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生活生活

《有关品味》:奢侈品的魅力与品味的培养:我们为何痴迷奢侈品

铛铛铃2025-09-20生活575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要为你讲述的这本书叫《有关品味》,是一本关于品味和奢侈品的幽默作品。人人都想拥有好的品位,但有的时候品位似乎很贵。很多富人一掷千金购买奢侈品,认为这就代表着品位,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这些奢侈品真的值吗?

美国著名时尚杂志《GQ》就做了这么一件有趣的事情,委托英国著名散文作家彼得·梅尔做一项研究,研究那些据说是人生享受的事情。为此,梅尔体验了为期4年的富人生活,享受了私人飞机之旅、手工定制西装、优质鱼子酱、黑松露、正宗的哈瓦那雪茄等等,最后写出了这本《有关品味》。

4年的富豪生活价值不菲,谁都想得到这份美差,但杂志社为什么挑中了梅尔呢?因为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曾经是国际大广告公司的高级主管,打拼了15年之后,突然决定隐居,住到了远离都市喧嚣的法国乡间小镇普罗旺斯。此后,他开始专职写作,写出了散文《普罗旺斯的一年》《吃懂法兰西》,这些作品笔调幽默,但又不失沉着冷静的思考。

在这本《有关品味》里,他从4年的富人体验当中挑选了25段,以一贯诙谐的风格赞颂生活的馈赠,也反思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放纵天性,鞭辟入里的思考散落在字里行间,可以提炼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奢侈的享受为什么使人痴迷;第二部分,有了这些奢侈享受,为何富人还是不总能感到快乐;第三部分,作为普通人,我们能用什么不贵的方法拥有富人的品位;第四部分,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品位,如何判断一个东西是否物有所值。

好,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部分,奢侈的享受为什么使人痴迷。作者告诉我们,奢侈消费是被一个心理需求所驱使——自恋。自恋是人的根本需求之一,虽然我们不愿承认它,社会文化也排斥它,但这种潜意识往往无法抑制,形形色色的奢侈品都在满足人的自恋,它可以概括成两句话:第一,我很独特;第二,我很重要。

先来说第一句话,我很独特。要想创造这种感觉,奢侈品往往使用两种手段:专属和区隔。专属的意思是你很独特,所以必须要有独特的东西专属于你。举个例子,高级定制服务。书里的第一个故事叫做“绅士的恋物癖”,详尽地叙述了一家高级鞋店提供的专属服务。这种类型的高级店铺,在伦敦隐藏着两到三家,世代相传。绅士们在这里花上1300英镑,也就是相当于11000人民币,只为得到一双定制的鞋。为了体现你的专属感,你要进行预约,店铺会仔细询问你的情况,指定一位最适合你的“两脚师”来专门接待。来到店铺后,“两脚师”会毕恭毕敬向你问候,拿过来一本硕大的皮面册子,请你站上去,一脚踩着一页空白的纸,然后跪在你面前,缓缓的,几乎是充满爱意地,把你两只脚的轮廓描画在册子上,从大脚趾开始绕过脚上的茧,沿着脚两侧深深地钻入足弓下面,接着还要记录你的足背的高度、脚后跟的弧度,甚至会问你平时是不是留这么长的脚趾甲,因为每一毫米都要纳入考虑,疏忽不得。这些动作会使你有一种坚定的确信,这双鞋子就是属于我的,只有我才最适合这双鞋子。尺寸只是第一步,还要选很多东西,什么皮革、什么形状的鞋头、鞋带要圆的还是扁的,你要自己决定所有这些细节。换句话说,这双鞋从头到尾全是你决定的。这种专属,把自恋需求满足得淋漓尽致,如果不考虑价格,谁都难以拒绝这种诱惑。

好,这就是我们说的提示“我很独特”的第一个手段——专属感。第二个手段是建立区隔,因为你很独特,所以必须和大家区分开来。举个例子,买一辆黑色加长豪华车。在这个故事里,作者详细地描述坐在这种最奢侈的车里,会感到怎样与他人不同。首先,车里的你和外面的那些俗人显然不一样。在喧嚣的曼哈顿街头,到处都是面带忧虑、行色匆匆的普罗大众,这时,你乘坐一辆流线型的黑色加长豪华车,像鱼一样优雅地划过。车内的空间无比宽大,你坐在真皮沙发上,从吧台捧一杯红酒,悠然自得,还有司机为你专门服务,顿时有一种凌驾众生的优越感。其次,外边的世界很难主动打扰到你。车里还有一部特别的电话,一部可能随时随地断线的车载电话。对,你没听错,车载电话最大的缺点就是信号差,因为就算豪华车做得再高端,由于技术原因,信号还是很容易受到干扰。这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它让你获得了一种随时抽离的自由。当你需要时间思考或者对话陷入僵局,就可以告诉对方车上信号不好,然后对着话筒模仿几声尖叫,结束这场谈话。盛夏的时间,你就可以听着安静的音乐,看着熨平的报纸,那种远离世俗生活的感觉变得愈发强烈。这种美好的感觉谁不想要呢?

好,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我很独特”,无论是专属还是区隔,都在强调这一点。下面我们来说奢侈品满足自恋的第二句话“我很重要”。为了表达这句话,经常使用的手段也有两种:仪式和佣人。我们先来说仪式,这主要是通过极其繁复的流程、极其复杂的细节和极其精致的器具来体现的。首先是极其繁复的流程,一整套的流程,会让人有一种像皇帝和贵族一样受到优待重视的感觉。书里有一个故事叫做“奢侈的衬衫”,在衬衫店里,你要选择衣服的颜色、布料,还要到一个专门的房间去选择各式衣领和袖口,衬托出脖颈和手腕的形状。你还要决定是不是要在袖口的位置缝上护手扣,这个扣子能够保持手腕和小臂之间的开叉不张开,看上去更利索、更平整,但也有可能会阻止你活动的灵活度。哦对了,你还要决定袖口上要不要绣上你的名字。你可能从没想到,一件衣服上可以有这么多需要确定的细节,可这真的让人感觉很好,重要的人嘛,就该讲究这么多。还有极其复杂的器具,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餐具。富人们吃一顿饭用的餐具,足以堆满一个柜子,吃不同的菜要换不同的餐具,甚至不同的甜品还要用不同的汤匙,你还需要各种不同风格套系的餐具,每一套都得找一个精致的大盒子,小心收藏。

说完了仪式这个体现“我很重要”的手段,我们再来说用人,这也很好理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既然我是如此重要的人,我的生命显然值得花在更加重要的事情上,像收发信件、打扫卫生、刷刷洗洗这种活,应该由别人来做。于是你需要一个厨师、一个保洁员、一个花匠,还得要有一个助理、一个司机去看你的黑色加长豪华车。看着他们忙忙碌碌的,感觉真好,我要留出我的时间去干大事了。

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二句话“我很重要”,无论是各种各样的有仪式感的流程、细节、器具,还是一个班子的服务人员,都是为重要的人所准备的,只有重要的人才配得上他们。听到这里,你可以在走进奢侈品商店的时候,留意一下商品的设计、服务人员的用词、店铺的设计,种种方面是不是都在说这两句话“我很独特”“我很重要”,这会给你一种有趣的感受。

既然说到这儿,就有一件事要提醒你,当你走进商店的时候,你可能会被运用一种同样从自恋出发的心理策略,那就是剥夺你的自恋,让你感到自卑,再让你感到如果你不买某样东西,你就无法有头有脸地活在世上。换句话说,你的自恋是他们授权的。作者专门写了一个故事,叫做“因你而生的西装”,叙述了自己在一家高级西装定制店的自卑感,甚至是屈辱感。走进店里,墙上的照片向你说明,他们的老祖先曾经为哪个勋爵做过马裤,或者为摄政王缝过内衣,让你再怀疑自己是不是配走进来。老裁缝们态度谦恭,目光轻蔑,他们上下打量你自认为最拿得出手的、特地为来到这里而精心搭配的行头,然后开始评头论足,并郑重其事地记录你身体的特异之处。和我们刚刚说的定制鞋子的感觉不同,这种评判会让你感觉到强烈自卑。比如你会听到他们在小声嘟囔,左肩下榻、胸部凹陷、腰部有轻微的脊柱前弯、驼背、双腿长度不一样,甚至他们会发出这样毛骨悚然的发问:“呃呃,您平时就是这样站着的吗,先生?”这彻底剥夺了你的自恋,你会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体态问题频出的一颗人形土豆,心理上大受打击,决断能力彻底瘫痪。最后你花了大钱穿上这件衣服,会有一种安全感,我的自恋终于回来了。

好,这样我们就说完了第一个部分,奢侈品为什么会令人痴迷,因为他们可以满足人自恋的需求,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我很独特”“我很重要”。

下面我们来说这本书的第二个部分,有了这些奢侈享受,就拥有了快乐吗?为何富人不总能感到快乐?毫无疑问,我们刚刚提到的这些奢侈享受,会让人感觉很好,但作者笔锋一转,指出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发现富人们经常眉头紧锁,各种抱怨,为什么他们不快乐?这一部分的叙述会很有意思,我们会逐一回顾刚刚提到的一些故事,找到隐藏的矛盾点,其中的原因可以归结成以下几个方面:不实用、没隐私和不完美。

先说第一个不实用。首先,有些老牌裁缝钟爱下摆紧收的意大利西服款式,这会使你下肢的动作受到阻碍。还有一些高级裁缝深受18世纪军队制服的裁剪风格影响,他们设计的衣服只有你时刻保持立正状态,才能保持合身。对了,富人们还喜欢为特定的场合设计特定的西装,哪怕需要加配饰或者面料需要变化,都得另做一件。但要命的是,这些场合很可能一年只有一次,这就使得这件专门的衣服的利用率极低。当然了,为了保证在哪怕一次的特定场合,也能光鲜的出现,你还需要请家里的仆人,时常拿出来熨烫一下,或者送回到你的专属裁缝店进行长期保养,只要付钱就行。

衣服不实用,物品也不实用。作者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他去一对颇有财富的夫妇家里用餐,这对夫妇的餐具可不普通,是纯银打造的古董,极为雅致,他们为此买了很大一笔保险,将这套餐具称之为价值连城的传家宝也不为过。不幸的是,保险生效的前提是,不使用这些餐具的时候,要保存在保险箱里。所以每次用餐完毕后,他们都必须把这些刀叉和勺子一一清点,放进保险箱里,牢牢锁上。这对夫妇的家里还挂着一幅色调昏暗的画,某位客人不小心轻轻碰到了沉重的镀金画框,顿时警铃大作,那对夫妇只得致电赶紧给保安公司解释这一切。

说了不实用,我们再来说富人不快乐的第二个原因——没隐私。东西不实用,不要就行了,但是人呢,总不能随时随地扔掉。你希望每天读早报之前已经有人把它熨平,你希望你的皮鞋被妥善放入鞋撑,然后擦得锃亮,你希望有专职司机替你开车,自己坐在后排悠哉悠哉,你希望有人为你铺床,为你洗碗,为你修剪草坪、为你倒酒、为你接电话,但是他们不是那么容易随时随地挥之即去,你不得不牺牲自己的隐私。你完成一天疲惫的工作,回到家,想安安静静地洗个热水澡,这时佣人贴心地问你需不需要擦背;你洗完澡希望赶紧睡觉,或者是希望独自享受一杯红酒,看看电影,这时你的助理过来敲门,问你明天的安排,因为司机还等着你;想去图书室里安安静静看着书,过一会儿就会有人轻手轻脚的进来,帮你把一本一本书从书架上拿下来,掸掉灰尘,也许他们是想证明自己没有偷懒,希望自己的勤奋有人见证;等你回到你自己的书房,他们会尾随而至,这一次的任务是更换报夹。当然啦,你也可以叫他们走开,让你一个人待会儿,但是除非你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不然的话你就没法忍受他们缩手缩脚从房间里退出去,朝你投来的伤心而自责的眼神。接下来你会感觉到巨大的负罪感,对他们和颜悦色。总之整个世界围绕着你不停旋转,虽然他们个个怀着关切和好意,但好像最后你的生活是围绕着他们打转的。然后这些人最终也会老去,可能会变得脾气古怪,比如爱尔兰乡间有一栋宅子的管家,晚餐之后为主人端上咖啡的时候,总是一丝不挂,浑身还散发着陈年WHISKY的气味,但主人永远不会辞退它,部分是出于情感。

说了第二个原因——没隐私,我们来说富人不快乐的第三个原因——不完美。钱花的越多,期望值就越高,你如果花出去一大笔钱,必然期待每个细节都完美无瑕,可生活总是难以预料,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可控,因此完美是极为罕见的。富人们很快就会发现不对劲,然后就开始吹毛求疵,各种抱怨,因为他们知道有那么多细节能够讲究,可以感到烦恼和抱怨的点,就比常人要多得多,这造成他们总是忧心忡忡,眉头紧锁。比如在你的理想当中,海外私宅应该应有尽有,那么是不是也应该拥有同样的一套你在自己经常居住的房子里应该拥有的全部器具,包括你喜欢看的书、喜欢听的音乐、喜欢用的音响、喜欢用的水瓶、喜欢用的餐具,把它们搬过来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可是如果让你用极其简约的方式在那栋房子里面生活,你又觉得受到了慢待。还有一个问题是房子需要维护,长期不住的房子很可能会被某种动物入侵,还会在突然启用时下水管道破裂,导致你兴致勃勃地到了房子却发现不能住,这怎么能是一个完美的假期呢?当然了,你也可以雇个人来专门维护,花钱就是了,但除非这个人是你极其信得过的人,否则你凭什么相信他呢?他可能只是偶尔过来帮你检查一下房子的状况,顺便帮你清空一下房子里储备的酒水,帮你检查一下音响的使用情况等等,这又是一个巨大的烦恼。

好,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二个部分,拥有了这么多奢侈享受,为什么富人会感到不快乐,因为他们花大价钱买的东西不实用、没隐私,也不完美,看似拥有它们,却反而会被他们所支配。

下面我们来说第三个部分,作为普通人,我们能用什么不贵的方法拥有富人的品位。讲到现在,你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追求自恋和自尊无可厚非,但看起来这些奢侈品好像纯属烧钱,那么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我们用比较经济的策略,实现同样的目的呢?在对富人的品味进行描述之后,作者用隐晦而幽默的方式,给出另一种解决方案,我选取几个精彩的介绍给你。

第一是你确实值得拥有一套合身舒适的定制的西服,因为这样的衣服让你感觉到更加自在,它可能比大卖场里的货色要贵一些,但未必达到奢侈品的级别。比如作者就讲述了自己经常去的店,她选择这位裁缝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对方充分符合自在这个标准。在这家店里,没有人审视你不得体的着装,你可以穿着短裤和夏威夷衬衫去试衣服,店里的人连眉毛都不会抬一下。在这种氛围当中,你会放下很多的防御,定制西装就成了一个无拘无束、友好而且从容的过程,这才是它该有的样子。而在量身定做的时候,整个过程就和量腰围差不多,没有一点点难堪,你们热烈讨论着各种布料的优点,还有各种设计的优点,看哪种方案能够使你感到更舒服,比如说是两侧开叉还是后开叉,要不要设计一个隐藏式的发票袋等等。大概一个月之后,你回到店里来进行第一次试穿,裁缝叼着满嘴的大头针扑上来,在你的衣服上涂涂改改,画下粉笔印,然后反复端详,仿佛是一位雕塑在欣赏一个尚未完成,但已经相当出色的大理石作品。最后,等你拿到订好的西服,这套西装就完全属于你了,你甚至不用照镜子,衣服上身后你会感觉到它是那么服帖,那么舒服,而衣服的价格可能会比奢侈品少掉好几个零,这件衣服同样是属于你的,并且能够使你感到心满意足。

好,我们来说下一个不贵的解决方案,关于雇佣服务。我要有人来服务我,但又不想失去隐私,又想让这些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还不用背负什么情感负担,该怎么办?作者提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开一个公司,现在每个公司都有一套现成的服务班子,清洁工、给电话消毒的女工、物流人员、司机、维修工人、秘书,甚至还有更高级别的私人行政助理。对了,你还需要设立一个厨师岗位,做出令你心满意足的饭菜,还需要一个花匠来保证你家每天都能换上新鲜的花。这是一个绝妙的解决方案,你想要隐私,这些人就尊重你的隐私,你需要服务,就有服务人员全天候供你差遣。当然了,总会有人私下嘀嘀咕咕的发牢骚,比如公司里的财务或者是人事部门,总有某个好管闲事的人,认为你的需求太过度,那么你就可以给这些人换一个称呼,比如叫你的贴身男佣为企业形象顾问,给厨师一个职位叫做家庭经济学家,这样子就大功告成了。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开公司的实力,那么我们可以打开另一个思路,考虑到这么麻烦,我还是老老实实重返某个办公室打工,这些佣人就让老板养着吧。

接下来我们说不用买海外私宅也能获得同样享受的方法。作者说其实有一个更加经济的方案,就是你在你经常去的那个度假地,找好一家地理位置绝佳、食物美味、各方面设施都令你心满意足的酒店,然后你去找他们谈,说明你将会是这里的一位常客,可以预付一部分款项,问他们是不是可以为你预留一个专门房间。当然了,每次往返国际航班也是麻烦的,你还可以在这个房间里放一部分你的私人物品,或者说混熟了之后,委托酒店前台帮你保管即可。因为你是常客,所以你享有这样的权利。这样一来,每次你乘坐长途飞机,带着简单的行李重新来到这家酒店,认识你的服务生会向你问好,并且引领你到你已经事先预定的房间,你同样会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样做虽然也要花上不少开支,但是比起直接买套房子以及雇人的成本来说,简直是划算太多了,有人帮你维护房间的整洁,吃饭的话随时随地有餐厅,不用自己做,所有器具一应俱全,这会是一个更理想的方案。

好,以上就是我们所讲的第三个部分,我们可以用哪些相对不贵的方式来获得富人的体验,你值得拥有一套量身定做的西服,但不必寻求奢侈西服;你可以去公司打工,尽情享受公司为你养着的佣人;你还可以找一个喜欢的度假地的酒店,预订一个最喜欢的房间,这比在当地、在海边买栋房子更值。

最后我们来讲第四个部分,究竟什么才是品味。作者认为,追求品位应该分两个对象来讨论,店家和顾客。对于店家来说,品味不是应该想方设法的标出高价、标榜高级,而是应该充分重视匠人精神。还记得作者定制西装的故事吗?一位能够用雕塑家和艺术家的眼光来制作西服的匠人,显然是值得佩服的,他的讲究不是为了标榜奢侈,而是追求手艺的精湛。在这4年的体验当中,最令作者舒心的部分,就是和他所称的这些各类艺术家的会面,那些奢侈品的制作者,无论是裁缝、鞋匠还是调酒的高手,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全情投入,甘心花费时间研究自己的特殊技能。这些来自各个行业、学识渊博的能工巧匠所说的话,能够给人莫大的启迪。在作者看来,匠人精神应该是奢侈品背后的精神内核。服务业也有匠人精神,作者特别用了一个故事来说明,名字叫做“贴心的老式酒店”。他认为康诺特酒店是伦敦酒店业的骄傲,这家酒店服务的专业性体现在每一个方面。首先,酒店的门童举止优雅,他允许你自己拿着手袋,而至于出租车里其余的行李,不管是杂志还是行李箱,全都不着痕迹的替你搬走,让你能够轻装上阵。进入酒店,服务人员询问你的名字,从那一刻起,似乎全酒店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了你,从打扫房间的女工到酒保,每个人都叫得出你的名字。进入房间,你好像住进了英国乡村大宅的一间卧室,桌子上面摆放着鲜花,还有像崭新的纸币一样硬挺的信笺,角落里有一台电视机,除此之外,唯一可见的设备就是床边的三个按钮,一个用来呼叫打扫,一个呼叫服务员,最后一个用来洗运服务,这几乎已经可以满足你的全部需求了。当你在餐厅用餐,去酒吧消费,并不需要每一笔都结账,吃饱喝足之后,只要起身离开就可以,不会有人挥舞着账单在你身后狂追,你在结账的时候会见到这些账单,此前没有人会拿它们来烦你。餐厅也非常舒适,餐桌与餐桌保持很宽的间距,给人充分的空间感和隐私。晚上你睡觉之前,发现床的两侧已经放上两个亚麻脚垫,上面绣着两行字,第一行是上床的时候看,上面写着“晚安”,第二行要从相反的方向读,是“早上好”。除去这么多的舒适体验,康诺特还另外有一种吸引力,这也是把它和其他高档酒店区别开来的宝贵特质,那就是工作人员所营造的氛围,每一个人都温文尔雅,魅力十足,对自己的工作更是精益求精。要找到这样的人,培训他们,并且留住他们,其成本远比任何凭表面夺人眼球的奢侈项目更高,比起金碧辉煌的酒店大堂,这些期待为你提供满意服务的亲切的人们才会让你买单,他们让每一分、每一厘都物有所值,这才是真正的服务。

好,说完了店家该如何追求品位,我们来说说顾客,也就是我们自己。作者认为,不要为代表品位的物质所累,但要学会正确品位的方式。他提到了一次令人兴奋的体验——品尝鱼子酱。鱼子酱无疑是一种昂贵的食材,之所以贵,是因为它的稀有。虽然鱼的籽都可以用来做鱼子酱,但是以鲟鱼最佳,这种鱼类在世界各地已经为数不多,而且从成熟到产卵要花20年的时间,产出的鱼籽还要经历层层加工,才能成为鱼子酱。整个过程要求厨师在短短15分钟之内依照顺序完成十多个操作步骤,稍有拖延,鱼子的品质就会直线下降,甚至会失去被作为鱼子酱的资格,这个过程的处理堪称一门艺术。接下来还要有人用极其敏感的味蕾品尝鱼子酱,为它定级,这直接决定了要放多少盐,让鱼子酱达到最鲜美的程度,味道越淡的鱼籽越高级,可是适量的盐才能激发出鱼子酱的味道,因此调味特别重要。最后鱼籽要被放到筛子里摇晃,还要小心翼翼地保持每一粒鱼籽的完整,然后放在专门的小容量罐头里,运往世界各地为数不多的餐馆当中,价格大概是五美元一口,也就是相当于几十块钱人民币一口。事实上,想一想鲟鱼是多么珍惜雌鱼,要长多少年才能产卵,还有那高超的技巧,加上运输的不易,就会明白为什么鱼子酱被称为全世界最为昂贵的三种食物之一了。但是最暴殄天物的是,你丝毫不懂得如何品味鱼子酱,如果你把它像花生酱一样用刀挑出来,在面包片上反复涂抹,之前的这一切就白费了。品味鱼子酱的正确方式是一定要用勺子,因为之前这么多复杂的步骤,就是为了制造出鱼籽在你的口腔当中最终爆浆的感觉,如果鱼籽在面包上已经被压碎了,你的舌头就根本无法享受到你花钱所买来的一切。食用鱼子酱的方法越简单越好,不要加配菜,直接入口,如果你打算盛在盘子里,要将盘子事先冷冻一下,如果直接打开包装吃,把鱼子酱罐头放在一层碎冰上,滴上一两滴柠檬汁,是很不错的选择。在作者看来,懂得怎样品尝鱼子酱才是真正的品味,你不用到某个大型餐厅里面铺上桌布,在吃过一道又一道前菜之后,郑重其事地用少得可怜的胃口品尝鱼子酱,你甚至可以在家里睡前吃上这么一勺,一个人享受这绝妙的馈赠,这才是真正的物有所值。

还记得我们刚刚说过的伦敦的那家绝佳的酒店吗?在作者看来,对于这样好的酒店和专业的服务,同样需要学会品味。这家酒店提供的自助早餐非常丰盛,早餐有燕麦粥、鲜鱼、腰子、各式香肠、果肉分明的橘子酱,还有各种各样的面包,足够开一个面包房了。而作者和妻子只是适度取用了他们最喜欢吃的牛角面包和咖啡,然后细嚼慢咽,享受了美好的用餐时光。在酒店的逗留期间,他们限制自己每天只在酒店吃早餐和一顿正餐,面对午夜时分的鱼子酱、法式成就舒芙蕾或者正当时令的松基,他没有放任自己一味贪求,而是始终表现得节制、有分寸。在作者看来,这才是正确品位的方式,在合适的范围内消费,取用令自己喜欢的东西,避免吃更多不必要的东西,不仅避免了腹胀、身体难受,也避免了因为浪费带来的愧疚,这才是真正的享受。

好,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第四个部分,什么才是真正的品位,真正的品位不一定是贵的,你不是要去买象征某种品位的东西,而是要学会以品味的态度去生活。这本书虽然有很多的幽默和讽刺,但作者在书里用了许多笔墨来描写那些藏在奢侈品背后的匠人,比如藏在伦敦小巷裁缝店里的制衣大师、法国乡村发掘松露的采军人,还有在香槟地区化平凡为神奇的酿酒师,这是这本书另一个吸引读者的焦点。读者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在了解这些人工作的价值之后,本书中介绍的那些奢侈品好像变得更加有吸引力,至少显得物有所值了。实际上,这正是这本书和其他讲品位的书相比的精巧之处,他不是用仇富的眼光去批判,而是传递出这样的态度,品味是值得追求的,渴望拥有更好的生活是正当的,值得赞赏的,只是,我们无需把品味和奢侈品完全划等号,更加重要的是,你开始学会细腻的体验、观察和感受,从微不足道的小事中获得品味的喜悦,学会品味的方法,才是这本书的核心。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