把直布罗陀当作基地,特遣队有了落脚之地。普雷布尔先派战舰在摩洛哥海域巡航,俘获一艘海盗船,并从船上搜出了摩洛哥帕夏的命令——俘获所有美国船。“你这是把美国当冤大头,使劲薅羊毛啊!”普雷波尔当即率领特遣队抵达摩洛哥港口,耀武扬威,摩洛哥帕夏被这阵势镇住了,承诺停止针对美国舰船的敌对行动,这增强了普雷布尔的信心。他派“费城号”赶往的黎波里封锁港口,“费城号”是一艘重1240吨的44炮巡航舰,火力仅次于“宪法号”,普雷波尔确信它一出动,的黎波里帕夏尤素夫就会服软。

18031031日清晨,“费城号”靠近的黎波里港,发现一艘海盗船,“费城号”立刻追击,却不小心驶入浅水区,触礁了,无法动弹。船员们将火炮扔进大海,减轻重量,船依然一动不动。尤素福看个正着,当即派出九艘炮艇,炸毁了“费城号”的桅杆,“费城号”上的军官开会认定,继续抵抗毫无意义,投降吧。就这样,“费城号”成为美国第一艘被俘的主力舰,307名官兵被当作人质关押起来。尤素福趁机向美国索要巨额赎金,消息传出,美国海军沦为欧洲列强的笑柄,主力舰竟落入海盗之手,废物啊!普雷布尔这才想起搜集情报,情报显示,的黎波里港设置了115门火炮,并拥有数量众多的小炮艇,尤素福还将“费城号”新装上火炮,放到主航道上,作为防御工事的一部分。普雷布尔手头仅有“宪法号”一艘巡航舰,另加四艘辅助船,实力不够。为今之计,只有摧毁“费城号”,挽回点颜面,这个任务交给了25岁的中尉斯蒂芬·迪凯特。

18042月,迪凯特驾驶着伪装成本地商船的“无畏号”驶入的黎波里港,守卫误以为是自家船只疏于防备,接近“费城号”时,迪凯特大喊一声,率先抓住“费城号”的前索,划过船舷,跳上甲板,80名突击队员紧随其后,措手不及的守卫纷纷被杀,突击队员随即拿着用松枝浸过的蜡烛,分头点燃易燃物,直到火光冲天,守军才作出反应,晚了,“无畏号”已经返航了。摧毁“费城号”显示了美国海军的能力和意志,尤素福于是提出,只要美国交30万美元,他就释放全部战俘,并且5年内不攻击美国商船。尤素福觉得,比起瑞典和葡萄牙的100万保护费,条件够优惠了。不料普雷波尔一口回绝,他表示美国政府可以花钱赎回战俘,但不会为和平付一个子儿,这标志着美国的外交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拒绝花钱买和平,而要用军事力量保护海外利益。

这当然不是普雷波尔单方面的决定,他背后站着杰弗逊总统,杰弗逊早就认定,巴巴里诸国贪得无厌,绝不能惯着他,一面增派四艘巡航舰去支援地中海特遣队,一面敦促国会拨款建造更多战舰。等待援军的普雷布尔也没闲着,他向意大利借来八艘战舰,加上自己的七艘多次进击的黎波里。有一次,一枚炮弹砸穿了尤素福的卧室,把他吓得不轻。普雷波尔还找到尤素福的哥哥哈迈特,许诺将扶持他当的黎波里帕夏,重压之下,尤素福服软了。18056月,他同意美国以6万美金赎回“费城号”官兵,此外无需支付费用。携胜利的余威,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尔也承诺不向美国收取保护费。此时,距地中海特遣队出征已过去近两年,美国海军凭自身实力和战斗意志制服巴巴里诸国,树立了军威。

再来讲第三场战役,第二次英美战争,这是美国海军的传奇之战。前面讲过,签署杰伊条约后,英国不再封锁美国,这对美国是大好事。当时以英国为首的反法同盟正和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对抗,欧洲战火纷飞,作为中立国的美国将物资卖给战争双方,大发战争财。美国的海外贸易爆发式增长,1804年达7800万美元,18059600万美元,1806年突破1亿美元,造船业也日益繁荣,每年有10万吨新船开建和下水。可好景不长,1806年底,拿破仑实施大陆封锁政策,试图切断英伦三岛的海外贸易,把它活活困死。英国采取反制措施,对法国及其殖民地全面禁运,双方都表示,禁令不仅针对参战国,中立国也必须遵守,就是说,美国既不能跟反法同盟做生意,也不能跟法国及其盟友做生意。当时海外贸易占美国财政总收入一半以上,这要断了,美国政府就得停摆了。美国的对策是阳奉阴违,用各种方式继续跟双方做生意,而这就要面临对方海军的打击。法国好办,其海军主力早已被英国全歼,无力执行禁运政策,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可英国不一样,皇家海军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武装,基地遍布全球,战舰四处游弋,控制了几乎所有贸易航道,美国商船避无可避,往往刚进入加勒比,就被英国战舰拦截了。美国的出口额从顶峰时的每年1.08亿美元暴跌至2200万美元,经济濒临崩溃。

此外,由于反法战争长期化,英国海军急需补充兵员,尤其需要有经验的水手,所以他们逮到美国商船后,不仅没收货物,还扣押船员,强迫他们卖命,这种既抢钱又抢人的做法太招恨了,美国人怒火中烧,发誓要给英国佬一点教训,军事冲突一触即发。18115月中旬,美国“总统号”巡航舰在纽约海域巡逻时碰到英国小“贝尔特号”,双方交火,“总统号”拥有44门火炮,仅有20门火炮的小“贝尔特号”不是对手,最终英军九人死亡,23人负伤,战舰受重创。消息传出,美国媒体一片喝彩,英国媒体高声咒骂,双方的情绪都被点燃了。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增加军费,扩充陆军和海军,为开战做准备。18126月,美国众议院以79票对49票,参议院以17票对13票对英国宣战,美国总统麦迪逊随即签署宣战声明,第二次英美战争拉开帷幕。

美国的战略是陆军担当主角进攻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海军则起辅助作用。这么安排是有道理的,开战前,美国海军只有19艘战舰,战斗力强的也就是那六艘巡航舰,其余均为小炮艇。英国海军实力如何呢?现役战舰超过600艘,另有250艘做预备队,仅在北美海域,英国海军就部署了97艘战舰,其中不乏威力巨大的战列舰。两相比较,英国海军在数量和火力上都拥有压倒性优势,战斗经验更是远超美国海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对在海上击败英国不抱幻想,而寄希望于依靠陆军攻占加拿大,它给海军的指令是,躲在港口里保存自己,有机会的话,袭扰英军海上补给线,这就够了。

海军方面不这么看,舰队指挥官约翰·罗杰斯准将指出,这种让战舰待在港口里生锈的消极战术,会让海军官兵丧失斗志,这样一支军队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必须主动出击,死也要死在战场上。因此,宣战后三天,罗杰斯就率领舰队出海了。1812623日,罗杰斯舰队与一艘英国巡航舰交火,打响第二次英美战争第一炮。由于英国人迅速撤退,此战没有战果,但美国海军借此表明态度,我们绝不会坐以待毙。之后的两个月间,美国舰队沿美国东海岸游弋,捕捉战机。819日,“宪法号”在波士顿海域发现了英国“勇士号”,双方展开对决。“宪法号”和“勇士号”都是拥有44门炮的巡航舰,火力相当,谁胜谁败取决于战斗技巧,结果“宪法号”技高一筹,抢占了上风之处,第一轮齐射就打断“勇士号”的主桅杆,之后的几轮射击又摧毁了另两根桅杆,使其彻底丧失机动性。随后,“宪法号”采用风帆时代惯用的跳帮战术,即组织水兵跳上敌方战舰,消灭抵抗力量。经过激烈战斗,“勇士号”宣布投降。“宪法号”返回波士顿,靠近港口时,水兵们站在船舷上高喊:“我们捕获了‘勇士号’!”捷报传开,码头上挤满欢呼的人群,教堂敲响钟声,民兵鸣枪庆贺。喜讯很快传遍各地,全美国为之振奋。

美国人高兴是有原因的,美军对加拿大的进攻极不顺利,不久前,一支美军还向实力不如自己的英军投降,令美国人倍感耻辱。陆军表现如此糟糕,反观海军简直令人惊喜,从此,海军英勇善战的形象在美国民众心中树立起来。战局的发展又强化着这种看法,接下来几个月,陆军一如既往的差劲,海军则又俘获了两艘英国巡航舰和一些小型战舰,大大鼓舞了士气。海军之所以战绩不错,是因为避开英军舰队,专挑落单的舰船下手。客观评估的话,这并不足以让英国海军伤筋动骨,可英国人称霸海洋多年,击败过西班牙、荷兰、法国等海军强国,自认天下无敌,如今屡屡被美国海军羞辱,怎么咽得下这口气呢?更让英国海军脸上无光的是,美军战舰开始深入大西洋劫机商船,累计约捕获了500艘英国商船,英国的大西洋贸易受到严重干扰。英国国会忍不住发出质询,堂堂皇家海军究竟干什么吃的?

18133月,英国决定全面封锁美国海岸,同时下令禁止英军战舰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同美国巡航舰交战,形势逆转,六舰中的五艘困在港口内动弹不得,“切萨皮克号”试图出海战败被俘。不过没有人加以责怪,大家都知道,英国海军迟早会凭借巨大优势掌握主导权,年轻的美国海军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18153月,英美两国实现停战,第二次英美战争画上句号,美国海军结束了它的使命。

好,我的讲述也将进入第三部分,从传奇之战走向远洋海军。

如果说美法准战争是美国海军的建军之战,远征地中海是立威之战,那么英美第二次战争则堪称传奇之战。怎么理解呢?作者认为,这场战争给美国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小小的美国海军曾多次挫败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英国海军,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从此,海军成了美国人引以为傲的集体记忆,参加此次战争的海军将领成为人人称颂的民族英雄,不少城市、乡镇用他们名字命名,用于家庭装饰的版画、木雕、银碑上刻着他们的形象,他们的事迹广为传颂。以海军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的华盛顿·欧文撰写过一系列美国海军军官传记,另一位大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曾在美国号服役,他以这段经历为蓝本,创作了小说《白夹克》,梅尔维尔在世时,《白夹克》比他的经典之作《白鲸》要卖得好。

更重要的是,经过一系列战争,海军充分证明了自身价值,没有人再敢无视建设海军的必要性。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宣布,美洲大陆不应该再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对象,美洲事务由美洲各国自主决定,欧洲列强不得干预,相应的,对欧洲列强之间的纷争,美国也没有兴趣插手,而将保持中立,这就是著名的门罗主义。门罗的底气就来自海军,他相信美国海军有能力抵御任何外来入侵。的确,到19世纪中叶,美国海军已经具备了捍卫美洲海域的能力。当然,到那时候为止,美国海军还是一支以护卫近海为主的防御型武装,真正走向远洋还需要大力推动。

这要提到一个人,西奥多·罗斯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老罗斯福。1858年,老罗斯福出生于纽约,从小就听大人讲美国海军的传奇故事,对海战产生了浓厚兴趣。18岁那年,老罗斯福考入哈佛大学攻读法学,同时研究海战,他仔细研究了美国海军在第二次英美战争中的表现,写出了《1812年海战》这部著作,一出版就受到好评,被美国海军学院列为必读书,老罗斯福由此成为海军权威。正是带着这样的光环,他踏上了政坛。1897年,老罗斯福担任助理海军部长,1900年当选副总统,次年,总统麦金利遇刺身亡,老罗斯福一跃成为美国第42任总统。

老罗斯福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好战的总统之一,他奉行积极的对外扩张政策,主张与欧洲列强竞争,夺取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控制权,以便于让美国的势力渗透全球各个角落,而这要依托于强大的海军。老罗斯福指出,第二次英美战争中,美国海军之所以先胜后败,就是因为实力不济,只能在近海作战,最终被英国海军封锁在港口里。现在美国海军不能再满足于近海防御了,而要具备远赴海外,摧毁敌人主力舰队的能力,一句话,美国海军必须从近海海军升级为远洋海军。

于是,老罗斯福说服国会,一口气将海军经费增加了40%,首次超过1亿美元。他用这笔钱建造了十艘一等战列舰、四艘装甲巡洋舰和17艘小型战舰,远洋舰队初具规模。1907年,老罗斯福命令美国海军进行环球航行,以宣示实力。于是,一支由16艘一等战列舰、14000名水兵组成的远洋舰队起航了。由于战舰全部刷成白色的,它又称作大白舰队。从190712月到19092月,大白舰队横穿太平洋、印度洋,通过苏伊士运河驶入地中海,再穿越大西洋回国,总航程超过8万公里。它沿途停靠港口,与各国海军交流,充分展示了美国海军的形象和战斗力,引起轰动。当大白舰队回到美国时,老罗斯福即将卸任总统,他欣慰地表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完美的落幕。而我们知道,对美国海军来说,这不是落幕,而是崛起的开始。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淬炼,美国海军最终超越英国海军,名列全球第一,早已不是那支仅有六艘巡航舰的弱小武装了。但美国海军并没有忘记最初的历史,六舰中的“宪法号”被有意保留下来,时至今日,它在美军中服役超过200年,是世界上舰龄最大的现役战舰。当然,“宪法号”不再执行军事任务,而是作为国家之船,承担起宣传和推广美国海军传统的职责。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