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学文学
《童年》:勇敢之心,面对生活挑战
铛铛铃2025-09-23【文学】416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我要分享的书是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童年》。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了解高尔基的童年经历和当时俄国的社会百态。嗯,如果要问我,有没有一本书,让人读的时候心情无比沉重,读完了却有一种勇敢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劲头,我会说有,那就是高尔基的《童年》。
书中的主角阿廖沙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儿童。他三岁就没了父亲,随母亲寄居在外婆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外祖父脾气暴躁,当初就反对阿廖沙父母的婚事,所以对阿廖沙或多或少有着敌意。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也是自私自利的人,曾为分家产而大打出手。可以说,阿廖沙生活的环境相当不好。除了外祖母给他温暖,身边的亲人大多感情淡薄。后来,阿廖沙的母亲改嫁,也遭遇家暴。再后来弟弟夭折了,母亲去世了,外祖父破产了。阿廖沙才十岁,他必须过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担,进入社会谋求生存。
这是阿廖沙的故事,也是高尔基的童年经历。准确来说,《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素材的自传体小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童年高尔基在暗无天日的社会里寻找光明的奋斗历程,也可以了解到19世纪70年代俄国的社会百态。
那么,高尔基后来是怎么想到要以自己的童年经历为素材进行创作的呢?据说,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自传体小说的念头。在1908年到1910年之间,列宁到高尔基家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述了自己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是富有教育意义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的。”不久,高尔基果然实现了这个写作计划。
接下来就请跟随我的声音,带着以下几个问题,一起走进《童年》吧。首先,小说如何从一个儿童的角度描写当时社会底层生活的?其次,面对命运的不幸和生活的丑恶,高尔基是怎么克服和战胜它们的?最后,这部小说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这本书讲了什么主要内容?阿廖沙的苦难童年。
“我叫阿廖沙,三岁的那年,父亲躺在地板上,母亲给他一边梳头,一边撕心裂肺地哭。当时外祖母也在哭,我从没见过这种场面。外祖母告诉我,父亲死了,快去跟他告别。我惊呆了,父亲大概是得了霍乱病,死得很快。警察就在门外催促我们赶紧处理尸体。我模糊地记得,母亲在父亲尸体旁生下一个小婴儿后,警察和两个乡下人就把我父亲埋了。处理完父亲的后事,那个男婴也夭折了。外祖母和母亲带着我坐上了一艘轮船,船上的水手们很喜欢听外祖母讲故事。外祖母很有耐心,眼睛里闪着让人温暖的光芒。我至今清晰地记得我们在船上度过的那些天。
几天后,我们到了涅日涅这座城市,外祖父和舅舅们就来迎接我们。外祖父问我是谁,还没等我说完就把我推开,说我跟我父亲长得真像,大概他不喜欢我父亲吧。当一家人往外祖父家里走去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了外祖父对我的敌意。
外祖父家是开染坊的,但家人之间的感情并不好。两个舅舅本来就闹着分家,看到我和母亲回来,他们分家的意愿就更强烈了,因为害怕母亲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嫁妆,他们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我才来没几天,米霍亚舅舅就动手打了雅可夫舅舅,他们可是亲兄弟呀,为什么这样互相伤害?外祖母躲在角落心痛的祈祷,外祖父则大发雷霆,骂外祖母给他生了两个畜生,他们总有一天会让他倾家荡产。而我静悄悄的躲在一旁,注视着一切。这时,外祖父发现了我,就像第一次见到我那样,说我长得像我父亲,让我快滚。从那以后,我就想方设法躲着他,他脾气太坏了,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后来外祖父对我稍微好了一点,有时候会和我聊聊天,不过他的教育方式就是打人、骂人,小孩子们都害怕。还是外祖母最好,她对全家人都很好,经常给我们讲故事、讲神话。她常常向上帝祈祷,她能在所有悲伤的事情中看到美好的部分。应该说,我能够度过这些年的痛苦经历,跟外祖母教会我凡事乐观有很大关系。
米霍亚舅舅心眼很坏,喜欢恶作剧。有一回,他忽悠他的侄子萨沙去捉弄眼睛快瞎了的匠人格列高里,在他座位上放了一根烧红的顶针,没想到最后伤着了外祖父。米霍亚舅舅就说这是雅科夫的儿子干的,两个舅舅为此又吵了起来。我问喜欢打人的外祖父要不要打米霍亚舅舅一顿,米霍亚舅舅竟然冲我妈发火,说要把我的脑袋拧下来,真是太可怕了。
又有一次,雅可夫舅舅的儿子萨沙知道我想尝试染布,就让我把过节才用的白桌布染成蓝色的。我刚把布按进染桶里,家里年轻力壮的学徒茨刚就抢了过来,说我得挨揍了,然后她让萨沙把外祖母叫来。外祖母得知这件事后,都快要哭出来了,她让茨刚不要让这事儿给外祖父知道,还给了两块钱给萨沙,让他保守秘密。可是后来萨沙被外祖父教训的时候,她还是把我的事给捅了出来,结果我被外祖父一顿痛打,然后晕了过去。醒来后我大病一场,在床上趴了好几天。这件事让我觉得自己一夜之间长大了,从那个时候起,我有了一种特别敏感的自尊。
外祖母心疼我被打,抱怨母亲不保护我,她们两母女坐在墙角哭了很久。母亲说如果不是因为我,她早就离开这个地狱似的家了。不久我就找不到母亲了,我想她应该是离家出走了吧。
之后外祖父突然到病床上来看我,用手摸了摸我的头,然后跟我聊天。她说打我是为我好,被亲人打没什么,被外人打,那才叫屈辱。她还破天荒的跟我说了她小时候的故事,原来她是个孤儿,小时候挨过别人不少打,有苦无处诉,那个悲惨,连上帝见了都要掉眼泪。外祖父年轻的时候做过纤夫,干活非常辛苦,但她坚持了下来,4年后终于当上了纤夫头。外祖父一直陪我聊到天黑,还跟我亲热的告别。我突然发现,外祖父也并不是穷凶极恶的坏蛋,不过她毒打我的事,我是不会忘记的。
后来大家也像外祖父这样来找我聊天,想方设法让我开心,来得最多的就是外祖母了,晚上她还哄我睡觉。在这些人当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伙子茨刚。当初我染布的时候,就是她来救我的,每次外祖父打我,他都过来帮我挡着。其实茨刚也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她的妈妈没有奶水,听说哪家刚生了孩子就夭折的,她就把孩子放在那家人的门口。那时候外祖母的小孩刚好夭折了,她就收养了茨刚,并且认为这是上帝的意思。
茨冈是一个淳朴能干的人,外祖父常常夸赞他,两个舅舅表面上也对他很客气,但私下常常咒骂他。某一个节日的夜晚,雅可夫舅舅弹奏着吉他,突然乐极生悲,跟外祖母哭着说自己是个流氓。在我印象中,雅可夫舅舅一向是无忧无虑的,怎么今天会这么反常?经常被舅舅们捉弄的格列高里私下告诉我,雅可夫舅舅曾经失手把他老婆打死了。我很好奇这是怎么回事啊。茨刚告诉我,也许是舅妈很能干,舅舅嫉妒她。除了外祖母是个好人,外祖父这一家人都容不下好人,当初他们也想弄死我父亲。我听了以后,心情非常沉重,他们为什么这样?
后来我又听人说,我的父亲什么都懂,也正因为如此,我外祖父才不喜欢他。当然啦,茨刚也有个缺点,就是喜欢偷东西。有一次,外祖父给了他15卢布,让她去市场买东西,但她带回了价值超过15卢布的东西,只花了三卢布,其余全是偷的。外祖母担心她总有一天会被人抓住打死,我也劝他以后不要偷东西了,但他总是不以为然。不过她最后却是被两个舅舅害死的。雅可夫舅舅许愿在妻子死寂一周年的时候,亲自把一个沉重的十字架背到墓地,但事实上是茨钢背的。据雅可夫舅舅说,茨刚在冰天雪地的路上摔倒,被十字架砸死了。格列高里却愤怒地说,是两个舅舅砸死了他。最后人们无声无息地埋葬了他,遗忘了他。真是可惜呀,那时候她才19岁。
格列高里是外祖父的朋友,跟外祖父一起待了37年,现在寄居在外祖父家。她跟我说,要用正直的眼光看待身边每一个人,即使是一条狗,你也要如此。但格列高里并不喜欢这个家庭,他说将来真的瞎了,就到外面做乞丐,总好过留在这里。我倒希望她赶紧瞎了,这样我们就可以一块儿离开这里了。
有一次,我经过米霍亚舅舅的房间,听到舅妈涅塔列亚大喊大叫,原来是舅舅在打她。外祖母告诉我,现在舅舅没以前打的狠了。我也知道,外祖母也曾经被外祖父打得差点死掉,但外祖母却像没事似的,淡淡的说,这是上帝的旨意,她命该如此。接着外祖母又像往常一样,继续给我讲鬼故事,给我念诗。直到这时,我才渐渐感觉到了久违的快乐。
几天后又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那天,外祖母正在祷告,家里忽然起了大火,所有人都方寸大乱,只有外祖母冷静地指挥大家灭火。好不容易灭了火,舅妈尼坦列亚却快要分娩了,撕心裂肺的嚎叫着。原来女人生孩子是这么痛苦的,为什么家里的男人还这么不尊重女人呢?米霍亚舅舅喝醉了酒,才喃喃自语,忽然,他死死的抓住我的脚腕,于是我骂他混蛋,他把我拎起来,直接往地上摔,我晕了过去。当我醒来时,外祖母告诉我,舅妈尼坦列亚去世了。我对这个消息并不意外,只是感觉很悲伤,茨刚死时的情景也浮现在我的脑海。
第2年,两个舅舅终于分家了,我和外祖父、外祖母住进了一所大宅子。在这里,外祖母也给我讲了他的故事。原来他也是个孤儿,他母亲很穷,是个残废的乞丐,但外祖母很争气,小小年纪就学会织花边帮补家用。我觉得外祖母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她总觉得什么东西都是美好的。
外祖父对我也越来越关心了,他教我读书认字,继续和我讲他的陈年往事。不过外祖父还是会在我面前打外祖母,他为什么要打自己的妻子呀,真是不可理喻。
我们在这所大宅子里才住了一年,就在当地出了名。每个星期都有一群孩子,他们家又打架了。的确是这样,那天雅可夫舅舅闯进来,跟外祖父说,米霍亚舅舅疯了,马上就要过来杀了外祖父。外祖父认为,雅可夫舅舅是在谋算我母亲的嫁妆,一定是他灌醉了米霍亚舅舅,让米霍亚舅舅这么干的。没多久,米霍亚舅舅果然杀了上来,现场一地鸡毛。后来米霍亚舅舅常常来搞破坏,甚至扔砖头来砸窗,搞得大家提心吊胆。
有一回,外祖父忍无可忍了,和两个房客拿起武器,要和米霍亚舅舅拼了。外祖母心疼她儿子,奋不顾身冲过去,让米霍亚舅舅快跑,没想到竟挨了她一棍倒在地上,嘴里还念叨着快跑。
格列高里最终还是瞎了,她被外祖父赶了出来,一个矮小的老太婆牵着她沿街乞讨。我感觉很难受,外祖母亲自去给她送饭,有时候又邀请他回家吃饭,她总是面带微笑,没说太多的话。
除了家里的八哥是有趣的,其他事情都让我感到压抑,逼得我快要窒息了。不久后,外祖父把房子卖了,另买了一所宅子。有个叫郝事情的房客让我很感兴趣,因为他的口头禅就是“好事情”,所以我们都这么叫他。她的房间里有许多瓶子、铜块、铁块等实验工具,她每天就在房间里做科学实验。不过人们都不喜欢他,叫他药剂师、巫术师。外祖母认为他在搞歪门邪道,外祖父也说他是上帝的敌人,但她常常对我说,我的外祖母太好了,劝我赶紧学会写字,把外祖母说的话写下来,将来很有用的。我也常常去看好事情做实验,它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过他最终还是被外祖父赶走了,我和这个祖国中优秀人物的友谊,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再后来,我母亲竟然回来了,和我们住在一起,我很高兴。他教我念诗认字,我们说了许多悄悄话。但有一次,我听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在谈论母亲生的孩子,可能母亲离家出走后,又和别人生了一个孩子吧,然后她又把小孩送人了。外祖父认为这件事是家丑,很生气,他觉得这个家庭肯定会受到上帝惩罚的。慢慢的,母亲变得愁眉不展,给我辅导功课也无精打采,我隐约觉得,外祖父在做一件让人非常害怕的事情。唉,不知道他们闹什么矛盾。
有一次,母亲高喊一声关上门,竟然去了房客的房间。外祖父知道了,又迁怒外祖母,这一次把外祖母打得更惨。我气得发抖,想着总有一天我会为外祖母报仇的。
我慢慢长大了,外祖母也跟我说起了父亲的事情。原来我父亲是没有经过外祖父的同意,就偷偷娶了我母亲,后来希望光明正大地补办婚礼,结果外祖父知道了这件事,他气疯了,和两个舅舅要找父亲麻烦,但我父亲很能打,把米霍亚舅舅扔得老远,说不准任何人抢走他的妻子。外祖父当时就说狠话,要跟母亲断绝关系,还和两个舅舅准备谋害我父亲。后来我父亲幸免于难,但他没有告发我外祖父一家。
后来我母亲又嫁给了一个男人,并且又生了一个弟弟,不过他这一次遇人不淑,继父经常毒打他,很多程度并不亚于外祖父打外祖母。我当时抄起一把面包,就想杀了继父,是母亲搂着我,哭着让我可怜她,我才没有动手。
8月份的一个星期天中午,我母亲郁郁而终。当大家往棺材撒土时,外祖母伤心欲绝,在十字架上磕破了头。有人安慰我说,生而为人必有这么一回,不论贫富,早晚进棺材。我倒想开了。
母亲去世后,外祖父也因高利贷收不回来而破产,过回了一贫如洗的日子。有一天,他到我跟前,我不是他的勋章,他不能总把我挂在脖子上,他打发我到人间,我的童年就这么过去了。就这样,我走入了人间。
我们能从书中获得什么?用一颗勇敢的心去面对生活。
好了,《童年》阿廖沙的故事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童年》本来应该是一段天真烂漫的美好时光,在本来应该享受父母亲疼爱的年纪里,阿廖沙却先后失去了两位至亲,并且早早进入社会接受生活给予的磨难。在短暂的童年里,他领略了外祖父的凶狠粗暴,见识了两位舅舅的自私歹毒,也体会了继父对母亲的家庭暴力,这些人与事,都给他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创伤。
不过,生活通常不止一种颜色。虽然童年里不好的东西很多,但身边总有一些真善美的东西,能够让阿廖沙坚强的面对生活。例如外祖母的温柔慈爱,小茨刚的淳朴善良、好事情的睿智正直。那个旧社会里,固然有着令人压抑的龌龊和丑陋,但也有着富有创造力的希望和力量。
那么,面对命运的不幸和生活的丑恶,高尔基又是怎样克服和战胜它们的呢?高尔基选择直面问题,不回避丑恶现实,他承认丑恶也是一种真实,要想将它们从生活中清除掉,就必须先了解他们,才能克服并战胜它们。所以若干年后,他如小河流淌般平静的叙述他多灾多难的童年,正如鲁迅先生说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最后,这部小说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积极意义呢?我认为就是要学会用一颗勇敢的心去面对生活。事实上,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人生幸运的多。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里没有战乱,没有饥饿,没有流离失所,我们有学上、有书读,人际关系也不像旧社会里那么紧张,我们面临的机遇也比阿廖沙要多得多。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很脆弱,面对小小的困难、挫折,也许就怨天尤人,受到了生活的一点点打击,也许就颓废消沉,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啊,比如学习不顺利、生活不愉快呀等等,就好像天要塌下来似的。归根到底,是我们没有一颗勇敢的心。事实上,我们都比童年的阿廖沙要幸运,我们面对的困难大多都没有阿廖沙的大,为什么阿廖莎能够克服苦难,我们却缺乏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呢?
读完了《童年》,我想我们至少能够明白一个道理,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怀着一颗勇敢的心,总能够走出一条康庄大道。那么,任何时候,请保持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始终以乐观积极的态度为美好的未来而勇敢奋斗吧。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