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学文学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世界如我们所见,亦非所见

铛铛铃2025-09-23文学630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

获得2002年布克奖的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代表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圣经《创世纪》里,有一个诺亚方舟的故事。上帝曾经用七天创造了世界万物,可是渐渐的,上帝发现人类世界充满暴力和邪恶。因此,他下定决心,要降下一场前所未有的洪水,淹没掉整片陆地,这样人世间的罪恶就可以洗刷干净了。

不过,大地上的人并不全是罪无可赦的,有一个善良的人叫诺亚。上帝不忍心让诺亚遭受灭顶之灾,就在大洪水降临之前,让诺亚建了一座巨大的方舟。当大洪水来临的时候,除了诺亚和他的家人,陆地上的许多动物也被诺亚带上了方舟。

这场洪水持续了整整220天,方舟在一望无际的水面上,也飘荡了220天。诺亚放出了一只乌鸦,乌鸦在外面盘旋了一圈,很快就回来了,因为它没有找到可以落脚的地方。过了七天,诺亚放出了一只鸽子,鸽子叼回来一个橄榄枝,这表示洪水已经开始退去,有一些陆地已经露出了水面。又过了七天,诺亚再一次放出鸽子,这一次鸽子再也没有回来。于是诺亚带着他的家人,还有方舟上的动物下船,在新的大地上繁衍生息,开始了新的生活。这就是诺亚方舟的故事。

就是因为这样的由来,在很多文学作品,还有科幻电影里面,诺亚方舟是人类在面对大灾难时的希望之船。比如电影《2012》里,2012年的时候,整个世界都要被洪水淹没,想要从灭顶之灾里幸存,人们就必须想方设法登上由科学家仿照圣经诺亚方舟原型造出来的大船。

可是有一部作品偏偏反其道而行,一场海难,一艘开往加拿大的轮船失事了,一艘救生艇被抛向了,一眼看不到边的太平洋。大洪水变成了无边无际的大海,这艘酷似诺亚方舟的救生艇上,载着海难的幸存者,一个叫派的印度少年。和诺亚一样,这个少年笃信上帝。除了这个少年,救生艇上还有一些动物,斑马、柴狗、猩猩,还有一只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

非常凑巧的是,和诺亚方舟很像,这艘载着人和动物的救生艇,在海面上漂流了七个月,差不多也是220天。然而,这艘救生艇带给那些人和动物的,却不是上帝的福音,而是生命、人性和信仰的残酷考验。

要怎么样才能在什么都没有的海面上活下来?要怎么样才能抵抗暴晒、盐分、缺水、营养不良导致的各种疾病?要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不成为饥饿老虎的盘中餐?要怎么样不被日复一日的单调和无聊打败?要怎么样才能在巨大的绝望和恐惧里,维持求生的信念?

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我的声音,走进《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动物园园长的儿子和不坚定的泛神论者。

派原来的名字是派西尼·莫利托·帕特尔,可是派西尼这个名字很容易被人念成“排泄”,这让派非常难堪,因为这个名字他总是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所以他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派。为了让别人不要搞错,他甚至还在名字的旁边补了一行:派等于3.14

就这样,用派自己的话来说,派这个希腊字母看起来像棚屋的铁屋顶,这个科学家试图用来理解神秘宇宙的无理数,让他这个性格腼腆的印度少年,从中找到了自己的避难所。

派的父亲是个动物园园长,换句话说,派从小就是在动物园里长大的。对于他来说,动物园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天堂。这里的闹钟是一群狮子,每天早上五点到六点之间,它们一定会大声吼叫。上学时候,除了母亲会用慈爱的眼神目送派,还有水獭和美洲野牛,它们也会用亮晶晶的眼神注视着派。放学以后,大象会搜派的衣服,想从里面找到一些藏起来的坚果,还有猩猩会跳到派的肩膀上,想要在她的头发里找虱子当零食吃。

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派在大学学了动物学。除了动物学,派还选了宗教学。其实派从小就对宗教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不同于普通的教徒,派对好几种宗教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一开始,因为虔诚的罗西尼姨妈,派成了一个印度教徒。不久,派又感受到了基督教的爱和恩慈,他遇到了一位神父,神父向他解释了基督教的牺牲和爱。一头狮子吃掉了骆驼、羚羊、鹿,还有豚鼠,要阻止它继续吃下去,就只能把自己喂给狮子,耶稣就是那个牺牲了自己的人。所以我们看到的基督,一方面它拥有光辉和才智,用来挽救善良、击败邪恶,另一方面,它忍受苦难、疲惫、悲伤、焦虑和非议,它的爱是如此的亲近人类。

接下来,他又感受到了穆斯林的虔诚,他在一位穆斯林那里,感受到了古兰经的美妙,那从喉咙里发出来的阿拉伯语,被拉长的原因非常流畅,就像是美丽的小溪,里面却包含了整个宇宙。

对于派来说,不管是什么宗教,他们都是一样的,印度教徒就是不留胡子的基督教徒,穆斯林就是长着大胡子的印度教徒,而穆斯林实际上也只是戴着帽子的基督徒而已。可是这里有个问题,派对各种宗教的信仰,实际上是建立在他的心灵感觉上的,感觉是一种飘忽不定的,没有任何理性基石的东西。在情感上,派是一个泛神论者,他对神怀有无比虔诚的信仰,可是他从小耳濡目染的信条,却是在动物园里的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和神的恩慈与博爱不同,本质上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当派真的被抛到绝境里,他还能保持自己对宗教的虔诚和热爱吗?在生死存亡的关头,神性和兽性的本能,哪一个又会占据上风呢?

动物们一只接着一只来到了船上。那一年,派只有16岁,他的父亲决定举家移民到加拿大去,同行的还有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因为父亲要把这些动物带到北美洲去,卖个好价钱,换取在加拿大的富裕生活。于是他们搭上了一辆日本货船“齐姆楚姆号”,然而在太平洋上,这艘货船沉了。

那天夜里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当派反应过来的时候,整艘船都已经倾斜,他被船员扔上了救生艇。派眼睁睁地看着大船从海面上消失了,灯光闪了几下,最终也还是熄灭了。他环顾四周,寻找家人,寻找幸存者,寻找另一艘救生艇,寻找任何能带给他希望的东西。然而什么也没有,只有雨,黑色海面上只有席卷一切的海浪和悲剧以后漂浮在水面上的残骸。

一只动物突然出现,它奔跑和跳跃的姿势就像是赛马一样优雅,它是一匹雄性格兰特斑马。它摔断了一条后腿,正没精打采地躺在船尾的甲板上,伤口在流血,前腿蜷缩在肚子下面,除了偶尔甩甩头叫唤一下,喷几下鼻息,它一直安静地躺着。

船上还有一只雄性斑点柴狗,它的脑袋有点像熊,有点秃毛。柴狗的存在让派胆战心惊,柴狗可是非常可怕的捕猎能手,它们捕杀一切自己能够捕杀的动物,甚至还会猎杀自己的同类。

接着,一只婆罗洲雌猩猩,伏在香蕉堆成的救生艇上飘了过来,派叫它“橘子汁”。一开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柴狗并没有向船上的其他人或者动物发动袭击,或许是因为它没有见过猩猩,对这样一种体型相对还比较大的生物心存畏惧,想要再试探一下。总之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发生。不过有一只柴狗在救生艇上晃悠着,本身就是一件够恐怖的事情了。

这样的平静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饥饿灼烧着人和动物脆弱的神经。很快,柴狗试探着把斑马那条断腿给咬了下来,斑马还没有死去,它痛苦地磨着牙,一块皮还松垮垮地挂在残肢上。看到这一幕,震惊、厌恶和气氛顿时传遍了派的全身,但是他什么也没有做,因为她的生命同样受到了柴狗的威胁,恐惧和求生的本能让派收起了他的同情心。

很快,斑马死去了,豺狗贪婪地吞食斑马的内脏和身体。没过多久,猩猩和柴狗的战争也爆发了。这只叫橘子汁的猩猩,对于派来说有一种妈妈的感觉,当她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橘子汁就总是把她抱在怀里,用手指抓弄她的头发。派从来没有想到,橘子汁原来是这么的勇敢,它重重地打了柴狗一拳,柴狗被吓了一跳,但是它的反应实在是太敏捷了,它的反攻立刻开始。一只成年雄性斑点柴狗和一只成年雌性猩猩的战争,结果可想而知。更何况,橘子汁在动物园里过惯了吃饱喝足的好日子,她太胖了,它的防御也没有任何章法。毫无悬念,橘子汁的头被柴狗给撕了下来。嗜血的狂热让柴狗异常兴奋,它把自己那嗜血的眼神对准了派,也许下一刻,派的喉咙就会被撕碎。

就在这个时候,救生艇的座板下面出现了理查德·帕克的头,原来它一直在救生艇上,它这么多天不动声色,蛰伏在救生艇的座板下面,原因很简单,它晕船了。

如何和一只老虎相处,驯服它?理查德·帕克,一只孟加拉虎,它有着非常发达的肌肉,它的毛皮富有光泽,棕黄色带黑色横条的身躯美得无与伦比。它有着猫科动物里最好看的胡须,又粗又长又白。理查德·帕克琥珀色的眼睛里是专注、冷漠、坚定,既不显得轻浮,也不会显得友善,流露出愤怒即将爆发前的镇定。

理查德·帕克杀死了柴狗,现在这艘救生艇上只剩下派和理查德·帕克了。为了避免和理查德·帕克待在一条船上成为被袭击的活靶子,派用救生衣和船桨搭了一个筏子,筏子和救生艇之间用一条绳子连接,派平时就在筏子上休息,筏子不远不近地飘在救生艇后面。但是这种情况终究不能长久,那么到底该怎么处置这只老虎?

方案一,把老虎推下救生艇,这很好,要知道孟加拉虎可是游泳健将,就算派能把这只大猫给推下救生艇,它立刻就会踩着水爬回船上,让派为自己的莽撞行为付出代价。

方案二,给老虎注射吗啡杀死,这主意似乎也不错,因为救生艇上确实有吗啡,不过派要怎么给它注射剂量足以致死的吗啡呢?把它打昏了,然后连续注射六只吗啡,这一定是本年度的最佳笑话了。

方案三,用所有能找到的武器去袭击老虎,好吧,如果瘦弱的派能砍伤这只老虎,这估计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丰功伟绩了,作为回报,受伤的老虎一定会把派撕成碎片的。

方案四,用绳子勒死老虎,绳子勒住了老虎,正好可以让老虎把人给抓过来,绝妙的自杀计划。

方案五,毒杀、烧死、电死,还是算了吧。

方案六,打一场消耗战,派什么都不用做,只管按部就班吃救生艇上的罐装食物和水,没有水没有食物的理查德·帕克很快就会被饿死,这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派很快就意识到,消耗战一定是最愚蠢的主意,饥饿和干渴一定会逼得老虎孤注一掷,把派给撕得粉碎。

其实在潜意识里,派根本不想让理查德·帕克死,他甚至很高兴有理查德·帕克的存在,正是因为有它的存在,派就没有那么多的注意力去想自己的绝境,甚至都没有时间去感伤自己在海难里死去的家人。但是不管怎样,还是必须要想办法驯服理查德·帕克,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老虎的兽性迟早会撕碎脆弱的人类。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要像马戏团的驯兽员一样,让理查德·帕克知道谁才是这艘救生艇上的老大。

幸运的是,派在救生艇上找到了一支口哨。为了训练理查德·帕克,派也做出了种种努力,比如在救生艇摇晃最颠簸的时候,吹响哨子,让晕船的理查德·帕克以为这晕船是训练者对他施加的惩罚,而惩罚的信号就是哨子的响声。除了训练,他还必须捕猎,他要钓鱼、捉海龟、喂养理查德·帕克,不然面对一只饥饿的老虎,再严酷的训练都不能阻挡它想要撕碎一切的兽性。

就这样在漫长的漂流里,凭借着派从小学会的动物法则和驯兽技巧,派和他的老虎维持着一种微妙又危险的平衡。在这里,拯救派的从来都不是神,而是活下去的本能和一切为了活下去不择手段的兽性。

没有一只鸟报告过陆地的消息。在故事的开头,我们讲过,这是一艘和圣经故事逆向行驶的诺亚方舟。首先,在故事情节上,我们会发现,派的漂流经历和诺亚方舟的故事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船在水面上的漂流时间都是220多天,船上都搭载着动物,而船的终点都是通向新生。

可不同于诺亚方舟的救赎和希望,派的旅程充满了人性的深渊。船上的人和动物最开始的相遇,充满了血腥的厮杀,柴狗吃掉了受伤的斑马,残杀了勇敢的猩猩,而理查德·帕克杀死了柴狗。因为死亡的恐惧,派躲在一边,默默旁观了这一切。

在诺亚方舟的故事里,诺亚曾经放出乌鸦和鸽子,这些鸟儿是人类的使者,为他们在水面上寻找陆地的消息。然而,在派的故事里,所有能够被抓住的生物,鱼也好,鸟也好,全都是食物。要知道,在海难之前,派是一个腼腆的素食主义者,他相信印度教的梵天、基督教的上帝,还有穆斯林的安拉,可是他对这些神灵的爱,在绝望的海面上没有任何作用。

他第一次亲手屠杀的动物是一条鱼,他不敢动手砍掉鱼的脑袋,他用一块布蒙住了鱼的身体,用尽全力把它给捏死了。那一次,派难过得痛哭流涕,为自己逐渐泯灭的人性。有了第一次,很快就有第二次,没多久,派就可以面不改色的剁掉鱼的脑袋了。

而鸟呢,派用鱼肉做饵料,捉住了一只海鸟。这只鸟看上去虽然很大,可它的肉却很少,它的胃里面还残留着没有消化的鱼肉,派冲掉了鱼肉上的消化液,然后把鱼肉也给吃了。他吃了鸟的心脏、肝还有肺,他就着口水吞下了鸟的眼睛和舌头,他甚至砸开鸟的头,吃掉了里面的脑子。当然鸟的脚派也没有放过,它吃掉了上面的皮,最后鸟只剩下了皮、骨头和羽毛。在圣经里为人类带来希望的鸟,被残忍的生吃掉了,它本身也不象征任何希望,鸟的死亡如同人性的陨落。

孤立无援的海面之上,神已经不会到来了,鸟不会带来任何陆地的消息。还有更让人痛苦的事情,派和理查德·帕克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上,这个岛上有美味可口的海藻和淡水,还有一种叫做沼狸的小动物。在这个岛上,派和理查德·帕克度过了一段平静的、近乎幸福的时光。可是这个荒岛实在是太奇怪了,除了海藻,这里再没有其它植物,除了沼狸,也再没有其他动物。

终于有一天,派发现了这个岛屿的秘密,原来这是一座吃肉的岛,到了晚上,岛上的淡水湖就会变成强酸池,所有在湖里的活物都会被这座岛消化掉,甚至派还在岛屿的深处发现了人的牙齿。这是一座会吃人的岛,圣经里从大洪水里漏出来的第一块陆地,到了派的故事里,却变成了一座会吃人的小岛,希望没有到来,神迹也没有出现,留给派的只有绝望。

也许只要避开夜晚的强酸,派和理查德·帕克就可以在这个荒岛上度过好多年的平静生活,但是派不愿意停留在这种会杀人的孤独之中,他想要寻找自己的同类和同伴,哪怕他必须重新面对未知而危险的漂流岁月。这一次,理查德·帕克依然跟他在一起。

人性的深渊,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少年派的故事其实还有另一个版本,当时在220多天的漂流以后,派终于获救了。日本方面派来调查沉船事故的调查员,他们根本不相信救生艇上会有一只孟加拉虎,也不相信香蕉能在海面上漂起来,载得动一只黑猩猩,他们更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竟然会有一个吃人的小岛。于是派跟他们讲了另一个故事,一个没有动物的故事。

在没有动物的故事里,船其实是四个人,派,派的母亲,一个厨师,还有一个摔断了腿的水手。厨师是个非常坏的人,在救生艇上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他的主意打到受伤的水手身上,他砍掉水手的腿,把他的腿砍成碎片,当成饵料用来捕鱼,在极度饥饿的时候,他甚至还直接吃水手的肉。派和他的母亲对这一切根本无能为力,他们没办法对抗强壮的厨师,只能默默忍受这一切,甚至因为饥饿,不得不咽下厨师用水手的肉钓上来的鱼。

最终痛苦的母亲忍无可忍,冲上去和厨师搏斗,因为她知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厨师迟早会把他和派都给杀掉。这场实力悬殊的搏斗的结局没有任何悬念,派的母亲被砍掉了脑袋。目睹这一切的派,不顾一切的冲上去和厨师厮杀,要为母亲报仇,最后派杀掉了厨师,救生艇上只剩下派一个人。

船上没有动物,只有残酷的人间悲剧。派问调查员:“你相信哪个故事?”调查员:“他愿意相信有动物的那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里保留了上帝的存在。”

其实这两个故事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邪恶的厨师和那只凶残的柴狗,断了腿的水手和那只可怜的斑马,勇敢的母亲和那只像母亲一样的雌猩猩。那么,理查德·帕克是谁呢?根据故事的内容,理查德·帕克是派活下去的希望,它是动物故事里最重要的角色,它的存在象征着上帝的奇迹和人性的胜利。因为正是理查德·帕克的存在,派才能熬过孤独和绝望,才能保持人类最后的人性和理智。

可是我们真的相信理查德·帕克的存在吗?真的相信香蕉可以在海面上浮起来,甚至载着一只黑猩猩吗?轮船上的动物应该都被关在笼子里,特别是像老虎这样的猛兽,很可能都被注射了镇静剂,他们怎么可能在危急关头从笼子里跑出来?还有那个食人岛,上面怎么可能全是沼狸?

如果理查德·帕克不存在,那么柴狗、斑马、猩猩,还有那个吃人的小岛都不复存在,派、调查员,还有我们就必须相信那个最残忍的故事,船上的人相继泯灭人性,自相残杀,他们就必须直面最残酷的人性悲剧。没有动物的救生艇,实际上就是最黑暗的人间地狱,再也不是什么希望的诺亚方舟了。

这一点派很清楚,调查员也很清楚,在残酷的人性面前,我们不能撕掉上帝这层遮羞布,至少在诺亚方舟的伪装下,我们可以假装不知道人性的深渊,我们可以继续平静的、安逸的在陆地上活下去。

所以同时皈依了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派,其实是最大的异教徒,在他的内心信仰其实并不存在,理查德·帕克也好,上帝也好,或者诺亚方舟,实际上都是他在最惨烈的人性深渊里沉沦之后,寻找到的避难所。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那艘和圣经教义背道而驰的诺亚方舟,实际上是人性的修罗场,只是这修罗地狱未免太残酷了,以至于所有窥见这真相的人都无力承受,只能躲到理查德·帕克的身后。所以在那个有动物的故事里,救生艇依靠和派相依相伴的理查德·帕克,就毫不犹豫地离开了,没有回头,没有告别,没有不舍,只留下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