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学文学

《麦克白》:野心成就英雄,亦毁灭英雄

铛铛铃2025-09-23文学601人已围观

简介

人们常说,命运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我们的一生。无论你再怎么强大,都挣不脱命运的牢笼。可是,到底什么是命运呢?如果一切都早已命中注定,我们可还有机会改变?如果人生注定了就是一场悲剧,我们能否让这悲剧来得慢一点?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的是文学史上关于命运这个话题探讨最深刻的作品——伟大的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麦克白》。下面,请跟随我的声音,一起走进11世纪的苏格兰。

11世纪的苏格兰,正与挪威国进行着激烈的交战。挪威军队在苏格兰叛徒考特爵士的帮助下,势如破竹,双方胜负未决,正像两个精疲力竭的游泳者。苏格兰国王邓肯派出他最得力的两员大将,麦克白与班科上阵杀敌。麦克白挥舞着他血腥的宝剑,像个煞星似的一路砍杀过去,不仅取下了敌方将领的首级,还打消了他们的锐气。在挪威军队生猛的进攻下,麦克白和班科就像两尊巨炮,满装着双倍火力的炮弹,愈发愈猛地向敌人射击,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听闻战况的国王,对麦克白的英勇表现大加赞赏,决定处死叛徒考特爵士,并将他的爵位赠给麦克白。与此同时,大获全胜的麦克白和班科正班师回朝,他们内心充满了喜悦。可老天爷却没有给胜利归来的队伍一个明亮灿烂的天空,反倒发出了轰隆的雷鸣,似乎拒绝与他们分享胜利的果实。

突然间,一阵雷鸣声中,三个女巫出现在茂密的树林中,她们形容枯瘦,衣着怪诞。三个女巫都同时把她满是皱纹的手指按在她干枯的嘴唇上。麦克白朝那些女巫大喊:“你们要是能够讲话,告诉我们你们是什么人!”女巫甲这样回答:“万福,麦克白,祝福你,格莱米斯爵士。”女巫乙接着说:“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考特爵士。”女巫丙最后答道:“万福,麦克白,未来的君王。”

父亲死后,麦克白就被晋封为格莱密斯爵士,这一点他是知道的。但他们所说的考特爵士是谁呢?未来的君王又是什么意思?女巫的话让麦克白神思恍惚,许久都说不出话来。一旁的班科倒还清醒着,他见女巫们对麦克白发出这样的预言,便祈求他们也能对他说些什么。三个女巫接连发出了祝福的声音,女巫甲对班科说:“比麦克白低微,可是你的地位在他之上。”女巫乙又说:“不像麦克白那样幸运,可是比她更有福。”女巫丙的回答更加直白:“你虽然不是君王,你的子孙将要君临异国。”

这时,麦克白终于缓过神来,他迫切地向那三个女巫发问,想要知道他们说出这番话的原因,但女巫们却像呼吸一样,融化在风里去了。

女巫的预言让麦克白和班科陷入沉思。就在这时,前方赶来奉命传旨的罗斯和安格斯。罗斯向麦克白宣读了国王加封他为考特爵士的嘉赏:“祝福你,最尊贵的爵士,这一个尊号是属于你的了。”“什么?魔鬼居然会说真话吗?刚才女巫的预言竟然成真。”班科诧异地脱口而出。麦克白不敢相信他所听到的一切,但当他发现自己真的已被封为考特爵士后,他彻底领悟了女巫的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前两句话已被证实,这就像美妙的开场白,接下去就是帝王登场的正戏了。女巫的第三个预言,她会成为国王,开始萦绕在他的心头。

“啊,成为国王!”麦克白的内心开始掀起一阵阵涟漪,一想到未来的君主几个字,他的心脏就会砰砰跳个不停。现在的国王邓肯还健在,他是一位年老仁慈的君主,如果想要坐上他那个位置,办法只有……麦克白不敢往下想了。他一会儿沉浸在虚无的幻影中,一会儿又几乎要把幻影当成现实。他决定暂时不去想这件事,把这一切交给命运。“要是命运将会使我成为君王,那么也许命运会替我加上王冠,用不着自己费力。”

回到王宫后,麦克白写信将自己的奇遇告诉了妻子。而在另一边,国王邓肯对麦克白在战场上的骁勇善战大加赞赏,他决定要亲临麦克白的城堡去庆贺胜利。

在麦克白的城堡内,麦克白夫人正读着丈夫写来的信,她知道了女巫的全部预言。权势、财富、地位,她仿佛看到了一切荣华富贵都在向她招手。她的野心、她的欲望,搅得她心潮澎湃。麦克白夫人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帮助丈夫登上王位,到时她将成为整个苏格兰王国的皇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个隐秘而毒辣的计划浮上心头,她要抓住国王来城堡慰问的这个天赐良机,让麦克白趁机弑君篡位。

此时的麦克白尚还存有一点良知,他深知国王大驾光临是出于对他的信任,他也知道,如果自己弑君篡位,必将遭到报应。“把毒酒投入到酒杯里的人,结果也会自己饮鸩而死。”但同时,他的欲望,他那蠢蠢欲动的野心,已被妻子点燃,犹如被唤醒的毒蛇。“没有一种力量可以鞭策我前行,可是我的跃跃欲试的野心,却不顾一切地驱着我去冒颠簸的危险。”麦克白举棋不定。

麦克白夫人一不做二不休,故意用言语激他。她讽刺麦克白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怎么,你不敢让你在自己的行为和勇气上跟你的欲望一致吗?你可是宁愿过这一辈子你自称是懦夫的生涯,让我不敢去追随伺候?我想,要是男子汉,应当敢作敢为,要是你做了你本不能做的事,那才更是一个男子汉。”麦克白有点动摇了,但却还是害怕失败。麦克白夫人却自信极了:“哎,只要你集中你的全副勇气,我们绝不会失败。”她向麦克白讲述了自己的暗杀计划,先将邓肯的两个侍卫灌醉,再趁着邓肯熟睡之时将他杀害。

终于,麦克白的野心被点燃了,他提议杀人计划要更周密,要将一些鲜血抹在两个侍卫的身上,并且就用这两个侍卫的刀子来杀人,将现场弄成是侍卫杀了国王的样子。被妻子教唆的大丈夫麦克白终于臣服于自己内心的欲望,暗杀的风暴一点点靠近麦克白城堡的上空。

国王被谋杀,王子出逃。国王死了,那正直善良的国王啊,喝下数杯那毒妇准备的美酒后,安然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他本期待着醒来后,与自己的臣民共同沐浴在白天的日光之下,却不曾想会使自己永远地沉睡在黑夜中,死在了麦克白欲望的利刃之下。

杀死国王后,麦克白极度害怕,他哆哆嗦嗦,语无伦次,陷入了一种失控的状态。看见自己的丈夫这般懦弱,麦克白夫人感到十分的不齿,她冷静地处理起现场,将国王的鲜血涂抹在熟睡的侍卫身上,并把匕首留给了他们。

尸体是班科的儿子麦克达夫发现的,他一早起床,准备和国王一起回宫,却看到了国王惨死在床上。“混乱已经完成了他的杰作,大逆不道的凶手打开了王上的圣殿,把他的生命偷去了。”跟在一旁的麦克白装作震惊悲伤的模样,假惺惺地感叹:“从这一刻起,人生已经失去了它的严肃的意义。”

班科,国王的两个儿子道纳本和马尔科姆也赶到了现场,他们发现国王的两个侍卫身上沾满了鲜血,在他们的枕头底下还藏着杀死国王的匕首。他们坚信一定是这两个侍卫酒醉之后,稀里糊涂将国王杀死了。悲伤又愤怒的麦克白果断地冲上前,杀死了那两个还在沉睡中的侍卫,他说:“谁能够在惊愕之中保持冷静,在盛怒之中保持镇定,在急于忠愤的时候保持他的不偏不倚的精神?我的理智来不及控制我的愤激的忠诚。”

杀人嫌疑犯死了,但真相究竟如何?班科冷静地召集众人商议,要探究这一场叛逆的阴谋。然而,国王的两个儿子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暗害的目标,仓皇从苏格兰出逃了。

王子走了,国王生前最器重和信赖的大将麦克白成了最受推崇的君王人选。于是麦克白顺势夺取了王位,成为了苏格兰的新国王。他的野心、他的愿望,全都满足了。至此,第三个女巫的预言也实现了。

尽管已经坐上了王位,麦克白的内心却没有得到一刻安宁,因为女巫的预言还有另一部分,他的王位不能传及子孙,反倒是班科的子孙将世代为王。此时此刻,麦克白对女巫的预言深信不疑,所以也越发惶恐不安。一方面,班科有着大无畏的精神,深沉的自律,这让麦克白极为恐惧。班科对他而言,就好比安东尼面对凯撒大帝,永远不及对方的雄才大略。另一方面,他是出卖了自己的灵魂,玷污了自己的双手,才把王冠戴在了头上,他几乎付出了一切,岂能让班科的子孙把胜利的果实轻松地夺走。与其顺从地接受这样的结局,麦克白宁愿接受命运的挑战,他要开始与既定命运作斗争。

麦克白找来了三个曾在班科手下做事的刺客,用言语蛊惑他们不再受班科的操纵、愚弄和牵制压抑,要求他们用生命去赌博、去刺杀班科和那有可能继承王位的儿子。三个刺客按照麦克白给出的埋伏方案,在班科回王宫的路上成功将他暗杀,但班科的儿子却趁乱逃走,从此不知所踪。

班科的死多少了却了麦克白的心病,但逃掉的那个班科的儿子依然让他惴惴不安。久而久之,他心中始终得不到安宁,终日惶惶不安,渐渐的,他越发情绪化,甚至在群臣的面前大失仪态。

在一次宴会上,当他给群臣敬酒时,突然他发现班科生前所坐的位置上竟坐着班科的鬼魂。麦克白心智迷狂,他冲着那鬼魂大喊:“你不能说这是我干的事,别这样对我,摇着你的染着血的头发。”可是除了麦克白,谁也看不见那鬼魂。一众大臣看见新君的丑态,惊诧不已。麦克白夫人连忙出来打圆场,谎称麦克白犯了癫狂病,这会儿的怪异行径只是因为发病了。说完,麦克白夫人又转过头,继续用她那套男子汉理论规劝麦克白:“你发了疯吗?把你的男子气都湿掉了吗?”但是这一次,在班科的鬼魂面前,连麦克白夫人的劝告也不管用了。当着众人的面,麦克白持续地发着疯。鬼魂离去时,他还举杯和众宾客言笑晏晏,但下一秒,那鬼魂就又出现在他的眼前。麦克白朝着鬼魂大喊:“去,离开我的眼前!”麦克白夫人见自己的丈夫已经不能恢复正常,只得打发众人一一散去。

女巫的第二次预言,班科的鬼魂,让麦克白对自己的命运陷入了深沉的恐惧和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挣脱女巫的预言。万般痛苦中,麦克白决定再次求教女巫。“我现在非得从最妖邪的恶魔口中知晓我的最悲惨的命运不可。”他深知自己已经在血泊之中陷得太深了,要是不再涉血前进,那么回头的路也是同样使人厌倦的。他并不打算自我救赎,反而把一切恐惧和疑神疑鬼归结为自己做坏事经验不足。

这一天,麦克白来到了女巫居住的山洞中,一群女巫正对着一口烛火的大锅施咒。麦克白向女巫们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并祈求他们能够回答自己心中的疑惑。女巫们召唤出了三个鬼魂,鬼魂们只看了麦克白一眼,就全然洞悉了他的心事,没等麦克白张口提问,第一个戴着头盔的鬼魂就道出了麦克白的忧虑:“麦克白,麦克白,麦克白,留心麦克达夫,留心法夫爵士。”紧接着,第二个法力更大、流着血的鬼魂也登场了,他连呼三声麦克白,并告诉他要残忍、勇敢和坚决,因为没有一个在妇人腹中所出的人可以伤害麦克白。听完这话,麦克白便对第一个鬼魂的话不再忧虑,他觉得自己无需再惧怕麦克达夫。

突然,第三个鬼魂出现了,她带着王冠,拿着树枝,像极了王子的模样。那鬼魂对麦克白说:“麦克白永远不会被人打败,除非有一天,博南的树林向邓斯纳恩高山移动。”听完这话,麦克白高兴极了,因为树林是不会自己移动的。麦克白的内心终于安定了不少,但他还有最后一个疑惑没有被解答,班科的后裔会不会在这一个国土上称王?女巫们劝他不要再追问下去,但麦克白不肯罢休。突然间,八个穿着国王装束的人出现在了麦克白眼前,班科的鬼魂就跟在这八个人后面。这极其恐怖的幻觉让麦克白惊慌不已。就在这时,他的下属向他禀告了麦克达夫逃亡英格兰,投奔马尔科姆王子的消息。麦克白想起刚才第一个鬼魂让他提防麦克达夫的话,他当场决定要去突袭麦克达夫的城堡,将他的妻儿及追随他的人统统屠杀殆尽。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麦克白彻底失败了。和女巫的会面让麦克白心里一想到什么便要立刻把她施行,没有迟疑的余地。他终于彻底沉沦,不再对自己犯下的罪责心存一丝愧疚和恐惧,恬不知耻地做尽肮脏事。苏格兰在他的统治下,成立一座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每一个新的黎明都看得见辛霜的寡妇在哭泣,新师父母的孤儿在嚎啕叹息呻吟,震撼天空的呼喊都是日常听惯的声音,不能再引起人们的注意。剧烈的悲哀变成一般的风气,丧钟敲响的时候,谁也不再关心他是为谁而鸣。

与麦克白的疯狂共同生长的,是民众和群臣对这位暴君的仇恨。投奔了马尔科姆王子的麦克达夫在英格兰听闻了自己妻儿被麦克白残忍杀害的消息,家离子散的他发誓要为自己的妻儿报仇,要拯救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苏格兰。时机成熟,他和王子马尔科姆联手起义,在英格兰王室的帮助下,向麦克白的城堡全速进军。

大军压境,麦克白夫人神经错乱。大概是因为罪孽太过深重,这个劝谏丈夫要做男子汉的女人,终于没能承受住良心的指责,自己先疯了。只要一低头,她就看见自己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怎么洗都洗不尽。士兵来袭,夫人病重,麦克白不为所动,他相信命运的安排。根据女巫的预言,麦克达夫和马尔科姆皆为妇人所生,根本奈何不了他,博南的树林也不可能会自己移动,所有的危机一定都会自动化解。此时的她已全然臣服于所谓的命运,所以即便夫人的死讯传来,她也只是异常镇定地感慨了一句:“迟早总是要死的,总要有听到这个噩耗的一天。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便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命运终究无情的捉弄了他。麦克白夫人死后,一个使者紧急来报,说他站在山头守望的时候,看见博南的树林开始移动了。麦克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怒斥使者是说谎的奴才,但那奴才哪敢说谎。麦克白慌了,他换上甲胄,披上武装,决心和这玩弄人的命运抗争到底。他所说的这种事情要是真的出现,那么就算逃不掉,留在这儿也不过是坐以待毙。

使者没有说谎,马尔科姆王子命令每一个兵士都砍下一根树枝来,把它举在个人的面前前进。拿着树枝前进的军队真的像整片树林都在移动一样,直到他们来到城堡前的平原下,和麦克白的军队正面交锋。

此时,对命运的安排还心存一丝侥幸的麦克白亲自上阵,他先是碰上了英格兰军中大将西沃德的儿子,并将其击杀。麦克白洋洋得意地说:“我瞧不起一切妇人之子手里的刀剑。”接着他又遇上了女巫让他小心提防的麦克达夫。面对麦克达夫,麦克白依然无所畏惧,在他看来,世间所有的人都是由富人所生,麦克达夫根本奈何不了他。麦克白不以为意,甚至在这一秒突然良心发现,心肠发软,他劝麦克达夫速速退回,因为他的灵魂里沾着麦克达夫一家人的血,不想再让这人的鲜血加入其中。但麦克达夫岂是这般无能的人,他恶狠狠的朝着那个杀害他全家的暴君喊道:“我无话可说,要说的话都在我的剑上,你这个没有一个名字可以形容你的狠毒的恶贼。”

麦克白失算了,他没有想到麦克达夫是一个早产儿,他没有足月就从他母亲的腹中被偷了出来,根本不在女巫预言的不能伤害麦克白的人的范围内。在一场极其激烈的交战之后,终于麦克达夫砍下了麦克白的头颅。麦克白死了,老国王之子马尔科姆重新拿回了属于他们家族的王位。他十分感激参与这场复仇之战的众人,决定论功行赏,为他们加官进爵。整个苏格兰洋溢在一片欢腾之中。

麦克白人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好了各位,麦克白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这出戏的英文原名是《The Tragedy of Macbeth》,也就是《麦克白的悲剧》。为什么当初莎士比亚这么取名呢?因为在莎士比亚心目中,麦克白的一生就是一出悲剧,他生命最后的悲惨结果是悲剧的一部分,但是他一步步让自己的灵魂走向堕落的这一过程,才是悲剧的主要构成。

那么这个一步步堕落的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方面是因为麦克白亲信命运的安排,另一方面又是他极度纵容自己的欲望,任由罪恶的发生。第一次,他听信女巫之言,自以为破解了未来之谜,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一门心思瞄准高高在上的王位,为了一己私欲,先是毒杀仁慈的君主,接着又残杀同僚班科,一错再错。第二次,当班科的鬼魂迷惑了他的心智,他再一次找到女巫预测未来,他选择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部分,他以为自己可以主导结局,最后兵临城下,即便女巫的预言一次次被推翻,他依然抱着侥幸的心理,坚信无人能打败他。

可以说,麦克白悲剧的人生始于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迷信所谓命运的安排。然而,假如没有女巫的预言,没有妻子的怂恿和班科鬼魂幻象的蛊惑,麦克白的一生是不是就不会走向覆灭?答案是否定的。即便不轻信命运,他自身的欲望和野心也会驱使他一步步走向这个结局。

首先,从麦克白夫人口中我们可以知道,麦克白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他有野心,但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联署的奸恶。他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当的手段,一方面不愿玩弄欺诈,一方面又要做非分的角夺。也就是说,麦克白本身就是一个野心极大、欲望极强的人。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如果没有女巫的出现,被封为考特爵士并被国王大加赞赏的麦克白是否就会甘心于自己的地位?战功赫赫的他,当时离最高权力只有一步之遥,而国王邓肯又对他是那样的信任和依赖。“你的功劳太超越寻常了,飞得最快的报酬都追不上你。要是他再微小一点,那么也许我可以按照适当的名分给你应得的感谢和酬劳。现在我只能这样说,一切的报酬都不能抵偿你的伟大的勋绩。”应该说,国王邓肯对他毫不吝啬的赞赏最终成了他欲望过度膨胀的来源。

总而言之,无论是偏信命运,还是欲望驱使,麦克白人生的悲剧终究都是他自己的选择,是他一手造成的,是麦克白输给了自己,亲手把自己毁在了野心和权势的蛊惑下。

合上书,我们再回头想想,通过麦克白这个人物,莎士比亚探讨了一个什么主题呢?莎士比亚创作这部戏剧的时候,正是17世纪初的英国,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过去,作为人们行为准则的传统基督教价值日渐衰微,新型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开始泛滥。麦克白的无限膨胀和畸形发展,正是当时新兴的人文主义的一个黑暗面。通过麦克白的故事,莎士比亚向世人警示:自大狂妄的人自以为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殊不知,一切悲剧的结局都源自于我们自身的选择。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