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传记传记
《可可香奈儿传奇的一生》:20世纪时尚女王香奈儿的传奇人生与时尚哲学探索
铛铛铃2025-09-18【传记】825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
是英国著名传记作家贾斯迪尼·皮卡蒂写的
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
可可·香奈儿是奢侈品品牌香奈儿的创始人
在我们这个被奢侈品光环包围的时代
这个名字早就被赋予了太多神秘的色彩
成为时尚界的传奇
但是香奈儿的一生也受到过很多的争议
有人欣赏他自强独立
有人觉得他攀权富贵
有人认为他自私而滥情
也有人觉得他其实慷慨重情
有人唾弃他勾结纳粹军官
有人却理解他对爱的渴望
这些关于香奈儿的争议和疑问
并没有随着他的辞世而归于宁静
香奈儿的时装秀
依然是国际时装周期间人们关注的焦点
他说过的话依然在一次次被引用
他的经典风格一直在被继承和延续
多年驻法国、从事欧洲财经类报道的我
作为记者
常常会接触欧洲的各大奢侈品集团
在这个过程中
你可以近距离的接触他们的年度财报
他们的宣传策略和国际产品线策略的调整
但是只有在非常私密的聚会上
某个品牌的创始人的家族成员
或者品牌的传承者
才会出现和媒体接触
在不同场合的好几次近距离的聊天中
我都听到了 coco channel 和她身边亲信的名字
这让我更加的好奇
在香奈儿这个一线奢侈品牌
一切神话缘起的地方
到底站着怎样的一位女性
这就是我找到这本书的原因
这本书是皮卡蒂女士因香奈儿公司之邀
特地为纪念香奈儿女士
诞辰128周年
而写的一本传记
因此也是官方唯一授权的
珍藏版的香奈儿传记
获得了英国国家图书奖的提名
皮卡迪女士是时尚界的传记作家
同时也是英国著名的时尚专栏作家
这本书是他在进行了大量实证调查工作之后
完成的
这样的身份不同于香奈儿的朋友
根据她自己的口述记录完成的传记
因为同是记者
我从这本书的文字里能够看出
他进行实地探访
和大量对比考证的工作的分量
我相信你在阅读的过程中
能够体会到一种与香奈儿女士
近乎私密的亲近感
完全不同于香奈儿这个名字
给人留下的神话般高冷的印象
在我们一起读这本书之前
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下
成就了香奈儿
让他造就传奇的那个原动力是什么
是乱世出英雄的战争年代
是他对命运的反抗
是对爱情的渴望
还是他一生中一直在躲避
却从未摆脱的孤独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我会把我们今天一起读书的时间
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
让我们随着这本
走进香奈儿的一生
旁观他经历的起起伏伏
第二个部分
我会将我印象最深刻
最有意思的部分归纳出来
和大家一起分享
让我们现在就一起
随着这本书翻开他的一生
这本书用20个章节
讲述了香奈儿一生的经历
她是一个出生于18世纪
法国济贫院的女孩
靠跟名流人士打交道
创办了自己的帽子生意
并且竟然能够开始创建自己的时尚王国
不仅如此
它并不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生意
反而用他的设计理念
影响了整个时代的时尚潮流
然而,他的成就并没有让他长久的保持追捧
在二战时期
他颇受争议
却又在战后受到了美国的追捧和拥抱
我相信任何一个了解这段经历的人
都会想问这样的几个问题
第一,出身这么低微的香奈儿
是如何进入社交名流的
第二,文化程度不高的香奈儿
是如何与贵族产生爱情的
第三,她靠什么征服男人
又靠什么征服了女人
第四,香奈儿的品牌中究竟表达了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以旁观者的身
回顾一下香奈儿一生的经历
同时找到这四个问题的答案
时光倒转至19世纪末的法国
1883年8月19日
香奈儿出生在卢瓦河畔的一家修女
主持的济贫院里
父母是流动市场里
兜售纽扣和日常服务用品的小贩
香奈儿已经是这对未婚男女的第二个私生女
她出生的时候
父亲并不在场
他似乎在东躲西藏的逃避孩子的降生
她出生后
父亲曾经管他叫小可可
在19世纪
私生子女是并不被世峰所接受的
所以香奈儿对于她自己的身世
一直躲躲闪闪
含糊其辞
母亲死后不久
香奈儿的父亲就用一辆拉货车
把他和他的两个姐姐送到了奥巴辛修道院
香奈儿在那里度过了童年的时光
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
香奈儿的日子也没有好过到哪去
他曾经形容那是生活在十字架阴影下的岁月
不过在那里
他却学会了缝制服装
那是他未来武装和保护自己王国的武器
18岁以后
香奈儿被送入了穆朗城的教会学校
在那里他做着缝纫工
并且以可可这个艺名在一处音乐沙龙
为骑兵团的军官们表演
在这里,香奈儿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
在一次表演中
可可结识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情人
巴勒松军官
不知道她是否爱上了这个人
他只管大着胆子
随着他来到了巴黎
东北70 km 的宫变念森林中的一座豪宅
叫霍亚礼乐
那座豪宅曾经是王室打猎的行宫
后来被供奉马匹、娱乐和美女
香奈儿从此便开始踏上了
向上流社会靠近的阶梯
香奈儿在霍亚里约豪宅度过了6年的时光
他在那里以半参与半旁观的状态
观察着一些灰姑娘出身的上流社会
高级交际花穿梭于王公贵族之间
最终名利双收
在惠埃里月
香奈儿认识了巴勒松军官的朋友
自己一生中的第二个贵人
这个人也成为了香奈儿最为深爱的情人卡波
他们之间的爱情运势
是可可所有爱情故事中最浪漫的一段
也是他从一个被包养的女子
转而成为一位功成名就的商业女性
最决定性的一部
香奈儿陶醉于这个英国男人的潇洒淡然
和她绿色的眼睛
还有她骑着健壮的骏马
一开始他们什么话都没有说
但是在听说卡博要离开的时候
香奈儿径直的问
几点出发去巴黎
仅此一句
没有别的废话
然后香奈儿就去了火车站
随着她拎着箱子跳上了火车
卡博一开始不允许香奈儿离开
但香奈儿执意的要留下
成为了卡博身边众多女人中的一个
卡博有一种温柔的男性的权威
这种权威只属于那些非常了解女人
又包容的爱着他们的男人
这种包容的爱使他处处留情
无法钟情于一人
不过他对香奈儿来说意味着一切
香奈儿只好接受卡博
继续享有对她不忠的特权
毕竟他无论从资金还是感情上都需要卡脖
有时候这种不平衡也会让香奈儿气得发疯
她偷偷的拿走了卡伯的衣服
把她们剪的没法再穿
就这样
她把这些男士的衣服
转变成了一些新的服装
创造一些属于他自己的创造
这反而成了他后来建立时尚帝国的根基
除此之外
他还在卡博和巴勒松那里
得到了一笔启动资金
做起了帽子生意
他先在老佛爷百货商店里
选购样式简洁的平顶草帽
然后再自己点缀上丝带
这些作品看起来非常的别致
她做的帽子没有任何无用的皱边
也没有艳俗的装饰
对自己也是一样
在时尚的巴黎
香奈儿带着自己的小草帽
仍然把她自己打扮得像年轻的修道院
姑娘或者学童
就这样,香奈儿开辟了自己的道路
逐渐成为瞩目的焦点
香奈儿身处上流社会的男人和女人中间
有时候她只是迈着笨拙的脚步
一袭简洁而美妙的白裙
就能让自己的竞争对手
无一例外的感到狼狈
无论是上流社会的贵妇交际花
还是时装设计师
都感到了某种威胁
可是出于对于香奈儿的强烈好奇
也让这些人趋之若鹜的
来到了他的帽子店里
他们谈论这些帽子多么的简洁和优雅
当然有很多人直截了当的说
我是来看看你的
只要有香奈儿出现的地方
它就能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在卡博的资金支持下
香奈儿的生意从帽子扩展到服装
香奈儿一如既往的只做适合他自己的设计
她从卡博的运动服里得到了灵感
做出了很男孩子气的针织衣
所有的花边和浮华都没有了
她的服装看起来非常的朴素
好像是专为代替女性的紧身衣
随意穿着而设计的
而香奈儿作为成功的设计师
生涯就开始于轻便简洁的开金山
而这种审美已经完全颠覆了
通过紧身衣来过度塑造
人体自然曲线的成就观点
有意思的是
在一战的阴影下
香奈儿产品的销量
反而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
因为香奈儿简约的针织外套
直筒裙和素净的水手衫
几乎是异域的战争年代
唯一合乎时宜的时尚装束
尽管香奈儿和卡博的相处
重复着自由与征服
解放与强制之间的顽强对抗
但是最终香奈儿终于实现了
经济上和心理上的独立
成为了一个真正自由的女人
就连卡博本人也忧郁的对香奈儿说过
资助他的时装生意
卡伯说
我以为我给了你一个玩具
而我给你的是自由
我们都知道
香奈儿最具影响力的产品
也是最具有标志性的经典产品
要数香奈儿的小黑裙和5号香水
其实这两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产品
也是香奈儿用黑色和那款经典的味道
向所有的女性诉说着他的信念
忠于自己胜过忠于教条
事实上
香奈儿的生命里
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那就是她一生挚爱的闺蜜米西亚
米西亚是当时统治着巴黎艺术界的缪斯女神
这两位女士相识在香奈儿的情人卡博
移情别恋的时期
他们在一次家庭晚宴上相识
那时的香奈儿在巴黎康朋街开的女帽店
非常的受欢迎
在晚宴上
米西亚立刻被香奈儿那深褐色的头发
和无尽的优雅迷住了
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的去康朋街拜访了她
香奈儿对波西米亚的好感也是一样
他们彼此强烈的互相吸引着
开始了毕生的尊重、妒忌
憎恨和女友之间的爱恨交织
香奈儿曾说
他是我一生唯一的朋友
在她身上
香奈儿看到了一种生的欢愉
即使在深感绝望的时候
也能永远保持淡定沉静
不过很快香奈儿就体验到了绝望
卡博在一次车祸中丧生
香奈儿悲痛欲绝
米西亚介
香奈儿认识了法国诗人勒韦迪
香奈儿渐渐的停止了悲痛
在诗人的影响下不断的上进
随后香奈儿开始了人生道路中
与俄罗斯人的交汇
香奈儿先后有过多位俄罗斯情人和友人
给他们提供经济上的援助
同时自己的设计风格
也受到了俄罗斯风格的启发
很多的设计灵感都是来自俄罗斯的服饰
不过在这些关系的最后
香奈儿转向了英国最富有的西敏公爵
两人展开了长达10年的恋情
西敏公爵是香奈儿人生中的第二个英国情人
和她深爱过的卡博一样
西敏公爵也是他的贵人
香奈儿成了伊顿庄园里的主人
自己设计的风格里
也渐渐地体现出英伦上流社会的传统
与法国风尚的完美融合
至此
香奈儿已经完全达到了
事业如日中天的新巅峰
处在事业巅峰的香奈儿
在法国南部的蔚蓝海
也掀起过低调、简洁、大方的时尚新风潮
从来没有披过白色婚纱的香奈儿
还运用白色礼服的强烈魅力
让白色在大萧条的沉沉暗影中
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而蒸蒸日上的服装生意
让香奈儿得到了去好莱坞发展的机会
尽管好莱坞对她设计的戏服并不领情
但无论如何
香奈儿还是从那几年好莱坞的生意里
赚到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她的香水也开始在美国大卖
从好莱坞归来以后
香奈儿不顾经济大萧条的背景
逆势而行
佩戴真假珠宝混用的饰品
在19世纪20年代
刮起了前所未有的时尚风潮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却似乎让香奈儿的声名受损
原因是在二战中
德国纳粹入侵法国
香奈儿与德国军官有染
也曾为了生意
向法国倍感耻辱的维希政府屈服
战后
他由于不满自己在香水生意上的应得利益
还试图利用德战时期的反犹太法
来驱逐他的犹太裔合作伙伴
这段历史也成为香奈儿一生中
最受争议的历史
严重的是他的名声蒙尘
他在战时是否与纳粹高层同流合污
是否受到了反犹太主义和独裁主义的影响
一直是舆论争论的焦点
但是从未得到解答
这些抹不去的污点
让法国的媒体
很难再接受香奈儿日后的回归
在二战以后
香奈儿举办了战后的第一个发布会
想要再重回时尚界
但是在法国却遭到了媒体的猛烈的批评
或许这是对他暂时行为的惩罚
但是不得不承认
这是香奈儿一生里的又一个转折
看起来香奈儿一生的华彩似乎即将落幕
其实不然
因为在大西洋的另一头
香奈儿的回归
却在美国受到了最为热烈的追捧
是美国让他再次扬名
将他高举成一个20世纪的偶像
美国的订单如潮水般涌来
从好莱坞的明星和模特
社交圈的名媛
到美国第一夫人肯尼迪
他们无不对香奈儿的设计着迷
甚至不惜满世界搜罗香奈儿的服饰
于是我们听到了玛丽莲·梦露的名句
我只穿香奈儿5号睡觉
香奈儿在美国如日中天的生意
让他们扩大了产品线
推出了著名的经典款
CHANEL 2.55菱格纹手袋
随后又推出了香奈儿
经典造型中的又一个元素
1957年问世的双色半高跟露跟女鞋
最后,当香奈儿一生的情人和友人相继离去
当一切归于寂静
香奈儿回归成一位
拿着剪刀裁裁剪剪的设计师
他跪在钟爱的作品面前
谦逊、认真、一丝不苟
在最终章
香奈儿女士在丽兹酒店的可可·香奈儿套房
与世长辞
但我们似乎仍然能够读到
他不愿意向死亡低头的倔强
正如她生命里的所有的打击
只会让她更加强大那样
他似乎在梦中说
我并没有死
我只是睡着了
我是死不了
前面提到
这本书是香奈儿公司邀请作者
为香奈儿写的自传
但是作者皮卡蒂女士
对于书中很多事实的描述
也对比
参考了香奈儿对身边不同人的不同说法
甚至还参照了很多其他主人公自传里的描述
用这些方式来试图还原真实的情况
但是并不是说抓住一条线索
就可以把香奈儿的一生
带回到无歧义的真实中
香奈儿为自己编织了那么多不同的故事
而在他的每一个版本里
都会有新的东西渐渐浮现
能够抓住并且如实地呈现它
我认为这一点是皮卡蒂女士这个版本自传
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不过在我看来
这本在英国国家图书馆上被提名的作品
也同样具有它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作为一本被香奈儿公司邀请
并且唯一授权的官方版香奈儿传记
书中对于香奈儿女士一生中
最有争议的部分
只是点到为止
令香奈儿一生传奇蒙受污点的那部分
历史描写的也比较有节制
即使在战争年代
香奈儿的一些做法
的确踩到了最让法国人感到耻辱的历史红线
无论如何
当我们翻完这本书以后
都能给香奈儿这个名字
外面包裹的层层光环做减法
最终把他从一个传奇和神话还原成一个人
一个从平凡中走来
不甘寂寞
永远以独立自我的目光
审视这个世界的女人
我认为这本书最核心的脉络
也是最有意思的几个部分
主要描述了三个方面的主题
在我看来
他们已是香奈儿留给他所处的时代
最珍贵的遗产
第一点,那些命运的符号和对于香奈儿的意义
比如双 C 图案
比如数字五
对于香奈儿神秘的含义
比如香奈儿对于黑色的迷恋
和对于白色的钟爱
第二,香奈儿和她的情人们
在这本书里
我们可以看到
香奈儿如何处理着与情人的关系
包括虽然经历着不忠和背叛
但是仍然能够保持一生的友谊
也包括如何从不同的情人那里
获得支持和保护
如何从他们那里获得灵感
第三,香奈儿和他的作品
对于如今的法式时尚风格
和主要文化符号的影响
这一点同样解释了
为什么如今美国的精英阶层
如此崇尚巴黎和钟爱法语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
我会按照刚才说到的顺序
和大家聊聊这几个话题
在这个过程中
我也会融入我了解到的香奈儿
一些故事的版本
让我们从人性的角度
对香奈儿有一个更加平衡和公正的认识
如果说香奈儿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就像一座神秘的迷宫
那么迷宫里一定悬挂着很多宿命般的符号
他们指引着香奈儿
造就了今天的辉煌
至少在香奈儿向世人描述的版本里是这样的
这些扑朔迷离的故事
也构成了皮卡蒂女士写的这本自传里
最神秘的片段
比如说关于香奈儿标志性的双 C 图案
书中就描绘了多个版本
作者皮卡蒂女
在一个寒冷的冬季
访问了香奈儿童年时代生活的奥巴辛修道院
如今数量越来越少的修女
在寂静无声中度过着自己大部分的生活
在教堂里能够感受到寒意从地面上冒上来
教堂的窗户上并没有画上具体的形象
但是那些教堂玻璃线条
组成了各种几何的形状
那些相互交织的弧线和圆环
看起来和香奈儿的双 C 图案
是那么的惊人的相似
修道院二楼是一条长长的走廊
铺着排列的错综复杂的马赛克
数以千计的卵石组合成不同的图案
有无数星辰和一个月亮
有一顶主教官和一枚马耳他十字
有每朵八个花瓣的花
还有一个更神秘的图案
由圆圈和三角形组成的圆环和正方形
现在驻守在修道院里的人
不能破译它们的含义
他们认为那是三位一体的奥秘
这些在走廊上交织的图案
也出现在香奈儿的很多设计中
在这里,香奈儿礼服上的绣线和珠饰
还有总是出现在他的钻石
珠宝中的心形图案
似乎都能看出修道院里马赛克图案的影响
关于香奈儿标志性的双 C 图案的故事
还有另外的一个版本
这个版本和香奈儿一生最钟爱的情人
卡博紧紧相连
虽然卡博风流的一生情人无数
也没有履行过迎娶香奈儿的诺言
而是为了社会地位
迎娶了一位英国的贵族女子
但是香奈儿却是在卡伯的资助下
将服装生意越做越大
香奈儿是如此的依赖卡博
这个情人对于他来说是父亲
是兄长
是完整的家庭
但是她却并不可能永远都待在香奈儿身边
她来了又去
出现了又消失
香奈儿只有在工作的时候
才能够恢复自己的安全感
那是一种可以在世间真正独立的踏实感
比他从卡博那里得到的更多
他们之间虽然没有正式的合同
也没有一纸结婚证书
但是香奈儿品牌的名字
却把它们结合在了一起
就像那个双 C 的标志所暗示的
香奈儿和卡博名字的首字母 C
虽然只能背靠着背
但是却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卡博在后来的一场车祸中丧生
让香奈儿悲痛欲绝
不过在那个时期却发生了一件神秘的事情
卡伯去世半年之后
香奈儿接待过一个陌生的印度绅士
那位绅士说
有一个他认识的人
在一个充满幸福的地方生活着
没有任何的事情能够再困扰他
这个人要带给他一个信息
而他也将完全明白其中的含义
香奈儿日后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过
这个信息的内容
可是那一次的会
让香奈儿完全相信
去世的卡伯依然在照顾她、守护她
与印度绅士的会面
将香奈儿从卡伯骤然离世的痛苦中
拯救了出来
不管卡博给香奈儿的信息细节如何
他们之间似乎仍然以这种神秘的方式
维持着联系
这个故事更是给香奈儿双 C 图案的真正含义
平添了一份神秘与浪漫
数字五
似乎也是与香奈儿有着宿命缘分的数字
在这里
我们当然首先会提到
香奈儿公司全球最畅销的产品
香奈儿5号
他就像一个神话故事一般
令人晕眩的增长速度
不仅为香奈儿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也让她的名字从此变成了品牌
这个神话故事的真实版本
和香奈儿对外自称的版本有所不同
那就是5号香水的真正发明者
是俄罗斯沙皇
曾经的宫廷调香师
既是化学家又是战士的恩尼斯·鲍
当时香奈儿告诉他
创造5号香水的一些要求
随后在法国南部的格拉斯香水实验室
香奈儿在恩尼斯带给他的
两个系列的香水中
选中了几瓶
其中包括5号
香奈儿说
5月5号开时装发布会
这是一年中的第五个月
我们就把 NMOSUK 5号这个名字留着吧
事实上,五这个数字也始终为他带来好运
包括后来香奈儿经典的2.55
菱格手
发布的年份也是1955年
香奈儿似乎也很喜欢用数字来命名
他曾经最经典畅销的那些产品
这也构成了香奈儿的传奇元素之一
那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气息
似乎预示着他们的流金岁月将一直继续
直到成为永恒的经典
我们知道香奈儿一生未嫁
但是却情人无数
但是在与情人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中
他无不磨练着自己
将自己打磨得更加独立
更加能够驾驭自己的王国
在巴勒松的霍亚里乐豪宅里
香奈儿彻底的将修道院和教会学校的生活
抛在了身后
她开始读浪漫的爱情小说
茶花女和呼啸山庄是他的最爱
同时她也开始以旁观者的姿态
观察上流社会交际花的行事之道
在第二任也是她最爱的情人卡博身边
香奈儿得到了资金的支持
从帽子商做到了服装设计师
随后他的天赋和才华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也坚定了自己投身时尚的坚定信念
而且仅仅只花了一年的时间
香奈儿就挣了足够多的钱
不再需要卡博做任何的资金担保
这种独立让她非常地开心
卡博除了是个花花公子和工业巨头
最让人惊奇的方面就是
他还是一个通神论者
她相信人死后还会有生命
这也是为什么香奈儿相信万物不灭
哪怕是一粒种子
因为无可失去
也许这也影射了卡博死后
香奈儿和印度绅士的神秘会面
也让香奈儿相信自己不会真的死去
因为自己不会被毁灭
香奈儿在下一任的情人里
得到的也是很多的
那是在卡博车祸去世之后
香奈儿认识了法国诗人皮埃尔·勒韦迪
他们两个都是在巴黎的外乡人
而且都是被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所吸引
不过同样抱着不信任
这个诗人一直要倡导
像苦行僧一般在饥寒交迫下创作
他认为艺术家一定要保持完全的清醒
才能够抓住飞驰而过的事物
诗人的这个理念
在香奈儿这里也得到了深深的共鸣
香奈儿曾经说过
时尚不仅仅存在于服装之中
更弥漫在空气里
他捕捉在空中见到的东西
他敏锐地捕捉着昙花一现的灵感
并且为他自己创造财富
在勒韦迪诗人的修改和润色下
香奈儿还写下了很多自己的精辟妙语
比如,即使生来没有羽翼
也不能阻止你展翅高飞
又比如,奢华是满足了生活的必需之后
不可或缺的一种必需
所以说,借着勒韦迪
香奈儿不断的力图上进
从他对自己职业的奉献
从他的严谨
我们也能联想到这位诗人
面对香奈儿的经济援助
诗人也默默地表现出了某种独立
这让香奈儿十分钦佩
不过她一生与财富无缘
因此也斩断了与香奈儿的情缘
诗人在皈依了天主教之后
离开巴黎去了修道院
在清静和苦修的环境下潜心创作
一直到去世
他们两个人的恋爱关系结束后很久
香奈儿依然表达出了对诗人人格的敬佩
一直到今天
香奈儿寓所的书架上
还保留着他珍藏的数本勒韦迪的皮面
精装诗
封面已经斑驳
在书中描绘的香奈儿生命中的众多情人里
这位毕生默默无名的法国诗人
也同样是最打动我的一个
香奈儿从来没有停止过她对爱的追求
和对男女之间激情的渴望
正如她向往的那些浪漫的爱情小说那样
他的一生似乎和俄罗斯人很有缘分
包括落难来到法国的沙皇贵族迪米崔大公
还有为他设计出5号香水的恩尼斯·鲍 all
而后者给他带来了财富
前者则与他谱写了一段罗曼史
在香奈儿和迪米崔大公交往的同时
他还周旋在另外的一位俄罗斯情人
和俄罗斯友人之间
他们是作家
是俄罗斯芭蕾舞剧团的经营者
他们的才华横溢
香奈儿一直慷慨地为他们提供资金
或者是住处
同时自己推进事业的脚步
却一点都没有放松
因为这些俄罗斯人的情感和友谊
也化为了他生意上的助力
不过,和当时欧洲最富有的英国西敏公爵
长达10年的交往
却把香奈儿从半上流社会的尴尬
和半明半昧中
带上了他通往社会阶层进阶中的最顶峰
那10年的岁月里
香奈儿乘坐上西敏公爵的游艇
陪着他钓鱼
住在富丽堂皇的伊顿庄园
开始进军英国贵族的小圈子
甚至和威灵顿、丘吉尔也建立了私交
一直到今天
伦敦梅菲尔的几条街上
还能够看到香奈儿的双 C 标志
那是西敏公爵对香奈儿的致意
当然,在西敏公爵之后
香奈儿与德国军官的风流韵事
并没有像他前半生的那些情人一样
造就着香奈儿的传奇
由于历史的原因
香奈儿的德国情人
香奈儿与德军间谍和希特勒
情报头子的交情
以及在战时
香奈儿能够继续将香水卖往占领区的事情
给他的一生蒙上了污点
人们说他和德国人的恋爱关系
其实是一种利益勾结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
香奈儿与德国军官的关系
一直维系到二战的审判之后
他们依然会在瑞士相聚
也许香奈儿认为并没有什么需要改变
她只是渴望爱
她曾经说到了我这个年龄
如果还有机会恋爱一场
是不会想着要去看看对方的护照的
这本书里面描绘香奈儿和情人的微妙相处
占了很大的篇幅
香奈儿终生都没有披上嫁衣
也许她对婚姻的态度
并不像她自己说的那样轻松泰然
至少与第二任情人卡博
香奈儿曾经期待和她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也许那是她第一次付出真情
但是很快她就明白
结婚永远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于是香奈儿学会了在工作中寻找安全感
用独立来保护自己
同时他也学会了忍耐情人的背叛
学会接纳情人
在爱他的同
引起别人的失落和心痛
对卡博如此
对西敏公爵也是如此
不过他的内心怎么可能没有失落
痛心和酸楚呢
香奈儿只不过是一直保持着
小说主人公里的那种
坚毅又可爱的面容
对于西敏公爵的移情别恋
他表现出一种带刺的坚强
只有在公爵新婚的两天之后
当她只身来巴黎看望香奈儿的时候
她才哭出声来
所以我想
香奈儿也许是从内心
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份
同时理解上流社会的选择
就像他明白卡博真挚地爱着他
但是却从来不会带他见人
而是迎娶了贵族的妻子
就像她明白
声称曾经拒绝过西敏公爵的求婚
也只不过是她编造出来的
另一个浪漫的故事罢了
不过在情感的世界里
正是对情人身份的默许
对背叛的容忍
让香奈儿和她的情人们保持了毕生的友谊
对香奈儿这些男人不曾是忠诚的情人
却都在日后成了她一生最可靠的朋友
保持着一生的尊敬和情意
香奈儿和他们不曾走入婚姻的殿堂
但他们都在最大的善意中达到了彼此成就
在这本书卷首的扉页上
在全黑的纸张上写着可可·香奈儿的一句名言
我是如此热爱黑色
他的力量穿越时空
横扫万物
这句话的确很好地诠释了
香奈儿内心渴望自由与释放的情绪
他也将这种情绪
带到了他毕生的设计理念中
帮助女性从社会的束缚中走出来
找到自我
找到自己最爱的样子
在香奈儿给时尚界留下的深远影响中
在我看来
最具有代表性
就是法国女人的衣柜里
必备的小黑裙
说起小黑裙的由来
首先源于香奈儿自己的一次尴尬的经历
那天晚上
香奈儿准备去巴黎歌剧院看戏
在浴室梳妆打扮的时候
她无意间拉动了点火喷嘴
这个喷嘴整个爆炸了
她的头发也被烧焦
情急之中
香奈儿抄起了一把剪子
剪掉了自己的一根辫子
短发马上从面前散开来
而身上炭灰弄脏了她的白裙子
于是香奈儿换上了一条黑色的连衣裙
前襟交叉在腰部叠合
还点缀了一个尖塔形的饰物
这样的一个打扮
让香奈儿看起来既不像小女奴
也不像闺中少妇
一头利落的短发和小黑裙的打扮
让她成了歌剧院里独一无二的人物
所有的人都盯着她看
从那个时候开始
小黑裙就有一种代表扶桑的颜色
变成了对雅致的颂扬
1926年
美国的 vogue 杂志刊登了一幅
关于香奈儿设计的插图
上面是一条黑色的连衣裙
看上去简洁又优雅合身
黑色的中国绸缎面料
纤细的袖子
再搭配一串白色珍珠项链
这简直就是一套新时代的女性制服
香奈儿一直认
黑色象征着力量和自由
而在香奈儿的推动下
法国有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
选择了穿小黑裙去上班
简洁优雅又合身
法国女人爱穿小黑裙的秘密
一直保留到今天
除了小黑裙
在法国很多度假海滩
随处可见的度假式的穿着
也被认为是香奈儿风格的代表
蔚蓝海岸一直吸引着很多
具有波西米亚气质的欧美人士
在19世纪20年代
这里场上吸引了很多的美国文化名流
当时有一对美国的年轻富有的夫妇
在这里买下了一栋别墅
这对夫妇很喜欢在夏天的时候
把巴黎的时髦的朋友都吸引到蔚蓝海岸
他们的这幢别墅来住
这里有社会名流、音乐家、作家和艺术家
他们都在这里进进出出
包括毕加索、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等
这些精英们喜欢聚在一起
分享前卫的思想、爵士乐、艺术、日光浴和开派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蔚蓝海岸的时髦风情
都定格在美国爵士乐年代
迷惘一代的跳舞
醉酒和嬉戏的背景中
就像小说夜色温柔里描述的那样
但是香奈儿却借助着
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
蓝色列车
在法国的度假圣地
蓝色海岸刮起了新的时尚风潮
这部戏的戏服设计是由香奈儿主导的
他让两个硕大丰满的女子在海滩上奔跑
白色的衬衣敞开酥
半露背后是朗朗的蓝天
香奈儿凭着这部戏
让戛纳、杜维、埃比亚利茨等有钱有闲的阶级
接受了运动服装
所以如果你在法国的南部度假
看到海滩上横纹水手衫、泳装和沙滩凉鞋
高尔夫球鞋、网球裙和短裙
或者是船员的制服
那么你看到的这些
都曾经是香奈儿的灵感源泉
在这里,香奈儿提炼了蔚蓝海岸的气质
取其精华
融入了他个人的风格
在那个时髦的海滩
香奈儿设计的低调
简洁和大方的衣着
成为了时代最时髦的象征
如果你想融入这样的风景
穿一条海军蓝的针织长裤
上身罩一个针织套衫
再罩一件艳红色有着车纹装饰的短外套
你的风格就会非常的蔚蓝海岸
非常的香奈儿
嗯嗯
当我们合上这本书时
反复回味
似乎刚刚读完了命运的一个玩笑
她对香奈儿是极其偏爱的
却又是极其残酷的
命运给了他令人怜悯的身世
却让她鄙视、卑微、抗拒、同
而向往奢靡的上流社会
命运让她得到万千情人的宠爱
却不让她拥有其中的任何一个
命运让他向往温柔的情爱
却让她在一次次失去和背叛中
变得倔强而强大
命运的玩笑
让香奈儿的人生态度充满了矛盾
也许在他多次尝试却终未成眷的自传中
香奈儿发现自己一个个不同版本的故事
都描述着他一生常常迷惘不安的内心
最终他发现
在人生进阶的道路上
只能靠自己
香奈儿曾经说过
时尚就像一道风景
呈现出心灵的状态
我的时尚正呈现出了我的心灵状态
香奈儿的优雅看似毫不刻意
但是他凭着自由和随性所占领的疆域
却需要强大的计划和意志
她的服装
她的事业,回报他的是
终于使他从别人的种种压力中解脱
从男性的强势中解脱
她是自由的
这也是她给予她装扮的优雅
女性最大的价值
第一点,那些命运的符号和对于香奈儿的意义
比如双C图案,比如数字五,对于香奈儿有着神秘的含义。比如香奈儿对于黑色的迷恋,和对于白色的钟爱。
第二,香奈儿和她的情人们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香奈儿如何处理着与情人的关系,包括虽然经历着不忠和背叛,但是仍然能够保持一生的友谊;也包括如何从不同的情人那里,获得支持和保护,如何从他们那里获得灵感。
第三,香奈儿和她的作品,对于如今的法式时尚风格和主要文化符号的影响
这一点同样解释了,为什么如今美国的精英阶层如此崇尚巴黎和钟爱法语。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我会按照刚才说到的顺序,和大家聊聊这几个话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融入我了解到的香奈儿一些故事的版本,让我们从人性的角度,对香奈儿有一个更加平衡和公正的认识。
如果说香奈儿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就像一座神秘的迷宫,那么迷宫里一定悬挂着很多宿命般的符号,它们指引着香奈儿,造就了今天的辉煌。至少在香奈儿向世人描述的版本里是这样的。
这些扑朔迷离的故事,也构成了皮卡蒂女士写的这本自传里最神秘的片段。比如说关于香奈儿标志性的双C图案,书中就描绘了多个版本。
作者皮卡蒂女士在一个寒冷的冬季,访问了香奈儿童年时代生活的奥巴辛修道院。如今数量越来越少的修女,在寂静无声中度过着自己大部分的生活。在教堂里能够感受到寒意从地面上冒上来,教堂的窗户上并没有画上具体的形象,但是那些教堂玻璃线条,组成了各种几何的形状。那些相互交织的弧线和圆环,看起来和香奈儿的双C图案是那么的惊人的相似。
修道院二楼是一条长长的走廊,铺着排列错综复杂的马赛克,数以千计的卵石组合成不同的图案,有无数星辰和一个月亮,有一顶主教冠和一枚马耳他十字,有每朵八个花瓣的花,还有一个更神秘的图案,由圆圈和三角形组成的圆环和正方形。现在驻守在修道院里的人,不能破译它们的含义,他们认为那是三位一体的奥秘。
这些在走廊上交织的图案,也出现在香奈儿的很多设计中。在这里,香奈儿礼服上的绣线和珠饰,还有总是出现在她的钻石珠宝中的心形图案,似乎都能看出修道院里马赛克图案的影响。
关于香奈儿标志性的双C图案的故事,还有另外的一个版本。这个版本和香奈儿一生最钟爱的情人卡博紧紧相连。虽然卡博风流的一生情人无数,也没有履行过迎娶香奈儿的诺言,而是为了社会地位,迎娶了一位英国的贵族女子,但是香奈儿却是在卡伯的资助下,将服装生意越做越大。
香奈儿是如此的依赖卡博,这个情人对于她来说是父亲,是兄长,是完整的家庭。但是她却并不可能永远都待在香奈儿身边,她来了又去,出现了又消失。香奈儿只有在工作的时候,才能够恢复自己的安全感,那是一种可以在世间真正独立的踏实感,比她从卡博那里得到的更多。
他们之间虽然没有正式的合同,也没有一纸结婚证书,但是香奈儿品牌的名字,却把它们结合在了一起,就像那个双C的标志所暗示的,香奈儿和卡博名字的首字母C,虽然只能背靠着背,但是却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卡博在后来的一场车祸中丧生,让香奈儿悲痛欲绝。不过在那个时期却发生了一件神秘的事情,卡伯去世半年之后,香奈儿接待过一个陌生的印度绅士。那位绅士说,有一个他认识的人,在一个充满幸福的地方生活着,没有任何的事情能够再困扰他,这个人要带给她一个信息,而她也将完全明白其中的含义。
香奈儿日后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过这个信息的内容,可是那一次的会面,让香奈儿完全相信,去世的卡伯依然在照顾她、守护她。与印度绅士的会面,将香奈儿从卡伯骤然离世的痛苦中拯救了出来。
不管卡博给香奈儿的信息细节如何,他们之间似乎仍然以这种神秘的方式维持着联系。这个故事更是给香奈儿双C图案的真正含义,平添了一份神秘与浪漫。
数字五,似乎也是与香奈儿有着宿命缘分的数字。在这里,我们当然首先会提到香奈儿公司全球最畅销的产品,香奈儿5号。它就像一个神话故事一般,令人晕眩的增长速度,不仅为香奈儿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让她的名字从此变成了品牌。
这个神话故事的真实版本,和香奈儿对外自称的版本有所不同,那就是5号香水的真正发明者,是俄罗斯沙皇曾经的宫廷调香师,既是化学家又是战士的恩尼斯·鲍。当时香奈儿告诉他创造5号香水的一些要求,随后在法国南部的格拉斯香水实验室,香奈儿在恩尼斯带给她的两个系列的香水中,选中了几瓶,其中包括5号。
香奈儿说:“5月5号开时装发布会,这是一年中的第五个月,我们就把N°5这个名字留着吧。”事实上,五这个数字也始终为她带来好运,包括后来香奈儿经典的2.55菱格手袋,发布的年份也是1955年。香奈儿似乎也很喜欢用数字来命名她曾经最经典畅销的那些产品,这也构成了香奈儿的传奇元素之一。那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气息,似乎预示着它们的流金岁月将一直继续,直到成为永恒的经典。
我们知道香奈儿一生未嫁,但是却情人无数。但是在与情人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中,她无不磨练着自己,将自己打磨得更加独立,更加能够驾驭自己的王国。
在巴勒松的霍亚里乐豪宅里,香奈儿彻底地将修道院和教会学校的生活抛在了身后。她开始读浪漫的爱情小说,《茶花女》和《呼啸山庄》是她的最爱。同时她也开始以旁观者的姿态,观察上流社会交际花的行事之道。
在第二任也是她最爱的情人卡博身边,香奈儿得到了资金的支持,从帽子商做到了服装设计师。随后她的天赋和才华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也坚定了自己投身时尚的坚定信念。而且仅仅只花了一年的时间,香奈儿就挣了足够多的钱,不再需要卡博做任何的资金担保。这种独立让她非常地开心。
卡博除了是个花花公子和工业巨头,最让人惊奇的方面就是,他还是一个通神论者。她相信人死后还会有生命,这也是为什么香奈儿相信万物不灭,哪怕是一粒种子。因为无可失去,也许这也影射了卡博死后,香奈儿和印度绅士的神秘会面,也让香奈儿相信自己不会真的死去,因为自己不会被毁灭。
香奈儿在下一任的情人里,得到的也是很多的。那是在卡博车祸去世之后,香奈儿认识了法国诗人皮埃尔·勒韦迪。他们两个都是在巴黎的外乡人,而且都是被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所吸引,不过同样抱着不信任。这个诗人一直要倡导,像苦行僧一般在饥寒交迫下创作,他认为艺术家一定要保持完全的清醒,才能够抓住飞驰而过的事物。
诗人的这个理念,在香奈儿这里也得到了深深的共鸣。香奈儿曾经说过:“时尚不仅仅存在于服装之中,更弥漫在空气里。她捕捉在空中见到的东西,她敏锐地捕捉着昙花一现的灵感,并且为她自己创造财富。”
在勒韦迪诗人的修改和润色下,香奈儿还写下了很多自己的精辟妙语,比如,“即使生来没有羽翼,也不能阻止你展翅高飞。”又比如,“奢华是满足了生活的必需之后,不可或缺的一种必需。”
所以说,借着勒韦迪,香奈儿不断地力图上进。从她对自己职业的奉献,从她的严谨,我们也能联想到这位诗人。面对香奈儿的经济援助,诗人也默默地表现出了某种独立,这让香奈儿十分钦佩。不过她一生与财富无缘,因此也斩断了与香奈儿的情缘。诗人在皈依了天主教之后,离开巴黎去了修道院,在清静和苦修的环境下潜心创作,一直到去世。
他们两个人的恋爱关系结束后很久,香奈儿依然表达出了对诗人人格的敬佩。一直到今天,香奈儿寓所的书架,还保留着她珍藏的数本勒韦迪的皮面精装诗集,封面已经斑驳。
在书中描绘的香奈儿生命中的众多情人里,这位毕生默默无名的法国诗人,也同样是最打动我的一个。
香奈儿从来没有停止过她对爱的追求,和对男女之间激情的渴望,正如她向往的那些浪漫的爱情小说那样。她的一生似乎和俄罗斯人很有缘分,包括落难来到法国的沙皇贵族迪米崔大公,还有为她设计出5号香水的恩尼斯·鲍,而后者给她带来了财富,前者则与她谱写了一段罗曼史。
在香奈儿和迪米崔大公交往的同时,她还周旋在另外的一位俄罗斯情人和俄罗斯友人之间,他们是作家,是俄罗斯芭蕾舞剧团的经营者,他们才华横溢,香奈儿一直慷慨地为他们提供资金或者是住处,同时自己推进事业的脚步,却一点都没有放松。因为这些俄罗斯人的情感和友谊,也化为了她生意上的助力。
不过,和当时欧洲最富有的英国西敏公爵长达10年的交往,却把香奈儿从半上流社会的尴尬和半明半昧中,带上了她通往社会阶层进阶中的最顶峰。
那10年的岁月里,香奈儿乘坐上西敏公爵的游艇,陪着他钓鱼,住在富丽堂皇的伊顿庄园,开始进军英国贵族的小圈子,甚至和威灵顿、丘吉尔也建立了私交。一直到今天,伦敦梅菲尔的几条街上,还能够看到香奈儿的双C标志,那是西敏公爵对香奈儿的致意。
当然,在西敏公爵之后,香奈儿与德国军官的风流韵事,并没有像她前半生的那些情人一样,造就着香奈儿的传奇。由于历史的原因,香奈儿的德国情人,香奈儿与德军间谍和希特勒情报头子的交情,以及在战时,香奈儿能够继续将香水卖往占领区的事情,给她的一生蒙上了污点。人们说她和德国人的恋爱关系,其实是一种利益勾结。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香奈儿与德国军官的关系,一直维系到二战的审判之后,他们依然会在瑞士相聚。也许香奈儿认为并没有什么需要改变,她只是渴望爱,她曾经说:“到了我这个年龄,如果还有机会恋爱一场,是不会想着要去看看对方的护照的。”
这本书里面描绘香奈儿和情人的微妙相处,占了很大的篇幅。香奈儿终生都没有披上嫁衣,也许她对婚姻的态度,并不像她自己说的那样轻松泰然。至少与第二任情人卡博,香奈儿曾经期待和她能有一个好的结局,也许那是她第一次付出真情,但是很快她就明白,结婚永远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于是香奈儿学会了在工作中寻找安全感,用独立来保护自己。同时她也学会了忍耐情人的背叛,学会接纳情人,在爱她的同时,引起别人的失落和心痛。对卡博如此,对西敏公爵也是如此。不过她的内心怎么可能没有失落、痛心和酸楚呢?香奈儿只不过是一直保持着小说主人公里的那种坚毅又可爱的面容。
对于西敏公爵的移情别恋,她表现出一种带刺的坚强,只有在公爵新婚的两天之后,当她只身来巴黎看望香奈儿的时候,她才哭出声来。
所以我想,香奈儿也许是从内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份,同时理解上流社会的选择,就像她明白卡博真挚地爱着她,但是却从来不会带她见人,而是迎娶了贵族的妻子。就像她明白,声称曾经拒绝过西敏公爵的求婚,也只不过是她编造出来的另一个浪漫的故事罢了。
不过在情感的世界里,正是对情人身份的默许,对背叛的容忍,让香奈儿和她的情人们保持了毕生的友谊。对香奈儿这些男人不曾是忠诚的情人,却都在日后成了她一生最可靠的朋友,保持着一生的尊敬和情意。香奈儿和他们不曾走入婚姻的殿堂,但他们都在最大的善意中达到了彼此成就。
在这本书卷首的扉页上,在全黑的纸张上写着可可·香奈儿的一句名言:“我是如此热爱黑色,它的力量穿越时空,横扫万物。”这句话的确很好地诠释了香奈儿内心渴望自由与释放的情绪,她也将这种情绪,带到了她毕生的设计理念中,帮助女性从社会的束缚中走出来,找到自我,找到自己最爱的样子。
在香奈儿给时尚界留下的深远影响中,在我看来,最具有代表性就是法国女人的衣柜里必备的小黑裙。说起小黑裙的由来,首先源于香奈儿自己的一次尴尬的经历。
那天晚上,香奈儿准备去巴黎歌剧院看戏,在浴室梳妆打扮的时候,她无意间拉动了点火喷嘴,这个喷嘴整个爆炸了,她的头发也被烧焦。情急之中,香奈儿抄起了一把剪子,剪掉了自己的一根辫子,短发马上从面前散开来,而身上炭灰弄脏了她的白裙子,于是香奈儿换上了一条黑色的连衣裙,前襟交叉在腰部叠合,还点缀了一个尖塔形的饰物。
这样的一个打扮,让香奈儿看起来既不像小女奴,也不像闺中少妇,一头利落的短发和小黑裙的打扮,让她成了歌剧院里独一无二的人物,所有的人都盯着她看。从那个时候开始,小黑裙就有一种代表扶桑的颜色,变成了对雅致的颂扬。
1926年,美国的《vogue》杂志刊登了一幅关于香奈儿设计的插图,上面是一条黑色的连衣裙,看上去简洁又优雅合身,黑色的中国绸缎面料,纤细的袖子,再搭配一串白色珍珠项链,这简直就是一套新时代的女性制服。
香奈儿一直认为黑色象征着力量和自由,而在香奈儿的推动下,法国有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选择了穿小黑裙去上班,简洁优雅又合身。法国女人爱穿小黑裙的秘密,一直保留到今天。
除了小黑裙,在法国很多度假海滩随处可见的度假式的穿着,也被认为是香奈儿风格的代表。蔚蓝海岸一直吸引着很多具有波西米亚气质的欧美人士,在19世纪20年代,这里常常吸引了很多的美国文化名流。当时有一对美国的年轻富有的夫妇,在这里买下了一栋别墅,这对夫妇很喜欢在夏天的时候,把巴黎的时髦的朋友都吸引到蔚蓝海岸他们的这幢别墅来住。这里有社会名流、音乐家、作家和艺术家,他们都在这里进进出出,包括毕加索、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等。
这些精英们喜欢聚在一起,分享前卫的思想、爵士乐、艺术、日光浴和开派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蔚蓝海岸的时髦风情,都定格在美国爵士乐年代迷惘一代的跳舞、醉酒和嬉戏的背景中,就像小说《夜色温柔》里描述的那样。
但是香奈儿却借助着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蓝色列车》,在法国的度假圣地蓝色海岸刮起了新的时尚风潮。这部戏的戏服设计是由香奈儿主导的,她让两个硕大丰满的女子在海滩上奔跑,白色的衬衣敞开酥胸,半露背后是朗朗的蓝天。
香奈儿凭着这部戏,让戛纳、杜维、埃比亚利茨等有钱有闲的阶级接受了运动服装。所以如果你在法国的南部度假,看到海滩上横纹水手衫、泳装和沙滩凉鞋,高尔夫球鞋、网球裙和短裙,或者是船员的制服,那么你看到的这些,都曾经是香奈儿的灵感源泉。在这里,香奈儿提炼了蔚蓝海岸的气质,取其精华,融入了她个人的风格。在那个时髦的海滩,香奈儿设计的低调、简洁和大方的衣着,成为了时代最时髦的象征。
如果你想融入这样的风景,穿一条海军蓝的针织长裤,上身罩一个针织套衫,再罩一件艳红色有着车纹装饰的短外套,你的风格就会非常的蔚蓝海岸,非常的香奈儿。
当我们合上这本书时,反复回味,似乎刚刚读完了命运的一个玩笑。她对香奈儿是极其偏爱的,却又是极其残酷的。命运给了她令人怜悯的身世,却让她鄙视卑微、抗拒卑微,而向往奢靡的上流社会。命运让她得到万千情人的宠爱,却不让她拥有其中的任何一个。命运让她向往温柔的情爱,却让她在一次次失去和背叛中,变得倔强而强大。
命运的玩笑,让香奈儿的人生态度充满了矛盾。也许在她多次尝试却终未成眷属的自传中,香奈儿发现自己一个个不同版本的故事,都描述着她一生常常迷惘不安的内心。最终她发现,在人生进阶的道路上,只能靠自己。
香奈儿曾经说过:“时尚就像一道风景,呈现出心灵的状态。我的时尚正呈现出了我的心灵状态。”香奈儿的优雅看似毫不刻意,但是她凭着自由和随性所占领的疆域,却需要强大的计划和意志。她的服装,她的事业回报她的是,终于使她从别人的种种压力中解脱,从男性的强势中解脱,她是自由的,这也是她给予她装扮的优雅女性最大的价值。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 《卓别林自传》: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幕后辛酸与人生泪,艺术与生活的交织
- 《张大千传奇》:国际画坛巨匠张大千的争议人生与敦煌壁画研究先驱之路
-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华尔街赌神索普的科学、赌博与投资传奇与智慧
- 《袁崇焕传》:军事天才袁崇焕的辉煌战绩与悲剧人生,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 《杨振宁传》: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的非凡人生,超越奖项与同事的学术贡献
-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真儒家王莽的理想主义之路,如何颠覆国家与历史
- 《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斯隆自传》:20世纪最伟大CEO的管理智慧与哲学思考
- 《我心归处是敦煌》:敦煌研究院前院长自述,三代敦煌人的守护与传承之路
-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亲述“水门事件”与新闻人生
- 《我的一个世纪》: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的百年传奇人生与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