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生活生活
《美丽的标价》:模特行业的规则揭秘:秀场后台的真实世界
铛铛铃2025-09-20【生活】583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美丽的标价》,副标题是“模特行业的规则”。
一想到模特,很多人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美轮美奂的图景:白色的T台上,模特们脚踩高跟鞋,身着华美的服装,妆容精致,台步妖娆。模特们美到了一种不真实的地步,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很容易就被他们的魔力光环震慑住。而《美丽的标价》这本书会带我们透过那魔力的光环,看清模特世界的本质。
因为这本书的作者阿什利·梅尔非常的特别。今天的阿什利是波士顿大学的副教授,但曾经的他是一位职业模特儿。可以说阿什利就是典型——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在纽约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的过程中,阿什利和纽约以及伦敦的两家经纪公司签约,一边当模特儿,一边做关于模特的研究。他还利用工作之便做田野调查,采访了40位在英美工作的模特,以及40位时尚圈内人,包括模特经纪人、模特儿、经纪公司老板、时装设计师、摄影师、造型师、秀场导演等等。最终,他完成了一部独一无二的关于模特世界的社会学著作。
在《美丽的标价》这本书中,阿什利告诉我们,模特这个职业并没有外界看上去那么光鲜亮丽,恰恰相反,这是一份收入不高、超级不稳定、还没有任何福利的工作。模特儿们看上去无限风光,仿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其实生活在时尚圈的底层,不得不学习和操练各种顽强的生存技能。超级模特的诞生也不是什么奇迹,而是时尚圈内人共同努力,甚至自我欺骗的结果。这本书还解释了外界对于模特世界的常见困惑,比如为什么模特那么瘦,而且越来越瘦;为什么有些奢侈品广告中的模特儿在你看来并不是那么美貌;而为什么在讲究政治正确的西方世界,非白人模特的比例却始终那么低;为什么付出同样的工作量,男模特拿的钱要比女模特少得多。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既有颜值,又有才华的阿什利,走进美丽而神秘的模特世界。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做一个模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模特儿嘛,是典型的老天爷赏饭,老天给了你一张美丽的脸和一副好身材,于是你就可以靠这个化最美的妆,穿最贵的衣服,同时轻轻松松的赚大钱。然而靠脸吃饭并没有那么容易。当然,如果你能成为一个超级模特儿,那确实可以赚很多。比如上世纪末的五大超模之一琳达·伊万·格里斯,就有一句名言说,少于1万美元的工作,是不能让他起床干活的。人称最贵肉体的吉赛尔·邦辰,年收入最高达到4400万美元。但问题是,这么多年一共才出了几个像他们一样的超模啊。而时尚界是典型的赢家通吃市场,只有极少数的人站在最高处,得到绝大部分的金钱和荣誉,剩下的大部分人只能赚取微薄的收入。在美国,模特的平均年收入不到3万美元,大部分模特的平均收入仅够支付纽约这种城市的房租。你可能会说,那干嘛要住在纽约这么贵的地方,换个地方就好了嘛。可惜时尚业是非常烧钱的产业,全世界只有纽约、伦敦、巴黎、米兰这样几个屈指可数的城市有繁荣的时尚业。换句话说,模特只能在这些房租巨贵的城市工作,否则就没有前途。再加上模特是众所周知的青春饭,因此经纪公司不会给模特提供健康或退休保险。作者阿什利在纽约的经纪公司工作了一年之后,实际到手的收入是11318美元,而他在纽约大学读博士每年能拿到的研究生津贴是这个的两倍。想不到吧,当模特儿还没有读书赚得多。
除了低收入、零福利,模特这份工作还很不稳定,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因此这个行业的流动性非常大,大部分模特的职业生涯短于5年。但尽管如此,依然有无数女孩争先恐后地涌入这个看上去光鲜迷人的行业,这就造成了模特行业虽然淘汰率很高,但始终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那么作为一个模特儿,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呢?走T台、拍大片儿、给时装设计师试衣服,阿什利告诉你,都不是。一个普通的模特儿做的最多的事情是参加面试。为了拿到下一个工作,模特儿们参加各种各样的通告面试。面试的环节大致是:首先模特们出示他们的模特卡,那上面有他们的照片、姓名、经纪公司名称和个人数据信息。所谓个人数据信息,就是一个模特的身高、衣服和鞋子的尺码、头发和眼睛的颜色,以及最重要的尺寸。女模的尺寸是俗称三围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男模的尺寸则是腰围、衬衫大小以及裤裆底部到裤管底的长度。在递交模特卡的环节之后,如果客户对某个模特儿感兴趣,可能会为她拍照,让她试穿样衣。如果这个面试是一个T台走秀的通告,那么客户会要求他感兴趣的模特在房间里走一个来回的台步。最后,模特通常会留下他们的模特卡,向客户微笑着告别,尽管他们知道,那张模特卡可能很快就会被扔在垃圾桶里。
模特无法从面试中预估最终的结果,有的时候,他们感觉良好,结果没有收到通知,有时候他们觉得自己搞砸了,却得到了那份工作。无论如何,决定权不在他们,而在于客户。这让模特儿总是生活在巨大的不安全感中,他们的工作和未来太不可预测了。因此,他们只好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以掌控的部分上,那就是他们自己。这个自己首先是他们的身体。这个行业对于模特儿有严格的身高和体重要求,一般来说,女模特至少要有1米75高,三围分别是86cm、62cm和86cm。作者在当模特的时候,身高是1米75,体重大约是113斤,其实已经很瘦了,但他的经纪人还是经常让他减肥。而男模要有1米83至1米9零,腰围在81cm,胸围在100cm左右。
模特们将身体作为一种资本,对此投入一丝不苟的关注。为了将身材控制在一定的数字之内,模特们一般只吃蔬菜和鱼类,坚持健身和瘦身。你很容易会在一个片场看到模特儿们嚼着一根芹菜做午餐。如果你跑过去问他们味道怎么样,他们可能会跟你说,瘦是最好的味道。
模特们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身体,还要开发自己的身体,比如走台步,就是一种对于身体的开发。模特的台步可不是那么好走的,不信你可以来亲身体验一下。来找一面墙,把后背贴在墙上,笔直地站立,就好像要测身高一样,然后将重心从一条腿移到另一条腿,移动的同时扭动膝盖和肩膀,重复几次,直到你有一种臀部好像分开了的感觉,这叫臀部分离,是走台步的入门动作。一个标准的模特台步需要用胯部带动大腿,膝盖提起,以小腿带动脚走出直线,而且臀胯部扭得再剧烈,上半身也要保持平稳。在此基础上,一些特别优秀的模特儿还会开发出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台步,比如被称为台步女王的玛利亚·卡拉波高诺,她的剪刀腿交叉到简直要摩擦起火的地步,扭动的幅度则把腰胯的角度拉伸到极致,而上半身几乎不动。您可以试着去学学她的走法,当心摔跤啊。
刚才所说的都是模特对于身体的经营,然而这还不够,远远不够。模特儿圈嘛,大家都是俊男靓女,谁也不比谁差多少,想要脱颖而出,模特必须还有个讨喜的个性,他们要打造一套情绪和性情,塑造一个讨人喜欢的自我。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他们必须去卖人设。
大家可能会以为,模特儿那么漂亮的女孩一定很娇气、很有公主病吧。恰恰相反,一个成功的模特儿一定性格特别好,能吃苦不怕累,而且擅长和人打交道。要知道,模特的工作其实是相当辛苦的。当你试装的时候,设计师会在你身上调整衣服,你可能会被针扎到,或者被设计师粗暴地拽来拽去。拍大片的时候,你可能要在铺满沙子的硬地板上跪很久,被威亚吊在半空,或是半个身子浸在冰冷的海水里。在这里举个例子,曾经有媒体采访吉赛尔·邦臣,问她,你的长相是你成功的原因吗?吉赛尔回答道,我一点儿也不这么认为,我想那应该是因为我的性格,我不怎么抱怨。如果摄影师说吉赛尔到那里去,那里就算是冰天雪地,我也会立刻过去。
模特要培养讨喜的性格,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其实生活在时尚圈的底层。因为模特这一行的竞争太激烈了,淘汰率太高了。相比之下,经纪人、秀场导演、服装设计师、造型师、摄影师甚至化妆师、发型师,这些工作都更为稳定,也更有权威。因此,一个成熟的模特儿都会和经纪人搞好关系,尽量取悦面试他的客户,在工作现场小心翼翼,不敢得罪任何一个人,哪怕是化个妆,也要跟化妆师甜甜一笑,说两句好话。这种竭力保持礼貌、谦恭与专业的行为,被作者阿什利称为情绪劳动。模特儿们必须投入很大量的情绪劳动,才能做到招人喜欢并且无可替代。
然而,一个模特儿即使拥有俊俏的外表和讨喜的性格,也随时随地可能被拒绝。对于大部分时间都在面试的模特来说,被拒绝是家常便饭,拒绝的过程有时还会伴随着羞辱。经纪人、造型师和设计师会用尖刻的语言评价模特的外貌,脚踝后凸、脑袋形状不对称、鼻子太塌、脑门儿太高。阿什利参加的一次面试中,一位女模特试穿一条裤子,却拉不上拉链,设计师当场大喊,哦不,你来这干什么?他随即离开房间,取来卷尺测量她的臀围,然后说,姑娘,你的臀围可是37寸,边说边轻打这位模特的大腿,我们需要的是臀围只有35寸的,我们管你这种叫生过孩子的屁股。
在这样的环境中,模特儿们必须培养起一颗大心脏,以应对工作中那家常便饭一般的冷遇、拒绝甚至侮辱。他们要反复对自己进行心理建设,告诉自己,大部分的拒绝都是毫无原因的,至少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不要想太多,最好什么都不想。但是再顽强的心理建设,也可能遭遇溃败的时刻。一次,阿什利参加了一个身体乳业的电视广告面试,她被要求和两个看上去只有16岁的模特儿一起穿着短裤在布景前跳舞。舞蹈暂停后,导演让那两个模特留下,然后对她说,除了你,你可以走了。走到外面的街道上,阿什利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感觉自己太老了,想要退出就到这儿吧。当然,他并没有就此退出,还有好多的田野调查等着他呢。
好了,说完了当模特儿的真实体验,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模特的价值。在激烈的竞争中,年轻女孩怎样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一件成功的商品,是什么使得一位模特比他的竞争者更有价值,模特价值最大化的代表——超模又是怎么诞生的呢?
要了解模特的价值,首先要了解模特是分为两种类型的,一种是商业型模特,另一种是媒体型模特。这两种模特的价值是不同的,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时尚,以不同的标准定义价值。
首先来看商业型模特,这个类型的模特做各种商业工作,比如给时装公司拍摄产品目录,拍平面或电视的商业广告,去设计工作室试装等等。商业模特的收入比较稳定,以拍摄产品目录为例,平均的收入大概是一天3000美元,去设计工作室试装的收入也不错,平均一小时200美元。
再来看媒体型模特,事实上,人们对于模特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媒体型模特,他们出现在T台秀场上、高端时尚杂志上、奢侈品的大片上。媒体型模特还有一种称呼叫高端时尚模特,如果你爱看美国的天桥风云、全美超模大赛之类的真人秀节目,会经常听到high fashion这个词,这就是高端时尚了。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这些看上去非常光鲜的高端时尚工作其实赚不到多少钱。时尚杂志拍摄的价格平均只有每天100美元,著名的时尚杂志《vogue》一天八小时的拍摄酬劳是150美元,有些杂志干脆就不给钱,只提供午饭和零食。更绝的是,有的杂志甚至连样刊都不给,模特们必须自己花钱买杂志,把有自己的那一页给裁下来,放进工作简历里。T台走秀的酬劳也很低,当然,如果你是超模,走个秀就能轻松的拿走2万美元,但大部分模特一天赚不到1000美元。有的时候品牌不给现金,而是用赠送礼物的方式来支付酬劳。有次走完一个秀,阿什利和其他十几个模特儿被带进一个房间,设计师指着房间中一个堆满了衣服、腰带、皮包、鞋子的桌子说,每个人可以拿两件。模特们一拥而上,疯狂争抢,场面十分壮观。还有一次,阿什利在纽约时装周走完一个大设计师的秀,得到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五件成衣,其中没有一件是他的尺码。他的父亲对此开玩笑说,这些东西再加上一美元,你就能买杯咖啡了。
但媒体型模特尽管收入微薄,却有着很高的声名。在这里,模特们追逐的不是金钱,而是名望。他们忍受着低收入,甚至贴钱干活,为的就是积累名声好,有朝一日拔得职业的头筹,那就是奢侈品的代言。一旦拿到,那可是百万美元的年薪,而且通常会延续好几年。也就是说,媒体型模特儿要么获得巨大的成功,要么一无所有。
好了,如果你是一个模特,你会选择当商业模特还是媒体模特呢?前者的薪酬非常理想,但是在时尚圈的声誉比较低,后者先有进账,有时还要欠债,却有机会摘得模特界的王冠,是平庸的幸福还是刺激的冒险,你会选哪个?不过话说回来,这个选择权可能也不在模特身上,商业模特和媒体模特对模特外形和气质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商业模特迎合的是大众,因此要符合大众审美,简单的说就是要漂亮。漂亮当然也有很多种,有的健康,有的古典,有的清爽,有的冷艳,但最有商业价值的是那种如同邻家女孩一般的。至于商业男模,那就要英俊优雅,而且看上去必须像个正常人,最有商业价值的男模是那种看着就像好男友的那种人。
而媒体型模特的外形要求就比较一言难尽了。高端时尚圈并不迎合大众审美,他们要的是以模特为载体,表达先锋思想和艺术理念,因此他们要超越或挑战大众审美,推出一种背离传统吸引力标准的形象。有时你打开一本《vogue》,看到那上面的模特,可能会发出感叹,这个模特怎么长得这么奇怪,或者这么丑的,怎么也能当模特儿。但事实上,正因为他长得奇怪、与众不同,才会被《vogue》这样的杂志选中。
当然了,大众商业圈和高端时尚圈也并非那么的水火不相容,一个顶级的商业公司或商业活动也能吸引到顶级的媒体型模特儿跃跃欲试,我们熟悉的维密天使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反过来,从商业型进入媒体型就不是那么容易。事实上,一个模特如果长期做的都是商业工作,那他基本上也就告别高端时尚圈了。
一个成熟的模特经纪公司会同时拥有商业模特和媒体模特,并且谨慎的控制他们所占的比例。商业模特占的比例会比较大,一般在七成以上,因为他们会给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但是公司也要留下两成左右的份额给媒体模特,哪怕贴钱也要去培养,因为只有媒体型工作才能产生名气和荣誉,让经纪公司的所有模特儿都沾光,也可以吸引到最有潜力的新人加盟。如果你们公司培养出了个辛迪·克劳福、海蒂·克鲁姆或者卡莉·克劳斯那样的超模,那在时尚界基本上就可以横着走了。
好,那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超模到底是怎么诞生的。首先,超模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定义,但一般来说,一个超模必须知名度够高,上过《vogue》这种高端时尚杂志,能拿到奢侈品品牌的代言。超模只可能诞生在媒体型模特中,而不是商业型模特中。但很诡异的是,高端时尚圈的人并没有一个清晰的选择标准,经纪人不知道哪类外形会吸引到客户,客户也不知道哪个模特会帮助他们推销理念,没有人知道下一个超模会是什么样的模特。经纪人只好带着一种朦胧的目标,寻找一个符合当季流行风格,又和以往的超模有明显不同的人。一旦有这样的人选,经纪人就会开始炒作,他会打电话给所有的圈内熟人,说,我们有个特别让人惊艳的新人,你应该看看他。每个人都在谈论他,每个人都在为他给我们打电话或者发邮件。对于经纪人的这类炒作,他们的客户通常是不屑的,不少杂志编辑和秀场导演都跟作者阿什利表示,经纪人就喜欢夸张其词,但是他们最终会从经纪人推荐的姑娘们中选出一位重点推荐,而且这种推荐一定遵循赢家通吃的法则。比如说有十个经纪人向一个秀场导演推荐了十个未来之星,这个导演不会把这十个姑娘都全盘接受,让他们分别走十场秀,而是选中其中一个姑娘,让她走十场秀,然后她会打电话给他在圈子里的熟人说,你知道吗,有个新人可了不得,一出道就被定下了十场秀,他一定会是下一个超模。
在每个季度,一伙强大的客户都会武断地支持一个模特,从而去创造一个新的超级明星。这位幸运的姑娘其实和其他候选者没有什么差别,除了被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选中。有人可能会好奇,这些时尚界人士为什么要去这样做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必须这么做。时尚界的使命就是不断推出具有魔力的姑娘,让她去传达奢侈品牌的形象,挑战艺术革新的极限。只是,魔力不是那个姑娘与生俱来的,而是被塑造和赋予的。超级模特是时尚产业的生产者们共同编织出来的,这是一种社会化的炼金术。
好了,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超级模特诞生的秘密了,下面我们再来聊聊模特行业的一些具体现象和问题。大家可能都知道,很多社会学者,尤其是女权主义者,长期以来都在激烈地批判模特行业,这些批判往往集中在两个地方,一个是瘦,一个是白。
我们先来看瘦这个问题。美国的国家妇女协会频繁地指出,时尚界的理想身材与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差异。美国女性的平均身高是1米63,体重是74kg,而今天美国模特的平均身高是1米8零,体重是53kg。许多模特为了能穿上零码的衣服而拼命瘦身,而零码在尺寸对照表上是七岁女孩的尺寸。不少模特通过吸毒来减重,甚至有模特死于厌食症。作者阿什利认为,对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来看。首先我们要看到,在商业模特圈,瘦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本来商业模特的块头就要比媒体模特要大,而这些年他们的尺码还在变得越来越大,原因很简单,因为消费者的平均体重增加了。有一次,加拿大一家著名百货公司的主席收到了几百封怒气冲冲的邮件,邮件内容都是抱怨他们最新一季产品目录上的模特儿太瘦了。这位主席立刻取消了这条目录的配送,把那批照片从商场网页上撤下,还特意写了道歉信。但是在媒体时尚圈,模特儿们依然很瘦。据说设计师之所以喜欢零码的模特,是因为衣服穿在他们身上就好像挂在衣架上,可以体现出设计的种种细节。有人可能会说,那种衣服正常人根本没法穿呐,但要知道,那些衣服本来就不是设计给正常人穿的。这其实牵涉到高端时尚圈的一个秘密,那就是奢侈品品牌从来就不靠高级定制服装来盈利,那些在T台上展示的高定主要目的是为了彰显品牌的时尚理念,起到一种广告和公关的效果。奢侈品主要的利润其实来自于香水、床单、太阳眼镜和成衣系列。更重要的是,那种极为纤瘦的模特儿契合时尚界的原则,就是和大众审美拉开距离。商业圈挑模特儿喜欢挑漂亮的、性感的,但性感在高端时尚圈毫无用武之地,恰恰相反,身体曲线或女性特征都被认为是对高端品牌和高端女性气质的污染,他们试图去建构一种高不可攀的、不食人间烟火一般的美丽。那你说究竟是胖还是瘦更能传达出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呢?当然是瘦,最好瘦到没有胸、没有腰、没有臀。
再来看看人们对于模特界的另一个主要批评,那就是白。模特圈中白人占绝对的多数,即使是在西方越来越讲究政治正确的今天,这种明显的种族不平衡依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对此,阿什利首先指出,就像在尺码上更为宽松一样,商业模特圈的模特种族明显更为多样化。比如你现在走进一家gap或者old navy,会发现他们照片上的模特是各种肤色的。这其中的原因,和他们选择丰满一点的模特一样,就是为了尽可能吸引到广泛的消费者,满足大众的需求和期待。所以主要问题还是出在高端时尚圈那里。在媒体型模特中,非白人模特的比例不超过10%,这其实很奇怪,因为时尚圈人士大多都是自由派,几乎可以说是西方社会最崇尚多元化的一群人。事实上,他们在跟作者讨论模特圈的种族问题时,都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挫败感,他们纷纷表示,如果由他们来做决定,那么媒体模特一定会是种族多样化的。然而,模特圈的思想从一开始就渗入了资本主义白人文化的准则,苗条高挑的白人女性符合西方对于女性根深蒂固的审美规范。另外,我们前面说过,时尚界充满了高度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从业人员自然想要去把握仅有的那些确定性,而白就是那样一种相对持久的约定管理。
话说回来,在政治正确的大背景下,高端时尚圈也不会只启用白人模特儿,事实上,他们也确实在进行一种种族多样化的努力。比如世界上最著名的模特管理公司精锐公司,就曾经为了寻找一位深肤色的模特,深入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偏远村落。但是非白人模特所占的比例依然很少,似乎只能成为一种象征性的存在。比如一场走秀有十个模特儿,那多半会有一个黑人、一个东亚人,剩下八个全是白人。而那些高端时尚圈青睐的非白人模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弱种族外形,这类模特全身上下和白人不同的只有肤色,他们有着和白人女孩一样的身材、同样的气场,除了肤色之外,根本没有他们种族的任何体型特征。这种弱种族外形的巅峰是混血模特儿,他们同时体现出高端、时尚的精致和种族多样性,因此大受欢迎。第二类是外种族外形,这类模特的外形从白人框架中彻底分离,带着浓郁的异国情调,可以去挑逗人们对于远方的幻想。来自苏丹的模特埃里克·惠克就是最好的例子,她长得和一般的美国黑人女孩明显不一样。前面提到的模特公司专门去撒哈拉以南的偏僻村落要寻找的也是这样一种外种族外形。这些非白人模特的存在缓和了时尚圈人士的内疚,但问题是,当一位非白人模特走红,就会限制和他同一族裔的模特们的机会。黑人模特儿经常会听到客户这样的话,你当然特别好,但我们已经有四个黑人女孩了。有个黑人模特儿告诉作者阿什利,有一次客户跟他说,你很漂亮,但是我们已经有一个和你风格很像的女孩了,然后向她展示了那个女孩的照片。那位模特儿当时就想,你在开玩笑吗,你们到底是怎么看出我们两个人像的。
模特界不但有种族问题,还有性别问题。不过和一般社会上的重男轻女的性别问题不一样,模特圈是重女轻男。在当今社会,几乎所有的职业中,女性赚的都比男性要少,即使是那些以女性劳动者为主的工种,比如护士、社工,男性也会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快的晋升机会。但是模特行业反了过来,女模的收入要比男模高出25%到75%。男模不但赚的更少,工作环境还更为恶劣,比女模更容易受到性侵犯。因为今天的西方时尚界几乎是被女性和同性恋男子统治的,为争取到工作,许多男模会伪装成同性恋,和他们的客户调情。然而调情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因为它暗含着兑现的风险。许多男模特儿都受到过来自于客户的性骚扰。有位男模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去拍片儿,摄影师是个大牌,这位知名摄影师在跟这位男模握手的时候,将他的整个手臂拉向自己,放在自己胸部的下方,朝向胯部。这位男模急忙拉回自己的手臂,摄影师扬起眉毛看着她,男模当时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拒绝了,于是他就失去了这份工作。
男模之所以在模特行业的地位较低,主要原因是几乎没有人把男模当成一个正经职业。不止一位经纪人跟作者表示,老实讲,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男人会想去做模特儿。当谈到种族不平等的时候,时尚圈人士都会非常不安,表现出尴尬或愤怒,然而,在谈到性别不平等问题时,他们只是轻松地耸耸肩,开个玩笑。有位经纪人告诉作者,每当她的男模抱怨薪水太低时,他就对他们说,如果你们不喜欢这个,那么就变出一对乳房来吧。甚至连男模自己也不太看得上这份职业,许多男孩子表示,他们之所以当模特儿,是因为这个活儿比洗车、送披萨之类的工作钱来的更多,也更容易。有人开玩笑说,我坐在那里就能赚钱,旁边还有辣妹,还是很不错的吧。也有一些男模表示,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份职业,是为了积累人脉,为日后进入创意产业做准备。女性做模特儿本身就是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或梦想,而对于男模来说,模特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达成目标的一种手段。
但是尽管模特行业展现出的是一个女人战胜了男人的世界,女权主义者却不会为此而欣喜,因为这恰恰证明了女性的外貌承载着比男性更重要的意义,女性更适合被当作视觉的对象来欣赏,女性的身体作为性和美的客体,拥有更高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说,模特行业的重女轻男并没有构成对于性别序列的挑战,而是对传统性别规范不加掩饰的复制。
以上这些,就是阿什利这位做过职业模特儿的社会学家对于模特世界的分析。他笔下的模特世界光鲜而又残酷,好像是张爱玲笔下的生命,像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但与此同时,阿什利也毫不避讳地表示他爱这个行业。尽管他作为社会学者必须去解构这个行业,但当他以模特身份进入这个行业时,她控制不住自己的心跳和情绪。他和每一位模特儿一样,在面试中体会激动、紧张和失望,在走秀中感受自信、骄傲和强大。他说,无论如何,当模特儿太刺激了,因此也太有趣了。这样的坦率让我们更喜欢这位作者,他不但颜值高、有才华,还那么真实、坦诚。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