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学文学

《忏悔录》:法国青年必读,经典忏悔之作

铛铛铃2025-09-23文学505人已围观

简介

提起18世纪的法国,你会想到些什么呢?是不是脑海里面马上会浮现出电影里面的那些宫廷贵族:小卷发、高领蕾丝衬衫、蓬蓬袖、垫肩外套、性感的裹腿,从不洗澡却每天喷香水的男人,以及头发梳得像鸟笼、上衣勒得女人流产、裙子却用钢丝撑成一把大伞,以体质奇差、脸色惨白为时尚的贵妇人呢?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主角,就是来自于18世纪。他出身平民,但是后来一番逆袭,跻身上流社会,成为了法国历史上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他叫卢梭。

诶,有些人会把卢梭和那个写《瓦尔登湖》的梭罗搞混淆。其实,比起19世纪的美国人梭罗,卢梭算是老古董了。听说过太阳王路易十四吧,卢梭出生的时候,正是太阳王寿终正寝之时。卢梭成名之际,是路易十五当政,著名的蓬皮杜夫人就是路易十五的情妇,卢梭还跟这位法国首席交际花颇有交集呢。在卢梭的晚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横空出世了。卢梭挂掉以后,法国大革命爆发了,拿破仑登上了历史舞台,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后被送上了断头台,咔嚓砍了脖子。

黑暗的中世纪早已过去,但欧洲仍然处于教会特权与封建王权的统治之下,启蒙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那时候的东方,正是大清帝国的康乾盛世。卢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了欧洲历史上的著名大佬。

和许许多多其他大佬一样,卢梭有着云谲波诡的一生。然而与其他大佬不同的是,卢梭写了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自传,还取名叫《忏悔录》。别人的自传,要么老老实实地记述生平,要么遮遮掩掩地往自己脸上贴金。咱们今天要聊的这位卢大佬,完全就是自传界的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啊。他把自己从小到老做过的错事、丑事、糗事,一股脑儿的全给写到书里去了。等您听完这本书,我保证您想对这位300多年前的大佬说:“哼,哥,你真是一朵上帝造就的奇葩。”没有任何一个伟大的小说家,能创造出像您这样复杂精致的人物。搁现在,您不光是一个摇滚斗士,不光是一个愤青公知,您还是京城娱乐圈里的当红男宠,您还是音乐圈里的跨界大腕儿。不过,你更有可能被吃瓜群众评为千年难一遇的极品渣男啊。当然,你还有可能被圈进精神病院。

牛逼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罗大佬不仅解释,还一写就是46万字。他到底安的什么心,难道真有人毫不在乎世人的目光,一心想把自己不堪的那一面展示给人家看吗?咱们按下不表,接下来还是先请大家跟随我的声音,一起穿越到18世纪的法国,去看看卢梭卢大佬的精彩人生吧。

一出生就没了妈,九岁又没了爸。说起日内瓦,你会想到什么呢?瑞士的第二大城市,以精密仪器,比如钟表闻名。对,其实在18世纪初,日内瓦就已经遍布钟表小作坊和技术精湛的钟表匠人。不过,那个时候的日内瓦并不属于瑞士,而是日内瓦共和国。卢梭的父亲呢,就是这么一位钟表师傅。卢梭的母亲呢,是个牧师的女儿。在这里要解释一下牧师这个职位啊,那个时候的欧洲,仍然是政教合一的,大部分地区在罗马天主教的统治之下,但日内瓦不一样,它的国教是基督新教。天主教的基层神职人员,被称为神父,是不能结婚的,但新教的基层神职人员——牧师是可以结婚的。神父和牧师的职位,大概相当于咱们的村委书记,权力比村长大,主要工作就是把握政策方向。卢梭的祖父是法国人,移民到了日内瓦,他虽说是个财主,但有15个孩子,到卢梭父亲这里,就只有一份薄产了。卢梭的母亲,好歹也是出身国家公职人员家庭啊,比丈夫要富有一点。本来,卢梭作为第二个儿子,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好歹是吃穿不愁的。然而卢梭生下来才十天,母亲就因难产而去世了。卢梭的父母感情特别深,卢梭一出生,父亲就失去了老婆,这位父亲从此就暗暗怀着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把小卢梭看作是爱妻生命的延续,另一方面又觉得小儿子是夺走自己女人的罪魁祸首。卢梭一生下来就病殃殃的,当然了,他后来身体也没好过,一生都在与疾病作斗争,能活到66岁,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了啊。

卢梭有一个比他大七岁的哥哥,跟着父亲学手艺,但是这位哥哥,在这部自传里只出现了一集,就永远消失了,因为他从小叛逆,老是遭到父亲的暴打,后来便成为了一个放浪形骸的问题少年,再后来,他离家出走了,从此杳无音讯。那时候普通人家的孩子,唉,多半也是这种命运了,能活下来就是命大,后天的好歹,全看自己的造化。

卢梭的母亲去世之后,多亏了一位叫做苏珊·卢梭的姑妈。苏珊姑妈是一名信仰虔诚的熟女,她给了小卢梭无微不至的照顾,将先天不足的小卢梭从死神那里硬是抢了回来,还充当了母亲的角色。苏珊姑妈会唱许多美妙的小调和歌曲,这可迷坏了小卢梭。成年之后,卢梭闯荡音乐圈,成为了文学界里最懂音乐的人,大概和苏珊姑妈的童年启蒙有很大的关系。

说回卢梭的父亲,老人家是个挺有个性的人啊。在卢梭八岁的时候,他同一名法国上尉争吵打架,这名上尉后台比较硬,指控卢梭的父亲持剑行凶。根据法律,两个大人在一起相互伤害,那是要一起蹲监狱的。然而,被判入狱的只有卢梭父亲一个人,老人家不服,一气之下,丢下了小卢梭,从日内瓦出走了。哥,现在啊,这算是畏罪潜逃出境,从此便把他乡做故乡了。小卢梭,也就成为了没爹没娘的孩子。可以想象,即便有一位温柔的姑姑母爱,在卢梭的生命早期依然是缺席的,正常的家庭温暖是远远不够的。后来的学者拿着放大镜研究卢大佬,他们发现卢梭的性格之所以如此奇葩,与他的童年经历很有关系。用现在比较时髦的一句话讲,就是他一辈子没有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那么一个没妈疼没爹教的孩子,会如何长大成人呢?野蛮生长,是一个屡教不改的顽劣学徒。他成为留守儿童的时候,卢梭才九岁。从九岁到他成年,卢梭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当时卢梭被一位嫡亲的老舅收留,这位舅舅是个工程师,叫贝尔纳。贝尔纳有个儿子,和卢梭同年,那时候可没有什么9年义务教育啊,贵族人家的孩子有成达的家庭教师,普通人家的孩子多半被送去当学徒。贝尔纳算是有些学问的,他将自己的儿子和卢梭一起送到了乡下,寄养在朗贝尔西埃牧师家,学习拉丁文。那前面已经说过了啊,那牧师大概相当于咱们现在的村委书记,其实呢,牧师还大概相当于秀才啊,属于比较有学问的那一类。贝尔纳舅舅估计是想一箭双雕,培养出两个牧师吧。毕竟,那个时候牧师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可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最好的出路。

牧师和他的妹妹负责教导这两个小孩子。牧师嘛,一般都是比较虔诚儒雅的,可能呢,还有一点点小古板。小卢梭古灵精怪,没少调皮捣蛋,他们的日子刚开始过得还算比较惬意,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牧师的妹妹朗贝尔希小姐的梳子,不知道怎么弄坏了,因为小卢梭有在场证明,所以她成为了最大嫌疑人。两位主人轮番拷问他,想让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小卢梭拒不承认。这还了得啊,主人觉得这孩子太倔了,死不悔改,一气之下,就把卢梭的监护人贝尔纳舅舅叫来了:“来来来,领领领领走领走,把这俩货领走。”这哪是当牧师的料啊。就这样,卢梭和小表哥被退回,牧师梦破灭,哥俩成了失学儿童。

小卢梭又在舅舅家待了3年,这3年,因为舅舅、舅妈忙于自己的事情,卢梭基本上属于放飞自我、野蛮生长的状态。说起来,好像挺自由自在的,但是别忘了他是寄人篱下呀。另外,即便是待在舅舅家,他也是要付钱的呀,那钱从哪里来呢?幸亏母亲留下了点遗产,可能是田庄之类的,有点小收入,但是按照当时的遗产继承制度,卢梭要年满18岁,才能全权处理属于自己的那份遗产啊,比如说变卖不动产为现金什么的。也就是说,他虽然能吃饱穿暖,但是其他的需求就没法得到满足了,对吧?比如想要个小玩具啊,买几件漂亮的衣服啦,开荤、吃点零食啦,唉,抱歉,这些都能有啊,除了父母,谁会关注一个孩子的这些额外的需求呢,对吗?这一点,也极大地影响了卢梭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也影响了他的整个人格。卢梭终其一生,都没有过真正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他的内心始终是有缺口的。

3年之后,卢梭被送到了法院书记官家里,指望长大以后能够当书记员,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律师了,帮人写状纸、文书之类的东西。舅舅对书记官说:“哎,这个卢梭这个娃呀,贼精灵啊,又爱学习,你看长得也精神,你就笑纳收下吧,好不好?”可是没过多久,书记官就对贝尔纳舅舅说:“你给我送来的这是个什么东西啊,简直是一头蠢驴,自个儿踢回去吧。”舅舅还不死心,又把卢梭送去了一个雕刻匠家。有了前车之鉴,这回卢梭老实了。在雕刻匠家,可不比在牧师家或者舅舅家,和咱们旧中国的学徒一样,学徒为师傅只有当牛做马的份儿,师傅打骂,那是家常便饭,师傅教一点活,那就得感恩戴德,忍辱负重,把手艺学到家,才能自立门户,告别悲惨生活。卢梭本来挺喜欢雕刻工作的,然而他内心里有一颗狂放不羁的灵魂,绝不当逆来顺受之辈。可是卢梭这一叛逆,就在歪路上狂奔了起来,偷盗、说谎、耍流氓,是不良少年没错了。

在雕刻匠家,卢梭染上了偷盗的恶习。刚开始,他是被一个伙计利用,帮忙偷老太婆家里菜地里面的芦笋,再后来,他开始单干了。寄人篱下,什么东西都由他自己做主,嘴馋了怎么办呢?去师傅的储藏室里面偷俩苹果,哎,爬上面包箱,伸出铁杆对准苹果戳过去,美味的苹果就要到口了,啊哈哈,突然,储藏室的门打开了,师傅抱着双臂站在门口大喝一声:“好大的胆儿!”啪啪啪,卢梭的屁股被打开了花,但是这个16岁的少年,并没有被震慑住,他反而觉得挨打可以补偿自己因为偷盗带来的羞耻感和罪恶感啊,既然已经偿还了,那么就可以继续偷了,大不了再挨一次打呗。卢梭甚至认为自己生来就是挨打的,哼,那我还是想和正在收听咱们节目的小朋友说一句,哈,偷盗绝对是错误的,千万不能学。

好了,咱们说回卢梭啊,话说卢梭偷完苹果,后来又将爪子伸向了师傅的钱袋,辩解说自己只是因为贪嘴儿,拿了几个小钱出去买零食吃。可以想象师徒关系最后恶劣到什么程度啊。终于有一天,16岁的卢梭忍无可忍了:“去你的,不伺候你这老家伙了!”这一次,他潇洒地挥一挥衣袖,走上街头,成了流浪汉。

卢梭从雕刻匠那逃走时,兜里揣了点小钱,很是爽了一些日子,可是很快坐吃山空,兜里见底了,吃的、喝的、住的都成问题。少年卢梭左琢磨右琢磨,准备去找份工作,可是他啥都不会呀,拉丁文不够对付,手艺也是半吊子,就这样想混饭吃,几经反复,卢梭终于经人介绍到了维士利伯爵夫人家。那么在这位夫人家呢,卢梭又染上了另外一个恶习,说谎。

听众朋友可能会奇怪啊,怎么那个时候到处都是这爵那爵啊,这到底是个什么官啊?啊,其实呢,欧洲的爵位制度都差不多,最高的就是公爵,旗下依次都是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这个公、侯、伯、子、男嘛,我们之前说过了啊,其中男爵是不能世袭的,其他的爵位都可以世袭的。直到现在,英国依然保持着古老的爵位制。卢梭所在的欧洲到处都是城堡,这城堡便是爵爷们的行宫了,城堡周围的土地、子民便归爵爷管了。

话说这个伯爵夫人呢,因为生病无法书写,卢梭呢,就给夫人充当语音转换器,将夫人口述的内容写下来。可惜这位夫人重病挂掉了,葬礼之后呢,家里乱成了一锅粥,卢梭那小偷小摸的爪子又重现江湖了,这次不知道是什么怪癖使然啊,他偷了家中一位贵族小姐的粉红小丝带。小东西,你偷了就偷了呗,偏偏又不藏好,被主人给翻了出来。面对盘问,你们猜卢梭使了什么招,只见他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哎,这粉红玩意儿不是我拿的,是厨娘玛丽翁姑娘拿的。”赤裸裸的诬陷,让厨娘玛丽翁百口莫辩。卢梭为了让别人相信,表演得更加义正言辞,卢梭的演技太好了啊,大家都懵了,难辨孰真孰假,只好将他们一块辞退。

在这本《忏悔录》里,卢梭对这件事的解释是,他对马里翁颇有好感,觉得她与自己最亲近,所以慌忙之下,就把她拉到自己的同一阵营里来了。啊,这或许是卢梭的真实念头,但也确实是寡廉鲜耻、善恶不分的诡辩。他这随口说出的谎言呢,可害惨了这位玛丽翁姑娘,从此,背负着偷盗罪名,与卢梭无怨无仇的玛丽翁姑娘名誉扫地,再也没有雇主敢雇佣她,余生是惨淡而终啊。

除了偷盗和说谎,卢梭呢,还喜欢调戏良家妇女。当时这个卢梭正值青春发情期啊,却连个女朋友都没有,于是呢,他就开始耍流氓了。有一天呢,卢梭来到一个天井的尽头,看到几位少女正在水井边汲水,哇,人类,卢梭看得心痒痒,突然,他灵机一动,朝姑娘们背过身去,脱下了自己的裤子,朝姑娘们露出了自己的小豚豚,他正打算扭一扭,展示一下自己性感的小豚豚,突然只听一阵沙沙声传来,路边窜出几个大汉,要捉拿这个变态狂,卢梭一下软了,可怜兮兮的求好汉饶命,结果大汉竟然真的放了他一马。对于自己的露臀癖,卢梭辩解说自己只是青春期冲动,因为生性羞涩,不会真的去搞姑娘,最多对姑娘耍一下无伤大雅的流氓而已,而且自己露出的好歹不是正面,只是背面而已。

如饿狼般地扑向书摊,卢梭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故事说到这,如果大家觉得卢梭只是一个小混混,那就大错特错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混混是不可能成为伟人的。卢梭虽然吊儿郎当,一身恶习,但是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爱读书。卢梭的外公是一名牧师、文化人,家里有大量的哲学、史学、文学等方面的书籍,父亲虽然是个钟表匠,但他也非常非常喜欢读书。吃完晚饭之后,父亲就会和小卢梭一起比赛读小说,唉,这一读呀,就是昏天黑地,父子俩都忘了时间了,直到清晨,外面燕子啁啾,父亲才难为情地说:“唉,咱们回去睡觉吧,唉,我比你还像个孩子呀。”

卢梭后来在朗贝尔西埃牧师家里,受到的也是不错的教育。在雕刻匠家里当学徒,隔壁有一个小书店,可以出租图书,卢梭太爱书了,常常省吃俭用,把一点可怜的银子拿去租书,有时候呢,被师傅发现一顿暴打不说,还要没收图书,但卢梭死不悔改,依然如饿狼般的扑向书摊。怎么样,这看起来像是卢梭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吧,有志少年百折不挠,一心求学,书海奋进。你可能会说,这才像一个大文豪的童年往事嘛。其实呀,一个人从不同侧面看呢,可能看起来根本就不像同一个人,而这才是人,这种矛盾复杂的生物的本来面目,各种性情交织在一起,才成为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人。

卢梭一生嗜书如命,社会的种种不公冲击着他的世界观,摧毁着他的精神和意志,书籍的养分却在滋养修补他的灵魂。书中有美有善,有公平和正义,有现实生活中渴求而不得的一切。现实生活如同风雨袭来,书籍于它却是阳光普照。值得一提的是,卢梭后来写出了著名的《艾米尔》,那是一本论教育的书,卢梭在这本书里提倡教育小孩要顺应天性,也就是说要让小孩自由生长,父母和学校都不要多加干涉。卢大佬可能是拿自己的成长经历做参考,哎,你们瞧你们瞧,我从小娘不管爹不教,吃百家饭长大,我纵使混迹流浪,差点没进少管所,但最后我不是还是走上正道了吗?你们这些啊,就别瞎忙活了,把孩子交给大自然,交给生活,这滩污泥巴是黑是白,滚一滚就知道了。

好了,卢梭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咱们就介绍到这里了,接下来就要进入更复杂的成人世界了。想知道卢大佬的情感秘史吗?且听下回分解。路上读书,您的音频图书馆,我是梁辰舟,我们下期再会。

小白脸儿卢梭的情感秘史。路上读书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梁晨周。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依旧是18世纪法国大文豪卢梭的自传《忏悔录》。上一集呢,咱们介绍了卢大佬的青少年时期啊,一方面,顽劣不堪,偷鸡摸狗,调戏良家妇女,简直坏事做尽,另一方面呢,又如饥似渴的读书,有志少年百折不挠,一心求学,书海奋进。等到他进入更复杂的成年世界,卢梭又会有怎样精彩的人生呢?咱们这一集就先扒一扒他的感情生活。

先来看看卢梭是怎么描述自己的长相的啊,他是这么写的,他说:“我算不上人民所说的漂亮小伙,但是我长得小巧玲珑,腿细脚美,神态潇洒,容貌姣好,嘴很秀气,黑发黑眉,小眼深凹喷薄出热血沸腾的光芒。不幸的是,我对这一切全然不知,一辈子从未想过自己的风姿,等到想到她时,早已错过良机。唉,从这段话当中,你是不是还能听出点什么呢?这家伙其实挺自恋的呀。啊,没错,卢梭就是一个超级自恋狂,他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热衷打扮,迷恋漂亮的衣服,甚至有一次,一位小伙伴驾鹤西去了,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哎,这家伙的那件漂亮黑外套是不是归我了?”

卢梭成名成家之后呢,每每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都要狠狠的拾掇拾掇,他给自己添置了许多漂亮的衣服,光是质量上乘的衬衫就多达40件。可惜这些华服,后来被一个盗贼一股脑的给偷了。物极必反,卢梭后来知道一个堂堂男儿太骚气了不好,他干脆不修边幅,把自己弄得像一个犀利哥,甚至穿着异族服装,以此来彰显自己反抗世俗的个性。

长得小白脸一枚,又爱打扮,还有点才气,卢梭自然是很招女人喜欢的啦。当然他也没闲着,女人在卢梭的生命里,简直是一个贯穿一生的重要主题,甚至卢梭一生都在努力的填补童年时期爱的匮乏。他在一个又一个的女人身上,寻找一种绝对的爱,一种连他自己都没有能力施予的爱。和他这个人一样,卢梭的每一段感情都可谓惊世骇俗,都不是普通人干的事。接下来请听我为您一一道来。

华伦夫人是恩人,是情人,也是母亲。因为卢梭,一个欧洲18世纪的普通贵妇,从此被载入史册,她就是华伦夫人。年仅16岁的卢梭呢,与华伦夫人初次见面的时候,就被华伦夫人迷住了。在书里他是这样描述的:“她与本世纪同时诞生,已经28岁了,她风韵犹存,因为她的美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其风姿,因此她仍如少女时一般的窈窕。”意思就是说,华伦夫人已经28岁了啊,老是老了点,但是风韵犹存呐。哎,这不是歧视女性吗?啊,没有啊,没有啊,要知道那个时候人的寿命都不长,能活过50岁就算长寿了,少男少女们十几岁就谈婚论嫁,28岁基本就是中年了。

那么,你华伦夫人到底何许人也呢?华伦夫人原本是瑞士一个古老贵族家的小姐,后来嫁给了一位公爵,成了公爵夫人。然而呢桩婚姻并不太美满,夫妻俩没有留下孩子,华伦夫人也可聪明了啊,她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于是呢,就离开了丈夫,然后呢,不知道用什么手段,竟然跟意大利的前身萨丁王国的国王攀上了关系,这位国王呢,给了她一份工作,年薪2000法郎。什么工作呢?其实就是政治间谍,这位国王信奉天主教,于是呢,派了华伦夫人在民间策反,神不知鬼不觉的说服新教教徒改信天主教。这个工作呢,华伦夫人做得不错,很多人确实倾倒于她的魅力,被她拉拢到天主教阵营里了。当然,这里面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卢梭咯。

瞧瞧卢梭是怎么说的:“我看见的是花容玉貌,两只美丽的蓝眼睛柔情似水,脸色光彩照人,胸脯微露,我这小小的新教徒,就在这一刹那信奉了她的宗教,深信由这样的一些传教士宣扬的宗教,肯定会把人引向天堂的。”总之,信奉新教的卢梭,在遇到华伦夫人的那一刻,就被成功策反,如此轻率地改变宗教信仰,这也成为了卢梭一生当中被人诟病的一个污点。

卢梭本来就是经人介绍来投靠华伦夫人的啊,指望在夫人的府上谋个什么职位,但是华伦夫人并没有把这个小屁孩当回事,她心里头装的都是工作,于是呢,将卢梭指派去了一个修道院,那里是一个给人集中洗脑的地方,让人们改信天主教。在修道院,卢梭吃喝不愁啊,他舒舒服服的待了两个月,两个月后呢,人家识破了卢梭的小九九,把他给赶出去了。卢梭几经漂泊,最终又厚着脸皮回去找华伦夫人,唉,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既然上帝把她又送回给我,我就绝不抛弃她。这一次,华伦夫人收留了卢梭,并以母子相称,虽然他们只相隔12岁。

卢梭那杂糅着各种情愫的激情,在华伦夫人身上大爆发了,她爱上了自己的妈妈。不过呢,一开始这种爱并没有掺杂任何的情欲,卢梭自己坦承自己没有动过一点点歪脑筋,她非常平静的待在华伦夫人身边,有说不完的话,永远不会觉得腻烦。华伦夫人对卢梭呢,那也是视如己出,当亲儿子培养。华伦夫人家里经常举办聚会,歌舞升平,卢梭的音乐才华被激发了出来,于是呢,华伦夫人花钱送她去都灵的一家修道院学音乐。后来修道院待不下去了,华伦夫人又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帮她找了一份土地测量员的工作。21岁的卢大佬摇身一变,成了端金饭碗的国家工作人员。

然而,金鳞岂是池中物啊,时间一久呢,卢大佬又受不了老老实实的给人打工了,他仗着自己的音乐才华日益精进,决定去当音乐教师。这次呢,卢梭转型成功了,他简直是如鱼得水啊,出入的都是贵族府邸,接触的都是美丽高贵的小姐姐,干的事呢,不外乎就是弹弹琴、唱唱歌、跳跳舞。有不少夫人对年轻的音乐教师暗送秋波,卢梭倒是经受住了考验,华伦夫人却不干了。华伦夫人开始找卢梭谈话:“孩子啊,你长大了得像个真正的男人了,我帮你找个正派的女人吧。”谁呢?原来华伦夫人替卢梭找的这个女人就是她自己。卢梭那叫一个激动加五味杂陈呢,她对华伦夫人怀有的爱一直是十分复杂的,这其中母子情多于情人间的爱欲,她还将华伦夫人打量了一番,虽然56年过去了,但她一点都没老,她只是胖了一点,其余的都没变,她依然是我的女神,最终他乖乖就范了,投进了妈妈的怀抱。

人生第一场认真的恋爱,是一场三人行。和华伦夫人在一起之后呢,卢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乐,或许是因为觉得自己犯下了乱伦之罪,或许是一位阿内,阿内呢,是一个植物学爱好者,是华伦夫人的管家,也是华伦夫人的情人。这就意味着,卢大佬要与另一个男人分享华伦夫人的爱。可怜的卢大佬啊,人生第一场认真的恋爱,是一场三人行。

卢梭终其一生,都在给自己的行为寻找合适的理由,因为他强大的逻辑和思辨能力,使得他总能找到冠冕堂皇的说辞,为自己、为华伦夫人、为阿内以此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在自己编织的因果关系里继续下去。卢梭将这段三人关系渐渐想象成了天堂,甚至觉得二人待在一起,总没有三个人在一起那么愉快,认为华伦夫人实际上并不沉迷情欲,她只是发自内心的善待每个人,每个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她,卢梭甚至决定和阿内一起研究植物学。

不过这段关系没有维持多久,阿内就病逝了,从此卢梭替代了管家的职位。然而卢梭根本不是当管家的料,他是个野性子,讨厌管人,也讨厌被人管,更讨厌整天跟鸡毛蒜皮打交道。华伦夫人也不善理财,又常常被江湖术士骗,家里一堆人要养,经济状况堪忧,甚至不得不靠借债度日。面对这一切,卢梭忧心忡忡,无计可施。更糟糕的是,卢梭是一枚长期病号,他患有先天性尿管狭窄,这个病呢,虽然不致命,但给卢梭的一生却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和痛苦。

卢梭以为自己快要死了,也为了减少华伦夫人的开支,他们便一起搬到乡下,在葡萄园、农场和溪流的环绕下,在华伦夫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中,卢梭度过了人生最安宁、闲适的一段时光。卢梭老不见好,虽然华伦夫人负债累累,但她还是拿出了一笔钱,让卢梭去寻访名医。卢梭最喜欢的就是出门玩耍了,这一去,就像出笼的鸟儿,又来到了自由天地,他病没好好治,却拿着钱到处旅游,玩的不亦乐乎。等到他玩够了回去,没想到家里多了一个新成员,年轻的男的,卢梭一眼看这家伙取代了自己的位置,成了华伦夫人的新任情人。

卢梭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听话的愣头少年,他感到了深深的屈辱,他泪如泉涌,伤心欲绝,她跪在华伦夫人面前说:“妈妈,您这是在干什么呀,我对您的一片痴情就是这么个报应吗?您无数次的挽救了我的生命,难道就是为了剥夺使生命变得可贵的一切吗?我将因此而死去,你将会惋惜我的,您对我来说太宝贵了,不能与人分享。”就像小孩子一样,卢梭原本只是想通过坚决的抗议,让华伦夫人将爱的天平朝他这边倾斜,然而华伦夫人没有,她不愿失去卢梭,但也不愿意放弃新欢,更何况华伦夫人新找的情人徒有外表,智商一般,趣味低级,并且这家伙能将华伦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卢梭看着痛心疾首。慢慢的,在华伦夫人眼里,卢梭就靠边站了。

虽然卢梭对华伦夫人心有怨念,不过自始至终,他在行文之中对她都有一种深深的眷恋、理解和惋惜,并且卢梭从来没有真正恨过华伦夫人,她恨的只是她被小人利用,她没有掌控好自己的命运。既然无法解救华伦夫人,也无法解救自己,带着一颗被打碎了的心,她从华伦夫人家里出走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头。

从此卢梭离开了瑞士,去了那繁华之都巴黎,他的命运也进入了新的一页。如卢梭预料,华伦夫人后来的命运十分悲惨,她长期债务缠身,卢梭曾派人给她送过钱,但最后两次面对华伦夫人的求助,卢梭拒绝了。卢梭给出的理由是,就算他援助了华伦夫人,钱也到不了她手里,都会被她周围的那些小人骗光。

很多年后,卢梭带着当时的终身伴侣泰瑞兹去看望华伦夫人,这个曾让卢梭魂牵梦萦、厮守13载的女人,已风烛残年,垂垂老矣。华伦夫人将她唯一的财物,手上的一枚红宝石戒指摘下来,戴在泰瑞兹的手上,善良的泰瑞兹又将戒指摘下来,重新戴回夫人手上,并含着热泪亲吻她:“永别了妈妈。”

一个文盲姑娘,陪伴了他30年。我原先只是想给自己找一点消遣的,可我看到我坐过了头,为自己找了个伴侣。卢大佬以惊人的坦诚,记录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女人泰瑞兹。那时候,卢梭已过而立之年,在巴黎混日子,游走于上流社会,虽小有名气,但也不过是寄人篱下,在贵族门庭起时,谁也没看出来他即将报得大名,轰动巴黎甚至整个欧洲。

泰瑞兹20出头,目不识丁,是个文盲,这姑娘啊,不会阅读,不懂算数,连钟表都不会认,说话常常让人笑掉大牙,在卢梭这个文人面前呢,简直是刷不到一丁点存在感。奇怪的是,正是这个姑娘陪伴了卢梭一生,后来还成为了卢梭正式的妻子,这到底是为啥呢?这其实也不奇怪啊,那个时候呢,王公贵族需要的是漂亮大方的沙龙女主人啊,善于搞外交的能给自己家族长脸,然而卢梭呢,只是一介平民,他长期漂泊流浪,又一直处于爱的匮乏中,真正谈过的像样的恋爱呢,几乎没有,他渴望的是稳定的情感,温馨的家庭生活,泰瑞兹没有存在感,却能以卢梭为中心,安心做他背后的女人,他要搞创作,身体又差,自然是需要人照顾,泰瑞兹恰恰是他的贤内助,她没钱没权娶一个贵族小姐,几乎是没有希望的,再说,她哪有闲工夫操心娶媳妇呀,生计问题都还没有解决的。

如果说华伦夫人是卢梭一生中的第一个幸运,给了他爱、照顾和资助,使他最终避免了小混混的命运,那么泰瑞兹则是他的另一种福分,也是他屡遭不幸的一生难得的温暖、慰藉以及厮守。泰瑞兹原本出生在小商人家庭,母亲呢,受过不错的教育,父亲呢,是个老实人,家里做生意破产之后呢,一家三口来到巴黎,靠泰瑞兹给旅馆当洗衣工维持生活。泰瑞兹容貌姣好,性格温顺善良,卢梭这一生呢,对于女性的温柔善良都极为看重,让他迷恋的都是这些女人对她表示的亲切、好感和垂怜,如果遇到那种冷美人,个性张扬的,在卢梭笔下呢,就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毒妇。

泰瑞兹和卢梭自从遇见便一直相伴终老,泰瑞兹充当的是他的女伴及女仆角色,这个可怜的姑娘从来不争不抢,也没有丝毫的野心,他对卢梭言听计从,甚至在卢梭与其他贵妇人谈情说爱的时候,泰瑞兹不光不吃醋,还帮忙打掩护。话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泰瑞兹就是一个将自己低到尘埃里的角色,或许在泰瑞兹心里,她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正宫娘娘看待,因为卢梭也一直没跟她领那个小红本本,她跟了卢大佬20几年,都一直名不正言不顺,她也从来没有怪大佬渣,反正就是死心塌地了啊。直到卢梭56岁时,才跟泰瑞兹打了一个证,泰瑞兹才正式成为卢梭夫人。

也许能遇到卢梭,对于泰瑞兹来说也算是走运了,因为卢梭她和自己的家庭,从此生活有了保障,且因为卢梭他们进入了巴黎的上流社会。卢梭到底爱不爱泰瑞兹呢?卢梭老实的承认了,他认为自己对泰瑞斯的感情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爱情,泰瑞兹是他的生活伴侣,但泰瑞兹并不能够与他分享文学、艺术以及所有更高级的精神生活,家里柴米油盐的事说完了,两人就无话可说了。卢梭最爱干的事就是在自然风光当中散步,然而泰瑞兹却对此无感,伴侣之间的连接度,取决于他们对彼此的需要,只要两个人依然深度需要,他们自然会调整彼此来适应,甚至容忍对方。卢梭和泰瑞兹,就这样在相依为命中度过了30多年。

我这操蛋的一生,注定是无法拥有真正的爱情的。如果您以为卢大佬的一生只有华伦夫人和泰瑞兹两个女人,那您就大错特错了。卢大佬的私生活简直可以拍一部精彩的电视连续剧,这么说吧,他几乎尝试过各种可能的情爱关系,一夜情啊、受虐狂啊、暴露癖、旅途艳遇、短暂同居、包养情妇、买卖幼女、柏拉图之恋、单相思,甚至边界模糊的同性恋,而涉及对象则从贵妇到良家妇女到妓女到小青年不等。

早年呢,卢梭在朗贝尔牧师家寄居时,牧师的妹妹朗贝尔·西安小姐有一次用鞭子打卢梭的屁股啊,她竟然体会到了一种受虐的快感,为了延续这种快感呢,她总是故意惹贤小姐生气。卢梭一生当中呢,曾经两次抛弃女人,跟随他迷上的男人出游,她和男人之间的亲密程度简直无法用友谊来形容,无法不让人想入非非。

卢梭的时代呢,上流社会的男人嫖妓、包养情妇也是蔚然成风,卢梭也掺和了一脚。在威尼斯当使馆秘书的时候呢,他便和一个同事买了一个小姑娘,打算呢,等这个小姑娘长大,两个人一起来享用。也许是料到后来的读者对这件事必定接受无能,卢大佬在书里模模糊糊的提到,他觉得这个小姑娘太小,对她是一种父女之情,但小姑娘后来的命运到底如何,大佬没有认真交代。

在卢梭与终身伴侣泰瑞兹同居期间,他曾经狂热的迷上了一位巴黎贵妇,每天都为这位贵妇神魂颠倒,虽然明知对方不光有丈夫,还有一位情人,而这位情人还是自己的好友,卢梭也坦诚,他对这位贵妇的迷恋呢,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的一种想象和执念,他的心是一匹野马,他的爱有很多自己臆想的成分,他真正迷恋的并不是某个人,而是自己的狂想,是爱情本身。灼人的激情,受虐和狂想的精神气质呢,似乎奠定了卢梭一生的感情模式。

终其一生,在所有女性身上,卢梭似乎都在寻找一种理想中的母亲形象,他始终无法在自己和女性之间建立一种正常的、灵肉一体的关系,他经常拥有了一个依然不满足,总是需要另外的女性来弥补这种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