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学文学
《深夜》寂静夜晚中的心灵独白与反思
铛铛铃2025-09-25【文学】760人已围观
简介
这是一场梦魇,还是酷似梦境的神秘的夜生活?我觉得悲凉的秋月在大地上空浮游,已经有许久许久了。现在已到气绝白昼的一切虚伪和忙碌,好好歇息的时刻。我感觉到整个巴黎,包括最穷苦的贫民窟,都已进入黑甜乡。
我睡着了很久,最后梦终于慢慢地离我而去,就像一个对病人关怀备至而又沉着的医生,在做完救治病人的工作,见到病人终于深深地舒了口气,睁开了眼睛,因为复活而绽出羞怯愉快的微笑后,便离开病人而去一样。
我醒了过来,睁开眼睛,看到自己正置身于静寂空蒙的夜的王国。我在五楼自己的卧室,悄无声息地踏着地毯,信步踱至一扇窗子前。我时而望着这间弥漫着轻盈的夜色的卧室,时而隔着窗子最上边那排玻璃,仰望空中的皎月。每当这种时候,月光便洒满我的脸庞,我也不由得举目久久端详着月亮的脸庞。月光透过淡白色的花边窗帘,染淡了卧室深处的夜色。在那里是看不到月亮的,可是,卧室的四扇窗子,却统统被皓月映得十分明亮,连窗畔的一物,也都披上了融融的月色。月光由窗户中投到地板上,绘出了一轮轮青白色的和银白色的拱环。在每个拱环中央,都有一个暗淡的烟色的十字架。一个个十字架,伸展到誉满月光的安乐椅和靠背椅子上时,便柔和地折断了。
在最靠边的那扇窗子前,摆着张安乐椅,坐着我所爱的那个女子。她穿着一件雪白的衣裳,像个情窦未开的小姑娘。她苍白美丽,由于我们两人所遭受的种种磨难,由于这一切磨难,常使我俩举隅反目,她已疲惫不堪。她今夜为什么也不睡呢?我在她身边的窗台上坐了下来,却避免去看她。
是啊,已经是深夜了。对面那排五层楼的房子已不见一星灯火,那里的窗户全都是黑洞洞的,像是盲人的眼睛。我朝底下望了一眼,如长廊般狭窄深远的街上也是空洞洞的,去无一人。整个巴黎都是这样,只有微微倾斜的、高悬在城市上空的淡白色的明月没有入睡,形单影只的,在迅速漂浮的烟色的云朵间浮游,而同时又一动也不动似的。月亮笔直地俯视着我,它虽然皎洁,却稍有窥视,因而略带几分凄楚。一缕缕云烟漂移过它身畔时,都被它照得发亮,仿佛已经融化殆尽,可是离开月亮后,又都凝聚起来,变得又浓又厚,待到漂移过屋脊时,已经完全成了阴郁的、沉甸甸的陨堆了。
我已很久没有看到月夜,不免触景生情,心重又回到童年时代,在俄罗斯中,冈峦起伏的贫瘠的草原上,所度过那些遥远的、几乎已遗忘了的秋夜。在那边,月亮曾在我故宅的屋檐下,窥视着屋内的动静。在那边,我第一次见到并且爱上了月亮温柔苍白的脸庞。我在想象中离开了巴黎,刹那间好像已登临绝顶,正鸟瞰着辽阔的低地,整个俄罗斯的景物恍惚尽收眼底。我看到了似沙漠般一望无垠、浮光耀金的波罗的海,看到了在苍茫的暮色中向东方伊犁而去的寓意的松树之乡,看到了森林、沼泽和小树林,看到了在地势低洼的南方绵亘着无边无际的田野和平原,数百俄里长的铁路轨道穿过一座又一座树林,在月光下闪耀着昏沉的光泽,沿铁路线闪烁着各种颜色的睡意朦胧的灯光一盏接着一盏,一直延伸至我的故乡。我面前浮现出略有起伏的田野,田野上有幢地主的宅地,古老、单调、破败,可在月光下却显得相当舒适。
然而,在我儿时曾窥视过我的卧室,此后又目睹我成为青年,而现在又和我一起商榷我一事无成的青春的那轮月亮,难道就是眼前的这轮月亮吗?是这轮月亮,在宁静的夜的王国中抚慰着我吗?“你为什么不睡?”我听到她怯生生地问我,在两人固执地不理不睬了很久之后,她首先开口了,使我的心既痛苦又甜蜜。我低声回答道:“不知道。”“可你为什么不睡?”我们又久久地沉默着。月亮已坠落到屋顶后面,月光深深地照进了我们的卧室。“原谅我。”我走到她跟前说道。她没有回答,用两手捂住了眼睛。我捏住她的手,把它们从她眼睛上移开,泪珠正顺着她的两腮潸然而下,她的眉毛像孩子那样高高地扬起着,抖动着。于是我在她脚边跪了下来,把脸贴到她身上,非但没去止住她的泪水,自己的泪水反而也夺眶而出。“难道是你的过错吗?”她惶惑地说。“难道这不全是我的过错吗?”她破涕为笑,笑得快乐而又痛苦,我对她说:“我们两人都有错,因为两人都公然违背了欢乐的生活所必须遵循的信条,而人活在世上,本来应当是欢乐的。我们前嫌尽释又相互爱恋了,只有共过患难,吃过同样的苦,有过同样的迷惘,而同时又一起在瞬息之间找到过极难找到的真理的人,才会这么相爱。只有苍白忧郁的月亮,看到了我们的幸福。”
听众朋友,伊凡·普宁的两篇散文作品,今天就请您欣赏到这里。不管是狂风之夜的山口,还是宁静天幕上的皎月,在普宁笔下无不具有预言般的象征意味,在其中,人抗争、感怀与生存,将诗画与散文融于一炉,这正是19世纪以来俄罗斯文学的优良传统。为此,瑞典文学院将193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伊凡·普宁,称他以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上一篇: 《双城记》革命浪潮中的人性光辉与黑暗
下一篇: 《穷人的专利权》底层人民的智慧与无奈