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学文学
《枕草子》:日本贵族女性,敏感细腻之审美观
铛铛铃2025-09-23【文学】351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我要分享的书,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作家清少纳言的代表作——《枕草子》。
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它是日本散文鼻祖,日本平安时代的文学双璧之一。
3月3日这一天,最好是天色晴朗,又很觉得清闲,桃花这时初开,还有杨柳,都很有意思,自不待言说。又柳芽初生,像是作茧似的,很有趣味。
刚才我们读到的就是《枕草子》当中的一小段。什么意思呢?通俗一点说,就是今天天气晴朗,桃花开了,柳树也绿了,很有意思。这一段是不是有点像我们今天的微博和朋友圈?没错,《枕草子》就是1000多年前的微博和朋友圈。
《枕草子》大约成书于公元1001年,正是日本的平安时代,也就是中国的北宋年间。它在日本古典文学当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开创了日本随笔文学的先河,被后世誉为日本散文鼻祖。另外,《枕草子》还和同时代的另一部文学经典《源氏物语》并称为日本平安时代的文学双璧。
在《枕草子》这本书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叫清少纳言。其实呢,这并不是作者的真实姓名。清少纳言,清是姓,取自家族姓氏清原,少纳言其实是官职。清少纳言出生于书香世家,她的曾祖父、父亲都是日本平安时代的著名歌人。所谓歌人就是创作和歌的人。那么什么是和歌呢?和歌是日本的一种诗歌,由古代中国的乐府诗演化而来。也就是说,日本的歌人就相当于中国的诗人。因为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清少纳言自幼熟读经典,品味高雅。
前面说过,少纳言其实是一种宫中官职。那清少纳言在宫中到底是做什么的呢?清少纳言因为深厚的文学修养,被当时一条天皇的皇后藤原定子看中,成为她的女官。所谓女官,就是后宫当中文化沙龙的参与者。怎么说呢,当时的日本天皇和中国古代的皇帝一样,也是后宫佳丽三千。那些妃子们要吸引天皇的注意,便物色各类有才华的女子来做自己的女官,凭借魅力十足的文化沙龙,博得天皇的恩宠。清少纳言进宫之后,和定子皇后名为主仆,却情同姐妹。定子皇后去世以后,清少纳言便离开宫廷,从此远离皇都,过上了平头百姓的生活。据说有一次她带着斗笠外出晒菜干的时候,忽然回忆起以前在宫中的生活,不觉心生感慨,于是一点一滴慢慢落笔,写下了她在宫中的点滴时光,特别是与定子皇后在一起的生活细节。这些内容合并起来,便有了这本《枕草子》。
可能有同学会问了,为什么叫《枕草子》呢?《枕草子》也叫《枕之草纸》,意思就是枕头底下的草纸、枕边的小册子。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有一个小典故。据说定子皇后曾经得到哥哥送的一批名贵白纸,正愁着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的时候,清少纳言就开玩笑说:“如果给我,我就用来当枕头吧。”后来定子皇后真的就把那些名贵白纸送给了清少纳言,她呢,便在这些名贵白纸上写下了这本随笔录。
《枕草子》自成书以后,成为平安贵族争相传阅的书籍。200年之后,镰仓时代的无名草子在《这本书》当中写道:“清少纳言没有写定子遭受的悲剧和之后的衰落的一切,只抒写了美好的事物,是对主上的无比体贴。人人都称赞清少纳言,直到最后依然充满希望地支持着在悲剧当中离世的定子皇后。”的确,《枕草子》所记载的大多是宫廷当中的琐事杂感,也多是美好的事物。但是在这些只言片语的记录背后,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古代日本贵族阶层的高雅审美,如果结合历史,我们还能读到一段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
那么,清少纳言和藤原定子之间都有哪些美丽动人的故事呢?平安时代的宫廷文化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清少纳言会成为今天日本人信奉的安产之神呢?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我的声音,一起走进《枕草子》里的世界。
这本书讲了什么主要内容?宫中7年的美好记忆,献给定子皇后的回忆录。要知道《枕草子》这本书讲什么内容,首先得了解它的时代背景。话说日本平安时代,也就是公元794年到1192年,日本在文学上深受中国大唐的影响,白居易的诗词在日本非常流行。那时的贵族阶层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常常在谈吐当中引用中国的典故和白居易的诗词。
公元993年,清少纳言被定子皇后邀请进宫,正式成为女官。在后宫的文化沙龙上,清少纳言多次受到定子皇后的嘉奖。比如有一次大雪纷飞,定子皇后忽然问御前侍候着的女官们:“不知道香炉峰的雪现在怎么样啊?”众女官莫名其妙,不知道定子皇后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时只见清少纳言站了起来,将玉帘高高卷起。定子皇后会心一笑,赞赏说:“也就你最适合做本宫的女官了。”原来啊,只有清少纳言明白,定子皇后刚才说的那句,是引用了白居易“香炉峰雪拨帘看”的典故。
还有一次御膳过后,一条天皇来看定子皇后。于是定子皇后命令众女官现场把记得的古歌各写出一首来。因为有天皇在场,众女官一时不知如何应对。这时清少纳言出来救场了,她默写了藤原良房《古今集》里的一首古歌:“论年成老矣,老矣又何妨。今见樱花盛,愁思已静忘。”但是她擅自把樱花改成了君王,把古歌当中赞美樱花的诗句,用来赞美一条天皇。如此得体的应对和敏捷的才思,一下子赢得了天皇的赞赏。定子皇后甚有些得意地说:“本宫就是想看看你的机智,所以才试试你的。”
不过好景不长,后来定子皇后的父亲藤原道隆暴毙而亡,宫中的局势发生变化。清少纳言在《枕草子》当中写道:“故关白公逝世以后,世间多有事故,骚扰不安。中宫也不再进宫,住在叫做小二条的邸地里。我也总觉得没有意思,回家住了很长久。可是很惦念中宫的事情,觉得不能够老是这样住下去。”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当中的关白公指的就是藤原道隆,关白是官职,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宰相;中宫指的就是定子皇后。
在日本长德元年,也就是公元995年4月,定子皇后的父亲藤原道隆病逝了。藤原道隆的弟弟藤原道长和藤原道隆的儿子藤原伊周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第二年,藤原伊周在斗争中失败,被流放到外地。当时怀孕三个月的定子皇后受到牵连,被迫离开皇宫。后来定子的母亲病重,藤原伊周回京城探望,没想到被人破门而入,当场抓走。定子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便自己剪掉头发出家了。长德3年政局已定,在一条天皇的极力要求下,定子回到宫中,并带着刚刚产下的一名女婴。做了关白的藤原道长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把自己的女儿藤原彰子嫁给了一条天皇,一条被迫无奈,只好顺从他。从此日本进入了一皇二后的特殊时期。虽然藤原定子和藤原彰子同为皇后,但是论地位,定子远不如彰子。以后藤原彰子成为中宫,而藤原定子只能称之为皇后。
藤原定子家族失去势力后,那些女官们一直私下议论,说清少纳言是别人安插在定子皇后身边的奸细。人言可畏,清少纳言便请假回家了。但是后来,定子皇后让侍女给清少纳言送去了一封密信,信封里只有一片海棠花的花瓣,上面写着“不言说,但相思”。看到定子皇后的亲笔信,清少纳言的眼泪忍不住就流了下来,马上拿起笔回信:“心如地下试水。”定子皇后和清少纳言的对答,其实引用了同一首日本古代诗歌,全诗是“心是地下室,水在翻滚了。不言说,但相思,还胜似话语。”意思是说,思念不用说出口,无声胜有声。
在经历了惨烈的宫廷政变之后,定子皇后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族的庇护,而她再也不想失去清少纳言这个情同姐妹的女官。几天后,清少纳言便重新回到了宫中,不顾流言蜚语,守护在定子皇后身边。直到公元1000年,定子皇后难产死去,清少纳言才永远地离开了皇宫。
事实上,在定子皇后去世之前,清少纳言就走遍了京都附近的寺庙和神社,想要为定子皇后祈福,保佑她身体健康、顺利安产。有一次,她来到京都东山,拼命攀登险峻的山道进行参拜;还有一次去往奈良的长谷寺,历经艰辛爬到陡峭的山顶,祈求观音菩萨的保佑。
直到今天,在日本的德岛鸣门市,有一个传说,说是在定子皇后死后,清少纳言最终定居于此。这里的女性便怀着虔诚的信仰,聚集在传闻当中清少纳言的坟墓天冢堂,祈求健康与安产。一心祈求定子皇后幸福的清少纳言,千百年后在这个远离皇都的地方,成为了女性的守护神。
可惜的是,定子皇后最终还是难产去世,她的长子也没能成为皇太子。多年以后,继承皇位的是藤原彰子的次子。正如定子皇后有清少纳言陪伴一样,彰子身边的女官们则更为花团锦簇,比如紫式部、和泉式部、赤染卫门等等。其中,紫式部创作的小说《源氏物语》,开启了日本文学的物哀时代,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称之为日本小说创作的最巅峰。
我们能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世事无常,最真挚的感情是对故人不离不弃的支持。说完了《枕草子》的主要内容和背景故事,我们还是回到本书,从文学的角度审视文本的美学价值吧。
《枕草子》有305段,它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当时流行的类聚手法写成的类句式段落。所谓类聚就是举例子,而类句呢,就相当于排比。比如下面这一句:“一直过去的东西是驶帆的船、一个人的年岁、春夏秋冬。”什么意思呢?一直过去的东西是什么呢?清少纳言举了三个例子,一个是驶帆的船,大家想啊,扬起风帆的船是不是会越走越远呢?第二个是一个人的年岁,那一个人的年纪是不是越来越大呢?第三个是春夏秋冬,那一年之中是不是春去秋来不停变换呢?
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句,采用了同样的写法:“不相配的东西是头发不好的人穿着白绫的衣服,卷缩着的头发上戴着葵叶,拙劣的字写在红纸上面。”又比如这一句“近而远的东西:没有感情的兄弟和亲族的关系,鞍马山的叫做九十九折的山路,12月晦日与正月、元旦之间的距离。”而远而近的东西,则有“极乐净土、船的路程、男女之间”。这些就是类句式段落的写法,将许多原本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更加突出了这些事物的共同点,令人印象深刻。
《枕草子》当中第二类是叙述感想式的随笔。清少纳言凭着纤细的感觉,捕捉眼前掠过的一些美好意象,构造了一个细腻、微妙、灵动、有趣的诗意世界。比如下面这一段:
“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细微地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不必说了,就是暗夜有萤火到处飞着,也是很有趣味味的。
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阳很辉煌地照着,到了很接近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便三只一起,四只或两只一起飞着,这也是很有意思的。
冬天是早晨最好,在下了雪的时候可以不必说了,有时只是雪白地下了霜,或者就是没有霜,也觉得很冷的天气,赶快生起火来,拿了炭到处分送,很有点冬天的模样。”
这种叙述感想式的写法,文笔细腻,情趣生动。清少纳言以灵动唯美的笔触,展现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真实地反映了日本贵族女性敏感细腻的审美。这使得这部分作品味道隽永,经得起细细的品读。当然,也有些叙述感想式的随笔是直抒胸臆的吐槽,比如下面这几句:“同是一个人,没有了感情,便简直是另一个人的样子。前途没有什么希望,只是老老实实地守候,极少的幸福,这样的女人是我所看不起的。在谈话中间插嘴说话,独自逞能的饶舌,这是很可憎的。”这些句子短小精悍,体现了清少纳言的率性和直爽。因此,后人也开玩笑说,清少纳言简直是吐槽界的鼻祖。
《枕草子》的第三类呢,就是日记回忆式的段落。这部分真实地记载了清少纳言和定子皇后一起生活的点滴,文章叙述语淡情浓,娓娓道来,字里行间饱含了对定子皇后的尊敬和爱戴。我们不妨读读下面这段:
“关白公穿着淡紫色的直衣,嫩绿色织物的束脚裤,红色的衬衫结着织衣的纽背,靠着柱子面向着这边坐着。看见女儿们漂亮的模样,笑嘻嘻的总是说着玩笑话。舒景社真像是画里似的那么美丽,可是中宫却显得更加从容,似乎更年长一点的样子。和穿着的红色衣服相映衬,觉得这样优美的人,哪里还会有呢?”
这一段是清少纳言回忆关白公藤原道隆生前莅临定子皇后御前的盛况。那时候,关白公穿着盛服来参见皇后,皇后和众女官也穿着面红梨紫的华美服饰迎接。当时满是缤纷灿烂,夺目异常。藤原道隆与定子皇后端坐闲谈,在清少纳言看来,定子皇后谈吐不俗、应对得体,堪称完美无瑕。特别是最后这一句“觉得这样优美的人物,哪里还会有呢”,清少纳言对定子皇后的崇敬和喜爱溢于言表。
关于定子皇后,还有一些更有趣的事,比如下面这段:
“中宫给我投下了什么东西来,我捡起来看时,只见上面写着:‘我想念你呢,还是不呢?假如我不是第一想念你,那么怎么样呢?’这是我以前在中宫面前说什么的时候,曾经说过的话。那时我说道:‘假如不能够被人家第一个想念的话,那么那样也没有什么意思,还不如被人憎恨、可恶着好了。落在第二、第三便是死了也不情愿。无论什么事,总是想做第一个。’大家就笑说道:‘这是法华经的一乘法了。’刚才的话就是跟这个来的。把纸笔交下来叫我回答,我便写了这样一句:‘九品莲台之中,虽下品一丛。’送了上去之后,中宫看了说道:‘很是意气消沉的样子,那是不行啊。既然说了出口,便应该坚持下去。’”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简单翻译一下,定子皇后说:“如果你不是我最想念的人,你会怎么样?”清少纳言就回答:“那没意思,你还不如讨厌我吧。”后来又觉得不太合适,就改口说:“没关系啦,我是皇后最后一个想念的也可以。”定子皇后就感叹道:“真是没有出息呀,既然说出口了,就要坚持下去。”其实这是定子皇后在和清少纳言开玩笑,这一来一往,语气还真有点情侣之间的打情骂俏的味道。可想而知他们的关系是多么亲密呀。
七载宫廷世,繁华一梦中。书成《枕草子》,思念醉情浓。事实上,《枕草子》就是清少纳言在宫中工作7年的美好纪念,是她人生当中最幸福的日子。更重要的是,是她献给定子皇后这个最重要的人的回忆录。如果没有《枕草子》,定子皇后和清少纳言也许仅仅是被史书里一笔带过“藤原道隆的女儿及她身边的一位有些才学的女官”。而《枕草子》的传世,让最美丽的定子皇后永远生活在清少纳言记录的笔记里,光华难掩,千年如丝。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下一篇: 《变形记》:一觉醒来成虫,生活如何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